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時尚回顧展、乾隆色譜、絲綢之路上的動植物 2021年中國絲綢...

2021-01-16 杭網原創

18場展覽、4場重大活動,新設國絲「兒童博物院」、絲綢之路數字博物館上線發布……2021年,中國絲綢博物館在守正創新上實現新作為,為大家帶來更多驚喜。

1月13日,在中國絲綢博物館舉行新年媒體見面會上,國絲館館長趙豐提前劇透,「我們從2015年開始,一直在做絲綢之路主題的展覽,從大時代到小人物,在新的一年,我們對絲綢之路的關注點也不光是人物,我們也開始關注動物、植物,大家可以一起期待『萬物生靈:絲綢之路上的動植物』展覽。」

「時尚也是中國絲綢博物館新拓展的一個空間,我們現在的概念是從中國絲綢走向世界的理念。」十多年時間裡,中國絲綢博物館一直在打造自己的時尚展。 「雲薈:中國時尚回顧大展2011-2020」 為大家回顧了這十年時尚展,匯集近百位中國設計師的時裝精品和40餘家紡織企業的面料創新產品。

今年,中國絲綢博物館還將首次舉辦紅色主題的展覽。展覽擬以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館藏軍墾時期的軍大衣、軍便服、軍襯衣等服裝及各類錦旗等紡織品文物為主要展品,從「軍墾記憶」「軍墾功績」「軍墾精神」等三個單元,展示軍墾時期的革命物品。

「在我們館的網紅旋轉樓梯下面,我們新設立了一個兒童博物館,提升文化教育功能。以後媽媽們可以在館裡喝喝咖啡,小朋友們可以在這裡學習互動體驗。」中國絲綢博物館作為浙江省首批中小學生研學基地,也將新設國絲「兒童博物院」通過形式多樣的沉浸式體驗活動,讓兒童參與展覽互動,引發兒童對蠶桑文化的好奇與探索。

一起來看看2021年的中國絲綢博物館的展覽信息與重磅活動吧:

展覽信息:

雲薈:中國時尚回顧大展2011-2020

展覽時間:2021年1月23日-3月21日

展覽地點:中國絲綢博物館時裝館臨展廳

由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和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主辦、中國絲綢博物館承辦的年度時尚回顧展,從2011年開始至2020年,已經走過了十年,漸以成為記錄當下中國人的經典形象和生活狀態,定格這個美好時代的縮影。

我館擬於2021年1月23日(周六)舉辦「雲薈:中國時尚回顧大展2011-2020」開幕式活動。展覽將展示館藏近百位中國設計師的時裝精品和40餘家紡織企業的面料創新產品;同期也將舉辦以「回顧&重塑」為主題的時尚學術論壇,從而形成當代流行時尚的文化記憶,講述中國的時尚故事。學術論壇擬採取線上線下融合的形式進行。

大地如歌:雲南哈尼族服飾展(暫名)

展覽時間:2021年4月2日-6月6日

展覽地點:中國絲綢博物館時裝館臨展廳

雲南是我國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其中哈尼族是雲南特有的少數民族之一,紅河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我國第一個以民族命名的世界文化遺產。以梯田為核心,哈尼族人形成了獨特的農耕技術、民俗節慶、宗教信仰及物質文化。

本展覽展示由雲南省博物館、紅河州博物館收藏的近200件哈尼族各支系服裝、銀飾和染織繡片,立體勾勒哈尼族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梯田生態環境,展示其精湛的紡織技藝、銀飾工藝,講述哈尼人豐富多彩的族群歷史與文化特徵。

展覽名稱: 萬物生靈:絲綢之路上的動植物

展覽時間:2021年6月18日-9月5日

展覽地點:中國絲綢博物館時裝館臨展廳

展覽試圖以絲路上的動植物為切入口,根據文獻記載,結合考古出土文物和自然動植物標本,詮釋由這些外來動植物所構建的從生活享樂、物質文明到精神文化藝術的多維立體的文化交融環境,再現「絲路改變生活」這一主題。

衣尚自然:服飾的美與責任

展覽時間:2021年9月17日-12月5日

展覽地點:中國絲綢博物館時裝館臨展廳

人們的衣食住行都有著自然的豐厚支持,它與人類的生活密不可分,正因為如此,千百年來人們的服裝和時尚元素裡,有關自然的內容是設計的常客。展覽將從三個方面詳細展示服裝時尚與自然的依存關係。

「取之有意」將展示由自然產生的服飾材料,包括採摘植物做成的布料、獵取動物所獲得的皮毛等。「習之有理」將展現設計汲取自然的特色,從而衍生於服飾之上的美麗元素,包括服裝上華麗的花朵、靈動的動物的刺繡、仿照生態自然裁剪的廓形等。「救之有心」則向觀眾展示設計不再一味向自然索取,而是用時尚的方式向公眾傳播拯救生靈、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並重新思考,在服裝中改進創新,有心有愛地向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目標前進。

自然:2021全球旗袍邀請展

展覽時間:2021年9月10日-次年

展覽地點:中國絲綢博物館時裝館臨展廳

2021年是全球旗袍邀請展的第三年,以」自然「為主題邀請全球多個國家及地區的設計師製作旗袍作品。將當地文化中的天然的植物染料、動物崇拜等元素與旗袍這種藝術形式相結合,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風尚。

擷英:2021時尚藝術年鑑展(暫定)

展覽時間:2021年12月17日-2021年2月27日

展覽地點:中國絲綢博物館時裝館臨展廳

自2011年起,我館秉持「為明天收藏今天」的初心使命,堅持每年遴選收藏當年有影響力的設計師作品和紡織面料產品,已連續10年舉辦了以紀錄當代時裝及紡織產業發展變遷為主題的年度時尚回顧展。

2021年時尚展將重新開篇,計劃採取時尚年鑑的形式,以徵集收藏時裝設計精品為主要展品,輔以時裝畫、時尚攝影及新媒體藝術等,打造綜合性的時尚藝術精品展覽。

胡漢之間:唐代絲路紡織服飾展

展覽時間:2021年4月16日-6月20日

展覽地點:中國絲綢博物館紡織品文物修復展示館二樓

配合2021年「國絲漢服節」,由中國絲綢博物館和甘肅省博物館聯袂策劃和展出。

兵團歲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革命文物展

展覽時間:2021年6月25日-9月12日

展覽地點:中國絲綢博物館紡織品文物修復展示館二樓

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是以新中國新疆屯墾戍邊革命歷史為主要研究及陳列內容的博物館,其館藏軍墾文物大多是解放初期,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屯墾戍邊、艱苦創業時期的勞動、生產、生活等保留下的物品。

此次「兵團歲月」展覽擬以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館藏軍墾時期的軍大衣、軍便服、軍襯衣等服裝及各類錦旗等紡織品文物為主要展品,由中國絲綢博物館進行相應的修復保護,再補充軍墾時期的文獻、影像及相關器具為輔助展品,從「軍墾記憶」「軍墾功績」「軍墾精神」等三個單元,展示軍墾時期的革命物品,再現軍墾時期的革命記憶,展現軍墾兵團英勇奮鬥、不怕犧牲、百折不撓的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教育和警示後人不忘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兵團精神。

乾隆色譜V2.0:清宮絲綢服飾色彩重建

展覽時間:2021年9月17日-11月7日

展覽地點:中國絲綢博物館紡織品文物修復展示館二樓

2014年在修復展示館曾舉辦《乾隆色譜:從歷史檔案復原清代色彩》,吸引眾多天然染料和傳統服飾領域的學者、藝術家、設計師和愛好者。但是,由於對文獻和文物研究不夠充分導致若干顏色的還原真實度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從而留有遺憾。

基於來自各界友善的建議和意見,經過6年對清代中期染料和染色的進一步研究和實驗,我們將在這次展覽中重建清宮絲綢服飾色彩,呈現出40種基礎色和150種衍生色。再現服飾顏色內涵和審美情趣,重構中國傳統色。

頂上摩登:19-20世紀西方時裝中的帽子

展覽時間:2021年11月12日-2022年2月20日

展覽地點:中國絲綢博物館紡織品文物修復展示館二樓

帽子作為服裝的配飾部分,具有禦寒、遮陽、擋雨等功用,在19至20世紀,西方的時裝帽更多的是一種時尚潮流和身份地位的象徵,隨著時代的變遷,時裝帽從種類、樣式、材質及色彩搭配方面都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能滿足人們各種不同場合,不同風格和不同類型的需求。

此次展覽對館藏西方時裝中的帽子進行梳理,挖掘時裝帽的歷史背景、藝術特徵、品類功能等,通過展示各式各樣的帽子,將再現19至20世紀西方時裝帽的絢麗多彩。

新猷資料館展覽:

2021年3月26日-6月13日,面面芙蕖:刺繡枕頂展

2021年6月18日-9月19日,紡織考古100年

2021年9月24日-12月7日,一方巾帕寄心知:中西手帕展

2021年12月24日-次年,蜀中花:四川美術學院師生紡織設計稿展

經綸堂展廳:

2021年3月- 6月,國際絲綢聯盟聯合展;

2021年6月- 9月,全國博物館絲綢之路主題文創展;

2021年9月-12月,國外設計師作品展;

2021年12月-2022年2月,經綸堂新品展。

【更多活動】

一、絲綢之路周活動

2020年6月,首屆「絲綢之路周」活動成功舉辦,主要活動包括:以中國絲綢博物館為主場的展覽、論壇、發布和研修班,以及在世界各地線下及網上舉辦的聯動和互動項目。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國際博物館協會等六大國際組織均為開幕式發來賀信賀詞,代表世界文化遺產界的頂級政府間合作組織為絲路周點讚;吸引全球來自14個國家的200餘家文化機構參與;截止到2020年6月24日,「絲綢之路周」話題在國內社交媒體上閱讀和點擊量突破5.6億,在Facebook、Twitter等海外社媒上相關閱讀量超過1200萬。2021「絲綢之路周」將繼續在杭州舉行,基本情況如下:

展覽:

(1)「萬物生靈:絲綢之路的動物與植物」

(2)世界大學聯盟攝影展「絲綢之路服飾展」

(3)全國博物館絲綢之路主題文創展

二、「絲路之夜」系列活動

自2017年起,中國絲綢博物館的錦繡廊、時裝館在3月—11月期間每周五、周六晚上對公眾開放到21:00,營造藝術化的參觀氛圍,並開展「絲路之夜」系列活動,通過巧妙的構思,打造了以講座、音樂、攝影、美食、展覽等元素為一體的文化大餐奉獻給社會大眾。

2021年,國絲館將重啟「絲路之夜」,配合各項展覽活動開展8-10次活動。

三、國絲漢服節

2018年—2020年,國絲館連續三年舉辦三屆「國絲漢服節」,充分利用館藏文物和學術資源精心籌劃了專業導覽、專題講座、文物鑑賞、漢服走秀、漢服論壇、互動體驗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吸引了眾多市民、學生以及全國各地的漢服愛好者,更有多家博物館的同行們慕名前來參與活動。

2021年,國絲館將延續這一品牌活動,並將主題定為「唐之雍容」,為傳統服飾文化愛好者以及普通民眾提供鑑賞、學習和交流的平臺。

四、杭州全球旗袍日

2017年起,杭州開始舉辦全球旗袍日,定位於文化與旅遊、傳統與時尚、藝術與生活、中國與全球的跨界互動,中國絲綢博物館也籍此舉辦主題論壇、旗袍秀演、全球名家旗袍設計邀請展等活動。

2021年國絲館將繼續助力杭州全球旗袍日,策劃並開展精彩的配套活動。

五、兒童博物館/體驗館

場館地點:絲路館一樓

開放時間:5.18國際博物館日

該展覽以兒童為主要受眾策劃並設計,以蠶桑自然科學和絲綢生產工藝流程為展覽的核心內容,通過形式多樣的沉浸式體驗活動,讓兒童參與展覽互動,引發兒童對蠶桑文化的好奇與探索。

常態活動在平日、雙休日與國定節假日的固定時間段推出;臨時活動一般會應季節和假日特點不定時推出,其中多元文化傳播、親子關係促進、科學思想傳播是活動策劃的主旨。

相關焦點

  • 乾隆色譜、絲綢之路上的動植物、兵團革命文物……2021年中國絲綢...
    展覽一展覽名稱:雲薈:中國時尚回顧大展2011-2020展覽時間:2021年1月23日-3月21日展覽地點:中國絲綢博物館時裝館臨展廳展覽簡介:由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和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主辦、中國絲綢博物館承辦的年度時尚回顧展,從2011年開始至2020年,已經走過了十年,漸以成為記錄當下中國人的經典形象和生活狀態,定格這個美好時代的縮影
  • 2021年也不要忘了藝術,這20個開年大展送給你
    2021年,藝展或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小鹿整理了一份2021年全球看展清單,希望今年的你也能與藝術相伴。 中國篇張信哲珍藏:民·潮�� 地點:深圳市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 時間:2020.12.19-2021.6.6這次由中國絲綢博物館和英國V&A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大展,通過400件全球時尚珍品,
  • 一周觀展指南|莫蘭迪「桌上風景」展北京,乾隆銅瓷臺北呈現
    本周起,臺北故宮博物院「呼畢勒罕——清代活佛文物大展」「鑑古—乾隆朝的宮廷銅器收藏」「風格故事—乾隆年制琺瑯彩瓷特展」三大展覽相繼對外展出,其中「鑑古—乾隆朝的宮廷銅器收藏」展出的「西清四鑑」是官方最具規模的傳世銅器圖鑑。在北京,以「極簡」知名的義大利藝術大家莫蘭迪的中國首次個展「桌子上的風景」明天起在北京開展,紀念沙孟海誕辰120周年展則將於明天閉幕。
  • 張騫去世70年,羅馬凱撒大帝穿上從絲綢之路運來的長安絲綢新裝
    貴族們私下打聽,才知道這是用來自中國的絲綢做成的。一時間,絲綢服裝成了羅馬帝國備受追捧的奢侈品。最高的時候,一斤絲綢可以賣到十二兩黃金。絲綢是怎樣從遙遠的東方中國來到西方羅馬帝國的呢?絲綢之路。但歷史告訴我們張騫兩次出使西域,花了23年。就是在這期間,張騫從無路的地方硬生生開出了一條絲綢之路。太難了。可究竟有多難呢?困難的根源與威脅漢王朝的匈奴有關。
  • 一周觀展指南|「黑石號」特展倒計時,清宮遺珍現國博
    展覽展示中國歷代絲綢殘片、明清江南絲綢精品、歐洲絲綢精品、中西絲綢服飾精品和生活器用中的絲織文物,共計139件/組。展覽主要選取江南絲綢為代表的中國絲織文物和法國裡昂為代表的歐洲絲織文物精品,著重展示中國傳統絲綢和絲織技術對西方絲綢和絲織產業發展的影響。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地點:中華藝術宮、上海文聯展廳展期:2020年12月18日—2021年1月30日
  • 2020年,粵博七大臨展與觀眾相約
    該展精選175件館藏17--18世紀的中國外銷瓷精品,向觀眾展示中國古代制瓷業的高超水平,中西貿易的面貌以及東西方不同種族、不同文明與文化的對話與碰撞。粵博將邀請觀眾回顧「民國海淘生活」,展覽將從衣食住行等多個方面細細解說那個傳奇年代。
  • 2021開年全國最值得打卡的30個展覽
    02 井上有一作品回顧展時間:2020.11.20-2021.03.28展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坐標:北京井上有一是20世紀下半葉日本傑出的書法藝術家,被譽為日本戰後現代藝術的代表人物,且自稱「書鬼」,為書法傾盡一生。
  • 川博收官大展:「山高水長」呈現絲綢之路上物象千年
    適逢四川省與日本山梨縣締結友好關係35周年之際,澎湃新聞獲悉,12月29日,四川博物院與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共同推出「山高水長·物象千年——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與交流」展,展出文物共計294件(套),呈現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與絲路魅力
  • 巨型「穿山甲」亮相中國國家地理70年特展
    中國日報北京12月24日電 12月24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巨型穿山甲藝術裝置亮相《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創刊70周年「巔峰之路」特展。作為本次展覽的公益合作夥伴,WWF將通過此穿山甲藝術裝置,呼籲公眾關注這種雖身披鎧甲卻難逃瀕危命運的野生動物。
  • 盤點2021年72場寵物展:國內展升溫,國外展減量
    上寵展2021年上海國際寵物用品展覽會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2021年4月8-11日第十屆成都國際寵物博覽會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2021年4月9-11日中國(鄭州)寵物水族博覽會上海跨國採購會展中心2021年4月30日-5月2日中國(福州)寵物水族博覽會暨中國寵物文化節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2021年5月1-3日第五屆蘇州寵物展蘇州國際博覽中心
  • 2021第12屆中國(廣州)火鍋食材用品展
    2021第12屆中國(廣州)火鍋食材用品展   同期展會:2021第12屆中國(廣州)酒店餐飲業博覽會   時間:2021年5月21-23日   地點:廣州·廣交會展館C區   主辦單位   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
  • 絲綢聖駝駝奶,源自於新疆的駝奶品牌
    絲綢之路開闢了西部燦爛輝煌的歷史文明,自公元前133年張騫出使西域,打通西域諸國的商貿之路,再到如今與歐亞各國的文化交流、互通貿易,絲綢之路繁榮了近千年。「絲綢聖駝」正是誕生在這樣的歷史文化背景下,旨在傳承絲綢之路歷經千年不衰的繁榮,發揚西行路上提供生命能量的金鑰匙——駱駝奶。
  • 中國絲綢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近年來中國絲綢行業新發布的相關標準  3.2 2015-2019年中國絲綢行業運行狀況分析  3.3 2016-2018年全國及主要省份蠶絲及交織機織物(含蠶絲≥50%)產量分析  3.4 絲綢行業技術現狀分析    3.4.1 高新技術是改造中國絲綢產業的突破口    3.4.2 中國絲綢行業生產技術水平現狀剖析    3.4.3 絲綢產業印染及後整理技術亟需提高
  • 好玩│走進商場 感受科技絲綢的魅力,觸摸原木的溫度
    一段絲綢布料的展示,一次關於「木的時間切片」的展覽,一場圍繞時尚策展歷史的講座,本周走進商場參與這些活動,感受點點滴滴的生活美學。◆ 布料圖書館:Textile + Station絲的進化展日前,TextileLibrar(布料圖書館)在僑福芳草地開啟了一場名為「Textile + Station絲的進化展」的展覽,向你全面展現「科技絲綢」的魅力。布料圖書館成立於2015年,是國內首家集定製化研發、跨界設計應用於一體的新概念面料科技創意中心。
  • 一周觀展指南|這個炎夏,賞良渚玉、扇面展和「中國本色」
    杭州絲路歲月:大時代下的小故事時間:2019年6月21日—9月8日地點:中國絲綢博物館時裝館臨展廳展覽試圖用13個時代不同、民族不同、身份不同、人生經歷不同的人物所遺留下來的「小故事」,來重塑在風雲變幻的絲路歲月中大小人物或精彩似傳奇
  • 5個數字看懂AWE2021:開年第一展為什麼非看不可!
    2021年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2021)將於2021年3月11日—3月14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AWE2021不僅是我國家電與消費電子領域2021開年第一展,也是疫情後全球三大家電與消費電子展中第一個全面重啟的展會,其價值與意義自不待言。
  • 領讀人周暘|10年與5000年,她如何尋找絲綢起源
    2021年1月1日下午5點,由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指導,錢江晚報主辦,浙江圖書館特別支持的2021「書香迎新 閱享美好」TALK SHOW散場了。正離場的「周老師」被三四位觀眾截住、包圍。有人問她,中國的絲綢起源這麼厲害,您可以來學校給我們講講嗎?一位電臺的負責人拿出手機掃一掃,周老師,您可以來我們的節目裡說說嗎,我們可以帶小朋友來參加博物館的活動嗎?
  • CITES宣布2021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主題:「森林與生計:維持人類與...
    編者按:中國綠髮會國際部收到來自聯合國《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最新通知,2021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的主題已經正式宣布——主題為「森林與生計:維持人類與地球」。今天是2020年11月27日,距離2021年3月3日「世界野生動植物保護日」倒計時還有9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