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龍 王劍/中新網
2017-12-25 21:59
中新網南昌12月25日電,江西省水利廳12月25日宣布,有該省「小三峽」之稱的峽江水利樞紐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該工程實施了全國面積最大的抬田工程,累計抬田3.75萬畝,減少移民外遷3萬人。
記者從江西省水利廳獲悉,工程竣工驗收委員會由江西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扶貧和移民辦公室等單位和吉安市等政府代表組成。12月23日至24日,峽江水利樞紐工程在吉安市峽江縣順利通過竣工驗收。
工程完成投資89.43億元 為江西投資最大水利樞紐工程
江西省副省長吳曉軍在出席驗收會議時表示,峽江水利樞紐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標誌著工程進入正常運行管理、全面發揮效益的新階段。
據了解,峽江水利樞紐工程是一座以防洪、發電、航運為主,兼有灌溉等綜合效益的大(一)型水利樞紐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項重大供水節水水利工程之一。
江西省水利廳提供的數據顯示,工程建成後,可使下遊南昌市防洪標準由10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多年平均發電量11.42億度;改善上遊航道65公裡;並為下遊32.95萬畝農田提供可靠的灌溉水源。
2011年7月31日,江西峽江水利樞紐二期圍堰工程實現截流合攏。 資料圖 王劍 攝該工程於2009年9月奠基,施工總工期72個月,2013年7月底第一臺機組具備發電條件,2015年8月主體工程完工。工程批覆靜態總投資93.39億元(人民幣,下同),目前實際完成工程投資89.43億元,為江西目前投資規模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
實施全國面積最大的抬田工程 減少移民外遷3萬人
峽江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過程中,實施了全國面積最大的抬田工程,累計抬田3.75萬畝,減少移民外遷3萬人,保護了耕地資源的永續利用。
2017年8月,航拍下的江西峽江水利樞紐。 資料圖 李小明 攝峽江水利樞紐工程走出了移民搬遷與美麗鄉村建設相得益彰的新路子,工程累計搬遷安置2.5萬餘人,49個省直單位對口支援,實現工程建設與美麗鄉村建設雙贏。
工程打造了環境與保護並重的典範,在工程建設的同時,對所涉及的環境進行保護,加強水庫周邊工業和生活廢水汙染防治建設,設置專門的航道和魚道,以加強水土流失綜合防治。
(原題:江西「小三峽」竣工驗收,實施全國最大抬田工程減少3萬移民)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相關推薦
評論(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