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摸進敵人陣地,不小心踩到一個美軍,槍響過後美軍抱頭鼠竄

2021-01-16 排頭先鋒

作者:翟 邊

1950年11月26日,周德高所在的志願軍第四十軍一一八師三五三團一營一連被調到朝鮮清川江以北新興洞火車站駐紮,秘密地隱蔽在朝鮮安川至滿浦的軍隅裡地區魚龍浦一帶的對岸。

江對岸的美二師就駐紮在魚龍浦,是新興洞通往軍隅裡的重要通道,三面環山,一面臨江。魚龍浦坐落在清川江畔,與周德高所在的志願軍部隊隱蔽地一江相隔。江上原有一座鐵路橋相連,鐵路可從橋上通過。由於美軍狂轟濫炸,江上的鐵路橋已被炸毀,只留下一根鋼軌懸空相連。這裡的新興洞火車站及所在的村莊被美軍二師九團的一個營佔領。

美軍依仗這裡火車站的便利交通,附近320高地上的對空指揮和前臨大江、後靠高山的險要地形,調集30多輛坦克,配合大量的遠射程大炮和輕重機槍組成密集的火力網,將魚龍浦地區嚴密封鎖,構成了所謂的"打不進,攻不跨"的鋼鐵防線。

為了做到首戰必勝,周德高所在的部隊偵察了地形和敵情,作好了周密的作戰計劃和充分的戰鬥準備。接著挑選出精悍強壯、富有作戰經驗的官兵,組成了尖刀連、尖刀排、尖刀班和尖刀組,實施攻打魚龍浦的戰鬥。周德高剛在火線入黨並是身經百戰、身強力壯的老兵,被選中任命為尖刀組的組長,帶領3名戰士組成尖刀組。

具體戰鬥任務是:乘夜從鋼軌上爬過清川江,佔領魚龍浦320高地敵軍指揮部,摧毀敵軍對魚龍浦地區的指揮和控制。

1950年11月26日黃昏時,北風呼嘯,清川江面已結上一層冰。周德高所在一連組成尖刀連,由清川江大橋突襲敵人師部。周德高隨尖刀班摸黑來到江邊,他全副武裝,帶領尖刀組的3名戰士,同尖刀連的全連官兵一道進入陣地,潛伏在與魚龍浦相對的清川江岸。只見大橋被炸塌,但鐵橋的鐵軌沒有全斷,像繩索一樣在半空歪歪扭扭地拉著。

深夜兩點多鐘,喧囂鬧騰的美軍營地已經寂靜無聲。潛伏在清川江對岸的志願軍尖刀連傳出了"過江,向敵人偷襲"的命令。江北岸上山嶺、深谷及小山頭上,突然出現了無數志願軍部隊,他們忍著-20℃的嚴寒,強行渡江。

擔任尖刀組組長的周德高,帶領尖刀組的3名戰士,率先爬出潛伏地,戴上手套,攀上了被美軍炸毀的鐵路橋上僅存的那根懸空鋼軌。清川江面寬40餘米,他們一躍而上,用雙腿夾著鋼軌,用雙手和雙腳無聲無響地攀懸在冰冷的鋼軌上,悄悄向對岸爬去。緊接著尖刀班、尖刀排、整個尖刀連都一一悄然無聲地爬過了清川江。

爬過清川江的尖刀連指戰員,迅速巧妙地繞過敵軍崗哨,穿過鐵路隧洞,然後兵分三路:一路攻佔320高地,一路攻打魚龍浦火車站,一路強佔魚龍浦村莊。

周德高帶領的尖刀組的任務是攻佔320高地。320高地雖然只有30多米高,但它的地理位置卻很重要,它是美軍整個魚龍浦地區的指揮部所在地。因此,美軍在這裡特別加以防範,整個高地工事林立,溝壕、暗堡縱橫,四處設有伏兵。周德高乘著黑夜的燈光,仔細觀察了地形和工事,果斷地作出決定:4人化整為零,各自尋路摸索上山,佔領敵軍指揮部。

尖刀班神不知鬼不覺地進入敵人前沿陣地。正當周德高4人各自摸索前進的時候,突然,寂靜無聲的營地裡傳出了"哇、哇、哇……"的吼聲,接著是"砰"的一聲槍響。原來是周德高尖刀組的戰士彭昌義,在摸索前進中掉進了敵軍的戰壕,踩在一個正在睡覺的美國兵的頭上。

美國兵從夢中被驚醒,先是發出"哇、哇、哇"的叫聲,接著開槍將彭昌義擊中。周德高見了,立即一個箭步衝了過去,"砰"的一槍,將吼叫的美國兵擊斃。

槍聲將睡夢中的美軍驚醒。一時間,320高地叫聲、槍聲連天,一片混亂。周德高趁著美軍摸不著頭腦的混亂之機,一邊打槍襲擾敵人,一邊用英語高喊"繳槍不殺!"疾步跑上了320高地山頂,衝進了美軍的指揮所。

320高地美軍指揮所裡,不知底細的美軍聽見槍聲和吼聲後,一個個驚慌失措,抱頭鼠竄,逃了個精光。

來源:《志願軍老兵回憶錄》

相關焦點

  • 中國志願軍一個團,對戰美軍一個團:兩招打出世界級水準
    一個國家軍事力量的強大與否,關鍵要看陸軍水平。世界軍事力量強大的國家,陸軍水平都很高。而我國陸軍的戰鬥力,也被全世界稱道。那麼到底我國的陸軍實力有多強呢?在朝鮮戰場上,號稱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的美國都被我國志願軍擊敗。足以證明我國陸軍的強大。而其中一場戰鬥,能說明這個問題。抗美援朝戰爭打的非常艱苦,美國領導的聯合國軍隊,有著先進的裝備,但我們志願軍卻有著強大的戰鬥力。
  • 300志願軍包圍兩萬美軍?美軍:中國人是怎麼做到的?
    文\熊貓哥抗美援朝從第一次戰役開始,美軍就覺察到中國人民志願軍比以前的對手都要難纏。用美國大兵自己的話說,「中國人總是把我們包圍,根本不安套路出牌」所以當韓戰停戰,美軍用世界最好的武器卻沒有佔到便宜時,美軍滿世界的吆喝「中國人400萬軍隊參戰,我們只有幾十萬,我們是以少打多」但要知道,新中國初期,全國軍隊也不過400萬,怎麼可能國內一點不留派400萬軍隊作戰呢
  • 心理攻勢擾亂美軍?志願軍中的「戰地夜鶯」
    經過劉祿曾的心理進攻,美軍終於抵擋不住,厭戰情緒蔓延,不得不常常換防。此後的金城反擊戰,劉祿曾仍然戰鬥在最前沿陣地上,用「歌聲」瓦解敵人的抵抗意志。「戰地夜鶯」這個稱號因此而來。善待戰俘大學時代的劉祿曾劉祿曾當年在中國第一所西制大學,東吳大學中學習法律,打下了英文的底子。
  • 張藝謀《最冷的槍》開拍,志願軍的狙擊戰打得美軍不敢上廁所
    這種長期對峙的陣地戰,對裝備劣勢明顯,炮兵火力密度和射程不佔優勢,有沒有制空權的的志願軍來說極為不利。當時,美軍1個軍70毫米以上口徑火炮超過1400餘門,志願軍1個軍僅有各種火炮198門。陣地戰之初,吃過志願軍大虧的美軍,洩憤一樣的向我軍陣地傾瀉炮彈。不僅大炮晝夜炮擊我陣地,坦克也囂張地開到前沿陣地,肆意射擊。平均每天向我重點陣地發射2000餘發炮彈。
  • 零下四十度,衣著單薄的志願軍,長津湖圍殲美軍北極熊團
    從如何保住美國大兵的性命到一路高歌猛進,美軍飄飄然1950年9月,北朝鮮人民軍已成破竹之勢,眼見就要將南朝鮮李承晚部和駐韓美軍趕入大海。9月15日,「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選擇世界上潮汐變化最劇烈的仁川登陸。北朝鮮部隊戰線拉得太長,又不聽中方關於美軍可能仁川登陸的警告,一下被攔腰截斷。
  • 志願軍師長出身騎兵,活捉美軍很納悶:騎兵師為何不見馬
    【徐國夫(1914-2004),安徽六安人,抗美援朝時擔任志願軍40軍119師師長,1955年授少將】志願軍躍出陣地突擊戰鬥中,警衛連被敵人猛烈的炮火壓得抬不起頭,而山上的韓軍也搞不清楚究竟有多少志願軍。
  • 美軍飢腸轆轆,志願軍天降3千發「早餐」,22座暗堡灰飛煙滅
    1952年7月的一個深夜,驛谷川畔出現了5條漆黑的人影,這是中國志願軍的一支偵查小組,他們的任務是護送隊伍之中的炮兵珍藏排長劉建華和通訊兵李寶江秘密潛入敵後,以獲取敵軍暗堡的確切坐標位置。在美軍機槍的盲目掃射之下,他們使用樹枝艱難地搭起了一座浮橋,隨後向前深入,最終潛入到了老禿山的左前方位置。在這裡,劉建華和李寶江與其餘三位戰友們擁抱告別,因為接下來獲取情報的任務只能依靠他們完成了。
  • 全殲美軍「北極熊團」
    新興裡是長津湖以東的一個小村莊,東西狹長,南部山嶺險峻,北面地勢較低。就在27日這天,新興裡地區下起了大雪,氣溫更是降到零下30攝氏度。志願軍第9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宋時輪指派第27軍副軍長詹大南指揮新興裡戰鬥。這位在平津戰役中掀翻傅作義王牌軍第35軍的虎將,此時此刻果斷決定以速制勝,動員官兵要以不怕犧牲的精神生擒「北極熊」。
  • 志願軍全殲美軍「北極熊團」,團旗太花哨,竟被戰士當做蒸籠布
    志願軍第80師清除了外圍哨兵後,對村落裡房屋裡的美軍發起進攻。 可笑的是,麥克萊恩上校戰鬥打響後,竟然昏頭昏腦的以為逼近的志願軍是撤退下來的美軍,還衝他們嚷嚷,結果被一槍擊中並生擒活捉(幾天後傷重而亡)。美軍接下來就由費斯中校接替指揮。
  • 停戰時間到,志願軍和美軍跑出戰壕緊緊相擁,慶祝沒倒在最後一刻
    雙方陣地裡的將士們都在激動的等待著這一刻的到來,他們對這一天已經期盼已久!如今這一刻終於到來了,瀰漫的硝煙漸漸散去,天上的月亮終於再次顯露了出來,皎潔的月光灑滿了朝鮮半島的三千裡江山!一位美軍曾在自傳中,專門描寫了一下那晚的月光:它「低垂空中,好像是一隻中國燈籠」。
  • 上甘嶺高地屢攻不下,美軍:聽說中國兵能夜行八百,殺人於無形?
    他白天用汽車拉一些士兵,大搖大擺地向西開進,還故意在坦克上插上旗子,以此迷惑志願軍,讓志願軍認為他們對上甘嶺沒有企圖。到了夜晚,範弗裡特就趁著夜色的掩護,向上甘嶺地區大規模增兵,想要打志願軍一個措手不及。然而這一招對希特勒有用,對志願軍15軍軍長秦基偉來說,那可是雕蟲小技。
  • 上甘嶺戰役徹底打服美軍,蔣介石:世界上沒人是解放軍的對手
    沒有制空權,志願軍的後勤補給線被美軍狂轟亂炸,就連作戰也轉移到了夜間,因為白天會被美軍的轟炸機輕易發現  。志願軍忍凍挨餓,他們沒有汽車,沒有飛機,全靠自己,除了忍受天寒地凍,他們還要靠雙腿將武器彈藥運到山上。  為了隱蔽部隊,不敢生火做飯,就連喝一口熱水和吃一口熱飯都變成了奢望,土豆和炒麵是他們的主食。很多食物運到志願軍前線就完全變了樣,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志願軍憑藉著頑強的戰鬥意志打贏了武裝到牙齒的全機械化美軍。
  • 美國檔案暗示:美軍秘密赦免731戰犯,曾對志願軍使用細菌武器
    1952年1月27日,天氣極其寒冷,一群美軍戰機向往常一樣飛臨志願軍42軍在鐵原的駐紮地。但是令戰士們大惑不解的是,每天都要投擲大量重磅炸彈和燃燒彈的美國軍機,卻沒有像往常一樣俯衝投彈,而是在陣地上空不斷盤旋。第二天清晨,42軍的戰士們驚訝地發現,在雪地中出現了大量類似於蝨子、蒼蠅和蜘蛛一樣的昆蟲。
  • 美軍最強王牌飛行員,上將兩次發電報嘉獎,被志願軍新手幹掉
    張積慧入朝參加空戰十餘次,從一個新手逐漸成長為了一名優秀飛行員,並擊落了美軍一名王牌飛行員。1952年2月10日上午,張積慧和戰友和美空軍發生了一場激烈空戰。張積慧在僚機的配合下,勇敢衝向了美軍戰機與之近距離格鬥,靠近之後張積慧突然開火,近距離之下敵機閃躲不及,冒著黑煙掉了下去。
  • 一個軍有1萬多門火炮?韓戰裡美軍地炮火力真這麼猛嗎
    應當說,到目前為止,這部萬眾期待的跨年大戲確實呈現出了其應有的製作水準。但美中不足的是,片中所展現的一些歷史知識點卻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例如在介紹侵朝美軍的裝備情況時,劇中曾交代美軍一個軍「就配備火炮一萬四千二百一十門」。但問題是,美軍在朝鮮戰場上巔峰時期的地面部隊(僅算一線野戰兵力)也不過23萬人,一共編為第1、9、10三個軍。
  • 上甘嶺新兵鐵血復仇,孤身堅守反擊殲滅美軍140多人
    他作為一個身材矮小、貌不驚人的初上戰場的新兵,在兩位班長犧牲後,從無所適從到猛虎下山,經歷了一個新兵到老兵的急劇升華;在號稱人肉大戰的上甘嶺陣地上不僅一個人頑強堅守,還一個人陣前反擊,把瘋狂進攻的美軍打得灰頭土臉,傷亡慘重。這位英雄就是林炳遠。
  • 38軍背水一戰,單挑25萬美軍輪番攻擊,寸土未失還反殺2萬人
    猛烈的爆炸,將我軍山頭的花崗巖都炸碎了,防禦陣地的山頭普遍被削平了一米。炮火過後,我軍又要迎來成群的坦克以及跟隨在它們身後黑壓壓的步兵。第一次攻擊被打退,第二次又接踵而至。步兵攻擊的間隙,飛機和大炮又來重複一次轟炸和炮擊。多少英雄好漢,在陣地上被敵人的火炮活活震死。沒有坑道工事,僅憑表面陣地,是擋不住敵人的炮擊的。戰局在不斷惡化,很多陣地甚至一個兵都不剩。
  • 這一仗,我軍嚇得美軍找泰國將軍求援,眼巴巴送給朝鮮140km土地
    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到末期,我志願軍在粉碎敵人的夏秋攻勢和「絞殺戰」後,志願軍再接再厲採取「穩紮狠打」「由小到大」的方針,以「不打則已,打則必殲」的戰略思想為指導,全線發起陣地拔除戰,志願軍的4個軍在氣勢如虎的攻擊下,連克敵人的20個陣地,取得了地面對敵戰鬥的壓倒性態勢。
  • 鐵血38軍一戰封神,血戰三所裡讓美軍膽寒,成就「萬歲軍」威名
    志願軍採用節節抗擊,誘敵深入的戰法,將敵人誘入預定戰場,殲滅 「聯合國軍」部隊。11月25日夜,西線志願軍6個軍在200公裡寬的戰線上對敵發起進攻,38軍再次充當關鍵的角色。軍長梁興初立下軍令狀:一天攻下德川,絕不放走一個敵人。戰至26日14時,第38軍完成了對德川南朝鮮第7師的合圍,經4個小時激戰,殲敵5000餘名並攻佔德川,打了入朝後的第一個漂亮殲滅戰。
  • 志願軍佔領高地,彭總卻下令撤退,麥克阿瑟中了彭總的計謀!
    在志願軍與聯合國軍交戰的第一次戰役中,38軍的表現並不是很理想,尤其是軍長梁興初在指揮上犯了最不應該犯的錯誤。當時38軍112師奉命攻打熙川,途中一位朝鮮同志透露熙川有美國一個黑人團駐守,於是112師向軍部請示是否發起攻擊,並將黑人軍團的情報告知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