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日本研究中心成立 擬展開特色「海派日本研究」

2021-01-1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6月23日電 (記者 許婧)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23日在上海交大舉行成立儀式,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國際研討會同日舉行。

  來自中日兩國近100名特邀嘉賓及200餘明各界人士與會,結合中日兩國當前的形勢和世界發展趨勢,圍繞「新時代背景下中日關係的新格局」「『一帶一路』倡議與中日合作」等主題進行研討,探索解決共同面臨問題的對策,暢談兩國和平和共同繁榮的願景。

中日兩國近百名特邀嘉賓和200餘各界人士與會。 許婧 攝

  中華日本學會常務副會長高洪對上海交大日本研究中心的成立在促進中日兩國學術對話,增進兩國之間相互理解方面的作用十分期待。他認為,新時代的中日關係需要形成新格局,上海的日本研究也要別開生面。相信上海交大日本研究中心將與學術同行開展密切的合作,為豐富中國的日本研究寶庫做出新的貢獻。

  上海交大日本研究中心主任、法學教授季衛東將「別開生面」的著眼點首先放在了「海派日本研究」上。

  所謂「海派日本研究」,是上海交大校友、著名政治家汪道涵提出的命題。

  「海派日本研究的主要特徵是中西合璧、面向太平洋,從而形成視角的多元性、思想的包容性,這意味著要在全球化、多元化的大格局中定位日本。上海是中國市場經濟的中心,也是長江流域的龍頭,海派研究勢必更多關注企業、貿易、金融、航運、城市治理、中央與地方的政府間關係等現實問題,更具有技術性和專業性。把地球與地方密切聯繫在一起的『全球本土化』,讓不同文明和文化和諧共處的『多元文化』,這就是海派日本研究的風格。」季衛東如是說。

  據介紹,研究中心將堅持海納百川、周流不息的特色和包容性,側重法政高端對話、經濟深度合作、科技共同創新、城市新型治理、海洋開發政策這五個維度的實證分析和交流。藉助獲得教育部國別研究重點基地認定的東風,中心擬建立中日交流人才資料庫、中日經濟法規資料庫;計劃出版一套關於現代日本的多視角研究叢書、一套關於東亞共同體思想的翻譯叢書、一份日本研究期刊;還計劃在已召開的涉日研討會的基礎上,每年舉辦一次中日高端論壇,在政治、法律、海洋等重要領域推動兩國各界精英的對話,開展公共外交,並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方式促進多樣化的溝通。

  此外,中心將加強人才培養方面的兩國合作,為21世紀中日兩國溝通、理解以及合作培養一批傑出人才作為橋梁和紐帶。

  上海交大與日本淵源頗深,一直重視與日本的交流合作以及日本研究。在改革開放時代,上海交大與日本的交流合作日益頻繁。2018年正值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籤署40周年,季衛東說上海交大日本研究中心的成立,「是機緣巧合,也是使命召喚」。

  上海交大黨委書記姜斯憲表示,上海交大在中日教育交流與合作方面成果顯著,是中日兩國和平友好關係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學校將以成立日本研究中心為契機,促進中日兩國加深相互理解、爭取合作共贏,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更大的貢獻。

  曾在1992年陪同日本天皇夫婦訪問上海交大的日本駐滬總領事片山和之出席了當天的活動。他表達了對日中關係未來發展的美好願景,並希望以紀念中日友好條約籤署40周年為契機,推動日中兩國高校、日本與中國各界之間的交流。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亦出席了成立儀式和紀念研討會。他表示,日中的合作與發展離不開兩國學術、社會、文化等各個層面的交流,希望中心能夠架起一座日中交流合作的橋梁,為兩國友好關係的發展奠定基礎。

  當天,上海交大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向福田康夫和日本亞洲調查會會長五百旗頭真頒發了上海交大日本研究中心榮譽顧問證書;上海交大副校長徐學敏代表學校與神戶大學、慶應義塾大學籤訂了合作協議。

  據悉,新設立的日本研究中心將在已有的日本研究和中日關係研究基礎上,結合東亞乃至世界巨變的現實,嘗試進行理論創新和方法論創新,弘揚「海派日本研究」特色風格,打造中國一流、國際知名的日本綜合研究平臺和政策智庫。(完)

相關焦點

  • 季衛東:上海交大日本研究中心將光大「海派日本研究」的風格
    季衛東:上海交大日本研究中心將光大「海派日本研究」的風格 季衛東 2018-05-28 09:37 來源:澎湃新聞
  • 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成立_媒體聚焦_上海交通大學新聞學術網
    他指出,上海交大作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在中日教育交流與合作方面成果顯著,是中日兩國和平友好關係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學校將以成立日本研究中心為契機,促進中日兩國加深相互理解、爭取合作共贏,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更大的貢獻。中華日本學會常務副會長高洪對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賀。
  • 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成立—新聞—科學網
    6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舉行成立儀式,同時召開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的國際研討會。來自中日兩國近300多名特邀嘉賓及各界人士參會,重點圍繞「新時代背景下中日關係的新格局」、「一帶一路」倡議與中日合作、亞洲整合與人才培養、中日經濟法務交流等主題進行討論,探索解決共同面臨問題的對策,暢談兩國和平和共同繁榮的願景。
  • Nitto冠名上海交大日本研究中心專題講座第四講成功舉行
    2019年10月9日,由Nitto日東集團冠名的上海交通大學(以下簡稱「上海交大」)日本研究中心專題講座第四講在上海交大徐匯校區開講。
  • 馬德秀在「上海系統生物醫學研究中心」成立慶典上的致辭
    今天,上海交通大學高朋滿座、濟濟一堂,各位尊敬的來賓應邀前來出席「上海系統生物醫學研究中心」成立慶典。我謹代表上海交通大學,向「上海系統生物醫學研究中心」的成立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向光臨慶典儀式的所有領導、中外嘉賓致以最誠摯的謝意!   當前,以腫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為代表的慢性病,已替代傳染病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
  • ...一張「中醫名片」:海派針推中心今在嶽陽醫院青海路名醫特診部...
    ,『手到病除』是我們的優勢和特色。」作為華東地區唯一的國家針灸、推拿中醫診療中心,針推中心曾為上海醫療服務作出積極貢獻。此次發揮品牌效應和學科優勢、重啟海派針灸推拿中心,嶽陽醫院旨在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打造中華第一路——南京路經濟圈的中醫特色品牌,服務高端白領和國際友人。
  • 上海交通大學舉辦中日青年精英夏令營
    此次開放日活動由上海交通大學主辦,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外國語學院、凱原法學院承辦,並得到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留日分會、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上海分會、中等日語課程設置校工作研究會的有力支持。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周承出席開放日活動並致辭。
  • 「彩虹魚深淵生命科學應用研究中心」在上海張江掛牌成立
    「彩虹魚深淵生命科學應用研究中心」在上海張江掛牌成立 2015-06-23 20:16:066月23日電 (記者 許婧)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深淵中心」)和上海彩虹魚深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彩虹魚公司」)23日在上海張江舉行「打造世界級深淵生命科學應用研究中心暨共建重點實驗室籤約儀式」,該研究中心的成立,標誌著在深淵生命科學應用研究領域的一個世界級研究中心落地上海。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
    全球12個戰略國際合作夥伴:交大兒醫具有良好的國際合作背景,先後與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家醫療機構展開醫教研等諸多領域的合作。近年來,醫院陸續與12個國際頂尖兒童醫療、科研機構建立起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並在此基礎上成立了5個聯合實驗室(中心)。
  • 海派針灸推拿中心在嶽陽醫院青海路名醫特診部全新亮相
    9月22日,海派針灸推拿中心在嶽陽醫院青海路名醫特診部全新亮相。周院長指出,嶽陽醫院是全國唯一一家以針灸推拿等非藥物療法為主的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手到病除」是我們的優勢和特色。重啟海派針灸推拿中心,旨在於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積極發揮地理優勢,打造中華第一路——南京路經濟圈的中醫特色品牌,服務高端白領和國際友人,午間門診和夜門診服務將惠及更多上海乃至長三角地區的百姓健康,讓海派中醫更具影響力和時代氣息。
  • 全國臺灣研究博士生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
    9月20日,第七屆「全國臺灣研究博士生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新建樓舉行,上海交通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主辦了此次論壇。該論壇由上海交通大學臺灣研究中心於2013年發起,並於2013年和2015年分別主辦兩屆。
  • 「熱帶特色生物資源研究開發中心」規劃及建築設計
    評審會現場為充分發掘和提高西雙版納熱帶地區和周邊生物多樣性資源開發,立足於西雙版納地區豐富的熱帶特色生物資源,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利用研究所的人才資源和科研設備等實力,擬與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合作共建「熱帶特色生物資源研究開發中心
  • 化學所「化學生物學研究中心」成立
    3月14日,中科院化學所「化學生物學研究中心」成立,該中心聘任史一安教授擔任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北京大學等單位的有關領導、專家出席了成立大會。「化學生物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張禮和院士發賀信表示祝賀。
  • 日本首相更迭的政治學研究
    這促使國內外學術界更加關注「日本首相更迭」問題。   「日本首相更迭」作為一種與國家權力密切關聯的政治活動,是政治學的重要研究範疇。與其他跨學科的研究視角相比,基於政治學視角展開的課題研究,不僅是「日本首相更迭」研究的本體與基礎,而且更利於深刻揭示其本質內涵。
  • 頌缽音療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為了深入發掘頌缽文化,中國第一家頌缽音療研究中心-北京駐顏美容科學研究院頌缽音療研究中心於2019年9月21日「國際和平日」當天宣告成立。這標誌著「頌缽音療」正在邁入科學發展的新軌道。頌缽,又稱喜馬拉雅缽(Himalaya bowl)。由金、銀、銅、鐵、錫、鉛、鋅七種金屬組成的頌缽,是以喜馬拉雅山的隕石燒熔提煉再由手工打造而成。
  • 全球首家自媒體電影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中國網訊  2020年9月26日,在金秋碩果的九月「全球第一個自媒體電影研究中心暨2020首屆自媒體電影論壇」在北京懷柔光華視覺園隆重舉行。該研究中心將打造的全球首部自媒體電影《毛澤東在北大》也同時落戶光華視覺園區。來自學界、行業、創作、研究、投資機構等領域的100多位代表精英齊聚揭牌儀式及論壇活動,從平臺、內容、產業、研究四個維度開展高端研討。
  • 專訪日本「一帶一路」研究中心負責人進藤榮一:炒作「中國債務陷阱...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王雯雯】日本筑波大學名譽教授、國際亞洲共同體學會會長進藤榮一對很多國際問題都有深入研究。他曾表示「美國政府搞貿易保護主義的行徑實在是愚蠢至極」「21世紀是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的世紀」。2017年11月底,為讓日本社會認識到「一帶一路」倡議正為解決全球性棘手難題提供有效方案,年近八旬的進藤榮一與多名日本學者在東京發起成立日本「一帶一路」研究中心。
  • 誕生於上海的「紅唱片」為何珍貴?
    上海城市文化研究學者、上海圖書館研究館員張偉現場賞析1935年版《義勇軍進行曲》的原聲版9月25日,7張珍貴的「紅唱片」亮相在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 「心醉夜色-黑膠金曲」活動現場。當晚,還舉辦了一場由 「紅唱片」引發的「紅色經典盛宴」,文化研究專家親自導賞,帶觀眾一探「紅唱片」的前世今生。「紅唱片」為何珍貴遊客的體驗,從現場展示的紅色收藏品開始。黑膠「紅唱片」是上海城市記憶的重要部分。1951年,公私合營上海唱片製造有限公司成立,廠址就設在徐家匯——原百代唱片公司舊址,生產、製作「紅唱片」為其特色。
  • 整合學術力量和資源 帶動東北亞研究與交流:大連外國語大學日本...
    2020年9月24日,大連外國語大學日本研究院成立儀式在該校圖書館報告廳舉行。希望研究院整合各方力量,服務國家新型智庫建設的需求,不斷致力於將人才培養、學術研究和國家發展戰略相結合,在學術研究、人才培養、智庫功能和擴大國內外學術交流方面作出重要貢獻。  遼寧省省委省政府外事辦公室主任應中元在儀式上,對大外一直以來對遼寧外事事業發展和高端翻譯人才培養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
  • 目前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的歷史變遷,有同濟大學和大同大學的血脈
    五大交通大學交通大學是明末中日甲午戰爭後,由中國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盛宣懷清朝直隸總督王文韶在上海組建後來的國立交通大學,在民國時期被譽為「東方的MIT",解放後交通大學主要分為5大知名高校,最出名的是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還有北京交大、西南交大和遠走臺灣省的新竹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