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你的路徑都滴下脂油。」(詩65:11)在廣東汕頭市天恩安老院入住的老人,大部分都曾參與教會侍奉,直至老年都一直享受天父的恩典。
每日的靈修和規律的生活-——老人健康生活的保證
天恩安老院位於廣東汕頭市礐石風景區,其舊址是距今有102年歷史的美國傳教士設立的「耶士摩天道學堂」,安老院靠近礐石禮拜堂。這裡有50多位七、八十歲以上的基督徒老人,他們不僅生活得到悉心照料,而且在屬靈上也得到豐盛的供養。
安老院一樓便是靈修大廳,每日早上8:30-9:30,除了行走不便的長者在自己房間,其餘老人都樂意每天早上按時到一樓參加靈修。負責安老院靈修的曾同工介紹說,靈修內容是根據一本屬靈書籍,分課時學習。現在老人們已經學完了《活水》、《荒漠甘泉》、《竭誠為主》等書籍。曾同工說:「他們的屬靈生命很好,非常努力的追求,有些老人、護工甚至拿著放大鏡來讀書。」
安老院的每日靈修,不僅使老人有靈命的供養,還幫助他們從早上開始一天有規律的生活。有位老人稱,未住安老院之前,她每天早上睡到十一點才起床,而在這裡早上六點半起床,八點一刻在靈修大廳準備靈修,三餐也都很準時,「生活有規律,身體自然也比以前好」。安老院總幹事李姊妹介紹說,每個月農曆初九為本月的壽星慶祝生日。「有的老人從未過過生日,看到這麼多人為自己慶祝、唱歌,還可切蛋糕,非常感動。一位老人很高興地說『這裡是天父給我們的天恩養老院。』」李姊妹說。
說到老人的生活,「除吃住之外,長者的心靈更需要得到關心安慰……確定自己是蒙恩得救之人,帶給長者何等平安喜樂,」汕頭教會詹海烈牧師在安老院十年特刊中寫道。汕頭教會注重長者靈修工作。自2000年起,汕頭教會教牧同工每月一次來院主持靈修,每月三次由汕頭一年制神學進修班學員來院主持靈修。2001年起,安老院聘請神學進修班學生曾木英,負責每天上午的靈修工作。到現在為止有5、6位非基督徒老人入住之後接受信仰歸入基督。
安老院幾百米之外是汕頭市最老的禮拜堂之一礐石禮拜堂(美國傳教士耶士摩1863年創辦)。每到禮拜天,能夠外出的老人在院工作人員的協助下到礐石堂參加主日崇拜。每逢老人節、聖誕節等期間,也會有一些老人到禮拜堂參加活動,甚至參與禮拜獻唱。
每日靈修、交通、讚美……有規律的生活,為入住安老院的老人能夠有健康的身、心、靈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目前,安老院50位長者中,90歲以上的有16人,其中有兩位高齡老人分別是102歲和107歲。至於一些已經去世的老人,院辦公室的曾老師說:「老人離世歸天家之事都很平安,有一位老年人,坐在椅子上很安詳地就回天家了,也有老人在唱讚美詩時,唱著唱著就回天家了。」
侍奉中「忍耐和愛心在增長」——護工喜樂的侍奉
安老院的侍奉人員不僅重視老人的靈修生活,在生活上也給予悉心照顧,如為行動不便的老人安排了護工。提起護工,李姊妹說,「在這裡的護工都是帶著侍奉和學習的心來的。」護理中遇到一些苦辣酸甜的事情,「遇到老人家找小麻煩時,恐嚇是不行的,只能是靠著神給予的愛心和忍耐慢慢與他們調解。」分享起來這些老人故事,安老院辦公室充滿了感恩。有的老人患老年思維退化症,有時晚上不能入睡、亂說話甚至打人罵人。「這些老人家就像孩子一樣」,李姊妹說,入住的老人中有些曾經是教會義工,「他們雖然忘記了很多事,但是沒有忘記神。他們對聖經很熟悉,護工一提起『諸天』,就會有老人回應:『諸天訴說他的榮耀……』提到『神愛世人』就會有回應『甚至將獨生子賜給他們……』。」
「感謝神給予我們這裡護工的侍奉和學習的信念,使我們走到現在。」李姊妹說道,老人院自1997年開辦至今,入住者從3位增加到50多位。「現在仍有些老人想來這裡住下,安老院也希望能夠再將場所和人力都擴大一些。」目前急需要招募護工,現有10多位。李姊妹說:「只能靠神來為我們開路,需要有更多人來參與服侍,在這裡的服侍是很辛苦的,帶著侍奉的心才能夠將他們照顧好。」
說到安老院以後的發展時,辦公室的謝主任說,安老院經費自理,量入未出,由赤字到稍微有餘,如今安老院基本可以自行運轉。安老院希望能夠增加場所,不僅能夠容納更多老人入住,也能給老人提供場地,豐富他們的生活。同時也需要更多有奉獻心志的護理人員加入。
附:天恩安老院頌
天上父親大慈憐,恩愛隨我度餘年。安得頤養靈修處,老當益壯奔天程。院庭閒步心默念,頌歌獻主盼凱旋。
「你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你的路徑都滴下脂油。」(詩65:11)在廣東汕頭市天恩安老院入住的老人,大部分都曾參與教會侍奉,直至老年都一直享受天父的恩典。
每日的靈修和規律的生活-——老人健康生活的保證
天恩安老院位於廣東汕頭市礐石風景區,其舊址是距今有102年歷史的美國傳教士設立的「耶士摩天道學堂」,安老院靠近礐石禮拜堂。這裡有50多位七、八十歲以上的基督徒老人,他們不僅生活得到悉心照料,而且在屬靈上也得到豐盛的供養。
安老院一樓便是靈修大廳,每日早上8:30-9:30,除了行走不便的長者在自己房間,其餘老人都樂意每天早上按時到一樓參加靈修。負責安老院靈修的曾同工介紹說,靈修內容是根據一本屬靈書籍,分課時學習。現在老人們已經學完了《活水》、《荒漠甘泉》、《竭誠為主》等書籍。曾同工說:「他們的屬靈生命很好,非常努力的追求,有些老人、護工甚至拿著放大鏡來讀書。」
安老院的每日靈修,不僅使老人有靈命的供養,還幫助他們從早上開始一天有規律的生活。有位老人稱,未住安老院之前,她每天早上睡到十一點才起床,而在這裡早上六點半起床,八點一刻在靈修大廳準備靈修,三餐也都很準時,「生活有規律,身體自然也比以前好」。安老院總幹事李姊妹介紹說,每個月農曆初九為本月的壽星慶祝生日。「有的老人從未過過生日,看到這麼多人為自己慶祝、唱歌,還可切蛋糕,非常感動。一位老人很高興地說『這裡是天父給我們的天恩養老院。』」李姊妹說。
說到老人的生活,「除吃住之外,長者的心靈更需要得到關心安慰……確定自己是蒙恩得救之人,帶給長者何等平安喜樂,」汕頭教會詹海烈牧師在安老院十年特刊中寫道。汕頭教會注重長者靈修工作。自2000年起,汕頭教會教牧同工每月一次來院主持靈修,每月三次由汕頭一年制神學進修班學員來院主持靈修。2001年起,安老院聘請神學進修班學生曾木英,負責每天上午的靈修工作。到現在為止有5、6位非基督徒老人入住之後接受信仰歸入基督。
安老院幾百米之外是汕頭市最老的禮拜堂之一礐石禮拜堂(美國傳教士耶士摩1863年創辦)。每到禮拜天,能夠外出的老人在院工作人員的協助下到礐石堂參加主日崇拜。每逢老人節、聖誕節等期間,也會有一些老人到禮拜堂參加活動,甚至參與禮拜獻唱。
每日靈修、交通、讚美……有規律的生活,為入住安老院的老人能夠有健康的身、心、靈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目前,安老院50位長者中,90歲以上的有16人,其中有兩位高齡老人分別是102歲和107歲。至於一些已經去世的老人,院辦公室的曾老師說:「老人離世歸天家之事都很平安,有一位老年人,坐在椅子上很安詳地就回天家了,也有老人在唱讚美詩時,唱著唱著就回天家了。」
侍奉中「忍耐和愛心在增長」——護工喜樂的侍奉
安老院的侍奉人員不僅重視老人的靈修生活,在生活上也給予悉心照顧,如為行動不便的老人安排了護工。提起護工,李姊妹說,「在這裡的護工都是帶著侍奉和學習的心來的。」護理中遇到一些苦辣酸甜的事情,「遇到老人家找小麻煩時,恐嚇是不行的,只能是靠著神給予的愛心和忍耐慢慢與他們調解。」分享起來這些老人故事,安老院辦公室充滿了感恩。有的老人患老年思維退化症,有時晚上不能入睡、亂說話甚至打人罵人。「這些老人家就像孩子一樣」,李姊妹說,入住的老人中有些曾經是教會義工,「他們雖然忘記了很多事,但是沒有忘記神。他們對聖經很熟悉,護工一提起『諸天』,就會有老人回應:『諸天訴說他的榮耀……』提到『神愛世人』就會有回應『甚至將獨生子賜給他們……』。」
「感謝神給予我們這裡護工的侍奉和學習的信念,使我們走到現在。」李姊妹說道,老人院自1997年開辦至今,入住者從3位增加到50多位。「現在仍有些老人想來這裡住下,安老院也希望能夠再將場所和人力都擴大一些。」目前急需要招募護工,現有10多位。李姊妹說:「只能靠神來為我們開路,需要有更多人來參與服侍,在這裡的服侍是很辛苦的,帶著侍奉的心才能夠將他們照顧好。」
說到安老院以後的發展時,辦公室的謝主任說,安老院經費自理,量入未出,由赤字到稍微有餘,如今安老院基本可以自行運轉。安老院希望能夠增加場所,不僅能夠容納更多老人入住,也能給老人提供場地,豐富他們的生活。同時也需要更多有奉獻心志的護理人員加入。
附:天恩安老院頌
天上父親大慈憐,恩愛隨我度餘年。安得頤養靈修處,老當益壯奔天程。院庭閒步心默念,頌歌獻主盼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