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法國原版舞臺音樂傳記《玫瑰人生》在上海美琪大戲院開演。演出由吉爾·馬沙拉構思和執導,由有「伊迪絲·琵雅芙音樂繼承人」之稱的法國國寶級歌唱家安妮·卡雷爾與法國歌手娜塔莉·勒米特獻聲,通過27首經典歌曲,串聯起法國「小麻雀」伊迪絲·琵雅芙如夢如幻、悲欣交織的一生。
圖說:《玫瑰人生》劇照 官方圖
伊迪絲·琵雅芙是法國最著名的女歌手之一,被譽為法國的香頌女王(法語「香頌」一詞譯為「歌曲」)。她的歌曲《你無處不在》曾在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中的決戰前響起,成為戰爭硝煙中希望的象徵;歌曲《不,我無怨無悔》也被《盜夢空間》用作喚醒主人公的曲子,令人印象深刻;最著名的《玫瑰人生》,在中國更是家喻戶曉,曾由蘇菲·瑪索和劉歡在2014年春晚上演唱。
昨晚的演出從琵雅芙年少時在街頭賣藝開始,到她獻唱紐約卡耐基音樂廳成為明星,每一首動人的歌曲,都展現了她人生中一段重要的場景。當《玫瑰人生》的熟悉旋律響起,臺下的中國觀眾們紛紛衝破語言障礙,與臺上的安妮合唱起來。
圖說:《玫瑰人生》劇照 官方圖
「沒有愛,我們什麼都不是。」這是琵雅芙的一句名言,也貫穿了她玫瑰色的一生。主演安妮將這句話當作對自己愛情觀的總結:「從三歲起,我的祖母家就一直重複播放琵雅芙的《愛的禮讚》和《玫瑰人生》。她的歌聲中有強烈的情感、強烈的愛,讓人不由自主地愛上她。」但安妮對琵雅芙的詮釋卻並非單純模仿,而是帶有了濃烈的個人色彩,她解釋:「雖然我在飾演琵雅芙,但琵雅芙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人能成為她。每個人有自己獨特的靈魂,她在用她的靈魂歌唱,而我也在用我的靈魂歌唱。」
從與第一任丈夫生下的女兒在兩歲不幸夭折,到和拳擊手馬塞爾·塞爾當墜入情網,卻又因飛機失事失去愛人,琵雅芙的一生經歷了許多跌宕起伏的感情。她的每一首歌曲都描繪了一段愛情故事,寄託著她對愛的嚮往。「琵雅芙的感情、人生,都很超前,像是活在了30年以後的時代。」導演吉爾評價道,「在當時,她擁有過那麼多段短暫的戀情,這是不為世人所理解的。但她對每一段感情都傾盡所有,就像《我什麼都不在乎》所唱的那樣,不管不顧地追求著真愛。」
圖說:《玫瑰人生》劇照 官方圖
經歷與愛人的一次次離別,卻依舊勇敢追尋真愛,而浪漫、自由、歡快、不向命運屈服的個性,讓琵雅芙成為了法國人的代表。手風琴的現場伴奏,也為演出賦予了更加地道的法國風情。描繪巴黎市井的《巴黎》是吉爾最喜歡的歌曲之一:「如果沒有去過巴黎,卻想了解巴黎,一定要聽聽琵雅芙的香頌。」(新民晚報記者 吳旭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