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鑰匙孔」微創手術祛除胃癌病魔

2021-01-15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來自河北的呂先生,近幾個月時不時會感到胃疼,飽受折磨,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不適症狀越來越明顯。他去醫院看病, 這一瞧瞧出了「大問題」:通過胃鏡及病理學檢查等各種檢查,最終被確診為進展期胃癌。

家人陪他輾轉河北省及北京市內多家醫院就診,均被建議開腹行全胃切除手術治療。患者及家屬帶著一絲希望來到了北京友誼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張軍教授的門診,希望能得到不一樣的答案。

    

胃腸外科領域知名專家張軍及其團隊認真分析患者病情及身體狀況後,認為可以為呂先生實施腹腔鏡下胃癌根治手術,也就是所謂的「鑰匙孔」微創手術。經過患者家屬及患者本人同意,張軍及其團隊為患者制定了縝密的治療方案並如期實施了完全腹腔鏡胃癌根治手術。

在張軍教授手術團隊的精心操作下,幾個如「鑰匙孔」大小的切口就徹底「搞定」胃腫瘤,手術過程非常順利。術後第1天,呂先生的胃腸道功能就恢復了肛門排氣,自行下床活動並通過術中預先留置的空腸營養管進行食物餵養,術後第5天,呂先生就可以自行經口進食流質食物了,術後第6天便順利出院。


      張軍介紹說,目前手術切除是胃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也是治癒胃癌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手術方式包括傳統的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 

胃癌手術由於手術難度大、技術要求高,大多數都是開腹手術。傳統的開腹胃癌根治術挽救了大量的患者,但是同時也給廣大患者帶來了諸多不適。一是切口長,上腹部有長達20—25釐米的切口,術後早期疼痛制約了患者的活動,影響患者的術後恢復。

此外,術後切口瘢痕的增生又引起疼痛瘙癢等不適,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也有患者切口發生腫瘤種植轉移。二是術後的腹腔內粘連,容易引起腸梗阻等新的疾病,而且對復發病人的再次手術造成極大難度。

同傳統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只需在腹部打上4-5個0.5cm-1cm「鑰匙孔」(如圖),如需要取出標本,只需將其中一個孔稍加擴大取出標本即可。

 

患者術後第一天就能自行下床活動,而且腹腔鏡鏡頭不僅具有放大功能,還能在助手的操作下根據手術要求任意調整角度和位置,使術者對於腹腔內的解剖結構觀察的更清晰、更直觀、更利於對患者手術部位血管的結紮和淋巴結的清掃,可減少手術風險和出血,使淋巴結清掃更徹底,大大提高了患者術後生存率,降低了術後併發症的機率。此外,相對於開腹手術,腹腔鏡胃癌手術具有創傷小、胃腸道幹擾小、出血少、疼痛輕、恢復快、無傳統手術切口瘢痕等優點,不僅為患者完整切除了腫瘤,而且把創傷程度降到最低,對年老體弱的患者尤為適合。

      除此之外,腹腔鏡手術費用與傳統開刀手術費用相比,未造成任何過多額外的費用,但卻在術後恢復中,較傳統手術有明顯優勢。當然限於腫瘤的大小、分期等情況,也會對能否實施腹腔鏡手術產生一定影響。因此,能否實施「鑰匙孔」手術,需要有經驗豐富的專家團隊進行詳細評估。

對消化道腫瘤的診療是北京友誼醫院的重點優勢專科項目。2014年10月,醫院被國家科技部、國家衛計委和總後勤部認定為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北京友誼醫院普外科作為國家重點專科,開放床位130張,年均完成胃腸道腫瘤手術近千例,承擔多項消化系統疾病領域的國家級重大、重點課題,以各類微創手術為專科特色,尤其是微創手術治療各種胃腸道惡性腫瘤的高難手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使胃癌患者告別了「大切口」時代。


專家介紹:張軍,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專業特長:胃癌、賁門癌、胃潰瘍、胃間質瘤、反流性食管炎、賁門失遲緩、幽門梗阻、腸梗阻及其它胃腸腫瘤疾病的診治和微創手術治療。





相關焦點

  • 「鑰匙孔」微創絕育體驗記
    五環寵物醫院花巨資購買了一套先進的「鑰匙孔」微創手術系統,從醫多年原本就經驗豐富的陳雲醫生專程去上海學習使用技巧,他們也有心讓這套系統大放光彩呢!周老闆這是故意要在我面前炫耀一下他們醫院的新能力啊!不過對這種炫耀我是舉雙手雙腳歡迎的。
  • 小「鑰匙孔」裡的大手術
    小「鑰匙孔」裡的大手術 2020-12-24 1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鑰匙孔裡做出了大手術
    這位年輕人最終選擇了腹腔鏡下微創手術,輕而易舉地切除了感染的闌尾,術後兩天就出院了。腹腔鏡手術又稱鑰匙孔手術,因其切口僅1cm左右,且在放大鏡下手術,以微創、精細而被現代外科所推崇。(2)術後腸道功能恢復快,應用抗生素少,住院時間短,可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工作。(3) 腹腔鏡手術切口小,術後無需縫合皮膚,切口癒合後基本不留瘢痕,對於瘢痕體質病人更為適用。
  • 27歲女子心房隔損頭暈乏力,在汕大一附院行「鑰匙孔」手術治癒
    術後患者胸壁上只留有3個大約2-4釐米左右「鑰匙孔」,術後6天便康復出院。與傳統術式(右)相比,「鑰匙孔」手術(左)創傷小恢復快心臟外科中心賀必輝主任介紹,全胸腔鏡下先心修補及瓣膜成形術俗稱「鑰匙孔」手術,與傳統手術相比,該手術方式不僅創傷小、出血少、恢復快,而且沒有明顯的疤痕也較為美觀,對於年輕且尚未婚育的患者來說是更好的選擇。
  • 膝關節「鑰匙孔」手術 解除多年病痛
    科內組織討論,患者診斷明確,擬行關節鏡手術,和家屬充分溝通交流同意並籤字,完善術前準備,於6月20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膝關節鏡下半月板成型術、右膝關節游離體取出術、關節清掃術,術中僅有3個1CM切口,術後第3天可下地行走。該院骨科主任介紹,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為常見且多發病,多發於中、老年患者,少部分青壯年外傷導致半月板損傷,交叉韌帶損傷引起膝關節疼痛、活動受限。
  • 為姐妹們從「鑰匙孔」裡找回幸福
    富陽記者站 駱炳浩 王芳芳   通訊員 蔣軍華 孫毅    腹腔鏡技術,有人形象地將其比喻為「鑰匙孔裡的精細活」。手術不用「開膛剖肚」, 病人一般當天就可以下床活動,康復後僅會在腹部留有幾個1釐米左右的線狀疤痕算作「開刀紀念」。
  • 小「鑰匙孔」裡的大作為(圖)
    可是,就是這麼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二級醫院,在短短幾年裡,卻辦成了幾件大事--先是循著"微創技術"廣納賢才,一口氣吸引了一百多名碩士博士;  接著迅速轉型成為我國首家微創醫院,超過一半的手術選擇小切口;  後來打破傳統西醫分科,開創了一套"醫生圍著病人轉"的診療新模式……  由於創傷小,患者喜歡把微創手術形象地稱之為"鑰匙孔手術"。
  • 我國首例雷射微創技術損毀腦腫瘤手術!八成腦部病症適用
    一想到開顱手術,患者和家屬不免會有手術風險高、後遺症多等疑慮和擔憂。 2020年9月27日,趙國光教授完成了我國第一臺利用雷射微創技術損毀腦腫瘤的手術。
  • 上虞人民醫院開啟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微創時代 7.5毫米脊椎內鏡手術...
    近年來,上虞人民醫院骨科脊柱外科以微創技術為發展重點,其中內鏡下手術作為當前微創脊柱技術發展的熱門,手術技術日益精煉,治療疾病類型不斷拓寬,療效更加明顯,在上虞地區處於絕對領先地位,在省內同級醫院中保持領先水平。據了解,脊柱內鏡下的微創技術,絕大部分在局部麻醉下就能完成,切口從以往的10多釐米減小到7.5毫米,為此類患者提供了一種快速康復的手段,幫助其早日回歸正常工作生活。
  • 【走進人醫】微創小手術 解除大病痛
    「近年來,70%的胃腸道疾病在這裡通過微創手術完成。」2020年12月24日,記者前往市人民醫院時,該院胃腸肛門病外科主任黃子團和科室團隊剛完成一臺超低位直腸癌的微創保肛手術。據悉,傳統的胃腸道手術治療需在患者的腹部打開10~15釐米的切口,不僅手術風險高,而且對患者損傷較大,癒合時間長,不利於患者的後期康復。2005年,意識到微創手術將會是未來發展方向,黃子團及科室團隊立即引進微創手術。「只需在患者身上打三四個0.5至1釐米的小洞,就可以進行腹部手術。」
  • 膽疼久拖成「葫蘆」青島第三人民醫院微創手術保功能
    隨著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開展保膽手術的增多,對各種膽囊病變的觀察和研究也進一步深入發現,除了常見的膽囊結石、膽囊息肉、膽囊炎以外,還有一種特殊的膽囊病變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就診的病人中,這就是膽囊腺肌症。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肝膽外科根據內鏡微創保膽的最新技術指南,開展了微創膽囊部分切除手術,對於符合條件的膽囊腺肌症病人,局部切除病灶,保留仍有功能的部分膽囊。達到了治療膽囊良性疾病的同時,保留膽囊的目的。王大叔接受了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微創膽囊部分切除術、膽囊取石術,手術成功,「葫蘆」膽囊的病變部分被切除,病理切片證實為膽囊腺肌症,而另一部分正常的膽囊,則被保留了下來。
  • 「鑰匙孔技術」為患者解痛憂
    「謝謝市中心醫院脊柱外科醫護人員,謝謝你們幫我解決了困擾我多年的疾病」4月13日,來自確山的患者肖先生康復出院後,再次打來電話對主治醫師楊豪表示感謝,感謝楊豪醫師通過微創技術解決了困擾他多年的腰椎間盤突出帶來的痛苦。
  • 微創醫療器械,讓腦外科手術變得更微創
    一臺腦外科手術,耗時久、操作難度高,對於外科醫生而言,需要面對來自精神和身體的雙重考驗。不過幾年以後,這樣的一臺手術也許會輕鬆許多。伴誠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捷說,企業研製的一款微創醫療器械,將會讓手術更簡化。
  • 「鑰匙孔」手術!女性患者的福音
    腹腔鏡手術又名「鑰匙孔」手術,僅需在腹壁上做2-4個直徑0.5-1cm的穿刺小孔,置入微細器械即可進行的手術操作。對於婦科的急腹症、不孕症等不能明確病因的疾病,腹腔鏡兼具檢查與治療的作用。婦科腹腔鏡手術的優點:1.對腹腔內臟器擾亂小,避免了空氣和空氣中塵埃細菌對腹腔的刺激和汙染。
  • 食管癌微創外科手術的現狀與思考
    總結了目前報導的開放與微創手術的對比研究,並對未來食管癌微創技術的發展進行了探討。目前食管癌微創手術主要的手術方式包括 3 種:胸腹腔鏡聯合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頸部吻合,McKeown MIE)、胸腹腔鏡聯合食管癌切除(胃食管胸內吻合,Ivor-Lewis MIE)、經裂孔食管癌微創切除等。
  • 腰椎間盤突出做微創手術致九級傷殘,是時候給「微創」降降溫了
    為了凸顯微創的優秀,一些不負責任的醫療廣告、機構刻意貶低傳統手術,把傳統手術描述得萬分可怕。而對於微創手術自身的缺點,包括復發率、併發症,輕描淡寫或乾脆避而不談,顯得諱莫如深。沒想到做個腰椎間盤突出微創手術,竟然導致九級傷殘!
  • 70%的小兒手術 都可用微創療法
    創傷小 恢復快  70%的小兒手術  都可用微創療法  文/戴維 通訊員/王雪飛    前不久,省兒保來了一位患巨結腸的6個月小嬰兒。該患兒出生後24小時內沒有排胎便,同時出現腹脹,用了開塞露後才排出較多糞便。隨著奶量的增加,該患兒又出現便秘症狀,肚皮脹得像鼓一樣。
  • ...最新一代達文西機器人聯合單孔微創技術,精準解決膀胱癌手術難題
    得知我院新引進的泌尿中心主任徐東亮教授在泌尿系統腫瘤尤其是膀胱癌手術領域有很深造詣,曾完成上海市首例「完全腹腔鏡下膀胱癌根治+原位迴腸新膀胱術」和首例「達文西機器人Si輔助的純單孔膀胱癌根治性切除術」等一系列泌尿系統超高難度微創手術,已成功救治數百名膀胱腫瘤患者。他慕名來到我院泌尿中心向徐東亮主任求救。
  • 肺癌微創手術腫瘤多大傷口就多大?
    現在靶向治療很火,如果早期肺癌患者有合適的靶點是否可以不手術?微創手術創傷小,可以即刻恢復運動和工作嗎?早期肺癌做完手術就等於康復了,不用再注意什麼了吧?  我們將本次直播按大家關心的topic進行了精心剪輯,並在全網進行二次播出,今天的第(4)集:胸外科的微創手術是不是切口小創傷小?術後用不了多久就能恢復劇烈運動?  胸外科現在都在開展微創手術,然而微創手術大家理解起來其實是有誤區的,雖然手術創口小了,但和傳統的開胸手術相比,手術級別並沒有降低。
  • 預防胃癌,從自律吃喝開始 出現這些症狀,警惕胃癌早期
    我國是胃癌高發國家,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胃癌年新發病例超過40萬,位列第二位,而死亡人數約為29萬,位居第三位。南京鼓樓醫院消化道疾病專家鄒曉平教授提示大眾:「胃癌防治從早做起,發現危險因素,早診斷、早治療,讓胃癌不再是影響人類健康的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