-
史上唯一一種能與非洲雄獅「壞男孩聯盟」叫板的鬣狗科動物
在非洲大草原上,敢於獅子叫板的動物不多,而鬣狗應該是最出名的了,鬣狗與獅子的衝突頻發,但是,大都是多隻鬣狗圍攻落單的母獅。由於近些年一些非洲野生動物紀錄片的頻頻上映,讓人們對鬣狗有了深層次的了解。因此,在現存的鬣狗科動物中,它們都沒有與「壞男孩聯盟」叫板的實力。那麼,史上有沒有出現一種鬣狗科動物能與「壞男孩聯盟」抗衡的呢?
-
因人為而導致滅絕的動物,你知道哪些?(上)
但同時在這300年裡,地球上也有300多種美麗的動物永遠地離我們而去了,它們中有:世界上最大的海雀、毫無防禦能力的史德拉海牛、地球上最大的獅子、世界最南端的狼、唯一生活在非洲的熊、亞洲西部唯一的老虎、世界上僅有的純白的狼……絕大多數都與人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它們有的是因為棲息地被人類的開發和活動破壞,從而失去了安身之地
-
入侵動物—非洲蝸牛
趕緊上網查了一下,原來這些都是非洲蝸牛的幼仔,這繁殖能力也太強了吧。順便科普了一下,「非洲大蝸牛的侵害對象包括農作物、林木、果樹、蔬菜、花卉等植物,飢餓時也取食紙張和同伴屍體,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種作物。
-
剛果(金)獨有珍稀動物瀕臨滅絕
剛果(金)馬伊科國家公園負責人姆博馬23日在首都金夏沙說,在該國家公園生活的剛果(金)獨有的珍稀動物(犬旁+霍)(犬旁+加)狓正瀕臨滅絕。 姆博馬說,由於非法開採金礦和肆意獵殺動物的情況嚴重,除(犬旁+霍)(犬旁+加)狓外,非洲森林象、大猩猩、黑猩猩和非洲野牛等動物的生存也受到極大威脅。他同時指出,偷獵、採礦、森林火災和盜伐林木是這些動物種群瀕臨滅絕的主要原因。
-
澳洲為什麼缺少食肉動物?它的生物特殊性是如何形成的?
「歐洲、亞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共同構成了地球上的七大洲,其中由於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完全被大陸覆蓋的國家,因此雖然澳大利亞屬於大洋洲,但是又被稱為澳洲,不過澳洲顯然不是七大洲之一。
-
老虎真的不適合在非洲生存嗎?為什麼?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老虎為何沒有在非洲出現過?這還要從貓科動物的進化史說起,根據生物學家對貓科譜系的研究發現,現有的所有貓科動物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它就是有著「萬貓之祖」之稱的始貓。始貓是一種體型僅跟家貓差不多的原始貓科動物,它們生活在距今約2500萬年前歐洲的樹林之中。
-
非洲人吃到快滅絕的動物,中國吃貨見後直言:這吃了不會生病?
入侵物種這個詞,對於中國人來說,相信是再熟悉不過吧。提到入侵物種,咱們就能想起那些入侵咱們國家,然後被咱吃快到瀕危的生物。然而有一種入侵物種,中國人下不了口,而卻被非洲人吃到快要滅絕,中國吃貨看見後表示:這吃了不會生病?
-
世界上十大已滅絕的著名動物
地球上數億年來誕生了很多野生動物,這些形形色色的動物,有很多我們從未見過,也有很多我們僅見過影像資料,或者僅剩標本存於世間。現今地球上的動物都被限制在叢林或者地下求生。由於行星撞擊引發地質災害,由此帶來環境劇變,恐龍集體滅絕了,隨後,地球進入了哺乳動物進化的高峰期,人類也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
㺢㹢狓: 非洲森林中最神秘的動物
狓就一直被認為是屬於斑馬的一個亞種,後來才最終認定,它屬於偶蹄目長頸鹿科,是長頸鹿的惟一近親。㺢㹢狓被發現後的半個世紀裡,人們對它的了解寥寥無幾,甚至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原因是這種動物生性膽小,又始終保持著警戒,甚至每天只睡1個小時,人們一直難以發現和接近。直到1959年8月,人們才再次發現這種動物,並開始對其進行人工飼養、研究和保護。
-
如果老虎物種入侵了非洲會怎樣?
我認為除非老虎做出改變,變成群居動物,否則活不過三集。老虎雖然個體強大,單打可以幹得過獅子,但是獅子是群居的,一起上幾個老虎就完了。別說獅子了,就是非洲二哥鬣狗的掏肛大法,老虎都頂不住。再說老虎到了非洲如何生存的話題,老虎體型龐大,奔跑速度一般,捕獵主要依靠偷襲,在非洲草原上,老虎不太容易隱蔽,所以不能在很靠近獵物的情況下,也就發揮不了偷襲的作用。參考獅子捕獵,是依靠完美的團隊協作完成的。非洲那些食草動物都非常善於奔跑,以老虎的單獨捕獵水平,無法依靠偷襲,速度又跟不上,所以應該是很快就會餓死。
-
馬達加斯加:非洲唯一的黃種人國家,90%的動植物島上所獨有
馬達加斯加,位於印度洋西部的非洲島國。它不僅是非洲最大的島嶼,也是世界第四大島嶼,隔著莫三比克海峽與非洲大陸相望。島上近90%以上的動植物是這座島嶼上所獨有的。此外,馬達加斯加是非洲唯一由黃種人組成的國家,語系屬於印度尼西亞語族。
-
5隻野兔為啥成為地表最強入侵動物,澳洲談兔色變,苦不堪言
據統計數據顯示:澳大利亞擁有超過 378 種哺乳類動物、828 種鳥類、4,000 種魚類、300 種蜥蜴、140 種蛇類、2 種鱷魚以及約 50 種海洋哺乳動物。其中超過 80%的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和蛙類為澳大利亞所獨有。
-
熊竟然是犬科動物,鬣狗是貓科動物?那為何說貓科體型比犬科大?
首先其實狗熊這個叫法,只是指「黑瞎子」黑熊,而且熊科和犬科的共同祖先,大概出現在4000萬年前,因此如今的熊和狗,他們聯繫其實是非常小。即使是看起來更相近的熊與浣熊,他們共同的祖先也是出現在3200萬年前,他們並沒有什麼親戚關係。而事實上非洲的大哥二哥:獅子和鬣狗的關係,都要比熊與狗親近得多。說到這裡我想大家都明白了,犬科和熊科都屬於犬型亞目,但有一點請大家記住,它並不屬於犬科。
-
一組滅絕的動物老照片:圖1的皮曾被製成鎧甲,圖5是被捕殺的袋狼
巴切爾熱帶草原斑馬又被稱為山斑馬,屬於哺乳性動物,主要分布在東部的熱帶草原中。這種斑馬曾被人們稱為是熱帶草原斑馬亞種中最美麗的一種斑馬,也正是因為這種美麗的外表才使它們遭受了不幸。1870年,大群巴切爾熱帶草原斑馬逐漸從人們的視線裡消失了,僅有小群的斑馬散布在草原上,還有地主家。1910年最後一隻巴切爾熱帶草原斑馬在倫敦的動物園中死去了,這也標誌著巴切爾熱帶草原斑馬徹底滅絕。
-
一組滅絕的動物老照片:圖1的皮曾被製成盔甲,圖5是被捕殺的袋狼
巴切爾熱帶草原斑馬又被稱為山斑馬,屬於哺乳性動物,主要分布在東部的熱帶草原中。這種斑馬曾被人們稱為是熱帶草原斑馬亞種中最美麗的一種斑馬,也正是因為這種美麗的外表才使它們遭受了不幸。1870年,大群巴切爾熱帶草原斑馬逐漸從人們的視線裡消失了,僅有小群的斑馬散布在草原上,還有地主家。1910年最後一隻巴切爾熱帶草原斑馬在倫敦的動物園中死去了,這也標誌著巴切爾熱帶草原斑馬徹底滅絕。
-
盛產寵物貓的歐洲,野生貓科動物僅存4種,體型最大的不足10隻
目前陸地上最成功的三大食肉動物就是貓科、犬科、熊科。其中只有貓科動物是純食肉的,犬科和熊科為了適應環境而擁有了消化植物的腸胃功能,食性偏雜食,但仍不影響它們食肉動物的歸類。而家貓如果肉吃少了就會消瘦或者自己出去捕獵,因此貓的野性比狗要強很多。正是因為貓科動物堅定的肉食性,它們受環境的影響很大,多數野生貓科動物都為瀕危物種,數種已經滅絕。而熊科和犬科對環境適應能力強,目前仍保有較穩定的野生數量。
-
全球野生貓科動物分布概況,這兩個國家的貓科動物種類超過一個洲
貓科動物可以說是最迷人的猛獸,相比身材肥胖的熊科,尖嘴細腿的犬科來說,貓科動物的體型最為勻稱協調,氣質上自然更勝一籌。不過正因為貓科動物的這些優點,使它們成為最瀕危的野生動物群體。貓科動物毛皮豔麗,慘遭大量獵殺;它們性格桀驁,時常與人類爆發衝突,在以前被認為是「害獸」;它們食性挑剔,無肉不歡,使它們難以適應環境變化。
-
地球十大最可能被復活的遠古滅絕動物,有你認識的嗎?
我們說過基因是每一個生物的獨有,通過基因複製,我們可以繁衍出跟之前的生物本體不一樣的生物,但是基因的保存要講究一定的相似條件和環境,地球上被滅絕的動物不計其數,很多生物學家都想藉助科技通過基因複製復活以下的遠古神獸,而且概率也會是非常的大,我們現在一起看看都有哪幾種生物。
-
動物世界-非洲野犬
非洲野犬 是生活在非洲草原、灌木叢以及稀疏林地的一種犬科動物,是非洲野犬屬下唯一一種
-
世界上各個大陸代表性的滅絕動物
我們人類的先祖往往是它們的獵物,然而,時代變遷,人類智力的迅速增長,讓人類完全不依賴自身體力就掌控了自然萬物的命運,特別是最近幾百年來,因人類滅絕的野生動物越來越多,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全球五大洲最具代表性的滅絕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