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
(資料來源——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全國中草藥彙編)
別名——水馬、蝦姑、鰕姑、馬頭魚、龍落子、龍落子魚。
藥科——來源於海龍科動物線紋海馬、刺海馬、大海馬、三斑海馬和小海馬的全體。
產地——線紋海馬、刺海馬和三斑海馬分布於東海及南海,大海馬分布於南海,小海馬在我國各海域均有分布。
藥類——補陽。
藥性——溫。
藥味——甘、鹹。
入經——肝、腎。
功效——溫腎,壯陽,散結,消腫。
主治——癥瘕積聚,腎虛作喘,陽痿,遺尿,跌扑損傷,癰腫疔瘡。
現治——尿頻,白帶多(體虛)。
參治——瘕塊(久虛積聚),宮冷不孕,諸惡瘡。
藥理——促進免疫,延緩衰老,抗疲勞,抗血栓,抗腫瘤。
用法——水煎,丸劑,散劑,外用(研末敷患處)。
用量——水煎(常量3~9克),外用(適量)。
禁忌——孕婦忌服,陰虛火旺者忌服。
自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