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老師」不叫老師,有這八種稱謂,你知道哪幾種?

2020-12-04 史說的一話

我們都是在學校裡面打拼出來的,平常看到熟悉的老師,總會說一聲:「老師好」,但是你知道嗎古代的人除了說老師之外,還有其它可以代替的稱謂嗎?

教諭

教,教授;諭,訓誡。當時的教諭是古代科舉考試的教育機構,培養有功名的秀才或者童生,好讓他們專心學業,考取功名。

祭酒

表面上看來祭酒就是一個,祭祀的差事,其實也沒錯,因為最開始的時候祭酒就是擔任祭祀的工作。但是後來這個官職發生了變化,國子監祭酒是專門傳授儒學經意的老師,身份非常尊貴,在學術界享有非常高的成就和威望的人才能擔任國子監祭酒。

博士

我們現在的博士是一種學位稱呼,但是在古代他和祭酒一樣都是在國子監的學官。講實話這個不適合現在對著老師去講,老師的學位不一定是博士,萬一你對老師說一聲博士,而他有沒有博士學位,老師一定會很疑惑,說不定還會拿小本本把你的名字給記著。

講郎

漢代的侍講的官員,漢 代侍講之官。《後漢書·儒林傳序》:「又詔高才生受《古文尚書》、《毛詩》、《穀梁》、《左氏春秋》,雖不立學官,然皆擢高第為講郎,給事近署。」《隋書·經籍志一》:「 永平 中,能為《左氏》者,擢高第為講郎。」

師長

這個師長可不是軍隊裡面的叫法,而是指老師的,意思是教授你知識的長輩,對待自己的師長要時刻保持尊敬。

夫子

我們常說的孔夫子,其實就是一種對老師的尊稱,單從字面意思去分析,「夫」是尊貴的人,「子」是一種敬稱。最近比較火熱的《將夜》裡面的夫子就是這樣的一個形象,身為書院院長,世人卻喜歡稱他夫子,表示內心的尊敬。

山長

以前總有一些建在山中的書院,比如現在比較有名的嶽麓書院,在古代其實是在山裡面修建的,所以書院的院長被稱之為山長,有點現在校長的意思。還有的博學的名士大儒會進山裡的隱居講學,這也可以被稱作山長。

先生

先生顯得要易懂一些,最開始的意思是說那些比自己年長的,有文化的人,用途也比較廣泛,諸如,算命先生,帳房先生,說書先生,也可以指教授學問的老師,到後來逐漸成了稱呼男性的敬稱。

這些老師的別稱你都了解了嗎?共同來討論吧。

相關焦點

  • 師傅、夫子、宗師:古代老師的十四種稱謂,你知道嗎?
    19世紀末,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先生等辛亥革命元老將「西學」引入中國,創辦新式學校後,遂開始在《學生操行規範》裡明確將教師稱謂定義為「老師」,但絕大部分學生約定俗成將「先生」改稱為「老師」,則是從民國時期開始的,並一直沿用至今。
  • 好奇心日報 | 古代老師有哪些稱謂?
    「老師」一詞是對在學校中從教者的稱謂,「傳道、授業、解惑」是其基本職責。「老師」最初指年老資深的學者或傳授學術的人,如《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後來,人們把教學生的人也稱為「老師」,如金代元好問《示侄孫伯安》:「伯安入小學,穎悟非凡兒,屬句有夙性,說字驚老師。」明清以來,一般稱教師為「先生」。
  • 古代老師的十四種稱謂,我們知多少
    其實,在「老師」之外,古代對教師的稱呼還有很多,而且有些已經相當陌生——【師長】含有視老師為尊長之義,是古時候對教師的尊稱之一。《韓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為改,鄉人譙之弗為動,師長教之弗為變。夫以父母之愛、鄉人之行、師長之智,三美加焉,而終不動,其脛毛不改。」
  • 原來「老師」在古代還有這麼多稱謂
    1、師長 含有視老師為尊長之義,是古時候對教師的尊稱之一。《韓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為改,鄉人譙之弗為動,師長教之弗為變。夫以父母之愛、鄉人之行、師長之智,三美加焉,而終不動,其脛毛不改。」
  • 為何叫老師?古代對於「老師」的這些稱呼,你知曉幾種?
    我們現在所說的「老師」,主要指對學校裡教育者的稱謂,教育者所進行的工作就是「傳道、受業、解惑」,稱呼其為老師,以表示尊重。其實老師一詞最初是指年老資深的學者,後來人們不分年齡,把所有傳授知識的人都稱為老師。
  • 夫子、師傅、宗師……關於「老師」的那些稱謂,你知道多少?
    19世紀末,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先生等辛亥革命元老將「西學」引入中國,創辦新式學校後,遂開始在《學生操行規範》裡明確將教師稱謂定義為「老師」。但絕大部分學生約定俗成將「先生」改稱為「老師」,則是從民國時期開始的,並一直沿用至今。 其實,在「老師」之外,古代對教師的稱呼還有很多,而且有些已經相當陌生。
  • 教師在古代的稱謂有哪些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要傳授知識文化和正能量,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現在馬上教師節就要來了,你可曾知道自己的職業稱謂或學生家長們可曾了解過老師在古代的稱謂呢?我來告訴大家吧。山長,是起源於書院,是對書院主講教師的稱謂。在古代讀書很費錢,從啟蒙到科舉中舉當官,非常耗費銀錢,一般人還真讀不起,所以讀書人很少,供讀書人讀書的書院也不多。
  • 老師的五大體罰罰刑?古代學校一些你不知道的事
    明魏校《莊渠遺書·渝民文》稱,「凡為父兄者,如有子弟年六七歲至二十歲未冠者,俱要送入社學。」社學,即地方官府奉朝廷詔令所設的「鄉村小學」。還有30多歲讀小學的特例。據《魏書·劉蘭傳》,北魏人劉蘭,便是「年三十餘,始入小學」。  二、現在學生只要學習不打鬧,上課不遲到,不頂撞老師也是很少會受到懲罰的,那我們看看古代是怎麼樣的?
  • 教師節丨古代就有博士、教授,老師的稱謂都有哪些呢?
    傳播國學 傳承國醫 弘揚國粹 共鑄國魂經典傳承 美好有約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尊師重教的傳統,在中國古代,教師一直是備受尊重的職業,漢武帝便是一位尊師有禮的賢君。據《通鑑·漢紀三十九》載,有一天,漢武帝到東郡巡視,順便去看望自己做太子時的老師,「丙辰,帝東巡,幸東郡,引及門生並郡縣掾史並會庭中。帝先備弟子之儀,使講《尚書》一篇,然後修君臣之禮。」之後, 就這一個小小的舉動,便使得天下大化。「老師」最初是指年老資深的學者,「傳道、授業、解惑」,是老師的基本職責,是受人尊敬的職業。
  • 太尷尬,叫錯美國老師的稱謂,瞬間從「兄弟」變「仇人」
    如果你把 teacher 這麼用,那你的 Chinglish 中毒已深啊。 那麼,到底為什麼不能用 teacher 稱呼老師呢?其實,teacher 在英語裡指代的是職位,而不是一種稱謂。就好比你是學生,但沒有人稱呼你為「韓 student」,「孫 student」是一樣的道理。
  • 原來我國古代是這樣稱呼老師的,你長知識了嗎
    當然,教學管理和要求也更規範更嚴格了,對教師從業資格和教學能力都有一套完善的考核辦法。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尊師重教的傳統,在中國古代,教師一直是備受尊重的一個職業。那麼,古代什麼人才能當老師?古代對教師的稱謂究竟又有哪些?先生,《禮記》鄭玄註:「先生,老人教學者。」《孟子·告子》註:「學士年長者,故謂之先生。」韓愈《進學解》:「國子先生晨入太學。」
  • 小知識:古代社會對老師的各種稱呼都有什麼?
    「老師」是當代人們對教師的尊稱。從小學到大學我們都有老師。即使我們參加了工作,稱前輩也為「老師」。總之,「老師」逐漸地演變為一種尊稱,是一個應用範圍很廣的詞語。可是「老師」最初可不是一個平民的稱呼,只有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能稱為老師。你知道這些嗎?
  • 「老師」一詞在古代竟有這麼多稱呼,第5個最有趣,你知道幾個呢
    韓愈的《師說》中有一句經典之語「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意思是說,在古代時,那些求學的學子必然有他們自己的老師,而老師,就是那個能給你傳遞知識、解答困惑的人。自此,也便有了「老師」這個稱呼。
  • 教師在古代有哪些雅致的稱謂?
    中國自古以來,對教師的稱謂頗多。師,教師的統稱。《論語》:「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師長,官師(百官或官吏之長)和長者。《韓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師長教之弗為變。」後用為對教師的尊稱。師傅,教師的通稱,如對東宮太子的老師稱為太子師傅。《穀梁傳·昭公十九年》:「羈貫成童,不就師傅,父之罪也。」
  • 「老師」竟然有這麼多稱謂
    原為孔子門徒對孔子的尊稱,《論語·子張》:「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後世人們沿稱老師為夫子。  山長。五代十國時期,蔣維東隱居衡山講學,受業者眾多,蔣維東被尊稱為「山長」。此後,「山長」成為對教師的一種尊稱。清末廢除科舉之後,書院改稱學校,山長的稱呼廢止。  師傅。「師傅」一詞原本是太師、太傅、少師、少傅等官職的合稱,因為這些職位負責教習太子,所以師傅也成為老師的代稱。
  • 老師的稱謂:古人稱「師」,現在為什麼要在「師」前加「老」字?
    我國古代把教書者稱之為「師」,並把「師」作為最受人尊敬的職業。隨著歲月更迭,「師」的稱謂後來演化為「教師」、「老師"。但是,「教師」一詞更多用於書面語言,而「老師」是現實生活中流傳最廣泛、使用頻率最高的稱謂。
  • 古代老師有哪些尊稱?都是在什麼時期出現的?代表的是同一類人嗎
    那個時候在古代也沒有對老師這一詞進行解釋的,教給孩子知識就是古代老師應該做的事。最初的時候在古代指的是一些比較年長的學者,很多人都能拜訪,希望從他們這裡得到一些真傳或是指教。又或者說他們是傳授某些學術的人,因為他們本身在某一方面就比較突出。他們也是研究了很長一段時間,希望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告訴給更多的人,然後將這些東西發揚光大。
  • 山東聊城這五種特產,你知道哪幾種?
    文|美食調試員聊城市,下轄2區1市5縣和3個功能區,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境內名勝古蹟2700多處,有旅遊開發價值的景觀有470多處。其獨具「江北水城」特色,有「中國北方的威尼斯」之稱。好了,城市就介紹到這裡了,我們今天就來聊聊山東聊城這五種特產,你知道哪幾種?
  • 「教師」有哪些稱謂?你都知道嗎
    正因如此 教師這個職業千百年來備受尊敬 也產生了很多帶有敬意的稱謂 這些稱謂都有哪些 現在就一起來看看吧
  • 教師的十大稱謂
    對"師"最精闢、最完美的解釋是唐代大文豪韓愈的《師說》一文,"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將教師的職業價值提升到文化傳遞的社會高度評價。這一直被國人奉為經典世代流傳,也是歷來教書者引以自豪的榮耀。隨著歲月的更迭,"師"的稱謂後來演化為"教師"、"老師"。如今,"教師"的稱謂多用於書面語言,而"老師"是現實生活中流傳最廣泛、使用頻率最高的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