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5月3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美國舞臺設計泰鬥李名覺近日出席了美國華人博物館為他舉行的回顧展,並暢談作品背後的創作理念。「李名覺的舞臺設計」展覽從4月28日開始,至9月11日結束,策展人為譚海俊。從1995年起,該展曾於臺灣、中國大陸、耶魯大學建築學院及戲劇學院巡迴展出。
李名覺(右)和妻子貝蒂,及策展人譚海俊(美國《僑報》)
該展回顧了深具指標性、前瞻性的舞臺設計師李名覺的藝術生涯,從李名覺舞臺設計前制工作期的影像和舞臺模型,來呈現他跨足戲劇、歌劇、舞蹈界的藝術實踐的演變:從60和70年代開創性和抽象的設計,到後期輪廓鮮明風格大膽的表現。超過40件自90年代從未在紐約展出的舞臺模型,在此展出中亮相。
美國華人博物館館長姚南薰表示,李名覺為舞臺設計工作者開創了一條嶄新的藝術途經。紐約在世界劇場藝術的地位舉足輕重,美國華人博物館很榮幸把這個回顧展帶給紐約的觀眾。
李名覺表示,「作為一個整體,不論好的、壞的,還是不經意的設計,都體現了它在實現時的高度用心——一種對工藝的尊重和嚴肅的目的性。在我的職業生涯裡,我從未被迫為沒有內在價值的項目(比如為賣車或更糟的賣快餐漢堡)做過設計,我為此感到十分幸運。我做過的大多數項目,其價值和意義遠遠超出了設計的壯觀。」
李名覺說,「對我的思維和作品最為重要的影響來自於教學。教學讓我能夠不斷接觸年輕一代的戲劇藝術家,沉浸於他們的想法,他們的懊惱,他們的需求和宏願中,並希望這種教學體驗,能夠使我避免陷入孤立和重複自己。」
過去的45年裡,李名覺執教於耶魯大學戲劇學院,也曾任劇場設計系的聯合系主任。他於2000年獲得美國國家藝術榮譽藝術獎章,並在2013年接受託尼獎終身成就獎。
李名覺1930年出生於上海,他的父親李祖法於1919年畢業於耶魯大學。李名覺青少年時期曾研習中國山水畫,他於1949年抵達美國洛杉磯就讀於西方文理大學。他最初對藝術系有濃厚興趣,後來發現自己被劇場藝術吸引,最後決定將其藝術天分投注在舞臺設計上。李名覺曾為大都會歌劇院、紐約市歌劇院、瑪莎·葛萊姆現代舞蹈團、美國芭蕾戲劇院等擔任舞臺設計。(林菁)
【編輯:郭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