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衢江區村民夏季高溫不喊「渴」
5月14日下午5時,衢州衢江區大洲鎮後祝村村民邱美玲回家擰開水龍頭,開始接水洗菜做飯。這樣便利的用水,在往年卻難以實現。
後祝村地處半山區,10年前依託大洲鎮水廠開通了自來水。村民高興之餘,問題也接踵而來。每到5月,用水量增加,地勢較高的楊塘、大竹源兩個自然村140戶農戶,每天5-7時需要用水時家中水龍頭滴水不流;下半年乾旱季節,水廠因水源不足限時供水,只有上午7-9時和下午4-6時放水。「上班出門水沒來、下班回家水沒了」成為村民新無奈。
全市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行動徹底解決了這個難題。村黨支部書記毛長青介紹,單村水廠總投資80萬元,去年9月投入使用,從三公裡外引來清泉,日供水能力120噸,主要保證楊塘、大竹源兩個自然村用水。「鎮水廠和單村水廠管道互通,遇上鎮水廠限時供水或管道破裂維修,單村水廠的水就會源源不斷流到各家龍頭。」雙重水源讓村民夏季用水有了保證。
周家鄉6個村共用一座聯村水站,但水源只有一個11萬立方米的直塢水庫,滿足不了村民的用水需求。附近的邵源水庫正常庫容量則達到了174萬立方米,且一直以來由鄉政府僱人進行管理,水質常年保持在二級以上。衢江區水利局快速立項,投資80多萬元,鋪設管道,把邵源水庫的水引到聯村水站,不但實現了水源雙保障,還提升了水的品質。
此外,衢江區水利局還投資3500多萬元,新建灰坪鄉灰坪山塘和峽川鎮考坑山塘,新增庫容量15萬立方米,可解決兩鄉鎮7個村8500人的單村水廠水源不足問題。
在強勢推進項目建設的同時,衢江區水利局堅持問題導向,創新方式方法,按照高程劃片,多套供水系統分片供水,每一片區單獨配置淨化、消毒、供水管網,有效解決地勢不平導致的水壓不穩問題,提高了供水保障率。目前,衢江區全區52個單村水廠和3個鄉鎮水廠實現雙水源供水,即使乾旱季節也有足夠的水源支撐。2018-2020年,衢江區計劃投資2.3億元,實施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村88個,惠及人口11.5萬人。
(責編:祝舒銘、戴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