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個人去定義一個時代是片面的,但通過一個人的身世浮沉去洞穿這個時代則並不算刻板。不管是北京上海,還是香港澳門,亦或者臺灣,總有人從時代風雲中走出來,把人生活出了一副沉浮於喜怒哀樂的畫卷。
這樣的人,一生都是一場傳奇。
——漉哥 寄語
關於鳳飛飛,民間一直流傳著很多說法:
她曾經是臺灣最紅的女明星,多才多藝,唱歌、主持、做秀……樣樣精通。
她成就頗多,一共發行過80多張專輯,唱過千餘首歌,開過多場演唱會。名氣和鄧麗君不分伯仲,而鼎盛時期一個月就能出一張專輯。
她是臺灣的代表,代表了20世紀80年代憑藉努力就能成功哦臺灣夢,與城隍廟、擔仔麵、魚丸湯齊名。
當然,舞臺就是鳳飛飛的生命,不管是唱歌,還是人生,她都活成了一場傳奇。
年少是林秋鸞
清貧的大溪女孩,堅持著歌手夢想
林秋鸞是鳳飛飛的原名,小名阿鸞。
她是臺灣的一個鄉下女孩,1953年出生在桃園縣大溪鎮:一個田園開闊,山清水秀的臺灣鄉村,民風淳樸,和睦相處。
這樣的大環境,讓她雖然家境清貧,雖然住在一座平房裡,倒也樂在其中。
同時,林秋鸞把故鄉記憶化作了心頭的一份執念。
即便是在成名後,她也沒拋下過去,回憶說:「竹籬笆圍著的小院子裡,有幾棵椰子樹,和破舊的雙輪木板車,院子角落裡一年四季都有許多不知名的植物。」
不過自家的小環境並不好,父親是砂石廠的卡車司機,母親是公車售票員,上有一個哥哥,下有一個弟弟,日子並不寬裕。一度以來,哥哥穿完的衣服給她,她穿完給弟弟,日子一直都是恍恍惚惚。
但所幸,阿鸞生得漂亮,灑脫,也不計較這些。
別的女生穿裙子,她卻只穿長褲。
別的女生愛打扮盥洗,她直接就素麵朝天,像一個野孩子,還常和哥哥弟弟打架。
當然,她也有獅子座與生俱來的調皮勁,一副男兒做派。
她的母親也毫不避諱,我們有生女跟沒生一樣,看過去還是一堆男生。哪怕是隔壁阿婆,也是她6歲那年才知道她的性別。
這種個性一直持續到她的歌唱路途:穿長褲,因為懶而戴帽子上臺,形象清爽,與當時濃妝豔抹的歌壇顯得格格不入。 之後,也有了「帽子歌后」的稱號。
不過,林秋鸞最初並沒有做歌手的打算。
她是有讀書的,不過數學和英語一塌糊塗,自己自我安慰:「可見我不是個腦筋靈光的讀書料」。
她又聯想過做「畫家」,不過繪畫顯然不是窮人家孩子可以發展的科目。
唱歌只是她那時的一個喜好,閒暇時總愛翻看袖珍歌本,練歌。
不過對於每周不到兩小時的音樂課,於她而言實在太不夠了,她一度快要不得不放棄這個愛好了。
於是,上其他課目的時候,她就常常假裝用功,實際上是記著歌詞。為此她沒有少挨打挨罵,也交出了好多次糟糕的成績答卷。
這樣的日子持續到初二。
初二,她徵得媽媽同意獨自前往臺北參加中華電臺舉辦的歌唱比賽。不過,由於太過於青澀,也沒有太多經驗,當即落選了。
不過,她是顯然沒有放棄的。之後她果斷跑到中華電臺續訓,在15歲那年拿下了人生中第一個冠軍。
林茜是她
小咖的鬱郁不得志,大紅的前夕
不過索性出道的艱苦,並沒有延續多久。
林秋鸞遇上了最好的時代。
那是上世紀60年代末的臺灣,流行文化剛剛開始繁盛。各種歌唱比賽,陸續成為了一個新人進入歌壇的重要方式。
而還算幸運的林秋鸞,十六歲參加中華電臺的歌唱比賽又拿下了冠軍,十七歲時已然開始以「林茜」為藝名登上了更大的舞臺。
但她更多的,是鬱郁不得志的委屈。
這些,鳳飛飛後來都和媒體說過:那時是寄人籬下的悽涼,連飯也吃不飽,實在是餓得不行,就跑去廚房吃開水泡飯,為了不讓家人看出來,特意把剩飯攪松。
有一次下班回來晚了,人家把電線扯了,她按不成門鈴,只好露宿街頭。
有時為了省三十塊錢的士費,深夜走幾個小時經臺北大橋走回三重門……
不過說是「更大的舞臺」,也只是經由母親的朋友介紹,從家搬到了中山北路的海酒店這樣小的地方現場唱歌。
唱得不合意,就下臺;唱得好,就多唱幾首。
誰也沒有預料到她後來會成為臺灣最紅的女子。
作為「小咖」,時刻穿著禮服化好妝等安排,若是「大咖」們不來就要救場,有時候來了也是在後臺坐冷板凳。
改名鳳飛飛
這是她的時代,如日中天,大紅大紫
但鳳飛飛的媽媽並不像女兒進入那樣被被動的局面。
為了出名走紅,她甚至跟名製作人張宗榮下跪叩頭,請求他助女兒一臂之力。
這招站在「女本弱」打出的牌果然奏效。
1971年,製作人張宗榮邀她拍攝閩南語電視劇《燕雙飛》,並幫她改名為「鳳飛飛」。
「鳳飛飛」三個字,用算命的解釋就是:「鳳鸞和鳴」。
唱歌和演戲,她都是雙雙不能拋卻的。
演而優則唱,第二年,鳳飛飛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張專輯《祝你幸福》,由此搭上了臺灣娛樂業發展的兩波熱潮:電視綜藝節目和瓊瑤電影。
先說瓊瑤電影,從《我是一片雲》開始,瓊瑤的電影、左宏元的作曲、鳳飛飛的唱,變成了鐵三角,配合默契。
而電視綜藝節目則從1976年開始,鳳飛飛開始主持的電視綜藝節目《我愛周末》,現場轉播,載歌載舞,大受歡迎。後來臺灣綜藝界的大哥倪敏然、張菲,都是從她的節目開始走紅的。
次年,專輯《我是一片雲》銷量突破45萬張。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屬於鳳飛飛的時代。
整個70年代,她且歌且演,無人可擋,是名副其實的「國民天后」。
之後,在母親協助下以天價接電視綜藝節目主持。
1983年、1984年她更是最受歡迎的女歌手,蟬聯了六屆金鐘獎。
而復出推出的唱片《浮世情懷》和《想要彈同調》均在業內獲得極高評價。為紀念三毛而做的《追夢人》,更是她歌唱事業的巔峰。
縱是她的一生,發行唱片近百張、獲得8次金像獎、兩次金鐘獎,在臺灣歌壇的地位遠超鄧麗君,這就是鳳飛飛。
她要做趙太太
愛情的願景,無非是功成身退,相夫教子
但這樣的生活總是枯燥的,鳳飛飛也按捺不住自己追求愛情的步伐。
27歲那年,經凌峰的介紹,她嫁給了香港商人趙宏琦。趙比她大十四歲,離婚育有一子,人稱三哥。趙宏琦的事業做得很大,但鳳飛飛之所以嫁給他並不是因為金錢,而是被他的愛情表白打動:
「不要求你煮飯、做家務,只希望回家能看到你。」
簡單的告白,遠甚一切情深緣淺。
自然,他們的婚姻也異常幸福。
當時,正值鳳飛飛發行完她的第60張唱片,那首《愛你在心口難開》紅遍大街小巷。但為了丈夫的這句話,她毅然決然地選擇從歌壇急流勇退。
她承諾:「你不僅可以天天回家看到我,還可以吃到我為你做的難以下咽的飯菜。」
而她確實也這樣做了。
誰都留不住她,29歲說走就走,離開了讓她一舉成名的臺灣娛樂圈。
鳳飛飛毅然決然要做趙太太了。
她不願讓他再受委屈,坦然接受了「夫為妻綱」,對丈夫拿出了100分的好。
一年中至少10個月呆在家中。
她學做飯,學種花,學著做好妻子,學著他陪他參加慈善活動。
愛情的願景,不是「我愛你」,而是「在一起」。
2003年,趙宏琦的公司走下坡路,面臨著各種壓力。
為此,鳳飛飛第一次私自做主答應舉辦「出道35年演唱會」。她要替他分擔一部分責任。
她也對老公說得真誠:「把公司給他們吧。現在這個家裡,有我掙錢呢。」她願意成為他最大的賢內助。
2009年6月13日,趙宏琦還是因為肺癌晚期永遠地離開了鳳飛飛。
一代傳奇的隕落
世間仍然殘留你的香氣
鳳飛飛也在2012年1月3日,病逝於香港。
和他同樣的肺癌,在他看不到的影子下一個人多活了3年。
逝世前三天,鳳飛飛回憶了很多,也好像知道了結局:「我這一生,因為有了和他牽手近30年的緣分,所以過得快樂,活得精彩!這輩子沒來得及唱的歌,下輩子再唱給你們聽!」
鳳飛飛的離開,是一代傳奇的隕落。
可這世間,四處都是她殘留的香氣。
○首發於:淘漉文化(ID:jingjushudian)
○轉載請聯繫:邦妮購(ID:bangnigirl)
○作者:皮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