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AI醫療器械首證企業——科亞醫療今日品牌全新升級為「科亞...

2020-11-29 網易新聞

(原標題:國內AI醫療器械首證企業——科亞醫療今日品牌全新升級為「科亞方舟」)

根據戰略發展規劃及業務發展需求,科亞醫療自2020年10月19日起品牌正式升級為「科亞方舟」,全新的品牌標識將在本月內陸續完成全場景更新。

此次品牌升級,將使科亞的企業定位更加清晰、更具辨識度,從而更好地將世界領先的AI技術運用於醫療機構,服務於社會大眾。

「科亞方舟」(原「北京崑崙醫雲科技有限公司」同步更名為「北京科亞方舟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是世界領先的人工智慧醫療器械公司。公司自2016年1月成立以來,一直秉承「切合臨床需求、改善診療路徑、實現醫療變革」的企業願景,專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在醫療領域的落地應用,致力於構建新一代人工智慧醫療器械創新合作平臺。

「科亞方舟」自主研發的無創冠脈功能學評估產品—深脈分數®因「具有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與國內外同品種產品相比,性能指標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的卓越優勢,已於2020年1月15日獲得了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中國首張人工智慧醫療器械三類證。

深脈分數®的獲批讓「科亞方舟」成為了現今國際唯一同時擁有中國NMPA,歐盟CE,美國FDA三重認證產品的人工智慧醫療器械企業,更讓「科亞方舟」成為了國內AI醫療器械技術應用領域的領航者。

在積極貫徹國家「醫療新基建」發展規劃的前提下,通過近5年的技術深耕,「科亞方舟」運用國際領先的AI技術將產品落地並貫穿整個臨床診療路徑,逐步實現了有效的數據收集及分析、快速的報告結果產出、精準的治療方案分配等功能,為醫生降低工作強度、為患者減輕就醫負擔,為臨床施術全流程賦能增效,為現有診療流程帶來新的變革。

伴隨全新產品系的導入,科亞此次品牌升級的目的,除優化品牌標識、打造全新品牌形象外,還將重塑全新的品牌發展戰略,具體內容呈現在以下三方面:

產品規劃升級!加碼醫療流程全覆蓋

「深耕臨床科室、賦能職能科室、狙擊重點疾病」是「科亞方舟」在產品開發上的全新戰略規劃,「科亞方舟」針對臨床科室、以實踐AI技術在醫學診療領域應用,優化患者治療體驗,協助臨床醫生為患者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為目的,已逐步完善並構建出針對臨床科室醫療診斷全流程全覆蓋產品體系。

「科亞方舟」現階段研發成型的產品包括三大系列:心腦血管疾病產品系列、影像科應用產品系列、腫瘤外科應用產品系列,共計十餘款,服務的對象從醫技科室擴展到了各臨床科室,整合了包括病歷、影像、病理、生化、免疫、分子診斷等多組學信息,實現了單病種從早篩、診斷、治療的全流程覆蓋。

技術研發升級!智領產品全線延伸

「科亞方舟」將秉承「落地臨床需求、創新技術應用、產品質量合規」三方並重的研發原則,通過搭建從需求分析、數據收集、算法設計到驗證與確認的完整AI醫療產品研發線,實現「研(研發領先技術)——產(生產合規產品)——用(契合臨床應用)」的有效閉環模式,進而全面實現醫療服務質量提升,並為多個臨床服務場景提供多維度、系統性解決方案。

目前,科亞的研發團隊正在迅速壯大,匯聚了有豐富醫療產品開發經驗的產業界精英,多人曾在醫學影像全球知名企業北美研發中心擔任核心研發職務,並有數十位擁有國內外名校學歷的博士/博士後人工智慧科學家。從研發到註冊到實施,每個環節都配備了相應人員,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正在幫助科亞實現產品線的迅速拓展。

品牌標識升級!重塑科亞品牌價值

升級後的LOGO整體設計造型以科亞的首字母KY結合人工智慧AI為形象主體,圖像中暗含著脈搏跳動圖形,代表品牌以醫療健康為業務核心;標識採用對稱結構,象徵品牌的可信、嚴謹、專注,顏色的疊加更富有強烈的科技感和張力。

新LOGO上下兩部分以帆船行駛及蝴蝶展翅的形象做了設計延展,寓意方舟、映像(影像)、前行、創新、發展,標識採用多種顏色疊加,更富有科技感和強烈的張力,象徵著科亞蓬勃的生命力。

從「科亞醫療」到「科亞方舟」,不僅是品牌名稱的更換,更是科亞對品牌角色的自我重申,定位的立體化和具象化時刻提醒我們,醫療企業在追求利益的同時還身負對時代的責任、對家國的責任。未來,「科亞方舟」仍會站在醫療AI行業最前沿,以實際需求驅動技術發展,助力中國健康醫療信息化建設;以頂尖技術重構應用場景,在人工智慧醫療的宏圖藍海上領航!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39期:中關村科學城打造醫療機器人搖籃...
    捍宇醫療成立於2016年12月,是國內首批開展瓣膜介入醫療器械研發、生產和銷售企業。科亞醫療完成B+輪1.5億融資 GGV紀源資本領投近日,國內首張醫療AI三類證獲證企業——「科亞醫療」宣布完成B+輪1.5億元戰略融資。本輪融資由GGV紀源資本領投,崑崙網際網路智能基金、國方母基金、雅惠資本聯合跟投。
  • 惠泰醫療:致力於成為國際化高端醫療器械企業
    作者:韓晉深圳惠泰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惠泰醫療」)專注於電生理和血管介入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現已形成以完整冠脈通路和電生理醫療器械為主導,外周血管和神經介入醫療器械為重點發展方向的全產品線布局。
  • CMEF 2020落幕:10大展區、3萬餘款產品,這場世界級的醫療器械展會...
    作為疫情後首場世界級的醫療器械展會,2020年10月19日-22日,以「創新科技 智領未來」為主題的第83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簡稱CMEF)在上海舉辦。本次展會展出面積超過22萬平方米,來自4200餘家品牌企業集中展出了3萬餘款產品,同期召開了60多場會議論壇。這份官方給出的數據,足以說明,醫療器械仍然是行業乃至整個社會最為關心的話題。
  • 破解行業格局「小、散、亂」 52家國產醫療器械企業結盟
    中國網財經5月16日訊(記者杜丁)長期以來,國內大型高端醫療器械基本被進口品牌所壟斷,不過,進口巨頭們在中國的地位正面臨著來自國產廠商的「圍堵戰」。日前在「第81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上,作為國產自主創新第一品牌的「獨墅聯盟」中的多家企業集體亮相博覽會。
  • 醫療器械市場廣,國內進口替代空間大
    同時,在政策端,鼓勵醫療器械創新和技術升級,為國產創新醫療器械開闢了綠色通道,推動進口替代,有望在多個領域打破國外產品的壟斷局面。總體來說,需求端和政策共同推動國內醫療器械市場快速發展。2014年至2019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 行業丨2020年國內醫療器械利潤排行,IVD成最大贏家!
    俗話說禍福相依,經過此輪疫情的考驗,中國醫療器械企業在國內和國際市場的品牌影響力和認知度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而在疫情之後,國產品牌在擁有核心技術、與進口設備質量一致的情況下,將擁有更多同臺競爭的機會,讓高品質、高性能的國產設備真正進入各大醫院,促進進口替代進一步加速。 而國內哪些械企在這場疫情中崛起?
  • 國產高端醫療器械:國外有市場國內少人問
    一方面,我國生產的高端醫療器械遠銷海外,進入了德、日、法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流市場;另一方面,我國正在使用的高端醫療器械中,80%的CT、90%的超聲波儀器、85%的檢驗儀器、90%的磁共振設備、90%的心電圖機、80%的中高檔監視儀、90%的高檔生理記錄儀是外國品牌,國內產品難見蹤影
  • 國產醫療器械上市公司Top15,群雄逐鹿!
    其一,是受疫情獲益的醫療器械公司;其二,是頭部企業業績持續快速增長;其三,是資本向頭部公司集聚,在疫情之下對頭部企業更有信心。讓我們一起從2019年Top15上市醫療器械企業年報(不含IVD企業),速讀醫療器械行業頭部公司過去一年的發展。2019年,市值Top15國產醫療器械企業中心血管相關企業5家,骨科相關企業4家。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35期:啟明醫療布局全球創新醫療器械...
    近日,福建省藥監局為貝萊勝電子(廈門)有限公司頒發福建省醫療器械註冊人制度試點後第一張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廈門納龍科技有限公司持有註冊證、貝萊勝電子受託生產的數字式心電圖機,由此成為福建省首個醫療器械註冊人制度試點產品。
  • 安康高新區北醫大醫療器械產業園今日投運
    今日上午,安康高新區北醫大醫療器械產業園正式投產運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委書記郭青出席投運儀式。中國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於清明,中國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副總裁、國藥集團聯合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少怡;安康北醫大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治年,總經理朱雯迪;國藥集團醫療器械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胡詠梅,國藥集團聯合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巖,核心市場部總監金高博,中國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董事會辦公室經理黃超出席活動。
  • 2019中國醫療器械行業企業網際網路指數TOP100出爐!
    近日,邁瑞醫療表示,公司十分重視醫療器械產品的信息化應用,公司的BeneVision中心監護系統可以將院內的醫療設備互聯互通,為醫護人員遠程提供患者的生命體徵信息,以及公司的超聲產品具備開展基於大數據的智能化技術在智能化輔助診斷、智能化工作流等方面的研究。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55期:全球醫療器械公司研發排行榜發布...
    天津市率先開展醫療器械唯一標識全域試點 天津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召開的成立兩周年新聞通氣會上表示,推動「三醫聯動」,在天津市全域推廣醫療器械唯一標識(簡稱UDI)。截至27日,天津市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共計賦碼上傳UDI信息35102條,並每日更新、持續上漲,目前佔國家資料庫已發布總量的16.4%。
  • 2019醫療器械行業100強
    目前,中國的醫療器械與藥品的銷售額比例約為0.25∶1,在一般發達國家,這一比例約為1∶1。從人均醫療器械費用看,中國的醫療器械人均費用僅為6美元,主要發達國家人均則在100美元以上。這些差距意味著增長空間,行業專家曾預計未來10年,行業增幅將保持在年均10%以上。
  • 醫療器械龍頭股有哪些 2018醫療器械龍頭股一覽
    醫療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間接用於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體外診斷試劑及校準物、材料以及其他類似或者相關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計算機軟體。那麼,醫療器械龍頭股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具體的了解一下相關的信息吧。醫療器械概念股有哪些?
  • 成渝城市群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現狀
    為客觀評價成渝醫療器械行業發展水平和發展質量,促進成渝健康產業可持續發展,廣州市眾成醫療器械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依託國內首個醫療器械產業大數據平臺,從產業規模、行業企業、產品註冊、創新能力、專業服務、產業集聚等多維度剖析成渝城市群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現狀,旨在為成渝大健康產業發展提供數據支撐、服務支持及創新支點。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5期:平安好醫生AI診療系統覆蓋超3000...
    上海微創入選《亞洲品牌500強》榜單,中國醫療器械14年來首次上榜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了2019年《亞洲品牌500強》排行榜,微創醫療科學有限公司成為該榜單發布14年來首個入選的中國醫療器械企業。瀋陽開展醫療器械"清網"行動,保障公眾用械安全8月26日,從瀋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為強化醫療器械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落實醫療器械網絡銷售企業主體責任,瀋陽市開展為期7個月的醫療器械「清網」行動,嚴厲查處醫療器械網絡銷售違法違規行為,清理違法違規企業、非法產品以及違法違規信息,切實保障公眾用械安全。
  • 電生理和血管介入領域強者惠泰醫療
    今日科創板我們一起梳理一下惠泰醫療,公司是一家專注於電生理和血管介入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已形成了以完整冠脈通路和電生理醫療器械為主導,外周血管和神經介入醫療器械為重點發展方向的業務布局。公司是國產電生理和血管介入醫療器械品種品類齊全、規模領先、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企業之一,也是能夠與國外產品形成強有力競爭的為數不多的企業之一。
  • 2014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藍皮書(全文)
    監管者開啟了醫療器械創新扶持綠色通道,以健康可穿戴設備為代表的器械新應用火山大爆發,行業的創新可謂日新月異;基因測序從喊停到開放、華大20億元大融資,將開啟醫療器械億萬新市場;在CFDA網際網路醫藥新政及移動網際網路背景下,醫療器械也迎來了全新的市場營銷改變。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7期:永仁心!國內首款人工心臟產品獲批...
    新版App增設數據查詢欄目,公眾可以查到國家藥監局對外公布的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相關的產品、企業及許可進度信息。以廣東省為例,近年廣東省推進190家縣級公立醫院升級建設,將47家中心衛生院升級建設為縣醫院,同時為縣人民醫院配齊76種關鍵設備。不只是廣州,全國的縣醫院都已成為基本醫療設備配置的重點。國家藥監局局長調研高值耗材9月12日,國家藥監局局長焦紅帶隊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實地調研醫療機構應用醫療器械唯一標識開展高值醫用耗材管理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