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要從我讀小學的時候說起,九五年的打工潮促使一大批進城務工的人奔波在全國各地,當時只有7歲的我也隨父母四處奔走。有幸的是我的父母選擇了蘇州這座美麗而又富饒的城市。所以理所當然的我也就在蘇州讀書了。住的地方是在滸墅關,京杭大運河的旁邊,這是一個能深刻反映蘇州魚米之鄉這個事實的地方,天藍水綠,魚米富饒。我童年的回憶幾乎全都留在了這個地方。當時讀書是在蘇州市中心小學,早上7點半到學校,一直到下午的3點半放學,這中間都在學校裡度過。午飯一般都是在學校吃,大部分家長都會給孩子去送飯,我的爸爸媽媽工作不忙了也會給我送飯。工作忙的時候我就自己在學校食堂吃飯,講到食堂那麼接下來是重點啦。我記得當時學校食堂的飯有好幾種:雞腿套餐、骨湯餛鈍、和紅燒排骨麵。雖然前兩個也很好吃,但我認為最好吃的就是紅燒排骨麵了。
紅燒排骨麵:食堂師傅做面用的灶是那種磚砌的大灶,就是現在農村家裡蒸饅頭常用的那種大灶。
面是用新鮮的麵條,細方形的柱狀面。最重要的就是那紅燒排骨了,燉好的一塊塊的排骨在盆中擺著,色澤紅潤,香味撲鼻!到現在想想還讓人直流口水。準備好這些後接下來是煮麵,面煮八分熟,撈出來瀝水抄入提前放好清湯的碗中,再放入焯水的油菜,
最後夾上一塊紅燒大排擺在最上面,再澆上一勺燉紅燒大排的湯,整個步驟一氣呵成,頃刻間一碗紅燒大排面就做好了。現在每次餓的時候都會想起這碗紅燒大排面,口水就會不自覺的流出來,總感覺吃這碗面的時候有幸福的味道。就這樣我和父母在滸墅關住了5年,在這個地方有著我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坐船,第一次爬山,第一次去動物園,第一次騎自行車,第一次踢足球,第一次釣龍蝦,第一次做飯,第一次玩火把房子點了,第一次打架,第一次作弊,第一次學英語滿滿的回憶。之後我回到了山東老家讀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學,中間再也沒有去過蘇州,直到2014年的時候,我又重新去到了蘇州滸墅關當年住的地方,去尋找那段童年回憶,可是,當時我住的地方早已不在了,學校也不在了,替代它們的是高檔小區、大型商場和綜合CBD,再也找不到當年的痕跡了。只留下了那年京杭運河旁邊裝沙船用的碼頭吊車,靜靜的在運河旁邊,只是靜靜的待著。
那時候我才發現當年的一切包括那船那河那吊車都和那碗紅燒排骨麵一樣刻在了我的記憶中,也只有在記憶中能找到。時間過得很快,中間記憶斷斷續續拼湊不齊,但我愛吃麵的習慣不知從什麼時候就這樣養成了,無論什麼時候只要能吃到一碗熱騰騰的面,就感覺很幸福,而那碗紅燒排骨麵則成了我記憶中的味道。
可能每個人心中都存在這樣一個難忘的味道,就像我心中的那碗面一樣;存於記憶中的味道,難忘卻又再也回不去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