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臭名昭著的3大奸臣,一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無人不曉

2020-11-30 騰訊網

《三字經》是我國優秀的兒童啟蒙讀物,在現代已經有許多的幼兒園重新把三字經列入到教學裡面了,在古代的時候,更是在私塾裡面學習的第一課,三字經當中有這樣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孟子在《孟子·告子上》中提出了「人性之善也」,是性善論的代表人物。荀子在《荀子·性惡》中提出「人之初,性本惡」,是性本惡的代表人物。但人到底是善良的還是邪惡的。古往今來善良的人正直的人比比皆是,但邪惡的人壞的人也從來都沒有缺少過。

而人的善良或者是壞,都將會影響他的一生,同時也會影響到別人。 一個領導者的身邊,如果有一個正直善良,有思想的人去輔佐他,那他的事業一定是事半功倍的,反之,他也許會離成功道路越來越遠。在中國歷史上就有這麼幾位君主因誤信壞人,聽信奸人之言,從而導致國家的衰落,甚至是滅亡。我國古代就有臭名昭著的3大奸臣,一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無人不曉。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秦朝時候的趙高,由胡歌主演的《神話》在當時可以說是創下了收視高潮,裡面的人物讓人又愛又恨。愛的是易小川恨的自然是趙高。趙高這個人物在歷史當中是真實存在的。誅殺宗室,謀害公子扶蘇,蒙恬蒙毅丞相李斯等,中場大權在握,手段狠烈。也正是因為趙高加速了清朝的滅亡。

最為有名的便是指鹿為馬,「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怕的不是無德之人,而是有能力卻無德行之人。超高會達到自己的目的指鹿為馬,由此驗證哪些人是聽話之人,哪些人是要除掉。這也正是指鹿為馬的來處。

第二位就是唐朝時期的周興。武則天時期豢養著四大殺手酷吏:周興,來俊臣,索元禮,侯思止。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為了鎮壓當時社會所瀰漫的抵制的情緒,豢養的四大殺手個個心狠手辣,殺人於麻。他們作惡多端將重重的酷刑是實施在別人身上,可能從未想過那些酷刑有一天會用在自己身上,所以想出來的辦法都極其的可怕,但因果輪迴惡人自有惡人磨。

在這四大殺手當中,周興,憑藉著告密,告狀一步一步的由一個小小的九品芝麻官走上了三品大員的職位。但沒想到的是有朝一日自己也會被別人誣告,武則天得知這一消息派其好友來俊臣受理此案。來俊臣設宴款待周興,兩人推心置腹把酒吟詩,來俊臣見時機已到便假裝愁眉苦臉請教周興說自己手頭上有一個案子,但是犯罪之人遲遲不肯承認,可有什麼法子能讓他認罪。

周興一聽,這可是我的強項了,便得意地說說:「這好辦,你先找來一個大甕,在四周砌一個灶臺,把人放到這個大甕裡面,下面用火來燒。他不論是什麼樣的罪證,都會老老實實招供」。來俊臣連高聲稱好好好,隨機馬上命人抬來一口大甕,對周興說:「有人告你謀反,皇上命我嚴查此案,對不起,您現在就自己鑽進甕你體驗一下」。周興瞬間嚇得成了一灘爛泥。還有什麼會不招供的呢?這就是請君入甕這一點典故來歷。

第三位便是大奸臣李林甫,是唐玄宗李隆基朝代的著名奸相,這一個人面柔心狠,表面上一副與誰都交好的模樣,但其實內心陰狠狡詐,見不得別人比他好。在生前時期,因為樹敵較多,每晚睡覺的時候要換幾個住所,甚至是連他的妻妾兒女都不知道他今天晚上到底歇在何處。

在資治通鑑當中記載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口頭上說的好聽,像蜜一樣的甜,肚子裡面卻都是害人的想法,李林甫在為相時期只要是別人有才,有能力,聲望比他高。他便會不擇手段地排斥打擊。採用各種辦法,討好皇帝以及嬪妃獲取他們的歡心,保住自己的地位,然後暗中害人。這就是口腹蜜劍的來源和出處。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四大奸臣,如今家喻戶曉,一人留在一句成語
    中國古代四大奸臣,每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家喻戶曉,你知道嗎? 作為忠臣的對立面:奸臣,是歷史的蛀蟲,不僅蠶食歷史上的各個朝代,也讓歷史一次次的改寫。回望歷史各時期的奸臣,人們無不痛恨,他們既有像和珅一樣的貪贓枉法之輩,也有像李林甫一樣引胡入關最終引發「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 也正因有了這些前危後則,人們總喜歡把這些奸臣的所作所為編寫成各種戒言以及成語,目的也是讓後人可以引以為戒。
  • 歷史上的四大奸臣,留下了四個經典成語,至今都在用
    回顧歷史各個時期,都會出現很多奸臣,讓大家恨得咬牙切齒。又因為這些奸臣,人們總是喜歡把他們的行為編成成語,其目的也是為了讓後人能夠引以為戒。今天要講的古代奸臣,他們各自留下了一句成語,如今我們也在經常使用。
  • 中國古代四大奸臣,死後留下4個成語,現在人盡皆知!
    各位歷史愛好者,今天我們又在這裡相遇了,我是酷愛研究歷史的小賢,今天來和大家聊一下,古代的四大奸臣!凡是才能和功績在自己之上的都或者是受到唐玄宗寵愛的人,都會被他想方設法的除掉,而且特別嫉妒那些進宮之後特別有文學的人,表面上雖然雖然說裝出很友好的樣子,並且經常說一些特別動聽的話,結果都被暗中給暗害了,所以說世人都覺得李林甫是口有蜜,腹有劍,才會有了這個成語。第3位,說的是秦檜。
  • 現在常用的三個成語的來歷你知道麼,來自三位奸臣,是他們留下的
    歷朝歷代都一直出現奸臣,他們在朝廷上不斷地蠱惑皇帝,還有的權力大的更是呼風喚雨,甚至連皇帝都不放在眼裡,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壓榨著普通的老百姓,他們就是嚴重阻礙天下太平的反賊。使得百姓們苦不堪言,讓皇帝也變得昏庸殘暴,導致下面很多的人都因不滿發動起義,爆發戰爭,這些奸臣都沒有什麼好的評價,即使做了好事也會有很少的人記起,他們的過大於功,一直接受著譴責。但古代中有這麼三個奸臣給我們留下了三個成語,很常見也很常用,經常可以聽到。
  • 一生至少貢獻3個成語的李林甫真的只是個奸臣嗎?
    在一般人眼裡,或者說在一般的文學作品裡,李林甫是個奸臣,《新唐書》也直接把他列入《奸臣傳》,那他只是個簡單的「奸臣」嗎?如果他僅只是一個奸臣,那麼,他為什麼能在大唐宰相位上一呆就是19年呢?唐玄宗眼瞎了嗎?
  • 我國這三大著名奸臣,竟是這三個成語的「創始人」,有點意外!
    每一個朝代,雖有自己的特色,但也有許多相同點。那就是,無論在哪個朝代都有忠臣和姦臣。說到歷史上的忠臣,可能許多人都會想到嶽飛,因為他是「精忠報國」的代表。但今天,小編想給大家分享一些有關奸臣的故事。歷史上的奸臣數量也不少,我們就與大家分享一下其中三個有代表性的人物。今天不說這三大奸臣的陰謀手段,而是講他們與著名成語的故事。首先就是著名奸臣趙高。
  • 有一個成語,古今釋義截然相反,它古代是捧人的,現如今卻是罵人
    今天我們來講一個成語,別看這個成語只有四個字,但是這個成語蘊含的知識卻是非常多的,它最特殊的地方在於古今釋義截然不同,古代這個人見人愛,但是演變到現在,這個成語竟然成為了一個罵人的成語了,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成語呢?
  • 中國古代有一個經典成語,原本是身份的象徵,如今成難聽的罵人詞
    核心提示:高中政治書裡有介紹過辯證唯物主義的一個觀點:「矛盾的雙方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這句話在任何一個領域應該都適用,尤其是成語方面。現如今有許多成語都改變了其本來意思,有的甚至和原意完全相反了。比如說炙手可熱,原意指名氣大、氣焰囂張的人無法靠近,現在反而用來形容受歡迎的人了。
  • 隋朝有一著名奸臣,殺了皇帝還睡了皇后,最後留下一句千古名言
    ——吳筠《覽古十四首》在古代,權力最高的就是君王。但是,要想治理好整個國家,單靠皇帝一個人是不行的,需要有各種各樣的人幫助,而這些人一般都稱之為臣子。臣子雖然地位沒有那麼高,但是都能夠清正廉潔,國家肯定會是一片繁榮景象,反之,如果臣子都個個心懷鬼胎,昏庸腐敗,那國家就沒有好。
  • 史上奇葩皇帝,讓寵妃躺在桌上與大臣欣賞,留下一個成語
    史上奇葩皇帝,讓寵妃躺在桌上與大臣欣賞,留下一個成語泱泱五千年中華文明中,在我國的封建帝制下產生了許許多多的皇帝。這其中既有像李世民、趙匡胤、康熙這樣的有能力的明君,但同時也存在著很多荒淫無度、沉迷酒色的皇帝。他們整天不理朝政,只享受酒池肉林的「逍遙」日子,同自己的愛妃調情。
  • 古今意思差距最大的一個成語, 以前讓人追捧, 如今是最惡毒的罵人詞
    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一個成語,這個成語如今經常被用在罵人的場合,它就是「衣冠禽獸」。如今誰都知道「衣冠禽獸」是一個罵人不帶髒字的成語,而且憤恨、侮辱的語氣非常深重,很惡毒。除非萬不得已,這個成語很少強加於人。唯獨那些道德淪喪、行為下流、處事卑劣的無恥之徒,才可能被罵成「衣冠禽獸」。可是鮮為人知的是,「衣冠禽獸」這個成員原來根本不是如今這個意思,它來源於明朝官員穿的衣服。
  • 成就越大越奇葩 盤點古代歷史名人的私人怪癖
    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名人是活在眾目睽睽之下,保護隱私是非常難的。正如莎士比亞一句名言:「大人物的私事,是我們大家都關心的事情。」雖然在古代信息不發達,但不管名人有什麼私人怪癖,還是大小事發生之類,都會引起不小波動;而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更甚,比如:王寶強的離婚事件,鬧得舉國皆知。
  • 抗戰鋤奸往事:臭名昭著的大漢奸,竟死於老鼠尿液?
    1943年的9月,上海某家醫院,接待了一個急診病人。腹痛,上吐下瀉。隨同前來的還有不少人,吆五喝六不是善茬。大夫知道後,立馬趕過來,一看病人,也捏了一把汗。
  • 母親勸女兒,產生一個4字成語,如今變成罵人的話
    成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也是在歷史演變中逐漸形成,有的隨著時代的發展,還改變了原有的意思。在春秋時期,產生了一個非常殘酷的家族鬥爭。一男子受國王之命,去殺自己的嶽父,他的老婆非常糾結,到底是幫丈夫還是幫父親,結果他的嶽母創造了一個4字成語,女兒決定幫自己的父親,最後女婿失敗被殺,這個成語也產生了巨大的爭議,如今還變成了罵人的話。
  • 蘇東坡最搞笑的一句詩,留下了一個「怕老婆」的成語
    在古代,女子地位很低,所謂的「三從四德」就是封建禮教對女性的道德束縛。三從中有一項就是出嫁從夫,一切言行都要聽從丈夫,不可謂不悲哀。但也不乏有例外,歷史上還是有很多「怕老婆」的男人,在家庭中地位幾乎顛倒過來,成了「夫從婦行」。比如民族英雄戚繼光就是典型的懼內。據傳有一次戚繼光在他人慫恿下手持寶劍回家準備嚇唬老婆以振夫綱,戚夫人一見便吼道:拿寶劍作甚?
  • 十二星座對應的古代美女,天蠍座是妲己?
    最近,《陳情令》《長安十二時辰》等古裝劇火熱開播,刷劇的時候不禁想到,在古代的話,十二星座對應的美女都是什麼呢?接下來讓我們腦洞大開,分析一下十二星座對應的古代美女吧!白羊座:花木蘭替父出徵的花木蘭,勇氣與智慧並存。上陣殺敵,英勇無比,就像是白羊一樣有勇用謀。
  • 看圖猜成語:左邊一個鳥字,右邊一個鳥字,中間一塊石頭
    在這幅圖片當中,映入眼帘的應該是這隻碩大的「手」,但是你仔細觀察,「手」裡有一個「天」字。手所佔的面積那麼大,天所佔的面積很小,那麼這個成語應該是什麼呢?是的,它就是「隻手遮天」,它的是一隻手把天遮住。這個成語出自於唐代詩人曹鄴的作品《讀李斯傳》中:「難將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 一個成語形容一個巨星(男明星篇),你準備好成語了嗎?
    一個成語,一個巨星。豪氣沖天 周潤發周潤發作為港產電影動作槍戰片類的代表人物,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經典角色,這些經典角色都似乎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義薄雲天,英雄本色。俠之大者 李連杰武術科班長大的李連杰,早期的電影角色中就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個武功高強、稱奸除惡的武僧。
  • 中國古人發明5萬個成語,為何近現代很少發明新成語了?有3個原因
    早在先秦時期,成語的應用就已十分普遍,而成語的發明也是在這一時期不斷壯大的。此後兩千年來,成語在不斷豐富,但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隨著漢語用詞的完善,新成語的發明也越來越少了。圖:負荊請罪當然,並非近現代以來,一個新成語都沒有了,而是非常少,相比於古代時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 成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中,得道的那一人是誰,你知道麼?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在談起一個人當官,全家人跟著得勢時,通常都會用一句成語,那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但很多人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對這個成語背的滾瓜爛熟,卻不知其出處。如這個成語中得道的那個人是誰,你知道麼?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這個成語的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