昱見|美洲土著為啥覺得歐洲人騎著「草泥馬」打仗?

2020-11-24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昱見|美洲土著為啥覺得歐洲人騎著「草泥馬」打仗?

在歐洲人對美洲的早期開拓史上,有不少近似於段子的史實。比如西班牙人皮薩羅僅帶了100多人的侵略軍,就敢對有著8萬之眾的印加帝國軍團發起衝鋒。最神奇的是他們居然還打贏了,殺得印加人屍橫遍野。而給印加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並非白人手中那些還很原始的槍炮——印加武士如此向他們的國王報告戰況:「白人太厲害了,居然能騎在羊駝上打仗。」

羊駝,就是現在網絡上常說的「草泥馬」,如此萌物當然騎不得。印加人所說的「羊駝」,其實是戰馬。

印加人之所以稱它為「羊駝」,是因為他們以前從來沒聽說過馬這種動物。而印加人眼中的這種「怪獸」,在戰爭中著實讓他們吃了大虧,騎兵優異的衝擊力和機動性,不僅讓沒見過這陣仗的印加武士們不知怎樣防禦,甚至還癱瘓了印加人的指揮和信息系統——西班牙人的騎兵可以輕鬆地追上以善於奔跑著稱的印加哨兵,他們來不及向後面的部隊發出警報,歐洲人已經殺到跟前,龐大的印加部隊在歐洲人面前宛如瞎子,根本無從得知歐洲人的動向,只能一通亂打。

事實上,不僅是馬,當白人殖民者來到美洲時,他們驚奇地發現美洲大陸上缺乏任何一種能夠為人所用的大型畜類。美洲印第安人雖然馴化了羊駝,但也不頂用。由於沒有合適的畜類,美洲的整個文明沒辦法如舊大陸一般發展,直到白人到達美洲,美洲人甚至都沒有發明輪子。

那麼,讓美洲人面臨如此窘境,是上帝偏心眼嗎?恰恰相反,考古學後來的發現證明,美洲大陸可供馴化的動物種類原本較為豐富,尤其是讓印加人吃了大虧的馬,最早恰恰是從美洲出現的,後來才通過白令陸橋遷徙到亞歐大陸。然而,美洲大陸原有的馬匹,卻在距今約2萬年前突然消失了。由於這段時間跟人類遷徙到美洲大陸的時間幾乎同時,一個奇葩卻又合理的猜想就誕生了——美洲大陸的馬,在沒來得及被人類馴化之前,就被人類殺光了。

美洲是人類最晚到達大陸,在到達這裡時人類已經掌握了弓箭卻還不懂馴化,因此生活在這裡的大型動物根本來不及適應就已經被人類殺光了。

與進入文明社會後馬成為人類的好朋友和重要戰略物資不同,在距今3萬到1萬年的時間裡,石器時代的人們曾經將馬作為主要的狩獵對象,僅在德國某一考古遺址上就曾找到10萬具被狩獵的馬的骨骼,可見人類當時狩獵野馬風氣之盛。繞過白令陸橋遷徙到美洲的印第安人由於狩獵技術更為高超,提早打光了美洲大陸上的那些馬匹和其他大型畜類,因此,後來的美洲原住民不得不為自己祖輩的「豐功偉績」埋單,吞下沒有動物可供馴養的苦果。

在遠古的印第安人眼中,漫山遍野的馬匹可能僅僅意味著一頓美餐,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種動物有一天會給自己的後代招來亡國滅種之災——在資源尚存時少「作」一點,給後代留條後路總是好的。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昱)

壹點號 昱見

齊魯壹點客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草泥馬"原是"美洲駝" 與駝羊駝馬原駝是表親(圖)
    網絡上流傳它有個別名叫「草泥馬」,其實它根本不是馬,而是一種南美洲駱駝,屬於「駱馬屬」。羊駝、駝羊與駝馬、原駝四種動物則是表親,它們長相相近,甚至可以互相雜交並產下能繁育的後代,大多數人統稱它們為「美洲駝」。它們與馬最不同的地方可從蹄甲處區分:馬屬於奇蹄目動物,四蹄不分瓣,而羊駝的腳是分瓣的,屬於偶蹄目;而且羊駝的腳掌寬大,蹄甲很小。
  • 草泥馬:瞧這大劉海,時尚時尚真時尚!
    吹啊吹啊,我的驕傲放縱,羊駝的髮型要是濃密起來,那連十級大風都刮不跑,瞧這不拘小節的造型,真是讓人看了都覺得亂得慌啊。這純天然百分百羊駝毛的大圍脖可還行?儘管髮型沒啥值得一提的地方,但精神小夥兒全靠這脖子毛來提神了。哎喲,大哥,這剛從髮廊走出來的髮型也沒你這麼蓬啊,爆炸頭整的真可以,這發量也是把人看哭了,我啥時能擁有這麼濃密的毛量?
  • 愛斯基摩人是蒙古人種,為何成了美洲土著?
    美洲大地上,在歐洲人到達之前,生活著非常多的當地居民,也就是美洲土著,這些人幾萬年前就存在於這個地方,並且開枝散葉,有了自己的語言。在今天加拿大的北部地區,生活著一群特殊的人,他們生活方式奇怪,出門用雪橇,住的是冰屋,吃得很簡樸,這群人就是因紐特人,也叫做愛斯基摩人。
  • 書摘|殘酷的邊疆:19世紀美洲土著緣何急速萎縮?
    歐洲人帶到潘帕斯草原和與之類似的其他草原的馬群至少有著同樣重要的意義;原住民接納了它們,並為適應它們而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結果導致了更高效的狩獵文化、牧民社會和能夠控制大片草場的掠奪性帝國主義的崛起。
  • 60多個歐洲人被紐西蘭土著肢解吃掉,殖民者當年為何也會翻車
    歐洲殖民者,尤其是英國殖民者,當年在全世界進行殖民活動時,憑藉他們強大的火力優勢,基本上所向披靡,無論在亞洲、非洲、大洋洲還是美洲,他們在與當地人的衝突中佔盡便宜,許多土著民族經常遭遇種族滅絕式的大屠殺。
  • 歐洲人、美國人、澳洲人,誰的素質和修養更顯高雅貴重
    無論是歐洲,美洲,澳洲,和地球上其他的人類一樣,素質有好有壞,修養有優有劣,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以個別代表全部人類的地域特性,當然,地域性的共同特點,總是會有的,只是強烈與否的問題。如果穿越到數百年前,看看歐洲人對全世界的侵略,就不會再有歐洲人在歐洲都很有素質的錯覺了。今天所看到的歐洲和歐洲人,是兩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歐洲,歐洲曾經的幾個帝國,大部分喪失了曾經的殖民地,同時也被戰爭打垮了經濟,還有對曾經侵略國家的部分償還與賠償,而被美國整體超越。
  • 美洲獅是「美洲金貓」?大錯特錯
    16世紀,歐洲的探險家、殖民者們在美洲大陸發現了一種大型貓科動物,美洲土著稱這種動物為「puma」。因為這種動物外觀和獅子(雌獅)相似,所以歐洲人認為這是一種生活在美洲的獅子。後來又有人根據這種動物的生活環境,將其稱為mountain lion(山獅)。這就是「美洲獅」和「山獅」這兩個中文譯名的來源。
  • 美洲獅是「美洲金貓」?別不懂裝懂了
    因為這種動物外觀和獅子(雌獅)相似,所以歐洲人認為這是一種生活在美洲的獅子。後來又有人根據這種動物的生活環境,將其稱為mountain lion(山獅)。這就是「美洲獅」和「山獅」這兩個中文譯名的來源。
  • 馬年說馬:斑馬為啥沒人騎?草泥馬會朝人吐口水
    王城動物園內的河馬在「泡溫泉」「草泥馬1月8日起,本報連續推出「洛城尋馬」系列報導後,引來讀者關注和熱議,有熱心市民撥打本報熱線(18837996211)詢問,在動物園裡,有一些名字帶馬卻不是馬的動物,比如,河馬叫「馬」為啥生活在水裡呢?斑馬雖是馬,為啥沒人騎呢?網絡神獸「草泥馬」,它們跟馬到底有什麼關係?  昨日,記者帶著這些疑問,探訪王城公園動物園,為您講述其中趣聞。
  • 美洲獅的身份之謎:是大貓還是小貓,是獅子還是美洲金貓?
    無論是puma還是cougar,都是當地土著居民對這種美洲大貓的叫法,和獅子沒有任何關係。這與我們國人稱呼條紋大貓為虎、斑點大貓為豹是一個道理。當地土著居民從未見過獅子,也不知道獅子為何物。這種美洲大貓被稱為獅子並在全球流傳,是白人徵服美洲以後的事情了。
  • 美洲黑熊竟不是當地「土著」?它們離家出走是因這座白令陸橋
    也許大家並不知道,現在遍布北美大陸各地的美洲黑熊其實不是當地的「土著居民」。
  • 網絡神獸「草泥馬」的現實生活
    這是一匹誕生於網際網路的神馬,對不起,如果您不喜歡它的名字請忍一下,我在本文中只引用一次:「草泥馬」。 溫馴家畜擅長化學戰 它到底是什麼?是不是一頭「想像中的動物」?其實它根本不是馬,看看腳就很清楚了。馬屬於奇蹄目動物,四蹄不分瓣,而這種「馬」的腳是分瓣的,顯然屬於偶蹄目。再看仔細些,神馬的腳掌寬大,蹄甲很小,應該屬於駱駝科。
  • 9月20日麥哲倫開始環球航行:1521年航海家被土著砍成碎片
    哥倫布進入美洲以後,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試圖建立殖民地。 雖然麥哲倫的武力並不強大,依靠軍艦的火炮和士兵們的火槍,嚇唬當地土著還是比較有把握的。 在麥哲倫看來,當地土著都是一群野蠻人,同動物差不多,應該很容易對付。 誰知道,土著酋長卻給麥哲倫好好上了一課。
  • 兄貴草泥馬領銜 iOS草泥馬遊戲推薦
    重口味《兄貴草泥馬》《兄貴草泥馬》草泥馬(Grass Mud Horse)是中國網民惡搞的十大神獸之一,其原型為原產於南美洲的小羊駝,以炫酷毛髮和賣萌表情備受世人追捧。
  • 羊駝、駝羊、駱馬和原駝,誰是真正的草泥馬?
    那麼問題就來了,究竟誰是傳說中的神獸「草泥馬」呢?羊駝和駝羊是不同的兩個物種,都是已經馴化了的。從分類上說,他們都屬於駱駝科,但是在這個科類下的屬類不同。DNA研究顯示,約1040萬年前,美洲駝的祖先發生了分化,現今羊駝的祖先同其他三個物種的祖先便分道揚鑣了;約640萬年前,駱馬從羊駝那一支裡分離出來,現在羊駝和駱馬共同屬於駱馬屬。而另外的一支直到約140萬年前才發生分裂,原駝和駝羊成為兩個物種,這兩者被劃歸駝羊屬。
  • 草泥馬成人類救星?研究:駱馬抗體可殲滅新冠肺炎病毒
    駱馬(llama)又名大羊駝或美洲駝,民眾戲稱為草泥馬,是分布於南美洲的駱駝科動物,和多種相似動物合稱為駱馬或美洲駝,體型比羊駝(Alpaca)也就是俗稱的草泥馬還大。根據《科技時報》報導,美國和比利時科學家的研究團隊發現,駱馬血液中的抗體,可望協助人類製做新的特效藥對抗病毒,替現在正為新冠肺炎疫情所苦的各界帶來新希望。
  • 草泥馬成了人類的救星?研究駱馬抗體新冠狀病毒肺炎
    駱馬(llama)也稱為羊駝或美洲駝。人們叫它草泥馬。它是分布在南美洲中的駱駝科動物。它也被稱為駱馬或駱駝與許多類似的動物。它的體型大於羊駝(Alpaca),又稱草泥馬。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技時報》和美國報導,比利時科學家和駱馬的研究小組發現,駱馬血液中的抗體可能有助於人類產生新的抗病毒特異性藥物,並將新希望帶到遭受新冠狀病毒肺炎流行的所有部門。
  • 澳大利亞是4萬年史土著被2百年史英國流浪犯屠宰、圈養而建立
    沒錯,澳大利亞土著在澳洲有4萬年居住的歷史,直到18世紀中葉以前,他們一直是這片土地上的主人。但隨著英國流浪犯人的到來,他們的「原澳洲主人的地位」已經被剝奪,一度淪落到慘不忍睹的「動物身份」,甚至被屠宰及圈養。
  • 翠屏山動物園動物過冬各顯"神通" "二貨"草泥馬熱得脫毛
    正在脫毛的草泥馬。  河馬在屋子裡面享受浴霸。  長頸鹿在吹暖氣。而最奇特的草泥馬,在這天寒地凍之時,居然熱得脫毛了……  「普通青年」長頸鹿吹暖氣過冬  昨日,宜賓的天空下著小雨,天氣比較寒冷。記者來到翠屏山動物園,看見有些動物們也用上了高科技的取暖方式。家鄉在非洲的長頸鹿雖然穿著一身「豹紋」皮衣,可論起怕冷的程度,在整個動物園都是數一數二的。
  • 為什麼都管羊駝叫草泥馬?
    近幾年來,羊駝因其可愛的形象在網絡上迅速躥紅,也獲得了自己的第二個稱號,草泥馬。甚至在網絡上還一度流傳了一首草泥馬之歌。不過也有很多網友對這個名稱表示困惑,那麼這個稱號到底由何而來呢?草泥馬起先來源於魔獸世界,是中國網民惡搞的十大神獸之一,其原型為原產於南美洲的小羊駝。早期時,有使用斑馬、羊駝等不同的動物作為草泥馬的形象圖片,到後期才慢慢統一用羊駝作為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