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都知道的名字。我們日常聽過的汽車品牌都是它家的,據了解,歐洲賣出的4輛車中就1輛來自大眾汽車集團。那就讓我們說說大眾汽車吧,大眾汽車,從德語翻譯成英語意思就是人民的汽車。這正是這家公司早在1973年的創立目標 「為德國人民造車」。
大眾汽車它從哪裡發家呢?一個叫費迪南德的人和一輛叫甲殼蟲的車,甲殼蟲是費迪南德·波爾舍想出來的。接下來的10年他在賽車平民汽車,甚至飛機引擎上都留下了他的印記。他在一戰時為奧地利設計了飛機引擎。他甚至創造了第一輛油電混合動力汽車。
1933年,行業內的一個朋友將他引薦給阿道夫·希特勒。當時,希特勒提出能夠為即將到來的大獎賽賽季建一輛賽車的德國公司可以贏得250,000帝國馬克。因此他與德國政府籤約製造3輛模型車,這個合同的成果就是大眾甲殼蟲。甲殼蟲一開始打算叫做「快樂的力量」汽車。甲殼蟲的最高速度不會超過100公裡/小時,市價390美元。建造它的唯一目標是,讓人們可以乘坐安全又經濟的交通工具。
1939年,二戰爆發,大眾汽車工廠開始生產軍用車輛。包括一種兩棲行駛的甲殼蟲模型和聲名狼藉的V1型飛彈,軍用設備的生產讓大眾工廠成了主要的轟炸對象。1945年,世界重歸和平。像大部分歐洲地區一樣大眾汽車工廠成了一片廢墟。同時,費爾迪南·波爾舍由於為希特勒工作而在法國入獄,被放出來後,波爾舍已經72歲了。後來英軍少將埃文·赫斯特掌管了被轟炸後的大眾汽車工廠且重新開始生產。終於第一批甲殼蟲汽車從生產線產出。當時福特汽車公司曾有機會免費收購大眾汽車。但他們拒絕了,他們認為這家公司一文不值。到了1948年費爾迪南已經不再直接參與甲殼蟲運營,轉而關注另一個項目,保時捷356。這款車拉開了保時捷傳奇的序幕。1950年費爾迪南最後看了一圈工廠,最終能看到自己的願景實現非常開心。一年後他去世了,享年75歲。
甲殼蟲早期的成功僅限於歐洲境內。在美國,這款車型很難賣出。當時美國汽車零售商每買1輛美洲豹就要配3輛甲殼蟲,而美洲豹的需求非常高。結果是,在美國人嘗試了甲殼蟲之後他們愛上了這款車。而美洲豹卻成了陪襯,全球化大眾汽車公司的崛起。到1955年大眾汽車已生產了一百萬輛甲殼蟲。甲殼蟲的成功讓大眾汽車可以在1965年售後奧迪。那時大眾汽車的未來一片光明。
2012年 大眾汽車子公司奧迪收購了義大利摩託製造商杜卡迪。進一步提升了大眾汽車在汽車行業的地位。如今大眾汽車已經是最大最有價值的公司之一了如今在2016年的全球財富500強榜單上排名第7。2016年11月它的市場價值達到638億美元。並且過去兩年保持歐洲汽車市場份額最大的寶座。全球13%的乘用車都是由大眾汽車生產的。2015年其生產了993萬機動車。大約每分鐘生產19輛車,為全球第2大製造商,僅次於豐田。
大眾汽車以世界上的風和潮流名字命名汽車。比如Polo就是以北極風命名,帕薩特是以德國信風命名。捷達是以亞熱帶到中緯地區的急流命名。在野史中記載,如果波爾舍接受了希特勒的提議,甲殼蟲可能會成為蘇聯的標誌。無論怎樣,現在每個人都會感謝大眾汽車如今擁有的超凡工業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