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痴迷寵物蛙 十年來養蛙花了近百萬

2020-12-04 騰訊大渝網

我們身邊從來不缺把寵物當寶貝的人,可是為了寵物能放棄穩定收入甚至轉行的,恐怕沒有幾個。李舒就是這樣一個特立獨行的重慶崽兒,因為喜歡爬蟲,原本學戲曲表演的他跨行研究起了角蛙繁殖,為了全身心投入研究事業,他還賣掉了經營七年的街舞俱樂部。豐厚的收入沒有了,大老闆不當了,穩定的生活不要了……朋友們都說:他瘋了。

與蛙結緣:只因在蛙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李舒,31歲,是一個愛好廣泛的重慶崽兒,喜歡電競、動漫、街舞、戲曲,生活被他過得多姿多彩。他是一名戲曲演員,也曾是一家擁有200多名學員的街舞俱樂部老闆,生活從來「不差錢」。可是,就在2006年養殖第一隻角蛙開始,他的整個人生軌跡都發生了變化。

「從沒見過如此絢麗的蛙,真是太漂亮了!」李舒說第一次看到角蛙時,便被它深深吸引。2006年,李舒養殖了第一隻角蛙,看著角蛙一天天長大,李舒越發痴迷,他似乎變成了一個有收集癖的人,看到奇特的蛙都想據為己有。他收集的蛙裡,有幾百元一隻的,也有幾萬元一隻的,有的蛙很獨特,只要主人願意買,不管多貴李舒都會買。到目前為止,李舒為收集爬寵花費了近百萬。

李舒介紹,角蛙是全世界最普遍的寵物蛙,它們因無所畏懼的個性和獨特的捕食方式而聞名。「角蛙有一個極其貪婪的胃口,只要比自己嘴巴小的食物,它們都會義無反顧的吞下,而它們的嘴,佔到了自己身體長度的一半以上!」

看著角蛙一天天長大,研究角蛙成了李舒生活的一種樂趣,用他自己的話說:「很酷」。

放棄街舞俱樂部豐厚收入 走上辛苦養蛙路

角蛙的繁殖問題,一直是爬蟲界想要攻克的一個難題,國內繁殖技術的不過關,導致寵物蛙類愛好者基本買不到國內自己繁殖的蛙類,想養角蛙只有通過國外進口而來。擁有鑽研勁兒的李舒心想,如果可以讓角蛙人工繁殖成功,那是多酷的一件事啊。

於是,李舒開始了從熱愛走上了研究的路,他一點一點摸索角蛙的生活習性,和圈內發燒友交流,瀏覽各種爬蟲書籍,收集各種角蛙做研究……李舒覺得時間完全不夠用了。

為了更好地投入到研究中,李舒賣掉了經營7年的街舞俱樂部。李舒說當時內心不是沒有掙扎過,但是在蛙類繁殖和穩定收入之前,他還是選擇了前者。「當時我在爬圈就是個無名小卒,但我內心比較堅定,因為當時我太熱愛了蛙類了,覺得自己的人生如果只是做一些平常人都能做的事情實在太無趣了,我要做成一件可以改變這個『世界』的事情。」

這樣的決定自然讓很多人不理解,當時身邊的很多朋友都嘲笑他,甚至有人覺得他就是「有病」,女朋友也因此和他分了手。「我這個人比較偏執,不會聽別人說的。這是我必須去做的事。」李舒有自己的堅持,直到後來做出了一些成績,大家的態度才開始轉變過來。

歷經艱辛成全國規模繁殖第一人 如今月入百萬

2013年的那個冬天是李舒最難忘的一個寒冬,角蛙得了一種傳染病,李舒所在的工作室這些年從各種渠道辛苦收集的200多隻各種品種、成體亞成體,死得差不多了。「那些角蛙有很大一部分是我從小養到大的,那種心情無法言說。這對我的繁殖成果也是毀滅性的打擊。之前耗費的無數精力、金錢和時間,統統化為泡影。」

墜入谷底的李舒用了很長一段時間去反思、總結和治療,花了大半年時間,有二十多隻角蛙存活了下來。工作室合伙人鼓勵他:「角蛙養殖只是一個技術難題,攻克了人工繁殖這一關,一定是一片坦途,角蛙市場大有可為」。儘管在2015年的時候,工作室已經負債60多萬,他和合伙人東借西湊依然沒有放棄研究。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5年,李舒終於繁殖出了第一窩角蛙。成功的那一刻,他自己都覺得不相信:「以前也沒學過這方面的知識,非常摸不著邊兒的一件事,業界沒有任何可以參考的資料,從來沒有人辦到的一件事,我居然成功了!」

如今,李舒所在的農場月售角蛙上萬隻,成了國內最大規模的角蛙人工養殖基地。他和合伙人在圈內相當有名,有人叫他 「蛙帥」,還有人說他是「角蛙爸爸」。在銷售旺季時,月入百萬是輕而易舉的事。李舒很自豪:「角蛙發燒友想養角蛙再也不用從國外買了。」

夢無止境,李舒的夢想遠不止於此,他希望有一天能建一個爬蟲繁育基地,繁育和培養自己喜歡的所有爬寵。「包括研究出新的品種和基因,為生物的保育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策劃:周利宏 文:趙昭維 圖:趙昭維 部分受訪者提供

相關焦點

  • 男子痴迷養「寵物蛙」,花費近百萬,為此女友跟都他分手了
    現實中有人真的把蛙當寵物養的,為了養蛙連工作可以不要,為了養蛙老闆可以不當 據報導,這是一名叫李舒的男子,重慶人,原本學的是戲曲表演,但是由於酷愛爬行動物,最後他跨行研究起了角蛙繁殖,為了研究角蛙的生活習性,他開始瀏覽各種書籍,收集各種角蛙,還在跟圈內發燒友進行交流。
  • 男子痴迷寵物蛙,10年花近百萬養蛙,女友覺得他「有病」分手!
    近日,繼李澤言之後,「旅行的青蛙」又成為廣大少女們的新寵,而在現實中,還真有這麼一個人,對蛙有著特殊的喜愛。這個人叫李舒,是一個重慶的小夥子。角蛙是全世界最普遍的寵物蛙,而角蛙的繁殖問題,一直是爬蟲界想要攻克的一個難題。
  • 重慶男子十年花近百萬養角蛙 朋友都說「他瘋了」
    大眾網1月29日訊 我們身邊從來不缺把寵物當寶貝的人,可是為了寵物能放棄穩定收入甚至轉行的,恐怕沒有幾個。李舒就是這樣一個特立獨行的重慶崽兒。  因為喜歡爬蟲,原本學戲曲表演的他跨行研究起了角蛙繁殖,為了全身心投入研究事業,他還賣掉了經營七年的街舞俱樂部。
  • 十年花近百萬養蛙 朋友:大老闆不當了,他瘋了
    2018年1月25日訊,我們身邊從來不缺把寵物當寶貝的人,可是為了寵物能放棄穩定收入甚至轉行的,恐怕沒有幾個。李舒就是這樣一個特立獨行的重慶崽兒。因為喜歡爬蟲,原本學戲曲表演的他跨行研究起了角蛙繁殖,為了全身心投入研究事業,他還賣掉了經營七年的街舞俱樂部。
  • 十年花近百萬養蛙 真才是真的愛蛙如子呀
    我們身邊從來不缺把寵物當寶貝的人,可是為了寵物能放棄穩定收入甚至轉行的,恐怕沒有幾個。李舒就是這樣一個特立獨行的重慶崽兒。因為喜歡爬蟲,原本學戲曲表演的他跨行研究起了角蛙繁殖,為了全身心投入研究事業,他還賣掉了經營七年的街舞俱樂部。
  • 史上最詳細養蛙攻略以及全套蛙兒子明信片贈送
    一夜之間朋友圈被一款養蛙遊戲刷屏了∇養蛙
  • 養蛙行業終於迎來了曙光!黑斑蛙、棘胸蛙養殖未來可期!
    根據《決定》指示,牛蛙、美國青蛙是允許養殖的,但是養殖時間長、技術較成熟的黑斑蛙、虎紋蛙、棘胸蛙都在禁食名錄中。而在「同蛙不同命」的根本原因在於,牛蛙、美蛙是作為水生動物管理,而等是作為陸生動物管理。蛙,屬於兩棲動物,蝌蚪全部在水中生活,只有成蛙是水、陸兩棲。因此,有地方政府、法律和水產專家,以及養蛙人均希望將蛙類劃入水產養殖,按照《漁業法》管理。長夜終去,黎明將至。
  • 旅行青蛙真人版,拋棄女友也要養蛙
    之前更有網友在室外大廈投放廣告,呼喚自己的蛙兒子快點回家。不過這都是存在於虛擬世界中,而現實生活中真的有人愛蛙如痴,自己養蛙整整10年,只為能夠實現人工繁殖角蛙的夢想。故事的主人公叫李舒,是個重慶人。學戲曲表演專業的他平時喜歡爬蟲動物。他了解到中國的寵物角蛙市場一直以來依靠外國進口,國內的繁殖技術一直沒有起色。所以想要養角蛙的愛好者只能花重金去國外市場買。
  • 養蛙梗:《旅行青蛙》最近流行養蛙了,與小輩溝通從養蛙開始
    最近很長一段時間,不知不覺「養蛙」竟然火了。我都還沒有反應過來,朋友圈文章推文都被養蛙刷屏了,我感到很是疑惑,養蛙是什麼梗呢?發信息問小輩在幹嘛呢?小輩動不動口中就說,我在養蛙呢,我一眼蒙圈,這又是什麼新梗?於是,我打算進行深入了解。
  • 狗狗對蛙娃娃愛不釋手,聽到女孩說要做乾鍋蛙,它馬上這樣做……
    寵物逗翻天丨狗狗對蛙娃娃愛不釋手,聽到女孩說要做乾鍋蛙,它馬上這樣做……--「養蛙」的人越來越多,調查顯示,沉迷在手機上養蛙的人以年輕人為主,但是三四十歲的人士也非常之多,這是因為這款遊戲引起了很多人對於寵物的喜愛之心,更多的人覺得蛙更像是一個十分聽話懂事的小孩子,
  • 重慶現實版蛙爸 帶著「蛙兒子們」一起出去浪
    現實版蛙爸 帶著蛙兒子們一起出去浪  你的蛙兒子回來了嗎?……近日,很多小夥伴都養起了一隻愛旅行的青蛙。這款看似靜態沒什麼互動的旅行青蛙遊戲讓不少玩家母愛爆棚,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吃飯、睡覺、上班都在牽掛。其實這些線上養蛙的蛙爸蛙媽們不算瘋狂,重慶巴南有位現實版蛙爸,跨界「生了」成千上萬隻蛙兒子。
  • 現實版蛙爸:他養的蛙比遊戲中的乖 一隻身價上萬
    這些線上養蛙的蛙爸蛙媽們並不算瘋狂,重慶巴南有位現實版蛙爸,跨界「生了」成千上萬隻瓜蛙子。26日下午,走進李舒的蛙棚,瞬間暖和起來。透明的塑料箱在鐵架子上排列有序,每個箱就是蛙的房,標註著蛙的生日。個子小的住小房,個頭大了換大房,再混到種蛙級別就住上別墅了,10來平方米的緊湊空間,住了上百隻蛙,儼然走進了蛙的群居小區。
  • 現實版蛙爸 帶著蛙兒子們一起出去浪
    10來平方米的緊湊空間,住了上百隻蛙,儼然走進了蛙的群居小區。野外早已沒了蛙的蹤影,而棚內的蛙還歡騰得很。烤火爐,吃小魚,瞪大雙眼盯我們。「每天都要搓個澡,順便換水。」李舒是這些蛙的爸爸。打開箱門,捧出蛙崽兒放進大池子,原本慵懶的角蛙彈彈短腿,調皮地活動筋骨。一不小心蹦出水池,掉到地上,摔得蛙爸好生心疼。餵食、搓澡,這是蛙爸每天的幸福時光。
  • 重慶現實版蛙爸:他養的蛙兒子比遊戲中的還乖 一隻身價上萬元
    李舒是這些蛙的爸爸,這些蛙都是他生的,打開箱門,捧出蛙崽兒放進大池子裡,原本慵懶的角蛙彈彈短腿,調皮的活動筋骨,不小心還要蹦出水池,掉到地上,摔得蛙爸一陣肉疼。餵食、搓澡,這是李舒每天的幸福時光。「來摸下嘛,很光滑。」沒養過蛙,還是有些膽怯,青蛙尿噴來會眼瞎的各種傳說讓人不敢靠近。在蛙爸的鼓勵下,摸摸,看似粗糙的背部滑溜溜,沒有溫度,比我的手還涼。
  • 旅行青蛙:30秒教會你科學養蛙 你的蛙為什麼碰不到其他小動物?
    ,熱度高居不下,而在這個養蛙的過程中卻迎來了不少玩家們的疑惑。30秒教會你科學養蛙 你的旅行青蛙為什麼碰不到其他小動物?活動範圍:1顆星小夥伴機率:1顆星稀有明信片:1顆星當蠢蛙一隻蛙去旅行的時候,基本上沒什麼活動範圍,沒有小夥伴,沒有稀有明信片。而1個人的旅行10次以上就可以解開第二個名稱。
  • 廣西桂林全州「青蛙王子」楊軍 靠養蛙年銷售收益240多萬元
    在一次初中同學聚會上,當時還在金堂村當駐村扶貧第一書記的李宇開知道了楊軍在養黑斑蛙,到湖南益陽考察過幾次後,便向老同學發出了到金堂村養蛙的邀請。第一次來金堂村,楊軍就被這裡的條件吸引了,汙染少,自然條件很好,但就是交通不便「好山、好水、好寂寞」,楊軍這麼形容他對金堂村的第一感受。就在他決意打道回府時,發生了一件事,徹底改變了他的想法。
  • 寵物蛙脾氣太大,主人餵食不僅不吃,還狠狠的摔掉
    現在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寵物的主人卻越來越不好當,一點不順心,寵物們竟發起了脾氣,這不,這可能就是傳說中的「坑爹」的蛙兒子吧!北京小夥養了一隻寵物蛙,大概養了有一年多了,平時工作比較忙,一般都是把食物給它放容器裡,它自己用手抓著吃。
  • 重慶現實版「蛙爸」:生了呱蛙子 丟了女朋友
    遊戲「旅行青蛙」截圖「你養蛙了嗎?」「它已經一天沒回來了,不會出什麼事吧?」近日,這樣的對話已經取代「你吃了嗎」,成為最熱門的寒暄方式。小遊戲「旅行青蛙」開啟「雲養蛙」,「蛙爸」「蛙媽」們不時刷手機收三葉草,為「蛙兒子」牽腸掛肚,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 養蛙的兩種高新技術,帶你快速了解,不妨一看
    填鴨式養蛙是借鑑填鴨技術,人工將飼料填餵進蛙口的一種新的餵蛙方法。此法投資小,收益高,既可餵鮮活餌料,又可餵配合餌料。最大的優點是:不受自然條件限制,不需要充足的水源和大的場地,房前屋後、庭院、陽臺、屋頂,只要有小水池、水缸等,約可養殖。
  • 重慶有個現實版「蛙爸」:戲曲演員跨界攻克角蛙不孕不育難題
    透明的塑料箱在鐵架子上排列有序,每個箱就是蛙的房,標註著蛙的生日。個子小的住小房,個頭大了換大房,再混到種蛙級別就住上別墅了。10來平方米的緊湊空間,住了上百隻蛙,儼然走進了蛙的群居小區。野外早已沒了蛙的蹤影,而棚內的蛙還歡騰得很。烤火爐,吃小魚,瞪大雙眼盯我們。「每天都要搓個澡,順便換水。」李舒是這些蛙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