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會餵養幼豹,被野生獅子養大的花豹,會過群居生活嗎?

2021-01-19 獅虎豹三兄弟

導讀:獅子會餵養幼豹,被野生獅子養大的花豹,會過群居生活嗎?

獅子是世界上第二大的貓科動物,其體型僅次於老虎,當然這是按最大亞種來看的,目前世界上現存有6個亞種的獅子,主要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而亞洲獅則僅僅生活在印度的吉爾國家森林公園裡面,這裡是亞洲獅最後的一片樂土。獅子是貓科動物唯一過著群居生活的物種,一個獅群一般由一兩頭雄獅和若干頭雌獅及幼崽組成,與大多數貓科動物的生活方式很不一樣。

花豹也是貓科豹屬裡面的一員,它的分布範圍就比較廣了,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如果按照分布地域的不同來分,花豹一共有9個亞種,其中我國喜歡將它稱之為金錢豹或者豹子。花豹跟大多數的貓科動物的習性相同,都是獨居生活的,它們具有夜行性,傍晚和清晨較為活躍。一般來說,花豹和獅子在同一片生活環境下,是競爭者的關係,因為它們的食性相同。

一般來說,獅子和花豹只要打上照面了,就難免會發生衝突,花豹體重在50-100千克左右,而較小的普通雌獅都有120千克以上,更別說能夠長到200千克以上的雄獅了,所以如果單純比戰鬥力的話,花豹根本不是獅子的對手。大多數時候花豹都會可以避開獅子的行進路徑以及它們的住所,但是畢竟是競爭者的關係,獅子見到花豹會捕殺,而花豹見到獅子幼崽的時候,也會毫不留情。

那麼有沒有獅子與花豹和平共處的例子呢?當然是有的,而且還不是在動物園、馬戲團等人工飼養的環境下,比如在坦尚尼亞的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就有人目擊到一頭雌獅在餵養花豹幼崽,這是一件不可以思議的事情,一般來說,獅子都有獵殺豹子的習性,所以我們很確定這頭雌獅並沒有看花眼,它並不是像網友說的那樣,將它誤認為是獅子幼崽了。

據坦尚尼亞一名動物保護機構的工作人員說,這頭雌獅其實已經有幼崽了,就在不遠處的灌木叢裡,這件事情有兩個比較不可思議的地方,首先花豹母親不知何故沒有在幼崽身邊,這在野外是不大可能發生的事情;另外,作為豹子的死對頭,按照正常邏輯,這個時候獅子應該咬殺幼豹,但是它沒有這樣做,看來是母性的光輝暫時壓制住了殺戮的本性,幼豹暫時得以安全。

其實暫時安全並不代表這隻幼豹就能生存下去,儘管獅子與花豹這兩種動物比較相似,在哺乳期、奶水成分也相仿,但是這隻幼豹接下來的生活也將會危機四伏,首先就是來自獅群本身,如果雌獅將幼豹帶回巢穴,那麼其他的獅子可能並沒有母親的惻隱之心,極有可能會動手,毫不留情地將幼豹殺死。另一方面,來自鬣狗等的猛獸的威脅,也同樣能夠令這隻小花豹處於危險當中。

那麼我們來探討下,如果以上的各種意外都不會發生的話,這隻花豹從小在獅群的環境下長大,那麼它會不會群居呢?我的觀點更偏向於會,這其實很好理解,找這個情形來說,花豹幼崽顯然已經將雌獅當成母親了,而它在今後的成長歲月裡面,所接受的訓練都是群居的生活方式,久而久之就會養成習慣。儘管花豹是一種獨居的動物,但是由於生長環境的不一樣,也會養成不同的習性。

正如古人所說的那樣,「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在野生動物面前也適用,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人類飼養的大部分貓科動物,都呈現出了群居的態勢。比如在東北虎豹公園之內的東北虎,就已經是群居了,它們雖然說沒有跟獅群一樣有著明確的首領,但是也早已經沒有了野生老虎那般強烈的領地意思,這都要歸咎於環境因素。如果花豹從小就被野生獅子養大,那麼極有可能就會跟著一起群居,你們認同嗎?

(喜歡請給個贊,原創作品不得抄襲。)

相關焦點

  • 為何美洲豹可以捕殺鱷魚,獅子卻不能,是美洲豹太強,還是獅子太弱
    導語:為何美洲豹可以捕殺鱷魚,獅子卻不能,是美洲豹太強,還是獅子太弱?獅子被稱為草原之王 ,是草原之上最大的貓科動物,當然也沒有之一。雖然都是霸主,但遇到水中霸主鱷魚的時候,結局卻大不相同。美洲豹吃鱷魚如吃辣條,而獅子卻常常遭到鱷魚的欺負,為何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呢?是美洲豹太強,還是獅子太弱。
  • 同為頂級猛獸,為何獅子群居,而老虎獨居?
    在野生環境下,獅子與花豹、獵豹相遇機會最大的地區在非洲大草原上,從體型上看,獅子大於花豹大於獵豹,因此,從個體戰鬥力上,獵豹就不如花豹,更別提與獅子相比了。但是,事實上,除了獅子,另外兩種動物選擇了獨居。這樣的選擇,乍一看確實不利於競爭和生存。但花豹和獵豹的選擇也是有道理的。
  • 同為大型貓科,為什麼獅子是群居,老虎是獨居?
    大型貓科動物中,老虎和美洲虎、花豹等都是獨居,獅子卻是群居。群居大貓和獨居大貓社會生活的本質區別在哪裡,又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別?獅子一家01獅虎的不同獅、虎的差別到底在哪裡?有人說獅子成群,老虎獨來獨往,這沒有說到點子上。
  • 把老虎放到非洲,會不會被獅子和鬣狗咬死?能適應嗎?
    但是老虎會跑,而且人家也不會和鬣狗群硬上!東北虎,也就是西伯利亞虎,生活在高寒地區,獨來獨往,捕獵全靠自己。體型龐大,行動敏捷,耐力雄厚,格鬥技巧上乘!知道什麼是外來物種會念經嗎,巴西龜,清道夫,等等等等,沒有不代表不適應,只要環境能適應,食物充足大多反而生存更好。
  • 以獅子為例,為何有些動物會集體餵養幼崽?
    獅子在貓科動物中是很特殊的一種存在,它們是唯一群居的貓科動物,並且雌雄兩態,在一個獅群當中,經常會出現雌獅集體養育幼崽的現象,這件事情說來話長,與雌獅的交配繁殖有關。同一個獅群裡面,大多數雌獅都傾向於同時發情,並且在同時間段內產生後代,所以在一個獅群裡面,相同一代的小獅子幾乎都是差不多大的,這是它們集體餵養幼崽的前提。
  • 貓科動物中只有獅子是群居動物,流浪貓扎堆只是鬆散的取暖小分隊
    這個答案出來後有些朋友表示不理解,明明經常看到流浪貓們聚集在一起曬太陽、吃飯,還互相舔毛;家裡養了很多隻貓的也都挺和諧,感覺貓咪就是群居動物啊,為什麼說它不是?首先我們得了解一下什麼叫群居動物。群居動物又叫社會性群居動物,它們的特徵是:以群體為紐帶生活在一起,擁有群落首領,共同覓食、活動、遷徙,成員之間會在優先保全自己的情況下共同抵禦外敵,並且具有明顯的階級性。而獨居的野生動物會在繁殖期短暫地在一起,過了繁殖季節還是會各自單獨行動。為什麼貓科動物中只有獅子是群居動物呢?這其中有很多因素。
  • 獅子老虎能繁育後代,獅子和豹子行嗎?日本人還真做過,叫豹獅獸
    聽說過獅虎獸?聽說過獅豹獸嗎。 很多朋友都聽說過獅虎獸或虎獅獸,知道它是獅子和老虎交配之後產下的後代,這是因為獅子跟老虎還沒有形成完全的生死隔離,所以兩者的雌性與雄性彼此之間仍然可以交配產下下一代,雄虎與母獅交配,生產下的後代叫虎獅獸;母虎與雄獅交配生產下的後代叫獅虎獸。
  • 王者也會栽跟頭——盤點在野生環境中殺死過成年老虎獅子的動物
    無論多強大的猛獸都有失手的時候,掠食動物難免會在捕獵過程中被自己的獵物反擊致死,今天就來講講兩大人氣頗高的猛獸——老虎和獅子。前幾天,我羅列了一些老虎獅子對噸級巨獸的獵殺記錄:老虎被稱為「叢林之王」,獅子被稱為「草原之王」,作為各自生境中最強大的掠食動物,它們不僅要控制食草動物的數量,還要打壓其他食肉動物,所謂「高處不勝寒」,王者可不是那麼好當的。今天就來簡單盤點一下在野生環境裡,哪些動物有殺死成年老虎獅子的確切記錄,看看這兩大王者都在哪些動物身上栽過跟頭。
  • 花豹慘!數據顯示殺死獵豹最多的就是獅子、同類,怎麼罵名全給他背了
    許多朋友見了些獵豹被花豹殺死、吃掉或掛在樹上的圖片、視頻,就斷定花豹是導致獵豹自然死亡的最大兇手,實則不然,殺死獵豹數量最多的動物就是獅子,南非甚至高達31%的死亡來自獅子,其他同類獵豹(13%)隨後。
  • 豹會爬樹,虎會泅水,獅子會什麼?為何能從非洲擴散至歐亞地區?
    在非洲的稀樹草原上,生活著眾多強悍的捕食者,比如獅子、斑鬣狗、非洲野犬等等,豹子是營獨居生活的動物,無法與群居的捕食者抗衡,所以每當它獵到有食物的時候,都會將其拉到樹上去進食,從而保證食物不會被搶。另外,一旦遇襲,爬上樹也是花豹最好的保命方式,憑藉這項技能,豹子無論是在非洲草原上,還是亞洲叢林裡,都活得比較滋潤。
  • 豹會爬樹,虎會泅水,獅子會什麼?為何能從非洲擴散至歐亞地區?
    花豹豹子應該是貓科動物裡面最全能的一類,貓科所擁有的本事,它都會,身兼力量與技巧,其中豹子最拿得出手的本事就是爬樹,這項技能對它們的生活來說十分重要。在非洲的稀樹草原上,生活著眾多強悍的捕食者,比如獅子、斑鬣狗、非洲野犬等等,豹子是獨居生活的動物,無法與群居的捕食者抗衡,所以每當它獵到有食物的時候,都會將其拉到樹上去進食,從而保證食物不會被搶。另外,一旦遇襲,爬上樹也是花豹最好的保命方式,憑藉這項技能,豹子無論是在非洲草原上,還是亞洲叢林裡,都活得比較滋潤。
  • 古人認為獅子能「食虎豹」,現實中獅子並不以虎豹為食
    其實關於獅子能「食虎豹」的傳言有很多版本,先秦文獻《爾雅》中第一次描述了獅子,稱:「狻麑,如虦貓,食虎豹。」晉郭璞注《穆天子傳》中提到「狻猊即獅子也,出西域。」晚清學者文廷式也曾寫道:「狻猊即獅子,非中國獸也。」而狻猊是被認為以虎豹為食的。獅子能「食虎豹」的傳言可謂是由來已久,那麼現實生活中,中國古代的獅子真的能夠捕食老虎、豹子等頂級的猛獸嗎?
  • 獅子作為「草原霸主」,為什麼選擇群居生活?實力不如老虎嗎?
    比如說貓科動物,它的分類就有老虎、花豹、獅子等,這些大型的貓科動物攻擊力十分強大,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的貓科動物都是獨居的,而作為非洲霸主的獅子卻堅持群居生活,這是什麼原因呢?獅子選擇群居生活與爭奪食物有關科學家認為,這也許與食物的爭奪有關。我們都知道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食物就是最大的利益。獅子的攻擊力雖然強大,但在面對一些體型強大的動物時候也顯得稍顯力不從心。
  • 花豹女王為了保護幼崽和兩隻公豹交配,結果未能如願
    而後雄性花豹繼續到處浪,而母花豹則開始了單親帶崽的生活。單親帶崽,最大的問題是分身乏術,想要捕獵就不能保護好幼崽,和幼崽待在一起,就得餓肚子。群居的動物就沒有這種煩惱,像獅子和鬣狗,它們分工明確,有的外出打獵,有的則在家帶娃。
  • 把花豹和鬣狗關在一個鐵籠子裡,誰會贏?
    鬣狗與花豹是非洲大草原上的一對「冤家」,而且從許多的非洲野生動物紀錄片中,我們看到的都是花豹被鬣狗欺負,並且結果往往是花豹落荒而逃。這讓許多人認為花豹是打不過鬣狗的,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如果將鬣狗與雄性花豹關在籠子裡,誰能勝出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最容易混淆的貓科動物分類:獅子屬於貓科,獵豹和雲豹不屬於豹屬
    貓科豹屬共分5個種,但是很多人經常弄混淆,這其中有你嗎?1.虎。一個世紀以前,虎還有8個亞種,即東北虎、華南虎、孟加拉虎、印度支那虎、蘇門答臘虎、裏海虎、巴裡虎、爪哇虎,後三種因人類的濫捕濫殺相繼滅絕,華南虎野生種群已滅絕。圖為東北虎,也叫西伯利亞虎。2.獅。
  • 母獅子養了小豹子,這是一次認真而嚴肅的領養
    例如,獅子有時會獵殺豹子,或搶走豹子藏在樹上的食物。而體型比獅子小的豹子,偶爾也會襲擊沒有防備的小獅子。 小豹子大概兩個月大,和母獅子親生的兩隻小獅子一般大。雖然幼崽們的外表、體型存在差異,但小豹子似乎完美地融入了競爭者的小家。它像小獅子一樣喝母獅子的奶,吃母獅子打來的獵物。而小獅子也和它一起快樂玩耍,完全不把它當外貓,偶爾還會跟著小豹一起爬樹。
  • 「非洲一哥」是獅子,「二哥」是鬣狗,那「三哥」是誰?
    「三哥」的歸屬雖然「一哥」和「二哥」坐的都很穩,但是,對於「三哥」的歸屬,有些小夥伴有些疑問,因為在非洲大草原上,還生活著一種大型貓科動物,它就是非洲豹。非洲豹是花豹的亞種之一,它有著平均60公斤的體重,可以單殺大多數的食草動物,因此有人認為花豹應該是「三哥」,甚至是「二哥」。
  • 獅子和花豹驅趕鬣狗和野犬為啥不動真格?是打不過嗎?
    在非洲大草原上貓科動物的主要代表就是獅子和花豹,而它們共同的敵人主要是鬣狗,尤其是花豹面對鬣狗的圍捕搶食,往往毫無還手之力,這還是因為形單影隻的緣故。鬣狗都是群居生活的,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捕獵活動都是共同出動,數量多的時候可以達到三五十隻。
  • 力大無比,智商又高的銀背大猩猩能打過老虎獅子嗎?奇趣自然
    因此,在很多人心中,成年銀背大猩猩可以手撕虎豹,痛扁獅子。事實怎麼樣呢?小編今天帶你來了解一下銀背大猩猩。貓科動物按照戰鬥力排名,首先是老虎,再者是獅子和美洲豹,其次是花豹。銀背大猩猩或許可以幹翻成年花豹,畢竟體型差距太大。99年的時候,中非一隻成年銀背和花豹打了起來,這隻銀背雖然打死了花豹,但自己也受了重傷,手底下小弟一看大哥受傷後立即選擇了和它分家,二把手銀背帶走了大部分家庭成員。我們知道,野生動物一旦受傷又沒有醫保和ICU,重傷往往就代表著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