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丨2020年國內醫療器械利潤排行,IVD成最大贏家!

2021-01-14 騰訊網

國產器械加速替代進口

2020上半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的爆發,讓部分醫療設備全球需求大幅增長,全球各國對醫用防護用品、核酸檢測盒等醫療器械訂單量激增,銷售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上漲,部分醫療器械持續脫銷。

俗話說禍福相依,經過此輪疫情的考驗,中國醫療器械企業在國內和國際市場的品牌影響力和認知度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而在疫情之後,國產品牌在擁有核心技術、與進口設備質量一致的情況下,將擁有更多同臺競爭的機會,讓高品質、高性能的國產設備真正進入各大醫院,促進進口替代進一步加速。

而國內哪些械企在這場疫情中崛起?或許下面這份2020上半年醫療器械行業上市企業營業收入排行榜能夠給我們答案。

據統計顯示,2020上半年醫療器械行業滬深A股上市企業營業收入榜單中,企業營業收入共計577.38億元,其中,邁瑞醫療、英科醫療、樂普醫療、新華醫療、振德醫療、魚躍醫療、藍帆醫療、奧美醫療、萬孚生物、山東藥玻為2020上半年醫療器械行業滬深A股上市企業營業收入榜單前十企業。據統計,前十企業營業收入共計381.96億元,佔榜單的66.15%。營業收入位居第一的是邁瑞醫療,達105.64億元。英科醫療位居第二,營業收入為44.5億元。樂普醫療位居第三,營業收入為42.38億元

二、IVD成最大贏家

據統計,截至2020年10月10日,國內醫療器械上市企業達到92家。其中34家為體外診斷領域企業,而體外斬斷領域的企業在疫情中的增長幅度最大,個別企業業績增幅高達1159.39%!接下來我們從營業收入、營業收入同比、淨利潤、淨利潤同比、總資產5個方面對名列前茅的企業做一個數據比對。

首先在營業收入方面,邁瑞醫療以不可撼動的105.64億的成績高居榜首,緊隨其後的迪安診斷、華大基因等企業均是在新冠核酸檢驗試劑方面獲得成功的公司。

在營收同比上,聖湘生物以超1000%的增幅位居榜首,排名第二的東方生物與排名第三的碩世生物,增幅均超過350%。

在淨利潤上,邁瑞醫療以超30億元位居榜首,排名第二的華大基因與排名第三的聖湘生物,淨利潤均超過10億元。

在淨利潤同比上,聖湘生物以超14000%的淨利潤同比位居榜首,排名第二的東方生物與排名第三的達安基因,淨利潤同比均超過1000%。

在總資產上,邁瑞醫療以接近300億元,排名第二的迪安診斷與排名第三的華大基因,淨利潤均超過100億元。

三、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

即便沒有新冠疫情這一黑天鵝事件,我國的醫療器械行業仍然極具潛力,數據顯示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增長迅速,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2021年至2022年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主營收入將有望突破萬億元,我國醫療器械行業複合增長率持續保持在15%左右,中國市場未來一段時間將維持高速擴容態勢。

儘管我國醫療器械行業保持了快速健康發展的好勢頭,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創新產品加快湧現。但整體來看,我國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呈現「小而散」的局面。

根據《醫療器械藍皮書: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報告(2019)》,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90%以上為中小型企業,主營收入年平均在3000萬~4000萬元,與國內製藥行業企業3億~4億元的年平均主營收入相比,還存在巨大差距。

現階段,我國出口醫療器械仍以中低端產品為主,但近年來結構趨於優化,高附加值的產品佔比不斷提升,醫用耗材產品的性價比增幅顯著,而進口醫療器械則仍然以高端產品為主。而此次疫情的出現,無疑加速了我國一部分醫療設備企業邁進的步伐,尤其是對於本次疫情中最大的贏家,國內部分IVD企業來說,快速增長的營收勢必給未來的發展注入更多籌碼。

四、國內醫械行業全面擴容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國家陸續出臺相關政策以完善我國疫病防控和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加快提高疫病防控和公共衛生領域戰略科技力量和戰略儲備能力,加快補齊我國高端醫療裝備短板,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技術裝備瓶頸,實現高端醫療裝備自主可控。

國家發改委和衛健委先後發布《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方案》和《關於完善發熱門診和醫療機構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指出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現代化建設、全面提升縣級醫院救治能力、健全完善城市傳染病救治網絡、改造升級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推進公共設施平戰兩用改造等建設任務;

要加強重症監護病區(ICU)、呼吸、感染等科室建設,配置床旁監護系統、呼吸機、體外膜肺氧合(ECMO)、聚合酶鏈式反應儀(PCR)等設備,進一步加強公共衛生建設,全面做好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等工作。

要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物資保障體系,提升核酸檢測能力,加大疫苗、藥物和快速檢測技術研發投入。多項政策的出臺,加速我國醫療器械行業擴容,促進國家繼續積極支持自主研發創新,加速部分國產先進領域的進口替代。

- END -

文章來源:眾成醫械研究院、器械之家、

中商產業研究院、嘉峪檢測網、IVD從業者、醫療器械創新網

相關焦點

  • 最新| 52家中國醫療器械企業大排行
    點擊查看 ▍來源:賽柏藍器械 / 億歐網▍整理:米克2019年已經過去一半有餘,部分上市企業的半年業績已統計出爐,今年的業績到年底方可知曉,前行最好的經驗是回顧歷史,總結過去。
  • 中一籤有望大賺12萬,是國內最大醫療器械生產商,8...
    32018年上半年淨利潤18.72億元  邁瑞醫療招股書顯示,受益於醫療器械市場的持續穩定增長以及公司在研發、生產、營銷等方面的競爭優勢,2018年1-6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8.0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4.35%;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7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5.25%。
  • 不到3個月收穫121個融資事件,醫療健康業或成2020年最大贏家
    來源:金融界網站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暫緩了投融資圈前進的步伐。近日,天眼查發布投融資大數據,據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17日,全國共有793件融資事件。而回顧2019年同一時期,僅2019年一月,就有824件融資事件。
  • 2019醫療器械行業100強
    作為重要分支,醫療器械依然是當今世界上發展最快的行業。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全球,醫療器械行業的技術和市場都呈現積極狀態,近年一直保持穩步增長。從全球範圍看,醫療器械已經形成了一個集中度較高的市場,僅排名前25位的醫療器械公司,就佔據了全球近六成的銷售總額,美國、歐洲、日本三大區域市場佔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
  • 投融資月報 | 全球醫療器械投融資6月報:治療設備反超IVD
    >本文關聯企業:博奧晶典,CereVasc,Polares medical,HistoSonics,數坤科技一. 2020年6月全球器械與耗材融資概述根據動脈橙產業智庫不完全統計,2020年6月,全球醫療器械與耗材領域共發生43筆融資交易,披露的交易總額約為6.03億美元(不包括IPO、定向增發等)。
  • 醫療器械市場廣,國內進口替代空間大
    2017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已經突破4000億美元大關,2019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為4519億美元,預計2020年規模將有望達到4774億美元。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前景被看好隨著國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醫療需求增加、以及醫保覆蓋範圍及深度的提升,我國對醫療器械需求將持續增加。
  • 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1-2027年)
    **年**半年,醫療器械行業實現累計營業收入1080.92 億元,累計利潤總額92.44 億元,累計營業收入和利潤增速分別為12.05%和4.71%。同期醫藥製造業實現累計營業收入11735.51 億元,累計利潤總額1207.10 億元,累計營業收入和利潤增速分別為8.76%和13.55%。
  • 2014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藍皮書(全文)
    第一章  2014年中國醫療器械政策綜述第二章  2014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綜述第三章 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發展分析第四章 2014年醫療器械行業投資併購分析第五章 醫療器械行業存在的問題分析第六章 醫藥器械產業發展前景展望
  • IPO簡報|中國最大的國內微創外科手術器械耗材平臺康基醫療赴港IPO
    1 公司介紹康基醫療成立於2004年8月,專業研發、生產和銷售各種內窺鏡微創手術醫療器械。根據CIC的資料,按銷售收入計,2019年中國的MISIA市場規模達到人民幣185億元,該公司在國內所有參與者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參與者(包括國際和國內參與者)中排名第四,所佔市場份額為2.7%。
  • 醫藥早新聞:醫藥生物產業成募資「熱點」;諾華成創新藥獲批最大贏家
    IPO2020年醫藥生物新興產業成募資「熱點」2020年上市新股IPO募資總額達4700億元,創下10年新高,較2019年增長超過85.56%。從募資去向來看,與往年相比,2020年半導體、計算機和醫藥生物等新興產業成募資「熱點」。
  • 國產高端醫療器械:國外有市場國內少人問
    規模小,低端化,拖累行業整體形象     「很多大醫院在採購高端醫療器械的招標書上,都明確表明不買國產器械。」邱鋼說,「醫院普遍認為國內產品質量不佳,擔心在使用中會出故障,因此,即便是好的高端產品也受了拖累。」
  • 醫療器械行業多個細分賽道增長可期
    新華社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張小潔)今年以來,醫療器械板塊漲勢明顯。同花順數據顯示,年初至今(截至11月24日),申萬醫療器械行業指數上漲71.89%,板塊內58隻個股中54隻股價上漲,其中15隻漲幅超100%。
  • 國產醫療器械上市公司Top15,群雄逐鹿!
    作者/策劃:浩悅資本創新醫療器械行業組本文原創自浩悅資本,轉載或合作請在本文末尾處留言。2020年4月是年報季,疫情之下對全球各行業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從二級市場上我們可以看到,國產醫療器械Top15公司市值從2020年1月至今大多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55期:全球醫療器械公司研發排行榜發布...
    Outsourcing發布2020年全球醫療器械公司研發排行榜。 飛利浦公布2020年Q3業績:銷售額為49.8億歐元,同比增長6% 飛利浦公布2020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業績。銷售額為49.8億歐元,上年同期為47億歐元。運營利潤為4.76億歐元,去年同期為3.2億歐元。淨利潤為3.4億歐元,去年同期為2.08億歐元。
  • 鄭州醫療器械行業協會2020年度總結大會召開 56家先進企業受表彰
    △會議現場大河網訊(記者 張黎光/文 賀志泉/圖)1月13日上午,由鄭州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和大河網聯合主辦的鄭州醫療器械行業協會2020年度總結表彰大會在鄭州召開。此次會議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方式進行,鄭州醫療器械行業協會100餘家會員企業代表現場參會,300餘家會員企業代表通過線上參會。會上,鄭州醫療器械行業協會秘書長侯麗娜作2020年年度工作總結報告及2021年協會工作規劃。
  • 新股消息|康基醫療通過港交所聆訊 為國內最大的微創外科手術器械...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港交所6月7日披露,康基醫療控股有限公司通過港交所聆訊,高盛、中信裡昂證券和 B of A Securities為其聯席保薦人。康基醫療是中國最大的國內微創外科手術器械及配件(MISIA)平臺。
  • 寵物醫療器械應該怎麼選擇?
    據悉,北京的寵物消費超過5億元年消費量,而上海的寵物花費超過6億元;在2003年中國的寵物數量狗周圍約3000萬,2009年約7500萬隻,寵物狗的數量在2013年猛增到約1500萬隻,增長500%之間短短十年的時間。由此可見,寵物在我們的生活中佔著越來越重要的一部分,寵物醫療器械行業發展慢慢的將會是一大塊美味的「市場大蛋糕」。
  • 國內最大醫療器械臨床前研究服務平臺在天府國際生物城啟幕
    四川新聞網成都6月21日訊 6月20日下午,西點科創(成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業典禮暨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舉行,標誌著擁有國際領先、國內最大的臨床前研究大動物實驗中心儀式上,掛牌於西點科創(成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四川省創新醫療器械臨床研究院心血管疾病創新治療器械研究中心、四川省創新醫療器械臨床研究院肺部疾病創新治療器械研究中心和心肺介入治療新技術培訓中心也正式揭牌。
  • 疫情之下,醫療設備、IVD、耗材、藥品如何「渡劫」?
    ▲2020年2月3-7日,A股醫藥生物板塊和子行業漲跌幅情況(來自:光大證券)其中,醫療器械總體增速最為突出,達10.61%;醫藥商業械企——絕地「逆襲」醫療器械各細分領域受疫情影響呈兩極分化,但相比藥企來說,械企這次的「逆襲」效果似乎更明顯一些,全場最佳,增長10.61%。因為隨疫情同步而來的,是醫療器械行業市場的層層擴容。
  • 惠泰醫療:致力於成為國際化高端醫療器械企業
    惠泰醫療致力於成為立足國內、放眼全球的高端醫療器械生產廠家和系統服務商,將優質的心內科介入產品提供給國內和國際更多的醫生使用,讓更多的患者享受更高品質、在經濟上可負擔得起的醫療產品和服務,打破國際品牌在中國市場和國際市場的壟斷格局,減輕國家醫保支付壓力,引領國內同行業公司一起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