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到2014年5月29日的百度聯盟峰會,彼時,後來成長為小米主營業務之一的小米生態鏈還未成氣候,單槍匹馬開闢智能音箱市場的亞馬遜Echo尚未發布,給大眾來了一次人工智慧科普的AlphaGo也沒現身。
在那個消費者對智能硬體的認識還停留在用App控制開關、手環計個步就叫智能硬體的時代,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卻在峰會現場談起此前百度在愚人節發布的一款產品:百度筷搜。在李彥宏看來,百度筷搜代表了一個方向:智能硬體的難點並不在於製造出一個新型的硬體,而在於能夠找到那個點,找到什麼數據對人們是有價值的。
如今看來,一語中的。
軟硬結合是AI時代的一個典型特點
在李彥宏的帶領下,百度在智能硬體上的布局是超前的。早在2014年,百度已經構建起由小度系列智能硬體、百度Dulife健康可穿戴品牌、BaiduInside合作平臺、百度硬體平臺組成的智能硬體矩陣。
即便是四年後的今天,很多智能硬體市場玩家仍沒有跳脫出百度早年做智能硬體的這幾個模式,而帶領百度駛向AI時代的李彥宏百度對智能硬體又有了新的思考。在2017年的百度聯盟峰會上,李彥宏詳細闡述了AI時代的思維方式,其中第三點提到,「AI時代一個很典型的特點是軟硬結合」。
他用智能音箱舉了一個例子,「你和智能音箱打交道的方式則是通過麥克風。而麥克風陣列的技術就是一個典型的軟硬體結合的技術,不是你僅僅搞明白一個軟體做成什麼樣就OK了,你還得決定,這是兩個麥克風的陣列還是七個麥克風的陣列,它所用的技術是完全不一樣的,獲得的體驗也是很不一樣的。」
李彥宏認為,網際網路時代,「不論是PC網際網路還是移動網際網路,大家更多的是關注軟體層面的東西」,而在在AI時代,網際網路公司要更多地去關注軟體和硬體的結合處能夠有哪些創新。
而就在本月初,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介紹了百度AI晶片「崑崙」,據悉,其最高算力可達到 260 TOPS,已經是 NVIDIA 的最新算卡 V100 的兩倍以上,這也可以看做是百度在「軟硬結合」上祭出的又一記「大招」。
市場趨勢再一次證明了李彥宏的觀點,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公司選擇生產自有品牌硬體,通過軟體、硬體兩手抓的形式來提升智能硬體產品的競爭力。阿里天貓精靈,騰訊聽聽智能音箱,網易有道翻譯蛋,搜狗旅行翻譯寶,喜馬拉雅小雅AI音箱,等等。
對於網際網路公司而言,硬體一方面可以作為技術、軟體服務落地的載體,另一方面也可以與軟體的線上服務互補,將自家的數據充分利用起來,形成完整的服務閉環。可以預見,在往後的智能硬體市場競爭中,網際網路公司將扮演起更加重要的角色,而「軟硬一體」則將成為網際網路公司做智能硬體的整體方向。
從「喚醒萬物」到「降維攻擊」
從「Hey Siri」「OK Google」,到「小愛同學」「Hi Jovi」,短短幾年內,似乎所有人工智慧助手都有了自己的名字,而這些名字的作用都指向一個:將軟體與硬體一體化,通過喚醒設備,讓設備聽懂用戶是在和它說話。
這也是李彥宏所強調的。在2017年的百度聯盟峰會上,李彥宏就曾表示,百度的責任要從「連接信息」轉換到「喚醒萬物」,之所以能夠這樣,就是因為人工智慧使得這個「喚醒萬物」成為可能。人工智慧技術不僅可以使用到電視機上,也可以用到冰箱、空調上,可以用在桌子、椅子上,幾乎所有的物體都可以變得能夠「懂人話」,因而實現「喚醒萬物」。
在人工智慧的浪潮下,市場上出現了形形色色的智能硬體:智能電視、智能音箱、智能攝像頭、智能風扇、智能手錶、智能插座、智能空氣淨化器等等。不過這些「智能+設備」已經不再是早年間只能通過App控制的「智能」,而是越來越往李彥宏提到的「喚醒萬物」「懂人話」方向發展。
這並不是說小到智能攝像頭、智能插座等設備都可以接收語音指令,而是這些設備通過傳感器和人工智慧技術,能通過主動獲取的數據感知外界環境,完成與用戶的交互,而不是只能傻傻地等待用戶操作。
用AI的思維去重新做產品,李彥宏將這表述為「降維攻擊」。李彥宏在2017年的演講中稱,從手機推開,進到家電,進到汽車,進到各行各業,可能性會更多。一個典型的數據是,截至2018年6月,百度人工智慧開放平臺DuerOS的智能設備激活量已經超過9000萬,平臺合作夥伴數量已經超過200家,其中不乏TCL、創維、海信、海爾、美的、飛利浦、九陽等主流家電廠商。藉助DuerOS,家電廠商可以用AI去重塑產品,在已有硬體的基礎上補齊軟體短板。
在2018年3月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李彥宏表示,「未來,其實所有的設備都可以聽得懂人話,人就再也不需要學習工具了,而是工具學習人。這樣的一個大的轉變,會使得中國製造,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AI在催生新物種的同時也將重塑智能硬體市場,李彥宏在多次演講中為智能硬體劃出的重點,一個接一個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