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哥本哈根9月30日電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承載著人們嚮往團圓和睦的美好情感。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國外民眾也開始對這個節日表現出濃厚興趣,海外中國文化中心每年舉辦的品牌項目「天涯共此時—中秋節」文化周活動已成為駐在國民眾了解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一個窗口,從中體驗的是「同一輪明月下,我們同呼吸,人類共命運,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美好情懷。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哥本哈本中國文化中心今年的中秋節文化周活動主要以線上形式、採用數位化手段為主,主要內容為:在9月28日—10月5日期間,在中心網站和Facebook、Youtube、Instigram、Tiktok等自媒體上播出由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統一支持下製作的「藝綻東方」「天涯共此時——中秋賞樂」「天涯共此時——高山流水·萬裡明月」「同一輪明月」等六場直播音樂會,以及「中國味道——中秋主題美食工作坊」、「月滿中秋」線上微課堂、「雲遊世界過中秋」、「月滿四川」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另外,中心還在新改造的大樓內舉辦了線上線下結合、內容精彩紛呈、民眾參與互動的中丹青年中秋聯歡活動,大家一起分享節日快樂,除卻疫情造成的心頭陰霾,廣受好評。
聯歡活動上,中央音樂學院派到丹麥皇家音樂學院的志願老師徐子零和她的一名丹麥學生用二胡和揚琴培配樂,傾情演奏了《賽馬》、《但願人長久》、《美麗的神話》和《涼涼》等曲目,獨居中國特色的旋律優美動聽,展示出了中國民族樂器的獨特魅力,用音樂呼喚美好與團圓,傳遞勇氣與希望,引起大家強烈的共鳴。
丹麥Niels Steensens 高中學生在中文老師吳曉菊的帶領下,為大家用歌舞演繹了中國流行歌手周杰倫的代表作《菊花臺》,師生們邊唱邊跳,中文歌詞的吐字又稚嫩又純正,熱情的表演博得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學生們還用中文朗讀了中秋賀詞,表達對友好地中國人民的節日祝福。
丹麥雙胞胎兄弟Malthe (麥迪)和Oliver (澳裡)兩位小朋友為大家表演了魔術和中國傳統雜技「抖空竹」,其諧趣的表演一開場就萌化了觀眾的心,博得一片叫好聲。
由特級廚師李忠良在中心「中華美食在丹麥」項目下在活動現場教授了中國月餅製作,中丹學生積極參與,對自己親手製作的中國傳統節日食品美味交口稱讚。
活動現場還舉辦了以中秋文化為主題的茶藝表演、書法演練、剪紙、中國書畫展覽等活動,多角度介紹中秋節的文化內涵、歷史傳承、當代生活方式、文化藝術等內容,並結合當前國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全面闡釋全人類在同一輪明月下,世界人民和諧共處、期盼人類健康幸福的美好願景。
目前,歐洲國家的新冠肺炎疫情趨於嚴重,已經和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在實體文化和旅遊活動受到衝擊的情況下,哥本哈根中國文化中心積極利用中國傳統節日文化體現出的「健康、和諧、團圓」等文化內涵,運用數字資源和新媒體平臺豐富受疫情影響的當地民眾的文化生活,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這對幫助他們了解中國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呼籲各國團結抗疫發揮了較好的作用,受到駐在國和其他國家民眾的歡迎。(張力)
(責編:蘇纓翔、燕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