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根,一個離異的美國演員。
她和英國王室哈裡王子的結合,讓不少英國人皺起了眉頭。
拐走了王子的美國人?
演員、離異、一半的黑人血統,這些元素在古板的英國上流圈層中,都是無法想像的字眼。
梅根進入王室後,並沒有像大家想像的那樣,乖乖地做一個「合格」的王妃。
不到兩年,哈裡梅根就宣布離開王室,這個舉動掀起了軒然大波。
而且這讓本就帶有有色眼鏡的人,對「演員、離異、一半的黑人血統」群體再次加深了他們的刻板印象。
哈裡為梅根放棄了原生家庭,隨著梅根回到她的老家:美國。
不少人都說是梅根拐走了哈裡王子。
這樣的梅根讓人不禁聯想起百年前的華裡絲·辛普森。
就是那個讓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為她放棄王位的華裡絲。
華裡絲和梅根一樣,都是美國人,都有過婚姻,也都讓王子離開了王室。
「分手就不活了!」
歷史一直將愛德華八世退位的罪過歸於華裡絲身上。
然而事實是,華裡絲曾勸說愛德華八世好好當國王,她也不需要王后的頭銜。
但是,愛德華八世不願意讓自己心愛的女人受委屈,所以才毅然決然地退了位。
華裡絲出生於美國,有過兩段婚姻。
第一任丈夫是個飛行員,成日酗酒,脾氣暴躁,華裡絲選擇了離開。
她和第二任丈夫一起從美國搬到了倫敦居住。
在倫敦,她通過朋友認識了愛德華八世。
說來好玩,她的朋友正是愛德華八世當時的女朋友。
然而,愛德華一見到華裡絲,就被她迷住了。
他不顧自己還有女朋友,也不顧華裡絲還有丈夫,開始熱切地追求華裡絲。
在《那個女人:溫莎公爵夫人沃利斯·辛普森的一生》中,作者安妮·塞巴寫道:
「華裡絲很冷靜。面對熱情的愛德華,她退縮了,她知道他們的關係不會有結果。」
「可是,華裡絲越退縮,愛德華就越熱情。」
「愛德華威脅華裡絲,如果她離開他,他就不活了。」
為愛退位
1936年1月,愛德華登基成為國王。同年11月,華裡絲與第二任丈夫正式離婚。
英國國教告訴愛德華,國王是萬萬不能與一個離異人士結合的。
但愛德華執意要和華裡絲在一起。
英國國教為此給出了一個妥協方案:愛德華可以和華裡絲結婚,但條件是華裡絲不能成為王后,只能被稱為康沃爾公爵夫人(也就是卡米拉現在的頭銜)。
然而,愛德華還是不同意。他一定要給華裡絲一個正式的頭銜,一步也不退讓。
面對英國國教,面對洶湧的民意,華裡絲抵擋不住壓力,逃到了法國。
她說她願意放棄愛德華,結束這段關係。
固執的愛德華眼看華裡絲要和自己分手,於是他就下了退位的決心,勢要和華裡絲在一起。
從追求華裡絲到退位,愛德華一直是主動的那一方。
雖然華裡絲曾數次想要斷掉關係,並勸說愛德華好好當國王,但愛德華卻執意要追她到天涯海角。
而到頭來,歷史說:華裡絲是「拐走」英國國王的罪人。
別把王子當傻子
回到梅根身上,其實哈裡離開王室背後的原因很複雜。
包括黛安娜在王室中的不幸、包括他對記者媒體的憎惡、也包括他對王室生活的厭倦。
而梅根的到來只不過是哈裡離開的一個催化劑而已。
可是大家卻說,梅根「拐走」了哈裡。
或許這麼說的人認為,愛德華八世和哈裡都是沒有自己思想的傻子吧。
但事實上,誰都不是傻子。大家只會做出對自己生活最優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