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車界的異類 用木頭造車的摩根
摩根(MORGAN)是一家特立獨行且頗有想法的英國運動汽車製造廠,摩根的創始人在Henry Frederick Stanley Morgan於1909年創建了摩根汽車公司,主要生產運動車型。摩根已擁有超過100年的歷史。
【Henry Frederick Stanley Morgan(1881-1959)】
【摩根(MMC)的LOGO】
早期摩根汽車生產的車型均為3輪雙座的運動車型,前軸採用了與當時汽車相同前橋結構,而後軸則像一臺放大版的摩託車後部,採用鏈條傳動,摩根3-wheeler是一種介於汽車和摩託車之間的車型。摩根3-wheeler的車身結構有點類似19世紀的馬車車身,木質的龍骨成為了車身的受力部分,蒙皮則採用了金屬材質。
從1909年至今,摩根一直在堅持手工生產這樣三輪汽車,且車身構造和製作工藝一直延續了當年的設計,摩根3-wheeler可謂車壇的一棵常青樹。當然,按照當今的眼光來看,這就是一臺嚴重過時的汽車產品。沒有主動安全性、空氣動力學可言,更沒有電動助力轉向、ABS、ESP等駕駛安全輔助配置。但來自全球源源不斷的訂單,依然支撐著3-wheeler的生產線。
這種汽車相對傳統四輪汽車結構更加簡單,重量更輕。使用不大的引擎功率也可以讓它跑得很快(現在生產的3-wheeler引擎採用V2風冷引擎,最大功率82hp,破百時間僅需6秒出頭)。雖然只有三個車輪,但較大的前軸輪距依然可以保證輕巧的摩根在彎道中的穩定,較輕的車重和兩個前輪,讓他的制動性能媲美四輪汽車,而單後輪驅動的形式,則可以讓V2引擎的扭矩輕鬆突破輪胎的抓地極限,很容易在彎道中做出轉向過度的姿態。3-wheeler是一臺不乏樂趣,但又相當考驗控車技能的小玩具。
【1936 morgan 4-4】
摩根汽車公司自己也意識到了三輪汽車的局限性,終于于1936年推出了第一輛真正意義上的汽車,這臺車被命名為4-4。4-4的命名很簡單,意在說明這是一臺4輪的,採用4汽缸引擎的汽車。
【1955 morgan 4/4】
1955年,名為4/4的新一代車型替代了老舊的4-4車型。全新的4/4引擎改為福特提供,前懸架改用更加先進的獨立懸架。時至今日,摩根生產的4/4和Plus 4(取名方式跟水果很像,Plus在這裡代表引擎排量加大)車型延續著過去4/4的樣子,引擎依然由老夥伴福特提供。
上圖中4/4是專為慶祝摩根4/4誕生75年而生產,雖然擁有上世紀50年代的外形,但這確實是21世紀的產物。有人說保時捷911的設計師是全世界最懶惰的汽車設計師,車技君以為,Morgan的設計部才是保時捷911設計師跳槽的理想選擇。
這就是摩根的車身生產線,沒有ABB焊接機器人,沒有自動化傳送裝置。幾個木匠就這樣利用木頭生產出Morgan的車身,連接木頭主要靠樹脂粘接工藝。這樣的車身剛性怎麼樣呢?其實以一臺不到800KG的車來講,其需要的車身抗扭剛性以這樣的木結構是足夠的,何況木頭的受力特性跟鋼鐵完全不同。木頭可以看作天然的纖維化材料,雖然無法與現在的複合碳纖維材質相提並論,但木頭依然不失為一種優質的材料。為什麼早期的飛機不用鋼鐵製作而採用木頭呢?morgan使用木頭的答案就在其中。
【各種壓具和粘接劑替代了衝壓和焊接】
【車身的蒙皮採用鋁合金材質,如過去的飛機一般】
話題回到車本身,4/4和PLUS 4依然是經典雙座roadster布局,前置引擎後輪驅動。摩根4/4上原本搭載的福特1.2L直列四缸引擎被廢棄,取而代之的是一臺全新的福特SIGMA 1.6L直列四缸引擎,最大功率110匹。其實這臺1.6L引擎大家很熟悉,就是福特福克斯搭載的那臺1.6L引擎。在摩根上雖然只標定了110匹的最大功率,但車重不到800kg,其推重比依然有138匹每噸,配合一臺來自馬自達的5MT變速器,依然可以做到8秒破百。
而Plus 4車型則將引擎升級為福特GDI 2.0L引擎,你沒猜錯,這就是國內剛剛停產的福特福克斯2.0的引擎,這臺直噴引擎最大功率在Plus 4上調教功率為154匹,配合馬自達5MT變速器可以讓Plus 4的破百成績達到7秒2,大致達到GTI這樣小鋼炮的水準。極速則可以去到189km/H。為什麼在摩根上引擎的功率還不如福克斯的功率高呢?
車技君猜測這是考慮到了車身的空氣動力學表現,輪胎規格等等限制因素,這輛車就是一臺活著的古董,過高功率帶來的極速表現會讓車身變得不安定,從而產生安全問題,因此最終限制了峰值馬力輸出。Morgan的正確打開方式,就是在多彎的山路,鄉間小道,或者小賽道上撒歡。
老舊的車身外形帶來了空氣動力學問題,摩根車系就是一臺臺跑不快的「跑車」。過時的車身形態將在高速時會受到更多的升力,讓原本就輕量的車身變得不穩定,簡直是分分鐘要起飛的節奏。不能跑快的跑車算得上是跑車嗎?算,當然算!
別忘了MORGAN擁有教科書一般的FMR布局,50:50不是說說而已,同時還有輕量化的殺手鐧,在彎道中,其動態性能可不比MX-5/86之流更差!
前擋風玻璃非常窄小,真的只能起到擋風擋雨的作用。摩根4/4必須使用三片小雨刮才能達到理想的刮刷面積。這樣的敞篷車,行駛時其駕駛室中的亂流可謂髮型殺手,駕駛morgan的紳士和乘坐的女士們,就不要在乎髮型了。。。。。
兩個突出的圓形頭燈和兩個圓形的轉向燈加上一個圓拱形的水箱格柵,這就是摩根車系標誌性的前臉。
車門內側採用全真皮的包裹,並採用50年代流行的鉚釘工藝。要想價格裝逼,情懷必須落地。Morgan全系車型只提供MT變速器,沒有自動檔的車型。
【前輪被長長的擋泥板包裹,這是上個世紀前葉人們對於空氣動力學的理解】
備胎背負在後備箱上方,這樣的設計目前只有越野車才會有。而這是一臺純正運動血統的roadster,作為一名紳士,拆換備胎必須優雅。鋁製油箱蓋位於後備箱蓋一側,與當今的車輛不同。
復古是全方位的,摩根4/4採用了和當年規格相仿的胎鈴組合。輪圈採用鋼絲輻條式樣。輪胎扁平比非常大,而輪胎寬度卻非常窄。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這樣的胎鈴組合與運動是完全不沾邊的。
摩根的內飾全部採用手工製作,並採用和當年相同的材質和工藝處理,結果就是得到了這樣嶄新卻又充滿歷史痕跡的內廂。安全氣囊?對不起沒有!音響?對不起沒有!空調?對不起沒有!
【實木與鍍鉻金屬結合的方向盤,儀錶盤採用桃木面板,醒目的轉速表正對駕駛者】
速度表的表底為240km/H,但這臺4/4是到不了這個速度的。帶著妞兒飆車以速度論英雄只是愣頭青的舉動;英國紳士要做的是撫摸著光滑的木質方向盤,從容的駕駛它攻克每一個彎道,這才是一臺摩根存在的意義。
打孔的真皮座椅製作工藝甚至比五十年代更加精細,同時也能提供很好的乘坐感和包裹性。
在50年代駕駛這樣一臺雙座的roadster在車流中穿梭是一件非常引人注目讓人羨幕的事情,而在60年後駕駛這樣一臺復古的車型在車流中穿梭,依然是一件讓人羨豔的事情。幾十年間,仿佛什麼都沒有改變。
【在引擎蓋的散熱口側方,擁有4/4的字樣】
這臺仿佛坐著時光機器來到現在的老舊跑車,售價為38000英磅,對一臺手工藝品來講不貴,但也不便宜。並且只供應英國本土市場。這就是摩根,一家執著堅持的運動車廠,它堅持以獨特的見解製造令人愉悅的汽車,在復古的外形下卻擁有不俗的性能表現。38000英鎊也許可以買到性能出色很多的現代汽車,但願意為他買單的人,顯然已看穿紅塵。
(責編:竇明、王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