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俗稱的鱂魚並不是魚類分類學上的一個名稱,而是硬骨魚綱中輔鰭亞綱下的銀漢魚總目(Atherinomorpha)中一個龐大的家族,廣義上說包括卵生鱂魚和卵胎生鱂魚。
卵生鱂魚,英文名稱:Killifish,文字起源系來自於荷蘭文(Dutch)的「killi」(翻成中文意思為「小水窪」或「小水塘」之意) ,生長在小水塘中的魚,自然而然稱呼為「killifish」,荷蘭人仍將卵生鱂魚直接稱為「killi」,而知名度僅次於鬱金香和風車的荷蘭鱂魚協會就稱為「Killi Fish Nederland」(簡稱KFN)。
之所以又稱鱂魚為「罐頭魚」,是因為將孵出的卵生鱂魚只要倒入有一定水量的適當環境中,沒幾分鐘小魚就會從泥炭土中遊出覓食。只要加水就行了!就像罐頭食品一樣的方便,或許也可以稱它為速成魚(Instant fish)吧?
並不是所有的卵生鱂魚都只有一年短短的壽命。大部份的卵生鱂魚在人工的水族箱中都可活到12-16個月之久。所有的亞洲鱂魚(包括:Aplocheilus鱂屬、Oryzias稻田魚屬)都是多年生的鱂魚;美洲大陸的鱂魚除了Rivulus鱂屬及Jordanella美國旗屬是多年生的之外,其它的南美鱂魚都是一年生的。
非洲大陸的多年生鱂魚分布更是多樣化,主要都是產於河口或寬廣河面附近不容易乾涸水塘的魚種,主要種類有Epiplatys平額鱂屬、Pachypanchax鱂屬及Pseudopiplatys鱂屬。
如上所介紹的多年生鱂魚,其魚卵都不一定需要經過乾燥貯藏的階段,直接放置於水中孵化即可,約5-7天即可孵出小魚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