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瓶鼻海豚使用有特徵的口哨為個體「命名」

2021-01-09 生物谷

一項研究說,瓶鼻海豚在自然交流期間能夠使用有特徵的口哨與社會同伴打交道。在模仿環境中的聲音從而發展出獨特的呼叫的動物中間,鸚鵡和海豚最突出,因為它們在實驗環境下具有使用學到的信號命名物體的能力。為了確定這種能力是不是瓶鼻海豚自然交流系統的一部分,Stephanie King 和Vincent Janik檢驗了海豚是否使用有特徵的口哨——獨立於語音的呼叫,對於個體是獨特的,並且這些動物在海中相遇的時候會互相呼喚——用於與個體打交道。這組作者跟蹤了蘇格蘭沿海東部的一個野生的、自由生活的海豚種群,監測了它們對不同口哨的反應。這組科研人員或者回放記錄下來的一隻海豚自己的有特徵的口哨的一個合成版本,或者回放來自同一個種群的熟悉的海豚的口哨,或者來自不同種群的不熟悉的海豚的口哨。野生瓶鼻海豚通過應答呼叫從而對它們自己的特徵口哨做出反應,但是它們對其他的口哨沒有做出反應。這組作者說,這些發現提示海豚可能使用有特徵的口哨作為標籤從而與同一物種的個體打交道或者進行接觸,而且對身份信號的使用類似於人類命名個體的習慣。(生物谷 Bioon.com)

生物谷推薦的英文摘要

PNAS  doi: 10.1073/pnas.1304459110

Bottlenose dolphins can use learned vocal labels to address each other

Stephanie L. King and Vincent M. Janik

In anim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vocal labeling refers to incidents in which an animal consistently uses a specific acoustic signal when presented with a specific object or class of objects. Labeling with learned signals is a foundation of human language but is notably rare in nonhuman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 natural animal systems, labeling often occurs with signals that are not influenced by learning, such as in alarm and food calling. There is a suggestion, however, that some species use learned signals to label conspecific individuals in their own communication system when mimicking individually distinctive calls. Bottlenose dolphins (Tursiops truncatus) are a promising animal for exploration in this area because they are capable of vocal production learning and can learn to use arbitrary signals to report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objects. Bottlenose dolphins develop their own unique identity signal, the signature whistle. This whistle encodes individual identity independently of voice features. The copying of signature whistles may therefore allow animals to label or address one another. Here, we show that wild bottlenose dolphins respond to hearing a copy of their own signature whistle by calling back. Animals did not respond to whistles that were not their own signature. This study provides compelling evidence that a dolphin’s learned identity signal is used as a label when addressing conspecifics. Bottlenose dolphins therefore appear to be unique as nonhuman mammals to use learned signals as individually specific labels for different social companions in their own natural communication system.

相關焦點

  • 美國船長拍到粉紅瓶鼻海豚照片(圖)
    中國網09年3月3日訊,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名當地船長在加爾卡修湖拍到了非常罕見的一隻粉紅瓶鼻海豚的圖片當地租船船長埃裡克-魯伊稱,他在那隻粉紅瓶鼻海豚在加爾卡修湖出現後一直對它進行研究。加爾卡修湖位於美國西南墨西哥灣以北,是一個內陸鹽水湖。自人們發現那隻粉紅瓶鼻海豚與其它正常顏色的海豚一起活動後,參觀者紛紛慕名前往加爾卡修湖。42歲的魯伊船長稱,粉紅瓶鼻海豚的眼睛是紅色的,它和另外四隻海豚在一起,其中的一隻看起來是它的母親,從未離開其左右。
  • 研究發現海豚用口哨聲彼此打招呼
    如今,人們也開始了解海豚的語言,而不是僅僅把那當做是一種不和諧的敲擊,跳動或者口哨。新的研究表明,海豚們在大海中相遇時,可以用他們所熟悉的口哨聲來跟對方介紹自己。直到近日,研究者也僅在被圈養的動物中研究這種「吹哨聲」 ——並提出這種吹哨聲是在表示被捕,孤立或壓力時慢慢形成的。2004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在佛羅裡達的一群自由遊動的寬吻海豚確實使用了這種「吹哨聲」。
  • 科學網—海豚吹口哨寶寶就回家
    實際上,寬吻母海豚就是這麼做的。它們用 「籤名口哨」,即高亢且個性化的呼叫,作用類似於人類的名字。 科學家自20世紀90年代起就知道這些口哨。但這是他們第一次證實,雌海豚用這些口哨聲召喚孩子回家。行為生物學家使用手勢和語言信號讓一隻人工飼養的寬吻海豚Merina從幾米外的一個海水瀉湖把它的玩具或孩子Windley帶回來。
  • 海豚能記得彼此接觸口哨聲超過20年
    海豚能記得彼此的接觸口哨聲超過20年。圖片來源:Jason Bruck 在一次聚會上,你是否認識每個人的臉,但是記不起他們的名字?如果你是一隻寬吻海豚的話,這一切將不會發生。一項新研究顯示,這種海洋哺乳類動物能夠記得彼此的接觸口哨聲超過20年,這些聲音起到名字的作用。這也是有記錄的非人類動物最長時間的社會記憶。 「記住個體的能力被認為是對『社會型大腦』至關重要的。」美國喬治城大學海洋哺乳動物學家Janet Mann說,她沒有參與該研究。 海豚使用其特有的哨聲保持聯繫。
  • 研究發現海豚對彼此接觸口哨聲記憶超過20年
    核心提示:一項新研究顯示,這種海洋哺乳類動物能夠記得彼此的接觸口哨聲超過
  • 很抱歉,海豚並不是獨一無二的聰明
    海豚通常被認為是非常聰明的哺乳動物,在好萊塢電影和電視節目中經常這樣描述它們。在這些電影中,他們可以拯救溺水的人,保護他們不被鯊魚攻擊,並經常會顯示複雜的解決問題的技能。甚至有一些政治運動將他們歸類為「非人類人」。
  • 4條瓶鼻海豚和4條灰海豚來杭安家 主要任務是生孩子
    為了這次遠行,早在幾周前,日本老家的飼養員阿姨們就開始為我們做準備了。前天晚上當我們被放入新的「浴缸」時,大家都很興奮極了,這是一片完全不一樣的水域,未來我們將在杭州生活下去。歡樂的海豚們在水池中嬉鬧我叫瓶鼻海豚,今年6歲了,是個小帥哥。別看我年齡小,但我長得又高又大,在下飛機的時候,杭州海關的叔叔阿姨為我量了身高,足足有2.75米。
  • 探測器捕到口哨聲 木星"生命"說話就像海豚?
    海豚是一種性格複雜、情感細膩的群居動物,它們以獨特的語言進行溝通。科學家相信,倘若我們能破譯地球上高級生物的語言,如海豚的語言,那麼人類離破解外星信號的夢想就更近一步了。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天文學家西蒙·克拉克的最新一種理論認為,木衛二上的生命形態與海豚十分相似,並且也說海豚語。   木星生命像海豚?
  • 以毛茸茸和溫熱的血液為特徵,它是海豚在侏羅紀的雙胞胎!
    導讀:以毛茸茸和溫熱的血液為特徵,它是海豚在侏羅紀的雙胞胎!這個動物可能大家只能說是表面的了解過,沒有深入,小編帶大家去深入的了解它跟海豚的淵源!魚龍和海豚是行動中趨同進化的典型例子,其中兩個完全無關的物種具有幾乎相同的特徵。
  • 海豚有多聰明?你一定想不到
    它們到底有多聰明?像鯨魚和鼠海豚,海豚屬於水生哺乳動物的一類,稱為鯨目動物,其中有86種不同的物種,海豚和有蹄類動物也有關聯。它們最初是陸地上的哺乳動物,第一隻鯨目動物大約在5500萬年前進入水中,它們長出利齒,成為大型捕食者。
  • 海豚誤食飲料瓶威脅生命 軍醫給海豚下胃鏡(圖)
    探胃取瓶 救「饞嘴」海豚  海豚誤食飲料瓶威脅生命 利用海豚「受訓」經驗施治  晨報大連訊(記者 虞祿洋)飲料瓶從看臺上滑落,被海豚一口吞下,隨後海豚不吃、不喝、不愛動……  軍醫臨危受命給海豚下胃鏡,取飲料瓶。
  • 水聲器和360攝像頭,精確探測海豚通訊機制
    摘自《環球科學》眉頭海豚都會發出自己獨有的哨聲,這被科學家叫做標誌口哨。構成哨聲的獨特的聲音特徵,成了海豚的「身份證」。回聲定位只要用於導航和尋找食物,這是海豚會發出持續40到70毫秒的高頻咔噠聲。(海豚能夠同時發出咔噠聲和哨聲)。
  • 海豚究竟有多聰明呢?有交流方式和語言理解能力
    海豚真的超級可愛,也是地球上最聰明的動物之一,他們究竟有多聰明呢?海豚屬於水生哺乳綱鯨目,其中包括86個不同種類。海豚和有蹄類動物還有共同的聯繫。海豚的軀幹呈紡錘形,皮膚光滑無毛,身體矯健而靈活,善於跳躍和潛泳,是在水中行動最迅速的哺乳動物。擁有發達的聲吶系統,活動時主要依靠回聲定位功能,在水中和空氣中均有極好的聽力。鼻孔在頭頂上,用於出水換氣。
  • 海豚會為愛情自殺?關於海豚的「那話兒」
    後來,Margaret承認她當時開始對他有感覺,她享受他們在一起玩耍的時光。 當他不在身邊時就會想念他……甚至到了現在她都無法稱他為「海豚」……他是Peter,在她眼裡他永遠是Peter。       正當她想跟Peter正要進一步發展關係時。實驗被突然中止了。科學家發現,實驗開始向他們不可控的方向發展。
  • 海豚的聽覺系統和哨聲
    摘自《環球科學》如今,研究人員一致認為,這些聰明的動物生活在一個複雜的社會中,它們表現出了合作、觀察、學習的行為,甚至某些區域文化,比如對工具的使用。實際上,在2011年,美國喬治敦大學的一個團隊在澳大利亞沿海地區觀察到,雌性寬吻海豚叼著一塊海綿,把巖石縫隙中的魚驅趕了出來。
  • 海豚、章魚還是其他?
    海豚:海洋中的最強大腦海豚通常被認為是最聰明的海洋動物。海豚是鯨目—齒鯨亞目—海豚科約40種動物的總稱,當今海洋的霸主虎鯨也是海豚科成員。大西洋瓶鼻海豚的大腦重1500克(比人類的1400克略大),腦重量佔體重的0.6%,約為人類的1/3,比黑猩猩、大猩猩等猿類都大得多。因此,海豚擁有地球上僅次於人類第二大的腦子,是海洋中的最強大腦。
  • 科學家發現龐大的滅絕海豚 具有鯨魚特徵的頂級掠食者
    海豚可能看起來像是海洋中俏皮、聰明的惡作劇者, 但事實證明,它們的祖先中至少有一種更偏向於有牙齒的、掠奪性的一面,與當代鯨魚有類似的特徵。周四發表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雜誌上的一份報告描述了一隻已經滅絕的海豚巨大骨架如何顯示出與現代鬚鯨和齒鯨平行進化的跡象。這具15英尺長的骨架命名為Ankylorhiza,在南卡羅來納州發現,大約生活在2500萬年前的漸新世時期。從它的頭骨、牙齒、大小和鼻部來看,它是當時的頂級掠食者。
  • 海豚不愛同類愛人類,守護漁船三十多年,活成一道罕見的風景線
    有雕塑家為Fungie造了一座銅像,用來紀念它為環保事業做出的貢獻,因為它的存在,很多小孩子從小就開始學習如何與動物們友好相處。不過今年這頭海豚也在有生之年第一次感到了孤獨,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景區關閉了,漁船也幾乎不怎麼出門捕魚了,整個丁格爾港冷清的要命。當地漁民擔心Fungie孤獨寂寞,會輪班去港口看望它。發現有人類主動來找自己,Fungie可開心了。
  • 世界最夢幻的海豚,全身都是粉紅色的,專家至今未解開顏色謎團
    通常有一隻海豚出現,在附近肯定也會有它的同伴,因為海豚是群體生活的,往往都是團隊行動,不管是捕獵還是玩耍,都是一個大家庭。大部分的海豚都是灰色的,色彩比較單調,也有些海豚是彩色的,比較醒目,它們性格活潑,還非常聰明,通過團體合作,甚至能夠攻擊鯊魚,是海洋裡面的又一個霸主。不過大部分海豚顏色都是比較深的,淺色很少,但是有一種海豚卻是粉色的,相當少女。
  • 海豚 微笑的水中精靈
    海豚在深藍的大海裡遊泳時離你很近。海豚在水下遊泳,看著鏡頭。海豚海豚屬德爾福。漂浮在紅海清水海豚。瓶鼻海豚在明確淺水砂質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