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英素顏現身KTV,穿著樸素簡單如路人,開嗓高唱《青藏高原》

2021-01-15 娛樂吐槽情報局

那英,華語流行女歌手,1967年出生,唱過很多膾炙人口的歌曲,連續多年登上春晚的舞臺,還曾多次擔任《中國好聲音》的導師,就在不久前,那英宣布繼續擔任2019年好聲音的導師,一直是冠軍導師的她,看來又要收一批超有實力的學員了。

近日,有網友曬出了那英現身某KTV的視頻,從圖中可以看到,那英當晚是素顏現身,頭髮也沒怎麼打理,披散著頭髮,跟一眾好友玩的超開心。從視頻中可以得知,那英跟眾多姐妹一起幫好友慶祝生日,一起在唱生日歌。當鏡頭對準那英的時候,那英還特意讓鏡頭對準過生日的人,可以說非常暖心了。

那英當天穿著灰色短袖,搭配黑色褲子,穿著打扮非常的樸素,一點兒看不出來是個大明星。那英拿著話筒正在唱歌,沒想到那英沒有唱自己的歌,反而挑戰韓紅最難唱的一首歌《青藏高原》,眾人還激動的鼓掌,沒想到現實生活中的那英這麼可愛,已經52歲了,到KTV裡飆歌,仍然跟很多年輕人玩的很嗨。

那英是亞洲歌壇屈指可數的天后之一,沒想到生活中跟很多普通人一樣,穿著打扮都是這麼的接地氣,走在大街上跟路人沒什麼區別,不過那英已經50多歲了還是能看出歲月的痕跡,那英好閨蜜王菲依然那麼年輕,仙氣兒十足,那英看上去老了不少。

就連網友看到那英私底下的樣子也紛紛說:「現實中的那姐老了」,不過看到那姐在別人生日趴上玩的真是好開心,還唱韓紅的《青藏高原》,看到私下的那英真實的樣子,你喜歡上她了嗎?

相關焦點

  • 青藏高原旗艦物種雪豹現身互助北山林場
    10月5日,青藏高原又傳來喜訊: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互助土族自治縣北山林場在野生動物科考回收的遠紅外相機中發現,在林區海拔3900米處抓拍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活動的珍貴畫面。這也是互助北山林場自1958年成立以來,首次拍攝到的雪豹影像。
  • 高原鼠兔:青藏高原特有的小精靈
    這是7月6日在西藏思金拉錯湖邊拍攝的高原鼠兔。高原鼠兔是一種小型非冬眠的植食性哺乳動物,又稱黑唇鼠兔,被稱為「草原精靈」。高原鼠兔為青藏高原特有物種,主要棲居於高海拔地區的高寒草甸、高寒草原。  7月6日,兩隻高原鼠兔在西藏思金拉錯湖邊嬉戲。高原鼠兔是一種小型非冬眠的植食性哺乳動物,又稱黑唇鼠兔,被稱為「草原精靈」。高原鼠兔為青藏高原特有物種,主要棲居於高海拔地區的高寒草甸、高寒草原。
  • 兩種青藏高原魚類有了名字
    11月11日,記者從省科技廳了解到,由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承擔的「青藏高原魚類的物種形成和進化研究」項目,系統調查了青藏高原各大水系魚類70多種,命名了裂腹魚類和高原鰍屬魚類新種各一種。青藏高原湖河縱橫,魚類物種資源豐富,是具有代表性的高原生物類群之一,高原魚類的多樣性與其對高原生態環境的適應性密切相關。「青藏高原魚類的物種形成和進化研究」項目,基本囊括了青藏高原魚類優勢類群和重要區域,採用形態學、生態學、分子系統學和基因組學等方法開展研究,進一步增強了對高原魚類物種演化過程和多樣性的認識。
  • 馬達加斯加環尾狐猴青藏高原三年三產雙胞胎
    中新社西寧4月7日電 (記者 羅雲鵬)來自非洲島國馬達加斯加的環尾狐猴在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三年三產雙胞胎,「家族」成員增至15隻,其中7隻為青藏高原本土孕育。
  • 青海:青藏高原上的野生動物
    青藏高原近年來大力發展生態建設,野生動物得以生活繁衍。9月18日,青藏高原上自由生活的野生動物普氏原羚。中新社發 鍾福生 攝中新社發 鍾福生 攝9月16日,青藏高原上自由生活的野生動物巖羊中新社發 鍾福生 攝中新社發 鍾福生 攝9月17日,青藏高原上自由生活的野生動物祁連野鹿
  • 青藏高原昆蟲種類目前達萬餘種
    據統計,截至目前青藏高原昆蟲種類達10828種,新增1500種,佔全國總量的八分之一左右。  這是記者6日從首屆中國青藏高原昆蟲論壇上獲悉的。首屆中國青藏高原昆蟲論壇於8月6日至9日舉行,主題為「青藏高原昆蟲學研究的新成果、新方法、新觀點、新視野」。
  • 為青藏高原高寒溼地「探家底」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供圖首次青藏高原科考留下的一頁空白如果說首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是一次「大發現科考」,那麼,在其取得的豐碩成果中仍有一頁空白——高寒溼地。此外,由於環境複雜、深入困難,青藏高原高寒溼地的相關基礎資料和數據十分匱乏。
  • 5000年前,它們竟生活在青藏高原
    史前人類向青藏高原擴散的歷史,以及他們對動植物資源利用的方式,一直是國際學術界關注的熱點謎題。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宿兵實驗室與國內多個研究機構進行古DNA遺傳學、考古學、古氣候學和地理學等多學科交叉合作,發現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以前,青藏高原曾存在大型熱帶哺乳動物。此前青藏高原發現了棕櫚等大量熱帶植物的化石,這一新發現產生的震動不言而喻。
  • 青藏高原珍貴動物——高原鼠兔
    清晨當你邁步在西藏草原上的時候,就會聽到吱吱的叫聲,原來是高原鼠兔在活動。高原鼠兔沒有尾巴,習性如鼠,形似兔,故名「鼠兔」,因它善於鳴叫,又稱它為「鳴聲鼠」,藏語叫「阿不扎」。高原鼠兔主要分布於西藏高原,青海、甘南、川西高原等地也有分布,它最喜歡棲居在氣候比較溫暖溼潤,陽光充足的寬谷、灘地和坡麓地帶的草甸草原中。
  • 金星帶家人理髮,做美甲,兒子側顏超帥,女兒穿著樸素似路人!
    鏡頭繼續掃到了一個女生,簡單扎著馬尾辮,戴著眼鏡,穿著粉色衛衣搭配牛仔褲,腳穿平底鞋,正是如花兒一樣的年紀,穿著打扮非常的樸素,一點兒不像是明星家的孩子,比路人還像是路人,都像是大山裡走出來的女孩。她似乎正在等著媽媽和哥哥,還沒輪到她做頭髮。金星當年為了三個孩子戶口的問題,和漢斯辦理了離婚手續,直到2018年,二人又辦了婚禮。
  • 青藏高原上的「高原萌」——藏原羚
    青藏高原上的「高原萌」——藏原羚 2021-01-04 2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日報】科學家揭示樹麻雀對青藏高原適應機制
    被稱為地球「第三極」的青藏高原,雖然有著世界上最嚴酷的高原高寒環境,但也有許多生物在那裡繁衍生息。近日,第二次青藏科考高原動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專題研究團隊研究人員通過對麻雀的群體基因組研究,結合心肌、飛行肌組織形態特徵分析,發現了麻雀屬中的一種——樹麻雀對高原環境有著特殊的早期適應機制。
  • 攀鱸被捲入青藏高原隆升之謎的激烈爭論—新聞—科學網
    18世紀,一位丹麥博物學家曾經目睹過在樹縫裡爬動的攀鱸,並進行了科學記錄,可在此之後,並沒有更多證據可以證明這個說法。後來,現代魚類學家澄清,陸地上行走的攀鱸可能是遭遇了鳥類,而被叼到了樹椏上,偶然被人類遇見,才有了這個有趣的誤會。
  • 青藏高原上的小鴨子
    20年過去了,我還是時常想起青藏高原上的那隻小鴨子!咦!啥情況,和同事下班回營地的路上,發現一隻躺在地上的小鴨子,一動不動。這是啥情況,同事們圍著小鴨子左看右看,在4500米的青藏高原上,能發現一隻小鴨子,而且是很小的一隻。 青藏鐵路施工前 ,我們都進行過高原凍土施工的培訓,要保護好任何一草一木,愛護所有野生動物。
  • 李娜的歌曲專輯《青藏高原》原來是她唱的
    《青藏高原》,是中國女高音歌唱家李娜的代表作品。《好人一生平安》,易茗作詞,雷蕾作曲,李娜演唱,收錄於李娜個人專輯《青藏高原》之中。《青藏高原》,是中國女高音歌唱家李娜的代表作品,由張千一作詞作曲,電視劇《天路》的片頭曲,後又作為2005年電視劇《雪域情》的片尾曲。《青藏高原》獲得首屆中國音樂金鐘獎聲樂作品金獎。歌詞編輯呀啦索哎?
  • 中國國產高原機車正式擔當青藏鐵路格拉線牽引作務
    HXN3型高原機車。 邢毅 攝中新網大連6月22日電 (記者 楊毅)中車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22日發布消息稱,由該公司研製的HXN3型高原機車近日正式承擔格拉線每日往返12對客運列車的牽引任務,標誌著中國國產高原機車正式擔當青藏鐵路格拉線(拉薩-格爾木)旅客列車牽引任務。
  • 青藏高原藏羚羊達20萬隻左右
    青海「生態之窗」遠程網絡視頻觀測系統從7月25日開始,捕捉到多段藏羚羊攜幼仔在草原覓食、穿越青藏公路、穿越青藏鐵路五道梁北大橋橋洞等畫面。位於可可西裡地區的青藏公路3001、3002公裡處是藏羚羊遷徙的重要通道。
  • 全球氣候變暖致青藏高原日漸「暖溼化」
    全球氣候變暖致青藏高原日漸「暖溼化」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16 15:20 來源: 新華社新華社拉薩7月16日電(記者 黃興)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國慶16日告訴記者,青藏高原正成為全球氣候變暖典型的受影響地區。隨著氣溫升高、降水增多,原本低溫乾燥的青藏高原逐漸邁向「暖溼化」。
  • 青藏高原特有四倍體魚類基因組繪就
    他們繪製完成了世界上首個染色體水平的高原特有典型四倍體魚類——異齒裂腹魚的基因組圖譜,為其他高原魚類進化、基因組多倍化和極端環境適應性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和參考。牟振波告訴《中國科學報》,過去5000萬年間,青藏高原一直處於隆升過程,並伴隨著極端地質運動和氣候變化。這使得青藏高原成為研究高原動物進化和適應機制的「天然實驗室」。而高原特色魚類是研究高原環境下生物進化、物種形成和適應性機制良好的生物材料。
  • 青藏高原上僅存的冰期動物——犛牛
    在藍天白雲下,除了矯健馬兒,那發出「豬叫聲」的犛牛成為了青藏高原上的特有標誌。千萬年來,犛牛與藏族人民唇齒相依,被誇贊全身上下都是「寶」。它們對高寒、低溫、缺氧的極端環境有著超強的耐受能力,也因此成為了承載著高原文明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