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大學:黨建強引領 特色鑄名校

2021-01-16 雲南網

原標題:中國計量大學:黨建強引領 特色鑄名校

櫛風沐雨擔使命,砥礪奮進鑄輝煌。建校42年來,中國計量大學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人才培養和事業發展譜寫出濃墨重彩的華章。

2016年學校正式更名為「中國計量大學」;2017年成功入列「省部共建」高校;2019年以「省市共建」形式創建儀器科學與技術一流學科,標誌著學校成為浙江省「省市共建」重點高校。近5年,中國計量大學以高質量黨建推動高質量發展,跑出了發展的「加速度」。

縱覽中國計量大學「黨建、辦學一體推進,省部共建、省市共建兩翼並舉,特色學科建設、特色人才培育、特色社會服務三輪驅動」的高水平特色化名校建設航跡,有方向、有立場、有動力,不僅成功開闢出一條學校、地方、行業同頻共振的發展新航道,更成為新時代高校「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

特色學科 鑄就鮮明優勢

作為一所以計量、標準、質量、市場監管和檢驗檢疫為辦學特色的高等學府,獨特的學科既賦予中國計量大學鮮明特色,又為學校打造鮮明優勢提供了廣闊空間和強力支撐。

2004年,時任浙江省領導到校考察,作出重要指示,「學校一定要培養質量監督、檢驗檢疫、質量管理等領域的專業人才,以富有特色的教育服務浙江的經濟社會發展」,這成為中國計量大學特色化發展的總綱領。

邁入新時代,在「特色名校」戰略引領下,中國計量大學黨委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推動黨建工作與學校重大發展目標耦合,科學謀劃、務實推進,推動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學校按照「高峰、高原、高地、其他」四層次積極構建高水平、特色化、協同發展的學科生態;並積極用活優勢、擴大優勢,針對高峰學科儀器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推出「學科建設321工程」,紮實推進3—5個博士點申報,兩個省高水平特色學科建設及1個國家「一流學科」培育,以此為龍頭,引領帶動學校整體學科水平的提升。

獨特的學科、科學的規劃,讓學校迅速站上發展風口。現建有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等12個國家(部)級別平臺,浙江省重點實驗室等23個省級平臺。工程學、化學和材料科學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建有國家一流本科專業6個、省級一流專業18個、省級優勢特色專業15個。

學校還逐步構建了以儀器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為主體的計量測試學科群,以管理科學與工程、法學為主體的質量標準學科群,以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設計學等為主體的計量文化學科群,帶動集群發展。其中,以「儀器科學與技術」為核心打造的「大儀器」學科集群,優勢突出,有力地提升了學校的辨識度、顯示度和競爭力。

「省部共建」「省市共建」的兩翼並舉,更是讓學校的辦學實力不斷實現飛躍。

學校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精準對接浙江省創新型省份建設和市場監管行業發展需求,不斷強化以「特色化創新、區域化服務、行業型應用」為內涵的學科專業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在服務行業、產業及企業中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學科聲譽。建有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類別9個。與義烏市合作共建「義烏研究生院」,創新構建地方政府部門、高校和行業企業共同參與的「訂單式」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突出產教融合,強化實踐能力。畢業研究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平均薪酬連續多年排名省屬高校第二。

特色人才 彰顯質量內涵

鄭明波,中國計量大學研究生畢業,入職不到3年就進入公司核心研發團隊,成功攻克高精度水深測量方面的技術難題。與此同時,他的學弟學妹正在各級各類學科競賽中綻放光彩。

2018年,中國計量大學一舉摘得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本科組大獎——Matlab創新獎,並成功捧回中國國際飛行器設計挑戰賽暨科研類全國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CADC)團體冠軍及6個一等獎;2019年,學校囊括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5項,數量和質量均位列浙江省高校之首;2020年,學校在中國大學生機械工程創新創意大賽中獲得本科組僅有的一等獎。

綜合素質高、創新能力強,已成為中國計量大學人才培養的鮮明特色。

對此,中國計量大學校長宋明順認為:「教育特色,實質上是一個『質量建設』命題,核心是教育供給如何更好地滿足時代需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及學生的成長需求。」

中國計量大學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對人才成長的引領與支撐作用,堅持以「知行合一、實踐育人」為核心,漸進式設置「合格公民、個性化人才、傑出人才」三層次目標,創新構建出包含1個課程體系、3個目標層次、X類實踐平臺的「1+3+X大思政教育」新模式。該成果榮獲省高校實踐育人示範載體,並成功入選首批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項目,被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列為經驗交流材料。

課程體系巧妙運用「起承轉合」邏輯路徑,以制度建設念好「起字訣」,以示範課建設與創新打好「承接拳」,以競賽評選引導教師出好「轉變招」,以全面強化考核和課堂管控,協力彈好「合奏曲」,紮實推進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

學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計量文化浸育人才,植根「度萬物、量天地、衡公平」的中國計量文化,逐步凝練出「計量立校、標準立人、質量立業」的辦學理念和「精思國計、細量民生」的校訓精神,成為全體師生不懈前行的精神旗幟。

學校建有全國高校首家計量博物館,獲批成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科普基地和浙江省社會科學普及基地。由師生自編、自導、自演的我國首部系統反映中國計量文化的原創音樂舞蹈史詩《千秋計量》成功上演,成為學校又一文化精品工程。

此外,學校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堅持「以競賽激發『雙創』、以文化傳承『雙創』、以制度保障『雙創』」,將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設計實施「一專一賽」項目,積極開展「實踐育人節」、訓練營等活動,全面實施創新學分認定製度,探索構建「雙創」教育生態鏈,激揚人才「雙創」活力。在2015—2019年全國高校學科競賽評估中排名62位,列非博士點高校之首。

「育特色人才,先育特色師資。」學校黨委堅持黨管人才,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推動組織優勢、人才優勢、辦學優勢互融互促。學校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實施「特色師資培養計劃」「環宇計劃」「翔宇計劃」等人才培育項目,逐步建立由領軍人才為學科帶頭人和中青年學術骨幹為方向帶頭人的人才梯隊,積極加強以領軍人才為核心的團隊建設,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數量和質量不斷提升,擁有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省高校高水平創新團隊等省部級以上團隊16個,打造出一支尚德樂業、博學善教的教師隊伍,為學校的特色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基礎。

特色科研 踐行責任擔當

「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首要的、基本的觀點,高校以科研創新服務社會,既是初心與使命,也是檢驗知識、創新知識、轉化知識成果的必由之路。在開展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的過程中,尤其要注重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中國計量大學黨委書記張土喬指出。

「一個支部一個特色、一名黨員一面旗幟」。學校實施黨建品牌培育工程,紮實推進基層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工作述職評議,實現專任教師黨支部「雙帶頭人」全覆蓋,不斷煥發基層組織活力,激發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熱情。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一線,在科研攻關的實驗室,在服務基層、服務企業的廣闊天地……到處都活躍著黨員的身影,飄揚著鮮紅的黨旗。

黨員蔣慶教授團隊不僅為行業龍頭企業提供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整體方案,研製的自動化設備更是幫助企業大幅提高生產效率。黨員教師郭斌團隊攜手企業開發的性能檢測設備,為企業新增產值超千萬元。近兩年,中國計量大學累計服務全省企業超過700家,開展技術攻關近800項,技術諮詢服務近500項,協助地方獲得授權發明專利200餘件。

與此同時,學校依託自身「國家大學科技園」、國家級別「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等資源優勢,已成功孵化企業427家,開展產學研合作2300餘項,實現經濟效益超過160億元。

為了更好地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學校從2013年開始參加浙江省科技部門主辦的科技成果拍賣會,組織科技成果專場拍賣會6場,成交金額超1.2億元。

學校還積極打造自身的「計量拍」,完善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制度,鼓勵科研人員通過成果應用體現創新價值,通過成果轉化創造財富。近3年,學校組織了4次科技成果拍賣會,成交110項科技成果,成交金額8956.8萬元,蟬聯浙江省高校成果拍賣專場金額冠軍。

近年來,學校充分發揮特色學科優勢,積極參與計量法和標準化法修訂、《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等重大發展規劃和法律法規的立法工作,主持和參與制定修訂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等130餘項,為浙江省的質量發展與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提供了重要助力。2017年,學校與義烏市籤訂了共建「標準城市」戰略框架協議,深度參與城市建設。2020年,雙方共建的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和中國計量大學義烏研究生院落成啟用。

學校積極與國際計量局(BIPM)、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計量測試聯合會(IMEKO)、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等國際組織開展合作交流,承辦國際測量技術研討會、標準化教育國際合作(ICES)研討會、國際法制計量組織OIML證書互認制度國際研討會等重要學術會議,牽頭成立全球首個「一帶一路」標準化教育與研究大學聯盟,建成布拉格金融管理大學孔子學院、浙江—捷克人文交流中心、中東歐研究院、浙江—捷克布拉格絲路學院等。國家計量戰略專家諮詢委員會秘書處、ISO國際標準化培訓基地(杭州)、國際法制計量組織培訓中心(杭州基地)紛紛落戶中國計量大學,有力提升了學校在計量、標準化等領域的國際話語權。

中國計量大學即將迎來更名後的首次黨代會。展望學校新的發展目標和光明前景,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在高質量黨建的引領支撐下,全校師生堅守初心、踐行使命,正在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成為計量、標準、質量、市場監管、檢驗檢疫領域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國際中心的徵程上砥礪奮進、一往無前,奮力譜寫學校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王伊米 王麗英)(王伊米 王麗英)

相關焦點

  • 「銀行黨建+」第三站——中國人民大學
    #銀行黨建#話說,「銀行黨建+」項目行程的第三站選在了中國人民大學。中國高校千千萬,之所以選擇中國人民大學,是因為中國人民大學可以說是最適合進行黨建教育的高校了。2017年,在中國共產黨96周年華誕之際,中國人民大學成立了國內首個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
  • 西南監督:提高黨建實效 發揮黨建優勢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西南石油局石油工程監督中心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強化黨員幹部的理想信念和使命擔當,引領幹部員工自加壓力,主動應對挑戰,以務實高效的作風紮實推進黨建與生產雙融互促,基層黨建工作質量穩步提升,近三年黨建考核均位居A檔,為監督中心改革發展進步提供了堅實政治和組織保障。
  • 創新基層黨建 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南山醫院)黨委黨員幹部...
    該黨員幹部大學將在培訓教育黨員幹部,學習宣傳黨的理論、國家政策等方面發揮主陣地、主渠道作用,為醫院培養造就一支業務能力強、政治信念堅定、敢於擔當的高素質、高水平的幹部隊伍、骨幹隊伍和後備軍。據悉,該黨員幹部大學也是深圳市醫療衛生系統目前唯一的一個基層黨員幹部大學。
  • 安徽省桐城市新渡鎮:紅色黨建引領,綠色產業扶貧
    安徽省桐城市新渡鎮:紅色黨建引領,綠色產業扶貧2019-07-06 17:0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桐城市新渡鎮先鋒網        瀏覽量: 1632 次 我要評論 六月初的一天,天剛蒙蒙亮,桐城市新渡鎮勝塘水庫旁邊的500多畝稻田裡就已經開始熱鬧起來,只見一籠接一籠鮮活的小龍蝦從稻田裡被拉出來,再經過挑選、衝洗和打包後,準備運往市區的市場銷售,好一片繁忙的景象
  • 五色黨建領航向 砥礪奮進創新業
    近年來,沿江派出所堅持「抓黨建引領、促擔當作為、讓人民滿意」的工作思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提升黨員整體素質為主線,以打造「五色黨建」品牌為航向,統籌整合治保會、調解會、內保組織和「紅色哨兵」等力量,打造了「善美水鄉、平安護航」基層社會治理品牌,實現了「一線有哨兵、村社有治保、街道有調度
  • 砥礪前行 追趕超越 高新二小用黨建工作引領學校各項工作全面發展
    成立於2001年9月的高新二小以「啟迪心靈智慧,成就快樂人生」為辦學理念,把「厚德博學、追求卓越」作為校訓,打造書香校園,創建特色學校。建校伊始,高新二小黨支部就堅持黨的領導,高度重視黨建工作,始終堅持用黨的理論思想夯實黨員思想根基,引領學校各項工作的全面發展。
  • 鴻禧能源:「陽光黨建」工程 引領企業發展新篇
    今天,浙江新聞客戶端平湖頻道開出《曬一曬 平湖兩新黨建哪家強》專題,聚焦平湖10家企業的兩新黨組織建設,梳理其在做法、成效、創新點等方面的不同之處,為全市兩新黨組織發展進一步拓寬視野,打開思路,創新載體,以更好地服務企業、服務職工、服務社會。
  • 內蒙古阿拉善:黨建引領點燃城市社會治理「紅色引擎」
    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以黨建引領點燃「紅色引擎」,通過創新「紅色驅動」、搭建「紅色平臺」、構築「紅色脈絡」、打造「紅色品牌」,以城市基層黨建高質量發展推動社會治理水平不斷提升,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全盟36個蘇木鎮(街道)設置了基層黨建辦、綜合行政執法局、黨群服務中心等6—8個必設機構,城關鎮、重點鎮普遍增設了城市管理辦公室,調整和下劃編制515個,人員轉隸739人,賦予蘇木鎮(街道)對下沉執法力量考核權重。阿拉善盟網格員志願打掃南湖公館附近環境衛生。加強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
  • 綿竹:黨建引領激活「沉睡」資源 村級集體經濟借勢「破繭」
    在推動鄉村振興的具體實踐中,綿竹各鎮村以黨建為引領,努力釋放各類「沉睡」資源的活力,激活各類特色要素的潛力,不斷夯實發展基礎,走實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之路。孝德鎮年俗村牽好「牛鼻子」 夯實集體經濟組織根基近年來,綿竹市緊緊抓住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牛鼻子」,以黨建引領產業發展,「點燃」村級集體經濟不斷壯大的發展引擎。
  • 含金量高、綜合實力強,「國字號」大學最新盤點!
    一般來講,能夠被稱為國字號大學的,校名通常都是以「中國」或者「中央」開頭的,這類大學的數量不多,通常都是名校中的名校,本身綜合實力就非常的強勁,尤其是在2010年以後,全國幾乎沒有新增的國字號大學。
  • 江蘇體育組織創新發展①|黨建引領下積極探索協會組織社會化發展
    2020-12-17 18:00:01 來源: 中國江蘇網文旅體 舉報
  • 中南大學「六抓六提升」做好基層黨建工作
    中南大學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認真落實教育部黨組關於高校黨組織「對標爭先」建設計劃和湖南省委關於基層黨支部「五化」建設要求,把抓好黨建工作作為辦學治校的基本功,立足學校實際,抓基層打基礎,紮實推進學校基層黨組織建設,著力為建設特色鮮明的一流大學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抓制度夯基礎,提升「保障力」。
  • 這就是山東|黨建引領、黨員爭先,山東各地激活基層治理「一池春水」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月6日訊 (記者 楊廣科 盧偉霞 胡高彤) 以黨風促行風、黨建引領助村民致富…… 山東各地加大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路徑探索,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構建精細化服務、開放共享的基層管理服務平臺,讓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建設越來越好。
  • 山東農業大學:黨建鑄魂 文化鋪底 思政著色
    黨建鑄魂,為創建文明校園提供堅強保障  「同學們,今天我們的學習內容是『學習習總書記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回信,做強農興農的新時代山東農大人』。」這是一次在學生公寓進行的,由學生黨員召集入黨積極分子們開展的學習活動,也是山東農業大學農學院「學生黨建進公寓、黨建知識進課堂、黨員意識進頭腦」的一個縮影。
  • 廣西南寧市青秀區新竹社區:黨建引領聚眾力 開啟「時間銀行」互助...
    新竹社區以黨建為引領,把「時間銀行」互助養老志願服務工作作為落實十九大精神和推進社區互助養老的有效載體,打造以社區黨組織為龍頭、黨員先鋒為示範、社會組織為輔助、社區居民志願者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開創了黨建引領下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新局面。
  • 安溪善壇村:黨建引領興畲村富鄉民
    近年來,善壇畲族村堅持黨建引領,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充分挖掘本村優勢資源,加快發展特色農產品,統籌推進「五彩善壇」美麗鄉村建設,著力打造鄉村旅遊,持續整治農村環境,群眾的生活水平、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顯著提升。
  • 福建廈門海滄區:黨建引領 奮力打造國際一流海灣城區
    近年來,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立足臺商投資區優勢,以「四化一提升」為載體,把黨的建設貫穿於基層社會治理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全區經濟、社會、文化和黨的建設取得新成效,向高素質高顏值的國際一流海灣城區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 桓臺縣嶽國際社區:「線上+線下」黨建引領「紅色矩陣」
    「線上」陣地建設   東嶽國際社區線上陣地建設主要是以「智慧社區」為依託,在網格化管理服務平臺的基礎上,積極打造「智慧東嶽」平臺,直接通過廣電網絡聯網入戶,單元統一安裝媒體發布機,貫通網格化管理服務平臺,利用線上雲平臺,活用新媒體,做到黨建引領迅捷及時。
  • 市國資委會同市委組織部與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開展發揮國企黨建引領...
    根據市委主要領導的指示要求,1月5日市國資委會市委組織部與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就發揮國企黨建引領作用開展了專題研討。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導辛宇帶領課題組一行4人前來調研,市國資委一級調研員(市管)宋衡,市委組織部幹部二處二級調研員李曉燕、組織二處副處長蔣軍,市國資委企業黨建處處長龔順昌以及規劃處、考核處、財經處、改革處等相關處室人員參加座談。
  • 薛城區常莊街道黨建強基塑形「始得玉成」
    2020年以來,棗莊市薛城區常莊街道堅持黨建領航促發展,以「落實責任、夯實基礎、聚焦項目」為著力點,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推動黨建引領再提升,社會治理再高效,服務內容再優化,形成「黨建工作聯抓、民生資源共享、服務難題巧解」的良好局面。落實責任謀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