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團圓」感受文字中的中秋文化

2020-12-06 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

中國象形文字是表意的,每個文字都講述著一個故事。今天,我們就從「中秋月團圓」幾個字說起,談談八月十五中秋節。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裡人心共賞時。」農曆的八月十五,是中國人特有的節日。八月,秋高氣爽,丹桂飄香,八月十五的夜,玉露生涼,圓月明窗。天上的明月,與人間的團圓,共同譜寫了一曲中秋之樂,一年一度,奏響在中華大地上。中國象形文字是表意的,每個文字都講述著一個故事。今天,我們就從「中秋月團圓」幾個字說起,談談八月十五中秋節。

中,甲骨文字形是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飄帶,旗杆正中豎立,本義為中間、中央。

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四季,一季分孟仲季三個階段。農曆的八月,居於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居八月之中,故稱八月十五為中秋或仲秋、八月半。

秋,甲骨文字形上半部分是蟋蟀之狀,蟲以鳴秋,藉以表達秋天的時間概念;下半部分是火的形狀,意味著禾穀成熟。這一個字形包含的意思,就是秋季、穀物成熟。

中秋節的來源,與豐收有關。中國古代是農耕社會,生活與時令密切相關,土地的豐歉對人們來說十分重要。「冬耕春種,夏耘秋獲」,時序到了秋天,就到了豐收的季節。氣候涼爽,而物質豐富,尤其令人愉悅。此時,人們分配享用各種食物,全心全意地準備新糧、時令瓜果,進行各種祭祀,以示慶賀,也感謝恩賜,祈求來年好收成。

月的甲骨文字形,就是一個月牙的形狀,本義就是指月亮。由此,根據月的陰晴圓缺變化,由朔到晦,就形成了一個周期,這就是一個月。朔是每個月的第一天即初一;晦,是每個月的最後一天。而每月十五為望,這一天是每個月中月亮最圓的一天。而八月十五的月亮較之其他幾月更圓、更亮。

月到中秋分外明。這種圓滿且光輝照人的月亮,自周秦之時便成為和太陽並列的祭祀對象。古時候的習慣,是春季二月十五祭祀太陽,秋季八月十五祭祀月亮,祭祀太陽在白天,祭祀月亮在晚上。《增禮記》:「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大約是較早的對於中秋禮儀的描述。每逢中秋,祭月、拜月、賞月就成為一項全民的歡慶活動。

在中國人的觀念裡,月亮,是一個寄寓了幻想和詩情畫意的意象,是一個極具人文涵義的所在。中國人稱呼月亮,有許多別致的「雅號」:月宮、蟾宮、嬋娟、玉輪……這些「雅號」,是人們對月亮的美好想像,也是對月亮的無限喜愛。而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傳說故事,更是為月亮披上了一層迷人的外衣,給中秋佳節增添了無窮的韻味。

這樣的月亮,喚起了文人騷客的雅趣。賞月、觀月、玩月成為一種「時尚」,白居易在這一日招呼友人一起賞月:「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賞意何如」(《華陽觀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劉禹錫夜半看雲開見月,於是「開城邀好客,置酒賞清秋」(《八月十五日夜半雲開然後玩月因書一時之景寄呈樂天》);王建更是痴,從八月十二就開始望月賞月,直至中秋當天,「仰頭五夜風中立,從未圓時直到圓」(《和元郎中從八月十二至十五夜玩月五首》其五);司空圖更是表示,「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中秋》)。

即使不是在中秋,古人見月,也常有感懷。對故鄉的思念,有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靜夜思》)、杜甫「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憶舍弟》);對宇宙永恆、人生短暫的追問與慨嘆,有張若虛「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春江花月夜》)。

可以說,他們讚美月亮,也描繪世情,感悟人生,也探索宇宙,深刻體現著人與自我、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而八月十五的這一輪明月,更喚起了無數文人騷客人文與宇宙交感的美學意緒。

招友玩月的白居易,也想起了遠在江陵的好友,「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裡外故人心」(《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獨直對月憶元九》);那位痴立五夜賞月的王建,對月懷人,起別離思聚之意,「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曹松看著月亮,想到的是月光的大公無私,「直到天頭天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中秋對月》);蘇軾則在這美好月色之中,感嘆人生的虛幻與短促,「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西江月·黃州中秋》)。

而由這中秋之月的圓滿,人們也聯想到人間的圓滿,在中國古人眼裡,中秋之月,就成了團圓的象徵。

團,圜也。圓,圜全也。在這個意義上,團圓就是圓的意思。而團作為動詞,又有聚集、聚合一義,團圓也就有了團聚的意思。

以八月十五月的團圓,映照人間家人朋友的團圓,貫穿了整個中秋的各項節俗活動與物品。如中秋又稱團圓節,中秋的時令食物月餅,也取自團圓。《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甚至是在這一天祭月的果餅,也必定要是圓的。

每逢佳節倍思親。與家人團圓是每個人、每個家庭內心的期待,而在中秋這樣的團圓節,恰逢中秋之月最圓最明,這種心理也就愈加突顯。若未能團圓,羈旅在外,就愈有思鄉懷人之意。蘇軾未能與弟弟團聚,面對這一輪明月,心潮起伏,就寫下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水調歌頭》)的千古絕唱,既是對月圓人圓的期望,又是對人生無奈的感慨。

中國人對於團圓的追求,是一種執念。團圓,不僅是中秋的主旨,更是中國人普遍的祝願。中國的文學作品大多瀰漫著大團圓的喜劇氛圍,無論過程幾多坎坷,也常常以大團圓的結局告終。

花好月圓,人們渴望團圓幸福美滿的生活,也願意為這樣的生活努力、奮鬥。這是中國民俗中極富民族特色和魅力的地方。在中秋之月的脈搏之下,承載著一個民族共同的文化記憶與情感認同,氤氳著延綿千年的審美與哲思,沉澱了中國人對故鄉的依戀、對美好的嚮往、對幸福的追求。(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施希茜)

相關焦點

  • 體驗中秋傳統 感受文化魅力
    他們將對故鄉的思念、對親人的掛懷,浸於方塊字中,流淌於畫筆下。  對喜歡中國文化、正在學習中文、希望了解中國的外國中文學習者來說,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有著獨特的含義、習俗和故事,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不僅讓他們從中感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團圓」「豐收」等美好寓意更引發了他們的共鳴。
  • 潮汕中秋月,朥餅伴團圓
    中秋佳節,一個代表著「團圓」的節日,在中國人的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說到中秋,大家腦子裡第一個浮現的必定是中秋節的代表食物——月餅。月餅只是一個統稱,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月餅,同個地域有不同口味的月餅。
  • 月滿美人魚的故鄉 中秋文化綻放魅力
    哥本哈根文化中心中秋活動現場 人民網哥本哈根9月30日電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承載著人們嚮往團圓和睦的美好情感。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國外民眾也開始對這個節日表現出濃厚興趣,海外中國文化中心每年舉辦的品牌項目「天涯共此時—中秋節」文化周活動已成為駐在國民眾了解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一個窗口,從中體驗的是「同一輪明月下,我們同呼吸,人類共命運,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美好情懷。
  • 2020中秋國慶雙節快樂祝福語 中秋佳節團圓闔家幸福說說句子
    2020中秋國慶雙節快樂祝福語 中秋佳節團圓闔家幸福說說句子時間:2020-09-30 23: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中秋國慶雙節快樂祝福語 中秋佳節團圓闔家幸福說說句子 中秋節國慶節祝福語2020,國慶和中秋雙節同慶,大家昌盛,小家團圓,有關國慶中秋同一天的10條祝福語
  • 中秋團圓:一樣的月光,不一樣的「風景」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節自古承載著中國人渴望團圓幸福的心願,作為「團圓餅」的月餅餡兒也從最初簡單的糖、棗泥、蓮蓉發展到五仁、肉鬆、冰激凌,甚至腐乳等等,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可不只是月餅,而是中秋的「風景」。「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
  • 我區各地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文化活動歡慶中秋佳節
    新疆新聞在線網9月14日消息:中秋佳節,我區各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挖掘中秋節日內涵,增強文化自信,營造和諧、文明、溫馨的節日氛圍。9月12日,庫車縣舉辦「月饢同圓齊相聚,時代新歌慶盛世」系列活動,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歡度中秋佳節。
  • 辛棄疾描寫中秋月,滿堂燭花歌從容,送給期盼團圓的您
    自古以來詩人們都愛吟詠中秋月,蘇東坡望月凝思,「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晏殊對月興嘆,「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南宋詞人辛棄疾本想如往年一樣,在中秋之夜美美地欣賞那明月的清輝,最後卻悵然若失,一起來看看到底什麼原因。一剪梅·中秋元月 宋代:辛棄疾憶對中秋丹桂叢,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樓上一尊同,雲溼紗窗,雨溼紗窗。
  • 國慶中秋,同喜同樂!
    國慶和中秋將至,巧合的是,今年中秋也出現在10月1日這天。天文專家表示,中秋節和國慶節同一天,在21世紀僅發生4次,比較罕見。許廣平委員發言:「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託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林伯渠委員也發言附議,要求討論決定。當天會議通過《請政府明定十月一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舊國慶日》的建議案,送請中央人民政府採擇施行。
  • 中秋味道 除了團圓還有堅守
    團圓是中秋的主題,卻總有那麼一群人,由於特殊的工作性質,依然堅守在各自工作崗位上,詮釋出另一種「中秋味道」:奉獻,辛苦並快樂著。  ●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金米娜:值班室24小時不斷人  昨日下午,在位於艾溪湖畔的省氣象臺值班室,帶班的首席預報員金米娜正對著電腦屏幕,分析一組組不斷更新的氣象資料。
  • 北湖區:花園洞社區開展「中秋話團圓傳承好家風」活動
    紅網時刻郴州9月11日訊(通訊員 谷麗)9月10日下午,花園洞社區攜手北湖區機關幼兒園開展「中秋話團圓,傳承好家風」主題活動。現場播放的《周恩來的家訓家規》的專題片,進一步築牢了傳承優良家風中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家長代表張霞現場用自己的家風故事感染了在座的每一個人。
  • 我市臺胞臺屬喜迎中秋國慶
    我市臺胞臺屬喜迎中秋國慶
  • 博餅、秋祭、烤肉、吃柚子 閩臺中秋別有風味
    在閩南地區,中秋節是傳統節日中的重要節日,尤其在廈門,農曆八月一到,中秋博餅大幕就已開啟,這種嘉年華會整整持續一個月,遍布大街小巷,並逐漸影響到周邊地區,包括臺灣。近年來,中秋文化在閩臺地區被賦予了更多新的元素,並有互相融合的趨勢,本周,記者將帶您走進閩臺坊間,感受在地的中秋氣息。▲博餅現場一個大瓷碗,六顆骰子,輕輕一丟,中秋博餅開始了。
  • 團團圓圓過中秋
    原標題:【中經視覺】團團圓圓過中秋又是一年中秋節。中秋節是豐收的季節,也是團圓的節日。佳節逢盛世,神州共此時。上海的中秋音樂會伴著樂曲,瀉下一片月光;江西省新餘市渝水區城南街道站前社區裡,一塊塊金黃的月餅在鄰居們的笑聲裡傳遞;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成吉思汗中央廣場上,舞蹈愛好者伴著音樂旋轉,不知疲倦;北京西站開往南昌的列車上,列車員們把車廂裝飾一新,充滿節日的氛圍;各地的商場裡,售賣的月餅少了「天價」的噱頭,多了幾分文化的創意。最團圓夜是中秋。千家萬戶在中秋節團聚,共賞明月,共享天倫之樂。
  • 關於中秋節祝福的詩句 中秋佳節詩句古詩精選
    12、 八月十五月兒圓,家家戶戶笑盈盈;親朋滿座心歡喜,團圓喜慶樂陶陶;賞月品茶樂逍遙,吃口月餅甜又香;祝你中秋節快樂,日子紅火享幸福!     13、 一天中總有些事情不會忘記,一年中總有些日子不會忘記,一生中總有些朋友不會忘記。中秋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日子,而你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朋友。
  • 2020中秋國慶同慶祝福語簡短 中秋十一雙節快樂祝福語賀詞
    國慶日,中秋夜,同慶同圓。寄相思,共祝願,同緣同願。     又逢仲秋月圓,偉大祖國大好河山,蒸蒸日上繁榮富強,神州共奔富麗康莊。     月月有十五,中秋月更圓;年年慶國慶,二零年最歡;雙節同祝福,家國共康安!
  • 回顧 | 「定格中秋,美好永存」中秋線上活動
    凌子強同學:月下涼夜,燈下秋風,夏去秋又至,中秋佳節,團聚的節日,和家人一起散步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下,踏著悠悠然的步伐,輕哼著熟悉的小調,滿月掛在天上,親人就在身邊,佳節歡相聚。祝大家中秋快樂,合家歡,月圓人團圓!莫嘉瑜同學:國慶與中秋撞了個滿懷,我與蘇老師也撞了個滿懷!
  • 中秋:仰頭望明月 寄情千裡光
    成為江蘇品牌文化活動的中秋戲曲晚會已連續舉辦13年,9月初就開始精心籌備。晚會各劇種三代藝術家齊聚,在最感人的「名師帶徒」環節裡,一批名家與徒弟在舞臺「團圓」,將以「梨園夢 家國情」為主題的晚會推向高潮。中秋節適逢開學季,在外求學的大學生們可在江蘇大劇院過一個文藝的節日。
  • 《福星高照朱小八》定檔9.13歡樂度中秋
    《福星高照朱小八》定檔9.13歡樂度中秋 娛樂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7月30日 12:29 A-A+ 畫面中主人公形象呆萌可愛,神態各異。天蓬小帥朱小八透露著呆萌,身旁的玉兒眼神中帶著果敢和睿智,還有可愛的小天狗。海報中的角色表情傳神,引人入勝。畫中質感超強的月餅分外醒目,既寓意中秋佳節將至,又預示著合家團圓,歡度佳節的氛圍滿屏。
  • 兔子燈、中秋宴、古鎮早茶……國慶中秋烏鎮8種打開方式,每一種都...
    恢復「中秋坊宴」,慶祝團圓佳節 今年中秋,烏鎮景區恢復「中秋坊宴」。 中秋團圓宴必不可少,坐吃獨特的「中秋坊宴」,和家人月下暢飲, 這樣的中秋團圓宴別具特色。 沿襲千年傳統,鬥香祭月大典
  • 2020中秋國慶節祝福語精選 當中秋遇到國慶,你就擁有加長版的幸福
    28、有種幸福叫團圓,當中秋遇到國慶,你就擁有加長版的幸福。有種快樂叫歡慶,當國慶遇到中秋,你就擁有團圓牌的快樂。祝你中秋國慶盡享幸福生活,天天開心快樂。     29、月到中秋分外圓,人到國慶心情爽;今年中秋伴國慶,成雙祝福送給您;願你月來月健康,國慶出遊倍浪漫;月來月幸運如意,美麗心情不放假;月來月快樂幸福,輕鬆愉快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