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痤瘡和毛囊炎是兩種不同病種的發展方向,近期很多人向我諮詢這一塊,總是把二者混為一談,其實這兩種病有相關的重疊性,很相似,但其實他倆並不是相同的。下面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痤瘡和毛囊的區別,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痤瘡和毛囊炎是兩種不同病種的發展方向,近期很多人向我諮詢這一塊,總是把二者混為一談,其實這兩種病有相關的重疊性,很相似,但其實他倆並不是相同的。下面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痤瘡和毛囊的區別,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一、痤瘡
是一種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損容性。以粉刺、丘疹、膿皰、結節、囊腫、瘢痕為特徵。各年齡階段人群均可發生,青少年發病率高。青少年出現的痤瘡,一般情況是尋常痤瘡(見分類中介紹),又俗稱青春痘,有些人也把痤瘡稱為粉刺,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因為粉刺只是痤瘡的一個表現而已,痤瘡還可以表現為丘疹、膿皰、結節、囊腫、瘢痕等。
二、毛囊炎
是化膿性球菌侵犯毛囊口周圍,局限於毛囊上部的炎症,分為化膿性與非化膿性兩種,多見於免疫力低下者或糖尿病患者,好發於頭部、項部、胸部、背部、臀部。毛囊炎初起為紅色充實性丘疹,以後迅速發展成丘疹性膿瘡,繼而乾燥、結痂,痂脫不留痕跡。皮疹數目多,但不融合,自覺瘙癢或輕度疼痛。祖國醫學對本病早有記載。生於項後髮際部位者稱「髮際瘡」;生於下頜部者稱「羊須瘡」、「須瘡」、「燕窩瘡」;發於眉間者稱「眉戀瘡」;發於臀部者稱「坐板瘡」等。
三、痤瘡和毛囊炎的區別
1、致病因素不同
痤瘡的發生主要與皮脂分泌過多、毛囊皮脂腺導管堵塞、細菌感染和炎症反應等諸多因素密切相關。
引起毛囊炎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偶有表皮葡萄球菌、鏈球菌、假單孢菌屬和類大腸桿菌。毛髮的牽拉、摩擦、搔抓引起的損傷,皮膚的浸漬,局部蜜封包紮及應用皮質激素等是引起毛囊炎的誘因。
2、炎症累及部位不同
痤瘡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毛囊炎是局限於毛囊上部的炎症。
3、發病人群不同
痤瘡各年齡階段人群均可發生,青少年發病率高,多指是面部。
毛囊炎多見於免疫力低下者或糖尿病患者,好發於頭部、項部、胸部、背部、臀部。
4、臨床表現不同
痤瘡表現為丘疹、膿皰、結節、粉刺、囊腫、瘢痕等。
毛囊炎初起為紅色充實性丘疹,以後迅速發展成丘疹性膿瘡,繼而乾燥、結痂。
5、結局不同
痤瘡具有一定的損容性。
毛囊炎結痂脫不留痕跡。無損容性。
蘇州膚康是專業的皮膚病醫院,如果你還有什麼疑問歡迎點擊諮詢本院專家,專家一定給你滿意答覆。祝您早日康復!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網發布或轉載文章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智慧財產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發郵件至tousu@mail.39.net;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並促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