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人生》背後的傳奇,她用絢爛的一生告訴世界:愛,無怨無悔

2021-01-10 弋騁的小驛站

01 《玫瑰人生》

說起《玫瑰人生》這首歌,大多數人都很熟悉。

這首歌被改編成英語等多個版本在全世界傳唱,很多有名的歌手都曾翻唱過。

但說起這首歌的原唱,可能很多人就不那麼熟悉。

這首歌的原唱的法國香頌女王伊迪絲·琵雅芙,歌詞由她自己填寫,旋律則由路易·古格利米創作。

《玫瑰人生》的同名電影是一部傳記片,講述的就是伊迪絲·琵雅芙的一生。

電影的敘述非平鋪直敘,而是使用看似凌亂的插敘,回憶與現狀情節交替,用琵雅芙臨終前的目光回視自己戲劇化的絢爛一生。

之前看完電影,我的第一感覺是任性,任性的電影,任性的女主,任性的一生。但這種任性卻不讓人反感,仿佛就該是這樣,桀驁肆意,契合了伊迪絲·琵雅芙其人。

琵雅芙一生坎坷,從出生起不幸似乎總與她相伴,但無論發生什麼,她都不曾向困難妥協,她始終走在自己的節奏裡,從沒有失去「愛」的能力,竭盡全力為她所愛的人和事燃盡一生。

02 早年經歷

伊迪絲·琵雅芙原名艾迪特·嘉斯森,1915年出生於美麗城。

她的母親是一名咖啡廳的駐唱歌手,父親原本在劇院工作,後來淪為諾曼第的一名街頭雜技演員。

艾迪特的父母在她出生後並不怎麼照顧她,很長一段時間她都與外祖母一起居住。

1916年,她的父親跟隨法軍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臨行前將她送給祖母照顧。

祖母在諾曼第經營妓院,在那兒工作的妓女會時常幫忙照顧小艾迪特。

影片中,艾迪特和照顧她的妓女塔塔妮有著近乎母女的感情,可是最終她被歸來的父親強行帶走,離開了塔塔妮。

有記載艾迪特幼時曾因角膜炎短暫失明,妓女們湊錢將她送到聖女小德蘭朝聖后奇蹟般恢復視力。

艾迪特14歲時跟隨父親在街頭賣藝,天生一副好嗓子的她漸漸開始在公開場合唱歌,也正式加入戲班。

15歲時她離開父親獨自去巴黎闖蕩。

03 音樂啟蒙

在巴黎時,一位酒吧老闆無意中聽到她的歌聲,立刻被她吸引。

老闆與她籤下合約,將她改名為拉·莫姆·琵雅芙(意為小雲雀),讓她在巴黎最優雅的酒吧之一演出,並在1936年為她錄製了第一張唱片《鄉下姑娘》。

1936年4月,這位老闆被人在家中謀殺,琵雅芙因為與他有密切關係而被警方傳訊,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在此窘境之下,她的一位粉絲雷蒙德助她擺脫了困境,並讓她接受一定訓練。

在雷蒙德的引導下,琵雅芙漸漸脫去因成長環境而沾染的土氣和俗氣,成為了後來人們熟悉的樣子。

此後,她拍攝過電影、演過戲劇,展現了極大的表演天分。

從1936年起,她陸續推出自己的新作品,錄製了多張專輯,並在紐約、巴黎等地進行多場演出。

琵雅芙在不斷的演出磨練下羽翼漸豐逐漸成熟。

二戰期間,她不顧德國人的警告,堅持與猶太音樂家合作並演出,以她自己的方式表達對佔領者的反抗。

她有著她的熱愛,也有著她的堅持。

04 跌宕人生

從第一次開口唱歌起,琵雅芙的演藝之路上鋪滿了鮮花與掌聲,可是與此同時,她生命中的荊棘與坎坷,也從未缺席過。

1931年,琵雅芙16歲,與一名叫路易士·杜邦的送報員相戀,並生下了女兒瑪潔——她此生唯一的一個孩子。

但當時年輕又生活窘迫的她並無太多心力照顧瑪潔,瑪潔在兩歲時死於腦膜炎。

29歲時,她愛上了年輕人伊夫·蒙當,她儘自己的能力給予伊夫·蒙當幫助與提攜,兩年後,兩人因不知名的原因分手。

32歲那年,她與著名拳擊手馬賽爾·賽當墜入情網,這段拳王與歌后的愛情故事當時成為大小報紙津津樂道的話題。

兩年後,馬賽爾·賽當因空難去世,這件事帶給了她相當大的打擊。

1951年,36歲的她連續遇上兩起交通事故,在治療過程中,染上了毒癮。此後的人生她沉迷於毒品與酒精,極大地損害了身體健康。

1952年,幾次毒品反應使她的身體狀況非常糟糕,與此同時她的演藝事業卻攀上高峰,演出不斷,身體幾乎被拖垮。

之後兩年,她不得不閉門休養。

1955年,她接到了奧林匹亞劇場的邀請,回到了她深愛的舞臺上,這次演出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不幸的是,1958年9月,她又一次遇上嚴重交通事故,隨後,在紐約的演唱會上,重病上臺的她倒在了舞臺上。

也許是預見自己時日無多,她不顧醫生和親友的勸阻,堅持60年的奧林匹亞演唱會照常進行。

1961年,她結識了一名希臘歌手,這是她生命中最後一個男人,陪她走到了最後。

當年7月,她在祖國巴黎接受了「終身成就大獎」。

1962年9月25日,她在巴黎艾菲爾鐵塔下為全巴黎演唱了《最長的一天》。

那一天,她光芒萬丈。

1963年10月11日,琵雅芙因肝癌在格拉斯去世,終年48歲。

05 愛,無怨無悔

影片《玫瑰人生》裡有這樣一段情節:歷盡悲傷、病痛後的琵雅芙坐在遠離巴黎的海灘上一邊打毛衣,一邊接受記者的採訪。

……

「誰是你最忠誠的朋友?」「我真正的朋友都很忠誠。」

「萬一你不能再唱了?」「我就活不下去了。」

「會怕死嗎?」「我更怕寂寞。」

「你禱告嗎?」「會,因為我相信愛。」

「職業生涯最美的回憶是什麼?」「每次幕拉起來的時候。」

「作為女人最美的回憶?」「初吻。」

「會喜歡黑夜嗎?」「會,但要燈光燦爛。」

「黎明呢?」「得有鋼琴和朋友在身旁。」

「晚上呢?」「對我們來說就是黎明。」

「想給女人什麼建議?」「愛。」

「少女呢?」「愛。」

「兒童呢?」「愛。」

「在幫誰打毛衣?」「誰會穿,我就打給誰。」

……

這段採訪不知是否真有其事,但這段對話的內容確實是伊迪絲·琵雅芙一生信仰的寫照。

她愛著她的舞臺,愛著她的朋友,愛著她的每一位愛人。

父母的冷漠、女兒的離世、愛情的坎坷、傷病的折磨都沒有摧毀她對於愛的信仰,她始終相信愛,懂得愛,她樂於接受別人給予她的愛,也樂於將自己的愛饋贈於別人。

她一生留下了多首作品,其中最有名的包括《玫瑰人生》、《愛的禮讚》、《我,無怨無悔》等。

她的作品,也是她人生態度的寫照:相信愛,無怨無悔。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全場觀眾合唱《玫瑰人生》
    《玫瑰人生》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莫斯其格) 近日,法國原版琵雅芙舞臺傳記音樂戲劇《玫瑰人生》在廣州大劇院上演,帶領觀眾重溫琵雅芙的經典旋律。當經典的《玫瑰人生》響起時,全場觀眾跟著演員一起大合唱。
  • 小麻雀軟語呢喃的玫瑰人生
    筆者碰巧曾看過該部以 「皮雅芙的非凡人生」 為副標題的影片,它通過顛倒時序的剪接跳切,以碎片化敘事,呈現了這位奇女子支離破碎的一生,同樣採用了她吟唱的一些香頌作為插曲,達到內容與形式的高度契合。瑪麗昂·歌迪亞演繹這個角色十分精彩動人,贏得了第80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 音樂劇《玫瑰人生》:「法國鄧麗君」背後辛酸與堅忍
    相較之下,7月31日開始在北京上演的法國原版舞臺音樂傳記《玫瑰人生》則顯出獨樹一幟的別致——簡單的舞臺布置、四位樂手以及一位歌手,用90分鐘的時間,以二十餘首法風濃鬱的經典香頌,帶我們回顧了伊迪斯·琵雅芙(Edith Piaf),這位被法國人民親切稱為「小雲雀」的國寶歌手短暫而璀璨的一生。伊迪斯·琵雅芙。
  • 《玫瑰人生》展現琵雅芙音樂人生
    《玫瑰人生》是法國著名女歌手伊迪絲·琵雅芙的代表作,也是在中國極有傳唱度的法語歌。7月31日起至8月11日,法國原版琵雅芙舞臺音樂傳記《玫瑰人生》將在天橋藝術中心上演14場,用音樂講述法國歌后琵雅芙的傳奇人生。
  • 在27首經典歌曲裡,回顧法國香頌女王琵雅芙的「玫瑰人生」
    昨晚,法國原版舞臺音樂傳記《玫瑰人生》在上海美琪大戲院開演。演出由吉爾·馬沙拉構思和執導,由有「伊迪絲·琵雅芙音樂繼承人」之稱的法國國寶級歌唱家安妮·卡雷爾與法國歌手娜塔莉·勒米特獻聲,通過27首經典歌曲,串聯起法國「小麻雀」伊迪絲·琵雅芙如夢如幻、悲欣交織的一生。
  • 即使是道德瑕疵的渣女,也不妨礙她傳奇的香頌人生
    鏡頭一晃,女子的背影出現在舞臺上,張開雙臂,深情地演唱著 hymne de l』amour 愛的頌歌,這首為愛人而作的歌。雖然上帝未賜予她手持玫瑰之人,也不妨礙她的人生如玫瑰一樣綻放玫瑰人生La vieen Rose1915年,這名叫伊迪絲·琵雅芙的女子出生於巴黎郊區,被母親拋棄後,小琵雅芙被父親丟給了開妓院的祖母撫養。
  • 《卡拉斯:為愛而聲》定檔5.31 一代傳奇珍貴再現
    《卡拉斯:為愛而聲》 劇照1905電影網訊 繼《波西米亞狂想曲》之後,全國藝聯即將推出,作為「藝術人生」系列的又一力作。5月31日起,全國的影迷朋友們可在全國藝聯3000多家加盟影院的大銀幕上,探尋萬眾女神瑪麗亞的傳奇人生,欣賞歌劇女王卡拉斯大量珍貴的現場演唱影像。
  • 「混種的玫瑰」——好萊塢第一夫人英格麗·褒曼傳奇的一生
    在英格麗·褒曼畢生的演藝生涯中,她演得最多的一個角色,就是法蘭西聖女貞德,褒曼先後用五種語言飾演貞德一角。在美國演出時,蕭伯納曾把自己的劇本《聖女貞德》寄給褒曼,但她沒有採納。她認為蕭伯納把貞德寫成了一個機警的、好鬥的女子。而她要表現的是歷史文獻中記載的真實的貞德,那個初涉社會不久因目睹戰爭慘象而哭泣的小姑娘。
  • 徐浩從企業家到NLP導師:使命在肩,無怨無悔
    每一個成功的背後都會有一段傳奇的故事。從校園裡的意氣風發,到初入社會開啟人生第一臺座駕;從學生少年的書本時光,到才俊青年的社會殿堂;從青年得志的人生第一桶金,到第一次跌落低谷的落寞與陰沉……人生蜿蜒之路如此山重水複,是什麼讓一個年輕人經歷這一切的蛻變?是什麼讓一個男人從初諳世事到成熟穩重?是什麼讓他曾經陷入困境?是什麼又讓他重新崛起,再次創造一番天地?
  • 奇葩颱風的命名叫「雲雀」,卻讓我想起「小麻雀」的《玫瑰人生》
    (誤點進來的同志,看完絕對不後悔~)艾迪特(dith)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英國護士艾迪特·卡維爾(dithCavell)所命名的,艾迪特·卡維爾因為幫助法國士兵逃離德國戰俘營而被處死;而艾迪特·皮雅芙的皮雅芙(Piaf)則是她在20年走紅之後所得到的暱稱,這是「小麻雀」(sparrow)在巴黎大區(法蘭西島)的方言。
  • 印度寶萊塢國寶級女星,在杜拜意外死亡,而她的一生卻成了傳奇
    一生共演過236部寶萊塢電影,她4歲出道踏入影視行業,平生共獲得四座Filmfare獎——最佳女主角、一座特別獎,在寶萊塢堪稱傳奇。令觀眾熟知的,她在1983年的影片《迷失(Sadma)》的表演就奠定了她在影壇的地位。之後的《月光》中跳著「極樂檀達婆」翩翩起舞的女神,《印度先生》和《一生與瞬間》的出色演出。這些著名的電影作品,都被黛玉演繹的完美無瑕。
  • 豆瓣日曆 2020年12月29 日《玫瑰人生》
    今日主題影片:《玫瑰人生》。 《玫瑰人生》(法語:La M me,又名La Vie en rose),是2007年發行的一部法國劇情電影。影片敘述法國1930年代至1960年代最著名的女歌手伊迪絲·琵雅芙的戲劇人生。
  • 這位61歲的搖滾女孩,把她的傳奇人生寫成了小說
    而這確實令她收穫頗豐。她曾贏得了大約1萬美元的獎金,還有一趟前往希臘的豪華遊輪之旅。儘管她的初衷只是為了讓自己活下去,卻因此成就了自己人生中的種種傳奇經歷。而這種特立獨行的性格也體現在了包弫的寫作風格中。《搖滾女孩的高數夢想》一書融合了單人喜劇、戲劇對白、詩歌,以及後現代意識流風格的自我獨白。
  • 「玫瑰機關槍」——虐戀下凋零的玫瑰
    一周前,二次元畫師微博名為「玫瑰機關槍」的女孩,在自己購置的新房內上吊自殺。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個年輕漂亮、甚至前途無量的女孩選擇這種方式離開了這個她曾熱愛並為之努力的世界?本應前途無量的「玫瑰機關槍」「玫瑰機關槍」是一位二次元畫師,不僅畫畫技術高超,人也長得甜美可愛。
  • 活成傳奇的向太陳嵐,她的人生難以複製,難怪能得向華強一生寵愛
    活成傳奇的向太陳嵐,她的人生難以複製,難怪能得向華強一生寵愛 提起娛樂圈裡的泰山北鬥,香港的向華強夫婦肯定是榜上有名的。從郭碧婷和向佐公開戀愛到倆人結婚生子,向太的全程參與讓大家對她保有了強勢的印象。
  • 《玫瑰人生》伊迪絲·琵雅芙 一個偉大禮物的雙重性
    《玫瑰人生》劇照,奧利維埃·達昴作品,瑪麗昴·歌迪亞主演,講述法國著名女歌手伊迪絲·琵雅芙的一生。  電影作為對伊迪絲·琵雅芙一生的真實寫照,讓我們對藝術、人、生命的意義、苦悶與歡樂產生思考。因此,後來她利用一切矛盾,把它們作為自己任性撒嬌的理由。  伊迪絲·琵雅芙人格的致命弱點恰恰是在這裡。她的生命相當短暫,人們將她的早逝歸咎於愛。但她對於愛始終都像鬧劇來對待,她把它當作是可隨意踐踏的東西。她從未以溫柔虔誠之心來對待自己的生命。她有著任性的自戀傾向,周圍聚集了一批或平凡或有成就的朋友,儘管他們不贊成或不欣賞她對待自己那魔術般嗓音的態度,但還是甘願服侍她。
  • 金蟬不止一個「金蟬定律」,它用一生,告訴了我們7個人生哲理
    金蟬用自己的一生,總共告訴了我們七個人生哲理,「金蟬定律」是其中第一個哲理,子曰接下來就來說說這七個哲理,你看看覺得說得有道理嗎?第一:別太在乎起點金蟬是出生在泥土下的,而且還會在地下生活三年,在這三年裡它們是看不見光的。可見金蟬比「出淤泥」的荷花,出生地位還低!但是金蟬在熬過了暗無天日的三年歲月後,就能飛上枝頭,和那些出生在樹上的鳥兒同起同坐了。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用濃鬱色彩、喧囂畫面勾勒的殘酷偽童話
    剛想和理髮師開始新生活的松子,被趕來的警察抓回監獄,一去就是八年,出獄後她欣欣然去找理髮師,卻發現理髮師的孩子都滿地跑了。松子靠在獄中學習的理髮手藝謀生,在髮廊重逢龍洋一,雖然知道自己最初的冤屈就是由他釀成,仍用身家性命去愛他陪他,甘心等他坐牢歸來。可是龍洋一無法承受松子上帝般高尚無私的愛,打了松子一拳以後不知所蹤。
  • 蔣雯麗最想成為的女人:為愛出軌的希臘歌后,和她被誤解的一生
    據說,她最愛的珠寶品牌是梵克雅寶,這可是貴族的珠寶品牌。可見,這時候的她應該是如怒放的玫瑰般,盡情享受人生大逆轉下的一切財富和榮耀吧。她的人生只輝煌了7年,從1951年算起,到1957年就結束了。 背後的原因竟然只是她為了一個「情」字,所以放棄了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