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強喵主子——薛丁格的什麼貓?

2020-09-11 中國數字科技館

導語:有那麼一隻貓,它屬於薛丁格,屬於愛因斯坦,屬於物理學史,屬於每一個對量子理論懷有好奇幻想的人。

有那麼一隻貓,它屬於薛丁格,屬於愛因斯坦,屬於物理學史,屬於每一個對量子理論懷有好奇幻想的人。

它犀利敏捷,直指核心,曾經是物理學界初窺量子世界的一把鑰匙;它簡單易懂,也不擺架子,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其樂融融地為之辨析爭論,而今已是人們認識量子理論的一個坐標。

本文將從這隻貓的由來出發,以這隻貓帶來的種種困惑收尾,與讀者到量子領域一遊。

薛丁格的貓,原本是薛丁格和愛因斯坦兩位量子力學的先驅者,為反對(當前主流的)量子力學哥本哈根詮釋而聯手鑄就的一把思想武器。為了介紹這把武器,要先從量子力學的建立,尤其是物質波說起。

那年,愛因斯坦和普朗克等人論證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德布羅意受此啟發進一步提出:組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同樣具有波粒二象性;換言之,可以把物質粒子看成某種波。

從這裡開始,薛丁格的貓就已經在隱隱孕育了。

物質粒子怎麼可能是波?這在當時看來簡直玄之又玄,因而學界的反應極為冷淡。直到愛因斯坦注意到德布羅意的工作,敏銳地察覺物質波的價值,人們才開始認真面對這一概念。而薛丁格(和狄拉克分別獨立地)寫出與實驗結果吻合的波動方程,才終於一錘定音地迫使學術界接受這個「毀三觀設定」:物質粒子確實有波動性。

可以說,為發展物質波這個量子理論核心概念,愛因斯坦和薛丁格有鼎力之功。

青年薛丁格


此後問題來了,那個曾被學術界拿來詰問德布羅意的問題,現在擺在了所有人面前——物質粒子怎麼可能是波,它是個什麼波?不回答這個帶有玄學意味的問題,量子理論無法前進。

多輪激烈的討論後,波恩給出一個非常違反直覺常識,卻最終被實驗驗證的答案:這是概率波,描述粒子被在某種狀態下被「找到」的概率——當考察粒子的位置時,它就是粒子在某個位置被找到的概率。從這個回答出發,波恩、波爾和海森堡等人發展出了對物質波的哥本哈根詮釋。

薛丁格和愛因斯坦對這個回答大為不滿,因為波可以疊加(不妨類比兩圈水波在空間疊加),而概率波的疊加意味著,粒子可以部分處於某種狀態,部分處於另一種狀態。在直覺上,兩種狀態總是互斥的,例如在某一時刻,粒子在這裡就不會在那裡,自旋向上就不會向下。但由于波的疊加,粒子可以時刻處於既此又彼的狀態。

為了反對這個匪夷所思的答案,薛丁格和愛因斯坦兩位大師通過多番討論,最終由薛丁格提出了一個簡單犀利的思想實驗——薛丁格的貓。

實驗大體是這樣的:在蓋好的盒子中,有放射性粒子、毒氣裝置和貓;一定時間後,放射性粒子概率性發生衰變,而毒氣裝置能探測到這次衰變並釋放毒氣將貓毒死;除非打開盒蓋,盒子內的情形無法被外界探測。

如果哥本哈根詮釋是正確的,那麼在打開盒蓋進行探測前,放射性粒子處於既衰變又未衰變的疊加狀態。由於粒子的衰變直接導致貓的死亡,那麼貓也就同時處於既死又活的狀態——不荒謬嗎?

這把思想武器用直指本質的方式,把量子微觀變成日常直觀,不僅讓哥本哈根學派吃下重擊,更讓全世界每個人都看到,原來概率波是這樣一個「怪物」。

薛丁格和愛因斯坦聯手放出重擊,在全世界形成討論的餘波持續至今,但勝利的卻是哥本哈根詮釋——實驗是唯一的裁判。接受了物質波這個概念的衝擊後,物理學界不得不接受一個更加深刻的觀點:物質粒子有波動性,因而可以是多種狀態(更嚴謹地說是本徵態)疊加並存的。在理解了態疊加原理後,物理學終於邁向了更遠的領域。

在這個過程中,薛丁格的貓從攻擊哥本哈根詮釋的武器,變成了物理學家和其他所有人認識量子世界的最簡潔的切入點。其既死又活的狀態也不再是謬論,反而體現了量子世界的本質特性。

從科普的角度說,薛丁格的貓通過展示自身的怪誕,向人們傳達了這樣的信息:量子概念很難與宏觀直覺對應起來,如果用視覺常識來理解量子概念,可能產生諸多誤解困惑。為了將這隻名貓說清楚,筆者選取了與這隻貓相關的五個常見爭論點,(基於學術界主流認識)略加辨析。

從直覺理解物質粒子的波,可能產生這樣的誤解:是不是粒子彌散開,連續分布在整個空間,其分布的形狀像波浪一樣,這樣叫做物質波呢?其實在量子力學建立初期,人們就存在這樣的討論,但這個設想在理論上存在缺陷,也沒有得到實驗的證實。

當前主流觀點認為,物質波刻畫的客體永遠是一個完整的粒子,具有完整粒子的質量、電荷等屬性,不是彌散分布的,這是顆粒性;只不過其傳播方式不能用經典軌道來描述,反而體現出波的某些特徵,這是波動性。兩方面合起來就是物質波的「波粒二象性」。

很多人存在這樣的困惑:打開盒子前的瞬間,放射性粒子是否衰變,換言之貓的死活其實已經有了客觀結果,而打開盒子只是記錄下這個結果而已,所以是否應該說貓「或死或活」更準確呢?

這個認識非常符合直觀常識,但存在一個關鍵的問題,那就是如果放射性粒是否衰變已經形成客觀結果,就不能用這個結果來刻畫物質波,因為這個結果只能數值相加,不再具有波的相干疊加性。

更簡單地說,上面的認識中只有「概率」,沒有「波」,自然是偏頗的。只有接受了「被探測前粒子處於各種可能的疊加」這個設定,才能超越「概率」,完整地理解「概率的波」。

如果讀者有興趣閱讀量子力學教材中關于波函數的論述,對這個問題會形成更清晰的認識。

如果只有打開盒子才能真正確定貓的死活,那麼貓的死活是人唯心決定的嗎?

對量子體系的觀測當然不是唯心的。最簡單的例子是電子雙縫幹涉實驗,不論人眼是否觀察,接收屏上都有幹涉條紋,因而量子觀測並不唯心。

回到這隻貓,如果用定時器將盒子自動打開,再用生命檢測儀器把結果顯示出來,那麼不論人是否觀看這個結果,貓都解除了「既死又活」的狀態,坍縮到死或活的確定結局。

上面說到生命探測儀,那麼是否可以用這類儀器觀測盒子的震動、紅外特性、二氧化碳排放等方式,隨時監測貓的死活呢?這樣一來貓的死活就是隨時確定的,不再是既死又活的怪貓。

上述探測在現實技術上可行,但在這個實驗中卻不被允許。請注意,在這個思想實驗中,「盒子」有著超然的地位。

「除非打開,否則盒子內部不可探測」這個條件,排除了上面對盒子的所有間接探測。正是這個苛刻的條件,保障其內部粒子可以被刻畫為概率波,進而讓貓的死與生具有疊加的特性。

通過上一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可以認識到這個思想實驗的核心並不是貓,而在於盒子;貓可以替換為任何生物或者狀態參數,而對盒子的規定不能更改。換言之,薛丁格貓的本體其實是盒子。

正因為間接探測盒子是完全可行的,才說明這個盒子並不屬於宏觀世界:人們永遠造不出一個「無法」被探測內部的盒子,它只能是思想虛構的產物。其被虛構出來就帶有宏觀世界所不具有東西,那是量子世界的本質特性:其內部保障了概率波的疊加。

換言之,薛丁格的貓本質上是以宏觀現實中並不存在的量子黑盒為媒介,將量子世界的基本狀態——波的疊加——在直觀上展示出來。


至此,我們追蹤這隻貓的足跡,一路看過量子力學史的若干節點,在世人對量子概念的幾個爭論點走走停停,僅浮光掠影地遊覽了量子世界;離去此貓,面對親友相問,讀者朋友或許只留一句:景區沒啥,無非波的疊加。

但那隻貓知道,量子理論的歷史遠遠沒有寫到終點。當人們對量子世界的下一個認識大突破來臨,這深邃黑盒中無形無狀的貓,又將如何與人對視呢?


作者:於赫夫(理論物理學博士,長春工程學院講師)

相關焦點

  • 薛丁格的貓,喵!
    薛丁格的貓,喵!這種情況,類似於薛丁格的貓。這是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提出的一個實驗——把一隻貓扔進盒子,盒子裡有毒藥,毒藥的開關由放射性的粒子控制。如果粒子衰變,則會打開毒藥開關,但粒子何時衰變都是隨機的。這意味著,如果不打開盒子,你不知道這隻貓是死還是活。這是不確定性原則。舉個現實中你我都會遇到的例子。
  • 主子の心理 | 當你學喵叫時,貓主子都在想些什麼
    (喵主子式嫌棄臉)首先是眼神交流——簡單來說,就是盯到喵發毛(喵內心OS:哪來的憨憨); 然後再試探性地「喵~~」一聲,愉快的對話就可以開始了。 我:喵喵喵~(你好呀!) 貓開口:喵喵?喵?(你誰?哪來的?)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比喻什麼 薛丁格的貓通俗解釋
    薛丁格的貓這句話真的是比較火的,但是還是有很多的人不太清楚這到底是個啥意思,來看看薛丁格的貓比喻什麼?  薛丁格的貓比喻什麼:  薛丁格的貓,比喻一件事如果你不去做,它就可能有兩個結果,而一旦你去做了,最後結果就只能有一個,你的參與也直接幹預了結果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
    薛丁格的貓是物理學的四大神獸之一,並非是指某種動物,而是一種思維實驗。接下來講一下這個實驗的背景故事。二十世紀物理學的兩大支柱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大家對相對論比較了解,或者是即使不懂什麼意思但是會經常聽說。
  • 什麼是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的貓是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都聽說過的東西,但是我們當中有多少人真正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薛丁格的貓是在說是什麼?不過,他最著名的還是是「薛丁格的貓」,這是他為了反對哥本哈根學派關于波函數的觀點而用一隻貓做的思想實驗,但後來,被廣泛應用於形象描述宏觀和微觀物理體系的不同之處。
  • 薛丁格的貓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薛丁格提出的貓的理想實驗並不是要證明什麼,而是表達對波恩統計解釋的不滿。微觀世界中物質的運動並不能用牛頓力學去描述。德布羅意給出物質波的概念後,德拜對薛丁格說「既然是波,怎能沒有波動方程?」薛丁格給出了方程,但是他本人也不知道這個方程的意義是什麼。後來波恩給出了統計解釋,認為波函數模的平方代表空間某個位置找到粒子的機率。波恩的解釋和實驗非常吻合,波恩也因此拿到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不過也有一些物理學家對波恩的解釋不滿,愛因斯坦的那句「我不相信上帝在擲骰子」就是對機率解釋的不滿。
  • 明星大偵探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 薛丁格的貓出處哪裡
    《明星大偵探》第三季最後一期節目中,撒老師提出薛丁格的貓的想法和白白提出的楚門世界的想法真的腦洞大開,看完之後頭皮發麻,接下來小編會帶大家深入了解一下薛丁格的貓這個理論。  「薛丁格的貓」是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於1935年提出的有關貓生死疊加的著名思想實驗,是把微觀領域的量子行為擴展到宏觀世界的推演。當時的實驗過程是:在一個盒子裡有一隻貓,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質。之後,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將會衰變並釋放出毒氣殺死這隻貓,同時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不會衰變而貓將活下來。
  • 戰魂銘人薛丁格的貓是什麼 新道具薛丁格的貓介紹
    很多玩家們對於這些新的道具都很陌生,很對的玩家們還不知道這些新道具是什麼,那麼新道具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新道具薛丁格的貓怎麼樣?下面就來看看新道具薛丁格的貓介紹吧。 新道具薛丁格的貓可能還會有很多的玩家們都不知道這個新道具的存在,所以對於玩家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陌生的道具,在其實在遊戲中薛丁格的貓這個道具是很特殊的一個道具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指的是什麼
    在解釋「薛丁格的貓」時,我們先簡單介紹下薛丁格!首先可以聲明的薛丁格不是中國人,薛丁格全名叫埃爾溫·薛丁格,他是奧地利著名的物理學教,1887年8月12日出生於奧地利,父親是英國人,母親是奧地利人,父親是天主教信徒,母親是路德教派的信徒。
  • 薛丁格的貓,指的是什麼,大多數的理解都是錯誤的
    今天,是薛丁格133歲誕辰。薛丁格的貓是的指的什麼再次進入視野。很多人對薛丁格的貓的理解可以概括成一句話:「貓在箱子裡在「死的」或者「活著」兩種狀態之一的概率各是50%,只有打開箱子才會知道是死」或者「活」。但是你如果讀了《生命是什麼》之後,你就會發現這種理解是多麼的膚淺和不準確。
  • 《戰魂銘人》薛丁格的貓怎麼樣 薛丁格的貓強度評測
    導 讀 在戰魂銘人手遊中,有很多不同的道具供玩家們獲取,近期遊戲上線了幾件新的道具,薛丁格的貓是遊戲中新推出的一個道具,那麼這個道具是什麼呢?
  • 聽說你家喵主子發情了?
    好吧,這裡我們又歧視了一下雲養貓的……但在這裡你們也可以找到自己的樂子,看看喵主子們是如何被發情的喵星人折磨的。。。如果你是一個貓奴,如果你家裡有一隻或者多隻喵主子,那你一定經歷過喵主子天天晚上鬼哭狼嚎的日子。。。
  • 薛丁格的貓與人性
    這隻貓有點兒像《愛麗絲漫遊奇境記》裡那隻「柴郡貓」,不知在什麼時候就會顯露出那張惡作劇的貓臉,咧嘴嘲笑人類的智力。薛丁格的貓到底給哥本哈根詮釋出了道什麼難題,以至於霍金都想離開輪椅拿起槍打死這隻貓呢?他的思想實驗巧妙的將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連接了起來,讓微觀世界的不確定性變成了宏觀世界的不確定性。
  • 薛丁格的貓在講一個什麼道理?真的存在「既死又活」的狀態嗎
    學物理的朋友對「薛丁格的貓」這個實驗是非常了解的吧?但是這個小小的實驗說明了什麼問題呢?可能大家的理解也是五花八門的吧?「薛丁格的貓」是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於1935年提出的有關貓生死疊加的著名思想實驗,是把微觀領域的量子行為擴展到宏觀世界的推演。
  • 愛因斯坦的骰子,薛丁格的貓,你真的懂嗎?
    愛因斯坦的骰子,薛丁格的貓,你真的懂嗎?作為討論量子力學就不可能繞過的話題,薛丁格的貓的名氣已經遠遠超出了量子力學的範圍。當然了,有些人只不過是拿它來開玩笑。但是還有更多的人,自以為了解薛丁格的貓,實則有著非常大的誤解。那麼,薛丁格的貓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它為何還和愛因斯坦有關呢?
  • 薛丁格的貓到底講的什麼?為何如此有名?
    最近有很多人問這個問題,記得某位央視著名主持人(這裡就不點名了)也會有這樣的質疑:薛丁格的貓到底是什麼?薛丁格養的貓嗎? 當然不是,如果確實薛丁格養的貓,也不會與科學聯繫在一起了!
  • 薛丁格的貓究竟是什麼?為什麼讓人如此抓狂?
    在量子力學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思想實驗,即著名的薛丁格的貓的實驗,那麼這個實驗究竟是什麼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喜劇《生活大爆炸》中關於薛丁格的貓的有趣一幕)假設有這樣一個系統,A點是電子發射器,可以發射電子。
  • 帶著自家喵主子去野營是什麼畫風?你們感受一下...
    首先關於如何攜帶喵星人,通常大家都選擇方便實用的雙肩包……儘管有的喵主子會好奇心爆棚有的主子會覺得不太舒服而生氣有了喵主子,睡帳篷也有了「貼心」小夥伴它們會為你守著帳篷 嗯……最後友情提醒,如果真想帶自家主子去野營或者旅行什麼的,還是要儘量做好萬全的準備啊;) ref:https://www.instagram.com/campingwithcats
  • 我就是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薛丁格方程是根據一些零星的事實和猜想建立起來的,用它可以非常好地描述微觀世界物質的運動。可這個方程的根本物理意義是什麼,薛丁格沒有給出來。問題來了,放射性物質什麼時候衰變完全是不確定的,那麼箱子外面的物理學家用波函數來描述貓的狀態時就不好辦了,根據態疊加原理,這時只能說貓有多大的可能性是處在活態多大的可能性處在死態,也就是說貓是處在死態與活態的疊加態上。或者說這隻貓百分之多少是活的,剩下的百分之多少是死的。貓的這種狀態和現實生活的實際是格格不入的!
  • 線上展覽 | 「薛丁格的貓」到底是什麼?
    實驗是這樣的:一隻貓被關在一個密閉無窗的盒子裡,盒子裡有一些放射性物質。一旦放射性物質衰變,有一個裝置就會使錘子砸碎毒藥瓶,將貓毒死。反之,衰變未發生,貓便能活下來。薛丁格設計了這個可怕的實驗來挖苦量子理論荒唐的一面,按照量子論支持者的解釋,在打開盒子看貓之前,這隻貓非生非死,而是處在典型的量子態,即活與不活疊加的離奇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