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性善良的孩子,如何引導才能「不吃虧」,聰明媽媽重複遵囑3點

2021-01-10 JOJO育兒說

當年《素媛》案件被曝出來的時候,許多家長都在想,如今社會人心險惡,究竟要不要孩子善良。不是所有善良的舉動,都能換來美好的結果,素媛就是在大雨中送上了雨傘,讓惡人逮住了機會,傷害了這個善良的孩子。

有人說不要讓孩子善良,只有自己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然而大部分人都在說,不要教孩子一昧的善良,要讓孩子知道保持善良,更要對外面的危險存在警惕,提高孩子的防範之心。

一、社會複雜,要求孩子一味的善良,對孩子有哪些風險

1、被拐賣

小趙的孩子長得白白淨淨的,性格非常開朗活潑,在一次和媽媽去商場的時候,有一個有一個陌生的女人,手裡拿著一些零食,找孩子問路。

孩子非常熱心的帶著這個女人走了,這一去小趙就再也沒有找到自己的孩子。

央視有一檔尋親節目叫做《等著我》,就是為了幫助這些,因為個各種原因走丟的孩子,在多年之後重逢。

這些騙子就是利用了孩子的善良,用女性來降低孩子的警惕心

2、遭遇意外傷害

善良又沒有警惕心的孩子,總是比別人多了幾分危險,絕對不要高估了陌生人的善良,也不要低估了社會的險惡程度。人一旦開始犯罪,突破了自己的下限,他們首先選擇的除了女人就是孩子,這些弱勢群體比較好下手,沒有什麼反抗能力。

曾經在殺人拋屍,非法獲取臟器的消息中,有過這樣一條消息,孩子的奶奶帶著孩子在街邊玩耍,轉身買了個東西的時間,孩子就被騙上了車,隨後奶奶就緊追,一兩個小時之後,孩子在路邊被找到了,渾身臟器基本被掏空。奶奶感覺是自己沒有照看好孩子,直接就自殺了,留著外地的一對夫妻,一天後才趕到。

3、被校園暴力

家長一昧的要求孩子善良,其實誘導了孩子軟弱。面對同學們不友好的舉止,善良的孩子總是在內心為他們找藉口。

孩子被罵了,認為是他們心情不好,孩子被推搡了,認為是不小心的舉動……這些行為不會讓孩子奮起反抗,卻依然會造成傷害,讓孩子在自己沒有想到的情況下,遭遇到了校園暴力。

4、好心辦壞事

孩子的善良是不分人的,這是一種無差別的待遇,很容易就會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

小柳的孩子一直非常善良聽話,在學校從來不惹事,可是現在卻被老師打電話通知,說孩子傷害別人,了解過後才知道,那名同學非常害怕蟲子,卻有人拜託自己孩子給那名同學送了一個千足蟲的標本。看著孩子懵懂的表情,小柳有些無奈,怕是孩子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但是因為這種善良,卻給別人造成了傷害。

我們不能因為這是無意的舉動,就否定了這種傷害,有時候天真的殘忍才是最讓人傷心的。

二、爸媽該如何引導孩子聰明的行善

爸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依然是要善於幫助別人,同情弱小,尊敬老人,但是對於幫助的對象卻要提高警惕,不要讓自己陷入了危險中。

1、拒絕比自己強的人求助

爸媽在家裡要經常給孩子講故事,通過故事和案例,提高孩子的警惕心。比如爸媽可以誘導孩子思考,當有一個成年人向你求助的時候,你一定要拒絕,知道為什麼嗎?提問讓孩子自己思考原因,可以加深記憶。

然後用考量的方式,讓孩子理解原因。比如說:你看她比你還要高,又是一個成年人,她都處理不了的事情,你一個小孩子更加處理不了了。這時候你可以推薦她去找警察叔叔或者老師尋求幫助。

在教育中不要拒絕孩子的善良,但是卻可以讓孩子知道,如何迂迴的幫助。

2、不要去往人少的封閉環境

不要讓孩子去人少的地方和相對封閉的環境中玩,更不要跟著陌生人走動,為了防止孩子記不住,家長可以告訴孩子說:「一個善良的孩子,是不會因為貪玩而讓爸媽和老師擔心的。」

先用這種說法,增加孩子的責任心,然後將這種環境的危險給孩子講明,比如萬一你摔倒了,周圍沒有人,就不能幫助你了。萬一你迷路了,沒有人問路,要怎麼找爸爸媽媽?

讓孩子認識到這種地方危險的,下意識的就會遠離。

3、善良不代表盲目

教會孩子善良,還要教會孩子辨別善惡,不能盲目的相信別人說的任何話,要有自己的判斷力,根據自己了解到的信息,判斷這件事情的對錯,自己是否要參與進去。

三、提高孩子的防範之心,對孩子的成長有何優勢

家長提高孩子的防範意識,會在無形中鍛鍊孩子的辨別能力。這種辨別的習慣,讓孩子遇到事情的時候,學會了冷靜思考對錯,不再被情緒主導衝動的做出什麼事情。

這種思考方式,讓孩子將自己接觸到的信息歸攏,從中找出一些聯繫,增強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對於孩子的學習有更多的幫助。

邏輯思維能力強了,可以找到每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對於知識的理解能力更強,這種學習帶來的成就感和自信,會促使孩子主動學習,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自信的孩子往往邏輯能力和表達能力很強,對於一些突發事件的應對,有了足夠敏捷的反應。

提高孩子的防範意識,同時給予孩子一些危機感,讓孩子知道只有自己足夠優秀,才能有能力去應對突發事件和生活的改變,這種對於優秀的渴望和緊迫感,會讓孩子成長的更加迅速。

家長讓孩子善良,不是讓善良成為孩子的軟肋,與其家長自己將孩子保護的密不透風,不如教會孩子自己保護自己。您對於教會孩子善良如何看待?歡迎分享您的看法。

相關焦點

  • 研究證實:寶寶越「爬」越聰明,媽媽要抓住3個月份,正確引導
    研究證實:寶寶越「爬」越聰明,媽媽要抓住3個月份,正確引導 老人們常說「越早爬的孩子越聰明」,這種說法有一定過得科學依據,研究者通過多年的實驗證實
  • 《大壞狐狸的故事》:如何做個既善良又不會讓自己吃虧的人?
    幽默的背後,不禁讓人思考:如何才能做個既善良,又不會讓自己吃虧的人?1、善良的人要有底線法式動畫一貫以小動物為主角,用他們蠢萌的行為,以及性格上的反差來表現主題。比如在第一個故事裡,小豬和兩個朋友送人類寶寶回家。兩個朋友手忙腳亂地處理問題,然後又製造出新的麻煩,小豬原本可以什麼都不管,卻總是因為放心不下成為「背鍋俠」。
  • 精緻洋娃娃換來一張貼紙,媽媽直言太吃虧,孩子卻對媽媽失望了
    ,你太吃虧了。悠悠聽完媽媽的話傷心哭起來,邊哭邊喊:「這可是花花最喜歡的貼紙,花花送給了我,就應該是最貴重的禮物,我對媽媽太失望了,為什麼看不起這個禮物」。 孩子之間簡單的一次禮物交換,卻因為家長的質疑和訓斥引來如此大的波動。其實孩子和大人不同,他們交換禮物的初心就是為了表現彼此的友誼,這也是他們簡單純粹的交際方式,不關乎價值,不做更多的權衡。
  • 孩子幼兒園裡愛打人怎麼辦?惡孩子並非天性,只是不懂交友規則
    文丨宋媽說育兒(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小朋友們一起玩耍,發生點小摩擦、有點不愉快實屬正常,對此,很多家長也並沒有放在心上,一般情況下,簡單開導一下也就過去了。但有些孩子鬧矛盾可不止是調皮搗蛋那麼簡單,他們習慣以「出手傷人」的方式解決問題,這種被稱為「天性本惡」的孩子讓不少父母操碎了心。可話又說回來,「愛打人」真的是天性使然嗎?
  • 「放養」不是「放羊」,教育孩子要做到3點,釋放天性、培養興趣
    「我們班小莫的媽媽又被老師叫到學校了!」 八歲兒子見到我的第一句話,便將班級裡的最新動態告訴了我。 孩子班上的同學,我認識的不多,但單單對這個小莫的印象特別深刻。
  • 24堂積極品格養成課善良|善良: 教孩子做一個溫暖利他的人
    善良是每個中國孩子從小被父母耳提面命的高頻品格之一,「與人為善」「行善積德」更是中華民族倡導的傳統美德。但現如今,點開一些網絡事件的評論區,諷刺挖苦、怒罵指責,不堪入目的汙言穢語比比皆是,「槓精」「噴子」愈發趨向年輕化、低齡化。
  • 小寶寶越會爬越聰明,3個學爬階段媽媽要抓住,正確的引導很重要
    時常聽見有寶寶的家長說,孩子一晃就大了,孩子總是在不經意間,超出家人的預期,寶寶的生長速度驚人,衣服也會突然變小了。寶寶從出生的哭啼,到自己無需攙扶的站立行走,過程時刻牽動著家人的心,學步車,攙扶玩具等等,都希望寶寶早點學會走路。學會走路之前,寶寶要首先學會爬行,才能為以後走好路打基礎,很多家長說,越爬越健康。
  • 孩子總是易怒易暴躁?想要打破與孩子的僵局,3點引導家長要做好
    孩子脾氣就像"火爆猴",控制不住小付家的孩子就屬於脾氣特別暴躁的,平時她稍微多說了幾句,孩子就表現得極其不耐煩,甚至通過踹門摔東西來表達情緒。對此小付表示很頭痛,她不敢發火批評孩子,因為那樣孩子會鬧得沒完沒了。如果這樣子放任不管,孩子大了可怎麼辦?"對自己發脾氣還好,要是在外面遇到了不講道理的人,孩子一定會吃虧的。"
  • 孩子偷錢該怎麼辦?聰明的媽媽會這樣做
    家長如果沒有讓孩子從根本上認清偷這件事,其實再怎麼打罵都是無濟於事的,甚至會,適得其反。如下的這個故事,小編希望分享給大家,也希望大家能有所啟發。  那一年,飛飛6歲半,讀一年級。在炎熱的夏天,他好想要吃一根冰棒。可是她沒有錢。怎麼辦呢?猶豫了很久,他還是從媽媽的羽絨服裡面,拿走了20塊錢。拿到錢後,他花了3塊錢買了一根巧樂茲的棒冰,那是當時孩子們眼裡最奢侈的消費品。
  • 孩子哇哇大哭,軟硬不吃怎麼辦?用「情感引導」和孩子有效溝通
    我連忙過去看一下情況,原來是嫂子拒絕侄子吃冰淇淋的要求,因為孩子感冒才剛剛好,怕吃了對身體不好。但孩子不理解母親這樣做的原因,便開始大哭大鬧,說什麼也不聽。看到這一幕,我的腦海中浮現了許許多多類似的事件。縱觀生活,確實有很多的孩子一遇到不順心地事情就以哭鬧的方式在對付父母,而父母也往往不知道如何去處理而煩惱。
  • 孩子不愛說話的原因有哪些?父母引導孩子多說話,有這3種方法!
    鄰居家孩子很聰明,總是喜歡一個人獨自坐那裡玩東西,而且可以玩很久,相比而言,我兒子就不太坐得住,而且一會兒過來和我說這,一會兒過來和我說那,總是叨叨個不停。鄰居家媽媽說,她希望他家孩子也可以多說話,但孩子總這麼安靜,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導致孩子不愛說話的原因有很多,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最心善的3生肖女,單純善良卻容易吃虧,一生不愁吃穿福運旺!
    單純善良卻容易吃虧,一生不愁吃穿福運旺!屬兔的女人內心總是特別善良。她們很容易信任他人,同情他人的不幸,然後慷慨相助。有時候,即使有人不小心傷害了她們,她們也不會怨恨別人。也許是因為她們太善良了,一些人會利用她們的善良,不斷尋求她們的幫助。即使她們不想接受別人的請求也不知道如何拒絕。她們很容易因為自己的善良而吃虧,但這不會改變她們的善良,她們總是覺得世界是美好的。
  • 2歲娃對要被吃的魚道歉,連說半個小時對不起,網友:寶寶好善良
    細心的父母只要仔細觀察,便能發現,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有了善良之舉。當旁邊的孩子哭了,寶寶會拿自己喜歡的東西去安慰,減輕別人的痛苦,當看到路邊的花草被捏下來,他們會給花草呼呼,說不痛不痛;當到小動物死了,他們會很傷心,會認為自己錯了,沒有照顧好它。孩子的世界是單純,是善良的。最近看到個視頻,便是孩子看到了魚死了,不斷的跟魚說對不起,讓人看了忍不住動容。
  • 孩子好奇心重,父母該如何引導
    經常是媽媽在廚房忙活半天,孩子也吃不了幾口。這天,一位寶媽為了能讓三歲的女兒好好吃飯,特地去市場買了雞爪回來。忙活了半天后,香噴噴的滷雞爪終於出鍋了,這樣子看起來還真讓人挺有食慾的。果然,女兒看到了媽媽做的滷雞爪,趕緊就拿起一個吃了起來,心想:嗯,好吃,不錯,這肉肉真香!
  • 釋放孩子天性,如何培養一個樂觀的孩子?不妨試試「思考三步驟」
    可就是這樣一個孩子,竟然抑鬱了。他的媽媽把孩子帶到醫院的時候,孩子已經好幾天沒有正常睡覺了,也不愛說話,不會告訴媽媽自己到底哪兒難受,只是心裡很壓抑,不想上學,更別提看書寫作業上課了。經過一段時間的溝通,朋友終於知道,原來這是一個非常悲觀,經常對自己感到無力的孩子,因為成績的問題,這孩子才變成這樣。
  • 「壞媽媽」才能培養出好孩子,孩子不需要一個100分的父母
    現在很多綜藝節目也開始從女性的視角來展開,比如《媽媽是超人》、《妻子的浪漫旅行》。在大眾眼中,媽媽看上去是全能的,能帶娃,能工作,能解決一切問題。一個媽媽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然培養孩子最多的也是媽媽。很多偉人都表示媽媽是他們的精神支柱,是他們走向成功的重要扶持者。只有做了媽媽的人才能體會:當媽有多難。
  • 孩子學會頂嘴?家長千萬別生氣,正確引導讓孩子更聰明
    文 | 呵護寶寶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文章字數:約1700閱讀時長:約6分鐘小雨今年8歲,平時在家就經常會跟媽媽頂嘴。比如小雨吃午飯時只吃肉不吃菜,媽媽擔心她營養不均衡,就讓她多吃青菜,結果她直接回懟:「青菜那麼好吃,你怎麼不多吃點。」
  • 弗洛伊德:別讓「強迫性重複行為」,毀了你的孩子一生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小朵的媽媽也不例外。當初為了給小朵挑選一家優質的幼兒園,小朵媽媽幾乎跑遍了整個城市大大小小的幼兒園,最終才選擇了小朵目前就讀的這家私營幼兒園。
  • 媽媽來信| 當我愛上孩子的繪本後,更清楚該如何引導
    編者按:關於親子閱讀,如何堅持,怎樣能正確引導。近期一位媽媽來信,分享了她與2歲女兒間的閱讀故事。她認為,繪本閱讀是很好的親子陪伴方式。對孩子來說,培養了閱讀的習慣。對她而言,孩子的繪本也讓她認識了一個全新而有趣的領域。兩歲3個月的a,最近可以自主閱讀半小時。
  • 聽話教育丨《媽媽的遙控器》如何毀了一個孩子
    從四月開始,每周日早上九點半蔣博士和凱凱一起,在快手和抖音平臺上進行《「蔣」講未來》欄目直播,頗受大家歡迎。有個家長連續看過幾期直播之後,跟我聊起來:凱凱真的很聽話啊,尤其是限制玩遊戲的時間到了就能馬上停止。可為什麼我的孩子那麼不聽話呢?讓往東偏要往西!我要如何讓我的孩子變得聽話。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