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草的智商高還是吃肉的智商高?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從通過鏡子測試的7種動物來看,吃草的佔兩席,雜食性的佔2席,肉食類的3席,看來還是肉食動物比較多一些,那麼真的是肉食類的智商高嗎?
吃肉的智商真的比吃草的要高嗎?
這其實是很明顯的,非洲大草原上的角逐很明顯證明了這一點,處在食物鏈下端動物比如羚羊、角馬還有野牛等,在草原上那絕對只是一個被掠食的對象,而獅子、豹以及斑鬣狗等組成食肉動物「聯盟」,為了捕獵,各種手段都發揮到了極致,目的很簡單,為了生存!
智力是在生存的迫切性中發展起來的
草食動物傻嗎?其實它們也不傻,但它們生存危機沒有肉食動物那麼嚴重,因為它們種群數量極大,只要跑贏同伴,它就可以保證獲得生存機會,而草食動物群中老弱病殘總是有那麼一部分,所以淘汰掉這批動物,反而有助於草食動物保持健康良性發展,所以更準確的說草食動物生存壓力並不大!
而掠食動物則不一樣,因為競爭太多,不僅是日益難以捕捉的草食動物,還來自其他肉食種群的競爭,所以它們必須以團體協作、更高效的方式來獲取獵物,因此圍追堵截,有扮演驅趕者的,也有半路程咬金的,更有絕殺一招的,所以肉食動物迫於生存壓力,智力低下的種群,已經滅絕了!
為什麼草食動物的猩猩,是動物中智商最高的?
其實猩猩並不吃草,它只是吃素!但我們所謂的草食動物廣義其實就是吃素的動物,因此將素食的猩猩拉進了這個行列,毫無疑問,動物界中靈長類動物智商是最高的,而在靈長類中則是黑猩猩和大猩猩以及倭黑猩猩的智商最高!
它們都是吃素的,為什麼吃素靈長類會在動物中最高,這一點一直是個謎,因為這個問題得從幾千萬年前就開始說起,其它草食動物可能都沒有那麼悠久的歷史,也許時間也是一種絕佳的資源,當然靈長類一開始就有了一個絕佳的分化!
那就是手腳分離,人類分支分得更徹底一些,手腳作用已經完全分離,而其他靈長類似乎根本就沒有腳,而是擁有了四隻手,和人類相比,猩猩和猴子們的腳更像是另外兩隻手,這種手眼配合的方式對於大腦的發展是非常有益的!
另一個則是群居,靈長類的群居更具社會性,比如黑猩猩群體中等級森嚴,為了權利勾心鬥角,比如非洲貢貝黑猩猩之間的戰爭,為了爭權奪位將兄弟趕盡殺絕,殘酷競爭遠超人類,這種內部鬥爭和外部壓力下,對於一個種群的智商發展倒是絕對有利!
既然吃素的智商更高,為什麼人類還要吃肉?
從猩猩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知道,吃素智商也可以極高的,那為什麼我們人類還要吃肉呢?而且素食更環保,因為它屬於「初級食物」,自然界中量只最豐富的,而用草食動物轉化成肉類,將會損失一大截,這從能量利用角度來看實在是太浪費了!
吃肉是大腦的需要
人類的飲食結構中,蛋白質和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是必須的三項,而最重要的蛋白質中,植物和動物都可以提供,但人類在生物學上更接近動物而非植物,因此人類需要動物蛋白!
如果蛋白質攝入不夠則會導致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 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PEM),嬰兒時期出現這樣狀況會影響大腦發育,嚴重營養不良的兒童比正常兒童有更多的學習和行為障礙問題!
早期人類和猩猩之間分化,和飲食結構來源也有很大關係,大腦的發育需要動物蛋白,而除了人類的靈長類以外,肉食只是偶爾的零食(猩猩也會獵殺其他動物,但不是主要食物來源),而早期人類則因為離開了森林,食物來源必須多元化才能生存,肉食的增加則剛好為大腦發育準備好了環境。
能量效率需要,一直吃草嚴重影響日常工作
一個很有趣的話題,草食動物一天的日常中,除了休息就在吃草,比如像牛,不是吃地上的青青草,就是嚼反芻出來的草料,一天到晚嘴巴吃個不停,這要是人類也這樣的話,每天光吃草就好了,還有時間幹點別的啥?
所以素食類的猩猩每天也有大量的時間耗在尋找食物上,而肉類提供能的能量極大,為了容易消化人類還學會了用火,煮熟後更容易消化,那更是省事不少,因此人類才有大量的時間來搞那些有的沒有的事情!
沒事幹的人類很可怕,所以發展出了現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