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移民縣城:50年35萬移民,造就亞洲最大人工淡水湖

2021-01-08 何文雪觀天下

說到我們國家的淡水湖,淡水湖的朋友都知道一點,中國有五大淡水湖,他們分別是「福鼎湖」、「太湖」、「巢湖」、「洞庭湖」、「洪澤湖」,其中,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面積近4000平方公裡,更是5a級旅遊景區,除了這些天然的淡水湖之外,還有人工形成的淡水湖,一般來說,人工淡水湖是由水庫和南水北調等工程形成的。

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是基於南水北調工程最終形成的淡水湖——丹江口水庫,丹江口水庫可能沒有三峽水庫那麼有名,但是丹江口水庫在各個方面都有著重要的地位,是被稱為「亞洲天地」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庫的形成與淅川縣的移民有著密切的關係。

位於河南南陽的淅川縣可以說是中國移民第一大縣,丹江口水庫2/3的水域面積在淅川河上,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乾渠的引水渠頭,是淅川縣第九重鎮的村,建設丹江口水庫時,這裡也是中線工程的主要淹沒地區,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雖然背井離鄉讓人傷心,但工程的順利進行,離不開他們的遷移。

丹江口水庫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建設,到70年代竣工,在這20年左右的時間裡,淅川陸續轉移到了20萬人左右,之後,在2000年後的南水北調工程中,很多地方被水域淹沒,再過幾次就會有15萬人左右移民,所以在近50年的時間裡,淅川人總共移民了35萬人左右。

這意味著移民不能回到自己的故鄉,但這一行動使南水北調工程順利完成,丹江口水庫順利建成,南水北調是國家戰略的大行動,中線工程始於漢江上遊的丹江口水庫,供水區域遍及哈南省部分市區、河北省部分市區、北京和天津,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這個方案構思出來,中線工程浙川丹江口水庫庫區移民搬遷才全部完成,總工程歷時60年左右,涉及人口超過4億人。

世界那麼大,您能看到小編的文章就是一種緣分。本文的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

相關焦點

  • 外媒:因中國有錢人移民湧入 溫哥華奢侈品市場火爆
    中國日報網10月16日電(信蓮)據路透社10月15日報導,在溫哥華一家豪華車經銷店,一名19歲的大學生最近將自己2014款法拉利換成了價值35萬加元(約合人民幣172萬元,加元和人民幣兌換比率是1:4.9)的2016款賓利。
  • 山東這個湖,面積佔整個縣城的2/3,中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
    在中國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許多風景名勝和歷史遺蹟,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各大城市發展迅速,許多城市中都有其獨特的歷史和文化特色,那個地理位置非常優越,位於山東省江蘇省2市3市9縣市區的結合部,山東大學,山東省的這個湖,面積佔全縣城的2/3,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
  • 全球移民輸出國印度第一,中國第三!中國人最愛移民美國?!
    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國家,每年都有來自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外籍人士通過不同的項目申請移民美國,其中也包括了來自中國的申請人。在移民目的國這一選擇問題上,《胡潤中國投資移民白皮書》2015年曾經公布過一份研究報告,報告顯示,美國和加拿大是中國高淨值人群最想去的北美國家,移民指數排名第一和第三。其中,美國又是全世界移民意向者的首選之地。
  • 潤泊城移民專家解析:為什麼萬那杜是世界上最容易移民的國家
    根據最新的《中國國際移民報告》顯示,經濟危機刺激了國際移民的流動,亞洲人是國際移民最大的群體,中國移民美國人數連續兩年遞減,投資移民將繼續成為重要移民群體。另外,該報告也指出了移民融入問題越來越引起移民接收國的關注。
  • 丹江口水庫86歲移民:三代人50年兩次移民,「為了國家,光榮!」
    即便是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用時也僅僅不過二十年。1952年,國家第一次提出從南方「借點水」的想法。6年後,丹江口大壩正式開工建設,途中因為蘇聯撤走專家等問題停工數次,一直到1973年,一期建設才宣告完工。當時,壩高162米。
  • 改國籍移民,帶走萬億!富豪「掏空中國」成癮
    之前,亞非銀行發布了「2019年世界財富遷移報告」。  其中,在各國家的遷移排名中,中國當之無愧的成為了最受矚目的一個國家。在2018年中,中國移民海外的富豪人數再次突破了記錄。    2017年,中國移民海外的富豪總人數為1萬人,在2018年中,移民海外的富豪總人數已經達到了1.5萬人,增長了50%。而排名第二的俄羅斯移民人數只有7000人,中國移民總人數比俄羅斯高出了一倍。
  • 中國第四大淡水湖面積增至2036.2平方公裡
    呼倫湖是內蒙古第一大湖、東北地區第一大湖、中國第五大湖、第四大淡水湖、亞洲中部乾旱地區最大淡水湖,為構造成因的礦化度受環境影響較大的淡水湖。呼倫貝爾市政府官方消息稱,2019年,呼倫湖綜合治理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水質指標穩中向好,水量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生態環境明顯恢復,呼倫湖自然保護區內的野生鳥類、魚類種數分別達到345種和32種,種群數量也有所增加。
  • 加拿大BC省企業家移民
    加拿大BC省企業家移民,bc(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正在開展一項新的移民試點計劃,以吸引外國企業級到全省的小社區發展,從而增加移民為本省帶來的經濟利益。重點是最低投資額僅需10萬加元!申請個人資產最低30萬加元投資要求相比bcpnp企業家類別的現行制度項目大幅度降低。
  • 全球最大的「移民國家」,超1000萬華人居住於此,網友:長見識了
    ,許多的人對於移民還是表示能夠理解的。所以今天我就想來給各位說上這樣一個全球最大的「移民國家」,超1000萬華人居住於此,網友:長見識了。 其實提到移民,我們許多的人對此都是並不陌生的,移民簡單來說,就是從一個國家轉移到另外一個國家去工作和生活
  • 研究指出加拿大七成新移民不後悔"移民加拿大"
    「如果可以重新作出決定,你是否仍然會移民加拿大?」加拿大統計局最新公布的研究指出,超過七成的新移民認為「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  加統計局二份研究報告先後調查了近萬名2001年至2002年間抵達加拿大的移民。
  • 中國淡水湖面積排行榜,中國「最大」,「最小」的淡水湖分別是誰
    湖泊,陸地表面窪地積水形成的比較寬廣的水域,漢語定義:湖與泊共為陸地水域,但湖指水面有蘆葦等水草的水域,泊指水面無蘆葦等水草的水域,接下來介紹我國淡水湖面積排行榜,一起來看看有你認識的嗎。
  • 有了史上最高的移民配額,移民加拿大,真的會更容易嗎?
    在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加拿大移民部宣布未來3年移民配額提升到123萬,此次提升移民配額是經濟刺激措施中的一項。為應對疫情加拿大出臺了大量補助措施,政府的首要任務是應對疫情帶來的危機,而提高移民目標也是方式之一。那麼隨著移民配額的提高,移民加拿大是否會變得更容易呢?
  • 江西「小三峽」竣工驗收,實施全國最大抬田工程減少3萬移民
    江西「小三峽」竣工驗收,實施全國最大抬田工程減少3萬移民 鄭文龍 王劍/中新網 2017-12-25 21:59
  • 都說美國是移民國家,這些移民都是從哪裡來的?
    大家會說,1620年11月,第一批清教徒乘坐「五月花號」帆船抵達麻薩諸塞州的科德角,並且創立了一個不同於歐洲的公民自治社會。清教徒只是後來者,早在13年前,也就是公元1607年,104名漂洋過海的英國人,組成一個殖民團體,在乞沙比克海灘建立了詹姆士鎮,這成為英國在北美的第一個永久殖民地。這僅僅是開始。
  • 加拿大在「移民大國」人設上越走越遠
    3月21日,加拿大統計局發布最新數據稱,他們正在迎來一個多世紀以來最大規模的移民數量:在2018年的最後三個月裡,超過7萬名移民湧入加拿大,使得該國全年接受移民量達到321,065人。從上世紀70年代起,來自亞非的有色族裔移民取代歐洲移民成為「壓倒性多數」,形成加拿大第五波移民定居潮。
  • 老鄉帶老鄉 美國350萬新移民扎堆住在十個都市圈
    自2010年以來,美國人口增長了5.5%,其中一半增長是由移民貢獻的。而在720萬新移民中,有近一半都居住在美國十個大都市區。決定移民們會在哪兒定居的因素有很多,一座城市的就業機會、交通便利性,以及社區氛圍都影響著他們的選擇。
  • 英國傑出人才移民申請條件,移民英國有才更容易
    隨著中國富人的崛起,越來越多的國民嘗試著想要「走出」國門,尋求更好的機遇與發展。誰說只有有錢人才能移民?有才比有財更容易!英國傑出人才移民申請條件移民方式各有各的門檻,想要移民英國,不一定要有財,其實有才也是可以的,且隨UVIC一同往下看。
  • 西媒:美墨邊境最大移民收容所暴發新冠肺炎疫情
    參考消息網7月2日報導西媒稱,美墨邊境最大的移民收容所近日暴發新冠肺炎疫情。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7月1日報導,古巴醫生代龍·埃利松多·羅哈斯證實,位於墨西哥北部塔毛利帕斯州馬塔莫羅斯的一座移民收容所,已經出現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 研究顯示:澳大利亞移民對澳式俚語接納度更高
    更多亞洲移民湧入 移民整體英語能力有所下降儘管澳大利亞學者的研究表明了移民學習澳式英語的優勢,但兩年多以前的2016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比起2011年人口普查時的調查數據,來澳移民的英語能力有所下降。據SBS報導,2016年澳大利亞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該年度在澳居住5年的移民的英語流利程度,要比5年前移民的流利程度下降了兩個百分點。2011年,在澳大利亞居住了5年的移民人口中,約有8%的人英語說得不好,或者根本不會講英語;到了2016年,這一數字上漲了1.8%。在5年前來到澳大利亞的移民人口中,大約有9.8%的人英語說得不好,或是根本不會。
  • 華人移民擺脫不了的中國背景和迴避不了的本地化
    紮根異鄉的一代移民 1995年,李丁移民加拿大。在2000年以前,從中國內地來加拿大的移民很少,當時多倫多沒有一份中文報刊,也沒有一家中文網站。和很多初來乍到的新移民一樣,很多事情他都不了解,但又很想弄明白。 移民帶來的安家費怎麼打理?新移民怎麼交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