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設計家李名覺美國華人博物館暢談創作理念

2020-11-29 中國僑網

舞臺設計家李名覺美國華人博物館暢談創作理念

  中國僑網5月3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美國舞臺設計泰鬥李名覺近日出席了美國華人博物館為他舉行的回顧展,並暢談作品背後的創作理念。「李名覺的舞臺設計」展覽從4月28日開始,至9月11日結束,策展人為譚海俊。從1995年起,該展曾於臺灣、中國大陸、耶魯大學建築學院及戲劇學院巡迴展出。

李名覺(右)和妻子貝蒂,及策展人譚海俊(美國《僑報》)

  該展回顧了深具指標性、前瞻性的舞臺設計師李名覺的藝術生涯,從李名覺舞臺設計前制工作期的影像和舞臺模型,來呈現他跨足戲劇、歌劇、舞蹈界的藝術實踐的演變:從60和70年代開創性和抽象的設計,到後期輪廓鮮明風格大膽的表現。超過40件自90年代從未在紐約展出的舞臺模型,在此展出中亮相。

  美國華人博物館館長姚南薰表示,李名覺為舞臺設計工作者開創了一條嶄新的藝術途經。紐約在世界劇場藝術的地位舉足輕重,美國華人博物館很榮幸把這個回顧展帶給紐約的觀眾。

  李名覺表示,「作為一個整體,不論好的、壞的,還是不經意的設計,都體現了它在實現時的高度用心——一種對工藝的尊重和嚴肅的目的性。在我的職業生涯裡,我從未被迫為沒有內在價值的項目(比如為賣車或更糟的賣快餐漢堡)做過設計,我為此感到十分幸運。我做過的大多數項目,其價值和意義遠遠超出了設計的壯觀。」

  李名覺說,「對我的思維和作品最為重要的影響來自於教學。教學讓我能夠不斷接觸年輕一代的戲劇藝術家,沉浸於他們的想法,他們的懊惱,他們的需求和宏願中,並希望這種教學體驗,能夠使我避免陷入孤立和重複自己。」

  過去的45年裡,李名覺執教於耶魯大學戲劇學院,也曾任劇場設計系的聯合系主任。他於2000年獲得美國國家藝術榮譽藝術獎章,並在2013年接受託尼獎終身成就獎。

  李名覺1930年出生於上海,他的父親李祖法於1919年畢業於耶魯大學。李名覺青少年時期曾研習中國山水畫,他於1949年抵達美國洛杉磯就讀於西方文理大學。他最初對藝術系有濃厚興趣,後來發現自己被劇場藝術吸引,最後決定將其藝術天分投注在舞臺設計上。李名覺曾為大都會歌劇院、紐約市歌劇院、瑪莎·葛萊姆現代舞蹈團、美國芭蕾戲劇院等擔任舞臺設計。(林菁)

【編輯:郭曉倩】

相關焦點

  • 舞臺設計泰鬥李名覺作品回顧展將亮相紐約
    舞臺設計泰鬥李名覺作品回顧展將亮相紐約
  • 舞臺設計大師李名覺作品鑑賞
    李名覺,寧波北侖小港人,現為美國耶魯大學終身教授,著名華裔舞臺設計大師,被譽為「世界當代舞臺設計之泰鬥」和「美國舞臺設計界的一代宗師」。在1985年出版的《美國舞臺設計》(American Set Design)專書中,評價了當代最傑出的十位舞臺設計家,其中除了李名覺之外,還有五位出自李氏門下。下面為您帶來李名覺舞臺設計代表作品。
  • 一周藝術人物|90歲李名覺辭世,標出美國舞臺設計的轉折點
    近日,被譽為「世界當代舞臺設計之泰鬥」和「美國舞臺設計界一代宗師」的李名覺先生在美國家中辭世,享年90歲。李名覺的舞臺設計藝術被稱為「標示出美國舞臺設計史上的轉折點」。 在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高級策展人馬克·戈弗雷因在社交帳號發表言論置評一場展覽而遭停職,展覽一波三折引起關注。
  • 華裔舞臺設計大師李名覺榮獲美「國家藝術獎章」
    中新網3月7日電 美國總統布希在當地時間5日,公布了2002年的美國國家藝術及人文獎章得主,包括華裔舞臺設計大師李名覺在內九位全美首屈一指的音樂家、藝術家、作家及思想家,應邀出席6日下午在白宮舉行的頒獎儀式。
  • 美籍華人舞美大師李名覺:中國文化到底滋養了我
    韓生作出如此判斷,並不僅僅因為李名覺曾獲得過美國「託尼獎」、「美國總統傑出貢獻獎」、「美國國家藝術及人文獎」等重量級獎項,而是因為李名覺的創作,深刻影響了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的美國以及整個世界,並從上世紀80年代後影響了中國的舞臺設計藝術家們的觀念、風格和創作方法。
  • 美國舞美界華裔泰鬥李名覺去世 享年90歲
    資料圖:美國華人博物館2016年為李名覺舉行回顧展,圖為李名覺(右)和妻子貝蒂(左),及策展人。(美國《僑報》/林菁 攝)   中國僑網10月29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當地時間10月23日,美國最有影響力的舞美設計師之一李名覺(Ming Cho Lee)在曼哈頓家中去世,享年90歲。  據《紐約時報》報導,李名覺的兒子確認了其父去世的消息。
  • 世界舞美大師李名覺舞臺設計展上海開展
    5月20日,「世界舞美大師李名覺舞臺設計回顧展」在上海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了當今世界舞臺設計領域「泰鬥級」人物美籍華人李名覺自1967年以來各個歷史階段具有代表性舞臺設計作品108件。  李名覺的舞臺設計藝術影響了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的美國以及整個世界的戲劇界,曾獲得「美國國家藝術及人文獎」「美國總統傑出貢獻獎」以及百老匯「東尼獎」。
  • 世界舞美巨頭李名覺在美國病逝,一年前還在工作,家人悲痛發聲
    據多家外媒報導,被譽為「世界當代舞臺設計之泰鬥」和「美國舞臺設計界一代宗師」的著名華裔舞臺設計師李名覺於當地時間10月24日在美國病逝,享年90歲。李名覺祖籍寧波,1930年10月3日出生於上海,本月初剛剛過完了90歲生日。國內媒體也報導了這一不幸的消息。
  • 一周藝術人物|舞美設計大師李名覺辭世,泰特策展人因言停職
    近日,被譽為「世界當代舞臺設計之泰鬥」和「美國舞臺設計界一代宗師」的李名覺先生在美國家中辭世,享年90歲。李名覺的舞臺設計藝術被稱為「標示出美國舞臺設計史上的轉折點」。在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高級策展人馬克·戈弗雷因在社交帳號發表言論置評一場展覽而遭停職,展覽一波三折引起關注。
  • 雪梨博物館推出華人定居史展覽 華人故事獲傳頌
    中新網3月28日電 據澳洲網報導,雪梨博物館(Museum of Sydney)27日正式推出了一個關於華人定居史的展覽,以展現19世紀雪梨華人社區的奮鬥歷程。新州州長奧法雷爾(Barry O'Farrell)出席了展覽的開幕式,並對聯邦政府試圖修改《種族歧視法》(RDA)的做法加以抨擊。
  • 中國百餘件書畫作品亮相澳大利亞國家博物館
    新華社坎培拉4月5日電(記者白旭 周子寒)「中國藝術的歷史表達」展5日在澳大利亞國家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來自中國國家博物館的百餘件書法和繪畫作品亮相,展覽將持續至7月28日。  澳大利亞國家博物館館長馬修·特林卡說:「這一展覽不但讓人們看到中國文化的內涵,更給了人們了解中國社會的機會。」  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單威表示,希望通過展覽與澳大利亞觀眾分享中國書畫對歷史和生活的藝術詮釋、其中蘊含的美學理念及所體現的精神追求。  此次展覽的一大亮點是中國國寶級書畫珍品《乾隆南巡圖》的複製品。
  • 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落成 僑胞感嘆父輩創業艱難
    中新網江門11月6日電(黃雪琴)廣東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第二期落成典禮6日下午舉行,300多位海外華人華僑參加了落成典禮,並參觀了博物館。參觀過程中,不少僑胞感嘆道:父輩海外創業艱難,現代人應該珍惜今日幸福日子。眾所周知,江門素有「中國第一僑鄉」的美譽,全市人口420萬人,祖籍江門五邑的海外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將近400萬,有海內海外兩個江門之稱。
  • 華人超市發黴魚翅未處理被罰 燕窩成美國華人新寵
    華人超市發黴魚翅未處理被罰 燕窩成美國華人新寵 2018-05-05 15:18:20來源:中國僑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首位華人獻唱! 吳亦凡攜潮流音樂登超級碗Super Bowl LIVE舞臺
    大眾網娛樂 北京時間2月4日早上6點(當地時間2月3日下午4點),NFL第52屆超級碗推廣大使吳亦凡,受邀在超級碗官方活動Super Bowl LIVE獻唱,成為首位登上該舞臺的華人明星,現場表演了由他全程參與創作及製作的具有國際水準的潮流音樂,精彩表現點燃全場。
  • 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優秀的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
    貝聿銘(1917— )是美籍華人,被稱為「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優秀的建築家」。1983年,他獲得了建築界的「諾貝爾獎」——普裡茨克建築獎。  貝聿銘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風景如畫的蘇州和高樓林立的上海度過的,從小立志要當一名建築師。
  • 美國華裔青年漫畫家 創作融合兩種文化內涵
    移居美國以後,我所相知甚熟的美術朋友,為了在異域他鄉求生存、圖發展,大多數從事油畫、中國畫創作或者工藝美術設計,幾乎沒有人願意「自討苦吃」地專注於難以謀生的漫畫創作了。  但是,我仍然十分關心被美國人稱作「圖畫小說」的連環漫畫,到書店去翻閱,擇優選買回家欣賞。
  • 新版《託斯卡》賀歲季再登國家大劇院舞臺
    在首輪演出中,這部豪華舞臺版歌劇的視覺效果贏得了無數觀眾的好評和熱議,劇中神秘巍峨的聖天使城堡像夢一樣浮現於舞臺之上,眾多觀眾在網絡論壇的轉發和跟帖中將關鍵詞「託斯卡」迅速引爆。被認為是最能代表普契尼一生藝術成就的巔峰之作《託斯卡》,是世界上幾乎所有歌劇院的「經典保留劇目」。
  • 美國黑人歌手竟然寫歌教你如何搶劫華人?
    特別是華人留學生群體,屢屢遭到暴力犯罪團夥針對。今年上半年,city和墨大周邊就發生了多起夜間針對中國學生的搶劫事件。而最近,一首美國黑人歌手創作的歌曲,也在華人社區引起了軒然大波。歌詞和MV竟然煽動犯罪團夥,搶劫專搶華人?!
  • 世界四大博物館鎮館之寶
    從英國大英博物館到法國巴黎羅浮宮,從俄羅斯的冬宮到美國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這世界知名的四大博物館中,哪些是它們的鎮館之寶?   大英博物館:《亞尼的死者之書》國家接受了他的贈品,並於1753年6月7日批准建立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羅素廣場,包括埃及文物館、希臘羅馬文物館、西亞文物館、歐洲中世紀文物館和東方藝術文物館。1759年1月15日,大英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成為世界上第一座對民眾開放的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亞尼的死者之書》,創作於公元前 1300~前120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