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現象丨男子被貓咬後聽信偏方服毒蟲 結果住進重症監護室

2020-12-04 環京津網

來源:看看新聞

7月11日晚上,周師傅在家給寵物貓洗澡,在用吹風機給它吹毛時,這隻貓突然受到驚嚇,往周師傅的左手手掌上咬了一口,周師傅的手上出現明顯血痕。

由於當時天色已晚,周師傅趕到醫院的狂犬病門診時,發現已經關門。

隨後,他想起了在花溪吉林村當土醫生的大姐。

便連夜趕到她家中,想讓她幫忙進行治療。

周師傅的大姐是一名民間土醫生,她的偏方都是娘家人祖傳的,雖然是無證行醫,但有親戚朋友生病時,不時會去找她拿藥。

周師傅的大姐給他吃一種叫『欖豆蟲』的蟲子,稱只要以毒攻毒,服下7隻蟲子,就能治狂犬病。

想到是自己親姐開的藥

周師傅沒有猶豫就吃了下去。

但就在吃完蟲子回到家後不久,

周師傅開始出現肚子疼、嘔吐不止等各種症狀,家人隨即將他送醫。

一晚上的輸液治療並沒有有效緩解周師傅的病情,他已先後昏迷並被搶救了兩次,隨後被送到貴陽市區治療。

經診斷

周師傅吃下的是一種叫斑蝥的劇毒甲蟲。

醫生表示,斑蝥是世界上最毒的甲蟲之一,毒性極強,服用1.5克至3克就可以致人死。

而周師傅一次吃下了7隻,即2克多,已經達到致死劑量。

周師傅自7月13日住進醫院重症監護室(ICU)以來,已經昏迷了一周,還因藥物中毒引起了急性腎損傷、多器官功能障礙症候群等12種病症。

醫生表示

周師傅以後能不能恢復過來,目前還是未知數。

周師傅的家屬表示

周師傅的妻子由於小腦萎縮正在上海的醫院進行手術。

妻子的病情原本就已經花光了家裡的所有錢,現在連周師傅也倒下了。

下一步的治療更是難倒了這個困難的家庭。

(參考來源:貴陽晚報、貴州公共頻道等)

相關焦點

  • 被貓咬了!男子聽信偏方吞下黑蟲子 結果住進ICU
    近日,家住貴陽花溪的周師傅被貓咬了一口,周師傅沒有等到第二天去打疫苗,而是在當晚吞下了一個蟲子,也就是這個舉動讓周師傅住進了重症監護室。就是因為聽信了親戚提供的民間偏方,在吃了一隻這種黑色的蟲子之後,周師傅突然嘔吐不止被送進了醫院。在這之後,周師傅的情況越發嚴重陷昏迷,被送入了重症監護室。一家人怎麼也想不到,一隻小小的蟲子,竟然差點要了周師傅的命。
  • 男子被貓咬傷,聽信親戚偏方吃下蟲子,藥物中毒住進重症室
    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貴州公共頻道轉載請註明全部來源7月11號晚上,家住貴州貴陽花溪的周師傅被貓咬了一口,周師傅沒有等到第二天去打疫苗,而是在當晚吞下了一個蟲子,也就是這個舉動讓周師傅住進了重症監護室上傳失敗周師父的妹妹告訴記者,當時周師傅可能給是給貓洗完澡吹風時燙到貓了,貓自然反應就咬了他。由於當時已經比較晚了,周師傅沒有找到地方打狂犬疫苗。因為大姐經常拿藥給他們治療,周師傅就去了大姐家,大姐就拿了這個欖豆蟲給他們吃,吃了以後當天晚上就吐。
  • 毛毛小感冒竟被送進重症監護室 家長質疑醫院
    如今,新生兒重症監護室已幾乎遍布湖南所有二甲醫院。然而在經濟效益等原因的驅動下,一些奇怪的「現象」也紛紛衍生:有的醫院孩子一出生就要送進監護室「觀察」,而有的醫院孩子哭鬧、發熱也需進監護室,還有的醫院明明孩子病情好轉,還不讓出院。因此不少市民產生了疑問:到底哪些新生兒需要住進監護室?
  • 一女士臀部被恙蟲叮咬,送進重症監護室!
    我們常說「別來無恙」這個恙指的就是 恙蟲 別小看這種不起眼的小蟲子,被咬恙蟲咬了有可能致命6月以來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接連接診了四例恙蟲病患者其中有兩位還一度住進了重症監護室。那麼,恙蟲病該如何辨別?人怎麼會染上恙蟲病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 晉江一市民一個月吃了九百多顆「蜈蚣丸」 被送進重症監護室
    這個春節,他被緊急送進重症監護室,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  一個月吃了九百多顆「蜈蚣丸」­  18號凌晨4點多,一名特殊的病患被送到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救治。這名病患今年53歲,來自晉江安海。當時,他的臉色發黑,一動就咳嗽,尿液竟是醬油色的。經過檢查,醫生發現病患曾吃了一種名為「五蜈蚣」的止咳丸。
  • 重症監護室病人胃管營養管脫落-
    本報訊患者手術後插著胃管和營養管進了重症監護室,哪知兩根管子意外脫落,最終患者死亡。4月6日,渝中區法院開庭後口頭判決:醫院承擔次要責任,賠償患者家屬2.4萬餘元。市民郭正陽稱,前年7月13日,他的父親進食時胸口梗塞,被渝中區一家知名的三甲醫院診斷為賁門癌。同月22日被推進手術病房。
  • 「他還清醒著呢,為什麼轉重症監護室?」
    從急診送過來一位「高血壓腦出血」病人,醫生根據病人的基本情況綜合評估後把他安排在了重症監護室。誰知,到了監護室之後,家屬卻遲遲不讓把病人從平車移到病床。問明原因才得知,原來家屬正在與醫生較勁,他們單方面認為病人此時處於清醒狀態,並沒有什麼生命危險,因此就不應該住在重症監護室,而是應該住在出入沒有任何管制、相對隨便一點的普通病房。
  • 男子聽信偏方,結果悲劇了!
    說起「偏方」 相信大夥腦海裡都有那麼一兩種 燙傷抹牙膏 卡魚刺喝醋 …… 這些都是老一輩所說的土辦法 但隨著醫療越來越發達
  • 河北8歲男孩患重病住進重症監護室 30天書寫感人日記
    核心提示: 「爸爸媽媽,我想你們了,你們不(要)cao(操)心(我的病)……」「兒子,你不要害怕,爸媽就在外邊守著你等著你……」省兒童醫院重症監護室的大門隔斷了父母與重病兒子見面的機會,卻隔不斷父母與兒子的綿綿之愛。父母把鼓勵寫在本子上,通過護士送進去;懂事的8歲兒子把思念、安慰也寫在本子上,通過護士送出來。
  • 「民間偏方」千萬不能 輕信!
    民間流傳有不少治病「偏方」許多人以為試試也許能有效,不過小編提醒沒有科學依據的「民間偏方」千萬不要輕易嘗試!近段時間,銅梁區人民醫院已經接收了兩起食用蟾蜍中毒被送進重症監護室的病人。頭位中毒患者,也是一位胃癌患者,因聽信了偏方,認為食用蟾蜍能夠治療癌症,便食用了一條蟾蜍腿和一些蟾蜍卵,因中毒被送往重症監護室進行搶救。所幸該患者食用量少,經搶救後脫離了生命危險。」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雷淑慧告訴記者,從年初到目前為止,區人民醫院已經接收了5位誤食蟾蜍而中毒的患者,有3位患者經搶救後脫離危險,另外2位患者因中毒過深而不幸身亡。蟾蜍到底能否治病?
  • 與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籤訂共建協議後,密雲區有了首個新生兒重症監護室
    密雲區醫院近日添了一個嶄新的新生兒重症監護室,為呱呱墜地的小嬰兒提供了更好的醫療保障。這一改變得益於上個月密雲區政府與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籤訂的密雲區醫院深度融合統籌共建協議。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在新建成的新生兒重症監護室裡,首例收治的早產兒正在這裡接受全面治療,醫護人員不時在暖箱前巡視,監測患兒的心電圖、體溫、心率、血壓等生命體徵變化。由於此前密雲區沒有新生兒重症監護室,新生兒出生時一旦出現嗆羊水、早產等緊急情況,就需要轉往上級醫院,路途遙遠易耽誤救治時間。
  • 被貓咬了一口,男子吃下世界上最毒的甲蟲,一吃就是7隻……偏方要命啊!
    7月11日晚上,周師傅在家給寵物貓洗澡,在用吹風機給它吹毛時,這隻貓突然受到驚嚇,往周師傅的左手手掌上咬了一口,周師傅的手上出現明顯血痕。
  • 20天新生兒月子中心染肺炎,進重症監護室,爸爸上門討說法想打人
    20天新生兒月子中心染肺炎,進重症監護室,爸爸上門討說法想打人現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錢包也鼓了,不少人第一次生娃坐月子都會選擇住進月子中心。一來,月子中心的阿姨更加專業,二來家裡的老人要麼年紀大了,帶娃困難,要麼就是也有工作在身比較忙,況且看孩子是個很累的體力活,老人家們平常就夠累了,所以這種可以花錢代勞的事可以放心的交給月子中心。不過要想享受到月子中心的服務,門檻可不低,尤其是一些大城市,動輒數萬月的費用可是讓不少人望而卻步。但這住進月子中心就萬事大吉了嗎?那倒也未必,最怕的就是錢也花了,孩子沒有被照顧好。
  • 泉州14歲少女誤喝劇毒農藥百草枯 在重症監護室已5天
    百草枯是一種劇毒農藥,碰上一點點都可能致命。然而,家住安溪縣蘆田鎮的14歲少女小麗卻不小心喝了一大口。結果,至今還在醫院的重症監護室治療。上午11:00,記者來到泉州180醫院時,楊金和夫婦正在重症監護室門口苦苦地守候。他們的女兒,今年14歲小麗的入院治療已經5天了,雖說情況有些好轉,但依然還在處在危險期。楊金和夫婦有三個孩子,小麗是最大的一個。
  • 男孩小區內摔傷重症監護室待80多天 事發小區以沒錢為由拖延賠償
    「你看,這是他整個顱骨,左邊這是完整的,右邊能明顯看出這一整塊顱骨都碎了,有很多裂紋」,文順康的父親指著片子向記者解釋道。就在不久前的7月25日和7月28日,文順康再次接受了兩次手術,「從受傷到現在80天了,一直沒出過重症監護室」,文順康父親手裡拿著手機,手機裡播放著兒子在病床上的樣子,睜著眼睛,身體很少動。
  • 武漢男子誤信偏方吞魚膽,次日肝腎功能嚴重受損送入ICU
    武漢男子誤信偏方吞魚膽,次日肝腎功能嚴重受損送入ICU 聽信民間「生吞蛇膽魚膽能清火明目
  • 吉林動畫學院一女生躺重症監護室快一年,只因被蚊子...
    本文原標題:《吉林動畫學院一女生躺重症監護室快一年,只因被蚊子咬了一口……》新朋友戳 藍字關注我們哦!前一天去醫院就診她還能走住院第二天出現吞咽困難緊接著笫三天出現呼吸衰竭王衍玲直到半個月後才確診患上的是流行性乙型腦炎起因是被蚊子叮了個包從此,這個20歲的花季少女開始常住醫院重症監護室已經11個月女孩患流行性乙型腦炎一查竟是蚊子惹的禍
  • 戰「疫」一線日記:記錄我在市公衛救治中心重症監護室的20天
    不知不覺,我在市公衛救治中心重症病房工作已經20天了。還記得,那是2月24日,我接到通知奔赴市公衛救治中心(市一醫院北院)支援抗疫一線。通過培訓,我被安排到重症監護病房工作。當時就有異地的同學通過微信問我:你面對的都是重症患者,通常與感染源零距離接觸,是否有過恐慌和猶豫?的確,重症監護室,是感染風險最大、最危險的地方,但是這裡也是患者最後的希望。
  • 重症監護室裡的「劉一針」:穿3層防護服 戴3層手套 靜脈穿刺一針成功
    說起「劉一針」這個名字,在濟南市中心醫院重症監護室裡,人人都知道這是稱呼的主管護師劉兆奇。在這次馳援湖北工作中,「劉一針」的針法起了很大的作用。 「劉一針」的技術獲患者點讚 別看他是一名男護士,他的穿刺技術卻出奇的好,由於重症監護室都是危重患者,除了深靜脈置管外,靜脈留置針也必不可少。
  • 「現在還看不到盡頭」 美國俄克拉荷馬州醫生用鏡頭記錄重症監護室...
    當地一名參與救治的醫生用自己的鏡頭記錄下了目前重症監護病房的現狀,他還呼籲民眾能遵守防疫要求,儘早結束這「看不到盡頭」的悲慘一幕。 美國 英特格裡斯西南醫療中心感染科主任 大衛·尚索姆: 今天我要去醫院照顧一些病人,現在醫院越來越滿,重症監護室滿員了,我們所有的設施都在運轉,勉強能應付今天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