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3 21: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由嶗山區選送的優秀宣講選手及作品
在青島市「中國夢·新時代·話小康」
百姓宣講大賽三個類別的比賽中
均斬獲一等獎
榮獲「大滿貫」!
在青島市」中國夢·新時代·話小康「百姓宣講大賽中,中共嶗山區委宣傳部製作的微電影《仙居嶗山》以全場最高分的成績獲得視頻類一等獎;小品《開海》榮獲曲藝類一等獎;嶗山區選送的李娜《初心不改的綠色守望》、魯琦《兩代人的茶香夢》榮獲故事類一等獎,王玉《越走越寬嶗山路》榮獲故事類二等獎,劉麗萍《蔚竹小院春意濃》榮獲故事類三等獎,中共嶗山區委宣傳部榮獲優秀組織工作獎。
據悉,本次比賽由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中共青島市委網信辦、中共青島市委市直機關工委、中共青島市委教育工委、青島市總工會、共青團青島市委、青島市婦聯、青島市國資委主辦,中共青島市委講師團承辦,共有來自全市各區市、各系統、各單位的78名故事類選手、16組曲藝類節目、18部視頻類作品參加了比賽。
比賽現場,參賽選手及作品緊緊圍繞」中國夢·新時代·話小康「這一主題,從身邊事講起,以小故事反映大時代、以小變化體現大發展。
視頻類一等獎
《仙居嶗山》
嶗山區委宣傳部融合山海文化元素,原創故事劇本,精心打造了微電影《仙居嶗山》。《仙居嶗山》以東麥窯社區書記帶領村民改造老舊院落開辦民宿的故事為背景展開。在嶗山區委區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社區書記帶領村大力發展綠色環保的民宿產業,推動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最終讓東麥窯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小山村搖身一變為「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不僅展示了東麥窯民宿產業的發展歷程,同時展現了嶗山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取得的成績。
曲藝類一等獎
《開海》
今年,嶗山區創新形式,原創了曲藝類作品小品《開海》,小品以父子二人詼諧幽默的對話開場,父親起初對兒子放棄打漁一事非常不解,認為兒子只知道不勞而獲,吃不了苦。兒子則向父親解釋,在嶗山區有關部門協助下,周圍的鄰居們成立了合作社,組團發展,規模經濟,網絡帶貨,大家分工合作,不僅能提高打漁賣魚的效率,還能提高收入,父親聽了讚揚不已,通過二人生動的對話,展現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上,嶗山區漁民發展新型漁業捕銷模式的故事。
故事類一等獎
李娜《初心不改的綠色守望》
嶗山區選手李娜講述了嶗山區北宅街道涼泉村在嶗山區鄉村振興中從「北宅第一窮村」變為「齊魯鄉村振興第一村」的故事。曾經,為了解決全市吃水難題,要在涼泉村舊址修建嶗山水庫,涼泉人民顧全大局,默默地舉村搬遷。但是困難沒有壓倒涼泉人,他們通過環保理念植入、城鄉聯動共創,使破敗的老村落復興了起來,真實地展現了一場鄉村振興的蝶變故事,獲得了現場評委及觀眾的高度讚揚。
故事類一等獎
魯琦《兩代人的茶香夢》
嶗山區選手魯琦從自身經歷出發,講述了自己因家中變故,決定回到家鄉振興自家茶廠、弘揚嶗山茶文化的故事。初回茶廠,因對茶葉沒有專業了解,她炒的茶品相不好、口感差,流失了許多老顧客。她下定決心,從頭開始學習,潛心鑽研製茶工藝,並不斷推陳出新,製作出許多備受年輕人青睞的茶葉周邊產品,不僅重新贏得了老顧客的讚美,更是吸引了新的顧客群體。通過選手生動的講述,展現了新時代青年人用實幹書寫嶗山茶的綠色夢想,用奮鬥創造小康生活的精彩歷程,獲得了現場熱烈的掌聲。
故事類二等獎
王玉《越走越寬嶗山路》
嶗山區選手王玉以嶗山區道路四十年間的變化為切入點,以小見大,展現嶗山區人民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越來越富足的故事。四十年前的嶗山,山路崎嶇,交通不便,人民生活貧困,但是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正確領導和政府的幫扶下,嶗山區的道路不斷升級改造。路況的改善帶動了周邊經濟的發展,旅遊產業發展得越來越紅火,「村莊美了、腰包鼓了、精神富了,這奔小康的勁頭啊就更足了!」選手激情飽滿的講述贏得現場陣陣掌聲。
故事類三等獎
劉麗萍《蔚竹小院春意濃》
嶗山區選手劉麗萍講述了自己辭職創業,將社區裡閒置的、具有嶗山特色的石頭房打造成特色民宿的故事。她的創業之路起初並不順利,資金不足、人手短缺等問題接踵而至,這時,街道的創業補貼惠民政策如及時雨一樣解決了她的困難。現在,社區正在聯合更多的民居,將閒置的老院子充分利用,不斷延伸民宿產業鏈,讓社區的老百姓再多一份收入,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添磚加瓦。
「
下一步,嶗山區將組織優秀宣講選手組建區級百姓巡迴宣講團,深入基層一線,開展巡迴宣講活動,將好故事、好政策、好宣講送到百姓身邊,送進百姓心裡。
【往期精選】
原標題:《【百姓宣講】捷報!嶗山區在青島市百姓宣講大賽中榮獲「大滿貫」》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