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著相機的甲蟲登上Science子刊,它拍下了昆蟲界第一部Vlog

2021-01-21 機器之心Pro

機器之心報導

編輯:蛋醬、小舟

你知道昆蟲的視界是什麼樣的嗎?

如果昆蟲也成為了一名 Vlogger,作品會是什麼樣的?

近日,一項在甲蟲背部安裝相機的研究登上《Science Robotics》,為我們揭曉了這一謎題。通過了解自然界中昆蟲的視覺系統並做出取捨,研究者以平衡能量、計算量和質量的方式,為昆蟲規模的機器人設計出更好的視覺系統。

讓身長不足三釐米的甲蟲背上相機,這件事並不簡單。在人類看來最微小的攝像機,也足以壓垮昆蟲。因而,研究者首先思考的問題是:如何打造出一款適用於昆蟲搭載的可操縱攝像機?

在該研究中,研究者設計出一種完全無線、動力自動化、機械可操縱的視覺系統。該系統用足夠小的形狀因子模仿昆蟲的頭部運動,可以安裝在活的甲蟲或類似大小的陸地機器人背部。

對於昆蟲大小的機器人來說,無線視覺提供了豐富的環境形狀和紋理信息。這在大型機器人中很常見,但在資源有限的小型平臺上卻是一個挑戰。

安裝在甲蟲或類似大小的機器人背上的相機基本構造。

電子設備的執行器重 248 毫克,並且可以根據智慧型手機的命令將相機轉向 60 度。製作好的相機約為硬幣大小,以每秒 1 到 5 幀(fps)將 「第一人稱主視角」 以 160*120 像素的單色視頻傳到距離 120 米遠的藍牙無線電中。

研究者將該視覺系統安裝在兩種自由行走的活甲蟲上,使用板載加速度計觸發圖像捕獲,在 10 毫安時的電池下操作時長可以達到 6 個小時。

電子圖像傳感器遵循與生物眼睛相似的趨勢,由於更簡單,解析度更低的圖像傳感器消耗更少的質量和能源,所需的計算量也更少。在許多小型移動相機的興趣場景中,圖像解析度是一個限制因素。研究者沒有削減解析度或視野,而是探索了自然界中使用的方法。並設計了一個機械可操縱的視覺系統,模仿頭部運動。

研究者還加入了一個超小型壓電懸臂驅動器和一個微製造的槓桿臂來操縱攝像機。通過合併轉向,系統提供了更高的解析度,可能與廣角鏡頭覆蓋相同的視野。研究者進一步表明,該系統的移動裝置實際上比移動昆蟲或機器人的身體更有效,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對電池壽命的影響,並允許鎖定移動物體。

用這樣的方法,研究者開發了一個完全無線的機械可操縱視覺系統。它的形狀因子足夠小,可以安裝在活的甲蟲和類似大小的陸地機器人的背上。

對於活的昆蟲來說,無線第一人稱視角代表了一種之前從未展示過的能力。這可以用於研究昆蟲的行為,例如在會受到控制的實驗室環境之外,它們如何感知和相互作用,以及它們與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

將微型黑白相機裝在昆蟲背部,然後放它自由爬行,攝像機會將照片和視頻傳回 iPhone,從中我們可以窺見甲蟲眼中的萬物:

為了讀取相機數據,研究者重新調整了串行外設接口(SPI)的用途,該接口可以訪問 DMA。通過 SPI 接口讀取數據需要數據信號,時鐘信號合片選信號(CS)。為了提供協議要求的缺失 CS 信號,研究者利用了攝像機的行有效輸出。該信號配置為觸發藍牙晶片上的中斷,該中斷觸發輸出引腳以 「欺騙」 缺失的 CS 信號。

與平常的移動整個機器人的方式相比,這種可操縱的視覺系統使得目標跟蹤和廣角視圖的能耗降低為 1/26 或 1/84。

從昆蟲的視角來看,普通馬克杯或是魔方,都能變為高聳的建築物。

這種身背機器的昆蟲顯然無法貢獻高清晰的圖像,但甲蟲攝影師卻有獨特的好處:它能夠在崎嶇的地面爬行,並鑽進巖石縫隙和狹窄管道中探索內部景象。

鑑於昆蟲是活體,不容易操縱,研究者還設計了一款小型昆蟲規模的機器人,以便對其進行完全的遠程控制。這是有史以來最小的具有動力自主功能的地面機器人,體型為 1.6 釐米 x 2 釐米,移動速度約為每秒 3.5 釐米,在現有的供能條件下可連續運行 63 到 260 分鐘。

下一步,研究者計劃將該無線攝像系統安裝在飛行類生物身上,這也許會帶來新的挑戰,例如大黃蜂只能攜帶 100 毫克到 200 毫克的重量。通過使用定製傳感器和不同類型的鏡頭,攝像機本身也還可以等比例縮小。電源系統是其中的主要限制,這一點或許可以通過太陽能供電來解決。

參考連結:

https://spectrum.ieee.org/automaton/robotics/robotics-hardware/uw-micro-camera

https://robotics.sciencemag.org/content/5/44/eabb0839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07/watch-tiny-camera-show-world-bug-s-point-view

相關焦點

  • 抖音vlog怎麼拍攝技巧教程分享 Vlog是用什麼器材拍的推薦
    現在都在流行拍攝vlog,抖音是一款非常好用的拍視頻軟體。很多小夥伴們都在問抖音vlog怎要怎麼拍,下面小編分享抖音vlog的拍攝技巧教程以及拍Vlog的使用器材推薦。)或者突然從上到下(從下到上),這樣拍攝幾組不一樣的鏡頭;  2.拍攝地點  大家可以拍攝自己去旅行時候的花絮、或者自己在生活中吃飯、起床等日常生活都可以,只要使用一些美顏相機都可以拍攝出來不錯的效果;  3.視頻剪輯  使用上面的對應軟體將不同的視頻進行剪輯合成,比如說從上到下的鏡頭和從下到上的銜接,這樣就非常具有整體感;  4
  • 拍VLOG推薦購買尼康Z50迷你專業微單相機
    相機的連拍速度可以達到11fps,但是連拍續航並不算太高。相機具有209個相位對焦點,以及眼部對焦功能。支持無裁切的4K 30P視頻,以及全高清下120P升格視頻拍攝能力。現在相機套機的售價為6099元。
  • 最前沿 | 登上Science 子刊封面!受吞鰻啟發的「雙模」變形摺紙軟體機器人
    >收到吞鰻啟發的「雙模」變形摺紙結構自然界海洋中有一種奇異的魚類叫做「吞鰻」(又名闊嘴鰻,巨口鰻,Pelican eel,學名Eurypharynx pelecanoides),外觀看來就是一隻再普通不過的鰻魚,可以用「平平無奇」來形容,但是當它一張嘴
  • 中國學者Science封面論文:甲蟲胸節上的角與翅膀系列同源
    獨角仙等甲蟲有著奇特而形態多變的「犄角」,那是雄性競爭配偶的重要工具。印第安納大學 Armin P. Moczek 團隊首次揭示,甲蟲前胸背部的角由翅膀的系列同源器官進化而來。這項研究對思考如何更好地定義進化新徵(evolutionary novelty)有著重要意義,於 11 月 22 日登上Science封面。
  • 研究人員為甲蟲創造了微型相機背包
    研究人員為甲蟲創造了微型相機背包每年,像GoPro這樣的公司都設法將越來越多的功能集成到越來越不易磨損的越來越小的運動相機中。但是華盛頓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設法製造了一個實時流式無線攝像頭,這種攝像頭是如此之小,即使昆蟲可以戴上它。
  • 爬行速度最快昆蟲,若按照比例,虎甲蟲不輸獵豹,讓昆蟲難於逃走
    在動物世界中,陸地上跑得最快的動物,獵豹是公認的速度第一,獵豹最高速度可以達到120公裡每小時,但實際上很多動物瞬間速度都能很快,只不過受限體型,讓它們看起來跑不遠,例如昆蟲界,爬行速度最快昆蟲之一的——虎甲蟲,若按照比例,虎甲蟲不輸獵豹。
  • 它是昆蟲界的「裝甲車」,承重力是自身的150倍,甲殼構造很特殊
    今天要介紹的這種生物也位於奇特生物的行列中,它的體型和普通昆蟲沒什麼區別,但卻能承受住其他昆蟲所無法承受的壓力,這種昆蟲就是鐵定甲蟲。鐵定甲蟲,顧名思義是一種外表十分堅硬的昆蟲,根據考察這個物種僅分布在美洲,而且一般很難在野外發現它們的蹤影,因為它們很多時候能跟環境「融為一體」。為什麼這麼說呢?
  • 被吃後能從青蛙的屁股逃生,它就是昆蟲界的金針菇?
    這場景像是發現了昆蟲界的簡單來說,這位日本老哥對溼地昆蟲的「反捕食防禦機制」很有研究,也就是一直在觀察昆蟲是如何擺脫獵食者捕食的。而他發現,在黑斑蛙棲息的溼地中,這種蟲子比較常見。他用黑斑蛙做了15次試驗,這種甲蟲從黑斑蛙的菊部地區脫險的成功率高達93%。脫險後基本都能很快恢復行動能力,並且大部分存活了兩周。
  • 被吃後能從青蛙的屁股逃生,它就是昆蟲界的金針菇?
    而方式是,在被捕食者吞進肚子裡後——從它的排洩孔鑽出去...這不是段子,而是一項近期發布的研究:在實驗視頻中,一隻小蛙迅速吞掉了旁邊的小蟲子,第一口沒成功,還用手往嘴裡扒拉了一下:令人意外的是,在115分鐘後,一個黑色的蟲影從它的洩殖腔孔處爬了出來:拉出的粑粑?不全是,明顯還有剛才的蟲子,但這是蟲子的屍體?也不是。
  • 昆蟲世界鐵騎士:甲蟲的奇門異術(組圖)
    在甲蟲家族中,把色彩運用得精彩絕倫的還要數「昆蟲中的寶石」——金龜子。在古代的很多國家,金龜子一直都被人們當作一種珍貴的裝飾品。光線的照射下,它們身上的甲殼閃爍著寶石般的金屬光,美麗而炫目。它們軀體為黑色,胸部為藍紫色,鞘翅金綠,後部常帶紅銅色光澤,加上背部美麗的雕刻狀背紋,看上去似一件精美的工藝品。珍稀的拉步甲和碩步甲以及它們的同屬種類是甲蟲收藏家們渴望的目標,不惜以高價收購。  當然,捕捉這些步甲也很不容易。被捉住時,它們會用大顎狠咬反抗,要是被它咬住是很痛的。更可怕的是,它受驚時會噴出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和腐蝕性的霧狀液體,眼睛接觸了要痛幾個小時,幾周才會痊癒。
  • 這種甲蟲為何堅不可摧?揭秘來了!
    昆蟲學家Michael Caterino介紹,鐵定甲蟲因其超乎尋常的堅韌性而在昆蟲學家中「臭名昭著」。在製作昆蟲標本時,這種甲蟲的外殼也可以把細鐵釘弄彎。它們甚至不畏懼汽車,被汽車碾過後仍舊能夠存活下來。這種獨特的生物性質不僅吸引著昆蟲學家,它同樣引起了材料科學家與工程師的好奇。
  • 拍vlog用什麼機器拍?看了這篇文章你心中會有答案
    首先就是手機,不用多說手機的方便快捷和支持種類繁多的各種app,可以方便地加音樂加字幕;需要的輔助設備比如一個小燈架一個小三軸穩定器就能幹活了,攜帶方便而且價格很親民(包括手機和輔助設備),熟練使用手機拍視頻剪視頻的小夥伴做簡單的視頻比電腦還快。手機拍vlog就看看屏幕和攝像頭就行了,主流的華為p30和iphone11等完全可以滿足你的創作需求。接下來就是運動相機。
  • 它們是昆蟲界的扛把子,戰鬥力享譽微觀世界。
    其實,昆蟲界也有霸主,它們或許毫不起眼,人類僅僅動下手指就能把它們捏死,但是在昆蟲界,它們是神一般的存在。下面,介紹三種戰鬥力爆表的昆蟲。螳螂昆蟲界典型「猛獸」螳螂,又叫刀螂,是最為常見的昆蟲扛把子虎甲蟲速度之王虎甲蟲是低調的霸主,知名度較低。
  • 可承受自身重量的3.9萬倍的甲蟲
    因為這種昆蟲最大的特點就是外骨骼非常堅硬,基本上能算是自然界的「下頜粉碎者」。許多潛在的捕食者面對它們時根本無從下口。一些動物也許可以把甲蟲整個吞下,但對其他的捕食方式而言,比如鳥的啄食或者蜥蜴的咬食,這種外骨骼的構造方式幾乎完全難以破解。
  • 2020年拍vlog旅行視頻買什麼設備?看完這篇,讓你少花冤枉錢
    運動相機並不是只有在運動的時候才會裝備,得益於體積小,重量輕,拍攝畫面廣等優點,你可以長時間的使用它也不會覺得它是負擔。而且抗揍防水也是它的一大特性,從gopro7代開始直出的視頻穩定性一直是行業第一梯隊,幾乎可以做到不搭配穩定器直接來使用。(價格相似同類型的設備還有:大疆 Osmo Action,大疆pocket 口袋雲臺相機,2020年1月新發布的Insta360 ONE R)。
  • Science 子刊封面:機器狗「絕影」陌生環境中摸...
    2020 年 10 月,瑞士 ANYbotics 公司設計的機器狗 ANYmal 登上 Science 子刊、機器人頂刊 Science Robotics 封面。近日,「絕影」更是登上了最新一期 Science Robotics 雜誌封面。
  • 有個甲蟲名叫「上海」
    250年前,瑞典生物分類學家卡爾·林奈設計分類法,此後每年約有1.5~1.8萬個新物種被發現,其中幾乎一半都是昆蟲。林奈最先提出的界、門、綱、目、科、屬、種物種分類法,至今仍被人們採用。  當一類新物種被發現後,需要對它進行專業的描述和命名。
  • 盤點昆蟲界的十大「巨無霸昆蟲」
    >巨型甲蟲是甲蟲家族的一員。體型巨大的甲蟲大約有3萬多種,它們大約在3億年前的三疊紀時期就存在於地球上。據說它們還保持著世界上最重昆蟲的紀錄:12釐米長,100克重。它也是亞馬遜雨林中發現的最長的甲蟲。成人體長可達20釐米。泰坦甲蟲甚至超過一些吉娃娃犬(世界上最小的犬類)。人類從未見過泰坦甲蟲的幼蟲,但發現了據信是泰坦甲蟲幼蟲所挖的洞。這種洞可以讓幼蟲直徑5釐米,長度30釐米。
  • 「屎」裡逃生第一蟲:被吃不怕,給它幾小時,從肛門爬出再相見
    ,一直在尋找著昆蟲可能抵禦兩棲動物捕食的任何防禦措施。正當大家目不轉睛的盯著黑斑蛙的嘴,以為蟲子會從蛙的嘴裡被吐出來時,它竟然悄悄的從蛙的菊部地區爬了出來……杉浦真治和小夥伴看得目瞪口呆。為了確保實驗的準確性,杉浦真治又進行了重複試驗(15組),結果顯示,93%的甲蟲能從黑斑蛙的菊部地區成功逃生。並且逃出的時間都在6小時之內。
  • 生活中你看過甲蟲畫畫嗎?它的一幅畫竟能賣850元
    今天給大家說說甲蟲,大家第一時間會想到哪些呢?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應該是天牛吧。小編最怕這些會飛的昆蟲了,所以不太熟,有些人還喜歡捉來玩和飼養,我真沒法了解這種心態,想想它在你頭上盤旋不走的那股氣勢,我腳就開始發軟了,所以從小就是被蟑螂嚇倒的孩子,好可憐的!今天要說的這位,是一位畫家,對於喜愛它的人來說,它是萌萌的,而事實上很多人喜歡它,下面我們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