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分享一道酸菜燜魚仔,是道魚味十足又酸爽的下飯小菜。一般酸菜和魚搭配,最先想到的會是酸菜魚,不過今天的用到的魚比較特殊,是河裡散養的小魚仔,肉質特別鮮活稚嫩,魚仔的骨頭比較細密,要是用來熬湯,細嫩的魚骨很容易掉落到湯汁裡,家裡的小孩很容易被魚刺扎到,因此今天帶來小魚仔不一樣的做法,再加入酸菜用來下飯十分開胃。接下來就教大家,這道酸菜燜魚仔的做法,一起來看看該怎麼做吧。
先準備一斤的小魚仔,每條魚的長度大概十釐米左右,這樣的魚仔肉質比較鮮嫩,魚骨也稍微發育成型,待會吃魚的時候就比較方便挑魚刺了。還要儘量挑選活潑好動的魚,才能保證更鮮活的魚肉。買好的魚仔,先不著急直接拿來燜煮,剪開肚皮后里外都抹一層鹽,延長與肉的保質期,接著整齊地擺放到漏網裡,放到廚房的窗戶邊風乾,失去一定水分的魚仔,肉質會更加緊實細密,加上酸菜燜煮將會更入味。
現在已經入秋很久了,南方也能感受到涼意,最近的風都很大,放窗臺邊大概吹一上午,魚仔就可以拿來做菜了。風乾好的魚仔放一邊,先把酸菜清洗乾淨表面的鹽分,一定要反覆多洗幾遍,待會吃起來才不會太酸,把酸菜切碎後裝盤備用,緊接著切適量的蒜姜碎粒,主要給魚仔去腥增香,姜粒稍微切多切細,更容易把味炒出來,去腥的效果會更好。
接著起鍋燒熱,淋入較多的食用油,晃蕩鍋面讓油鋪勻整。因為要煎的魚仔比較多,所以鍋裡的油要稍微多些,才能把魚肉煎香。等油溫漸熱,就可以把魚仔下入鍋裡了,魚要一條條下鍋,均勻地排列布放整齊,待會翻面的時候才不容易交錯在一起。之後把火調小一點,慢慢將魚皮煎開,鍋裡的油冒完泡,魚的周圍開始泛黃色的油光,就要開始翻面了。
在翻面之前先撒適量鹽,用鍋鏟並將排黏在一起的魚仔,整塊翻過來會非常方便。煎至微黃後,魚皮的口感就已經很酥脆了。把它裝到盤子裡晾涼,吸收一下表面的熱油。接著把鍋清洗一下,炒酸菜的時候才不容易串味。先把蔥姜粒倒入鍋裡煸炒,出香味後再把酸菜放進來,不斷炒勻直到能聞到酸味,就說明酸菜已經炒出汁變軟,正好加入適量白糖和鹽進行調味。
其中白糖比較甜可以中和一下酸味,另外還要加入蠔油和生抽,這兩味料都帶有鹹味,剛剛已經加過了鹽,因此蠔油生抽都要少加,主要起潤色提味的作用。隨後再翻炒幾下把料炒勻,再加入少量清水,改上蓋子煮三分鐘左右,把裡面的酸菜煮出濃烈的酸味,提前出酸味,待會加魚仔一起燜,就不用燜很長時間就能入味了。
等鍋裡的水已經煮開,就可以把煎好的魚仔倒入,鋪在酸菜上面吸收酸味,順便放上切好的小米辣,增添酸辣的口味吃著跟下飯。再次蓋上燜三分鐘,這個時候調一小碗水澱粉,揭開鍋蓋後淋在魚的表面,稍微把湯汁拌勻,加入水澱粉的湯汁再稍微煮會,就會迅速糊化變粘稠,很快就能把湯汁收幹,聞起來十分酸辣濃鬱。
然後就可以關火,把魚塊盛出鍋外,酸菜要盛到盤底,魚仔放在上面,撒上點蔥花擺盤,菜色才更好看。這道家常開胃的酸菜燜魚仔就做好了,煎過的魚皮口感十分香脆,搭配酸辣的口味十分開胃下飯。要是喜歡魚仔的這種做法,不妨在家裡嘗試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