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熱播的新《封神演義》中,伯邑考用自己的生命為代價,終於讓姬昌最終能返回西岐,得以自由。但當時姬昌只認伯邑考為繼承人,因此他對於二兒子姬發的歸來並不認同,甚至還對姬發冷言冷語,但由於他的喪子之痛,再加上紂王的殘暴不仁,最終姬昌下定決心,出兵徵討紂王。為了更順利的擊敗紂王,贏得戰事的勝利,姬昌決定邀請姜子牙出山幫助也。當時姬昌在姜子牙的授意下,他焚香沐浴,齋戒三日後,終於得到了姜子牙的認同。
但姜子牙並沒有直接隨姬昌而去,而是要求他坐在車上,同時姬昌親自拉著他奔赴西岐。雖然此時的姬昌已經年邁,但這畢竟是姜子牙出山之後要求他做的第一件事,正因如此,姬昌拒絕了隨從的幫助,他不顧自己身體的年邁,堅持要給姜子牙拉車。當時姬昌拉著車朝西邊一口氣就走了301步,十分疲憊,在此之後,姬昌又走了起來,不過在由於下屬於心不忍,於是在紛紛在車後幫助姬昌推車,在姬昌走完507步後,他終於體力不支,癱倒在路。當時姜子牙稱這就是天意,他之所以會讓姬昌給他拉車,為的就是卜算大周的國運,姬昌最初拉了301步,步履穩健,故西周國富民強,繁榮昌盛,而後507步需要眾人在後面推車,故歷史上就出現了「戰國七雄」,聽到姜子牙的解釋後,姬昌還想再去拉車,但為時已晚,命數已經無法改變了。姜子牙讓姬昌拉車卜算大周國運,歷史上是否真有此事?
有人認為,姜子牙的這番卜算還是有一定的歷史根據,畢竟這個年份契合大周的發展,似乎是有一定的道理。但實際上,就目前而言,夏朝是否存在都沒有定性,商朝算是初始文明,正因如此,截止到目前,還沒有確切的從西周時期流傳下來的敘事性的書籍。
而後世所著的《尚書》、《孟子》、《戰國策》、《荀子》、《春秋》等東周時期的書籍中則有較少的篇幅記載了姜子牙的事跡,但無一例外的都沒有記載這則所謂的預言。在此之後也出現了對姜子牙詳細描述的《史記》,而書中同樣沒有這件事情的記載。
筆者認為,從歷史記載中不難看出,姜子牙雖然能力出眾,但他並不是神仙,自然也沒有卜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