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市民捧著鮮花 、拿著精心準備好的貢品,去祭拜逝去的親人。4月3日上午,清明假期的第一天,在九峰陵的陵園內記者看到,祭拜的市民早早擁入陵園中。記者發現人群中有不少四五十歲的婦女,手裡拿著兩三個大袋子,穿梭在墓碑之中,趁人們不注意,迅速將一些市民祭拜完留下的東西裝進袋裡。「拾貢人」為什麼要偷吃逝者的貢品?
一天能撿兩三袋子貢品
4月3日上午9時多,在去九
峰陵的路上,祭拜的人將包中的肉、魚、點心等東西擺上,將鮮花送上,凝望著墓碑上親人的名字,整個陵園顯得安靜。11時,祭拜的人們漸漸少了,記者注意到一個偷拾貢品的人:她看上去四十多歲,手裡拿著兩個大袋子,穿梭在墓碑之中,眼神飄忽不定。在一個擺滿貢品的墓碑前,她停下來,看看左邊、看看右邊,趁人們不注意,迅速將祭拜完留下的東西裝進袋裡。
記者又在陵園內找到四五位同樣在撿拾貢品的人,她們多是四五十歲的婦女,一身破舊的衣裳,手裡拿著兩三個大袋子。在墓碑之中來回不停地轉悠,趁人們不注意,將一些沒有被燒的貢品裝進袋子裡。為什麼要偷拾貢品呢?記者想叫住她們聊一下,可這些婦女像驚弓之鳥一樣,拎著袋子就跑,一追她們跑得更快。
和丈夫靠拾荒生存
當記者走近王麗(化名)時,她發現了。還沒等記者開口,她招呼同伴趕緊離開了。記者費了好大勁才將她堵住,安撫了好一陣,王麗終於開口跟記者說,她今年34歲,老家是菏澤的,和丈夫到青島已經四五年了,一直靠拾破爛為生,一個月的收入加起來也就1000多元。家裡還有個6歲大的兒子,因為沒錢,孩子至今都沒有上過學。現在兒子跟著他們,從小就沒吃過什麼好東西,營養不良導致兒子從小就瘦小。談到兒子,王麗聲音顫抖著,眼角流下淚,「誰家有錢會來撿這個吃,孩子沒吃過好東西,撿回家給他吃點。」
王麗跟記者說,大人就是靠撿人家剩下的也能吃飽,可孩子太可憐了。為了讓孩子能吃點好的,她不要面子,昧著自己的良心來撿人家的貢品。
背著丈夫過來偷拿祭品
孫燕剛開始死活不跟記者說話,她只是重複說自己是第一次出來,還是背著丈夫出來的,丈夫是個要強的人,要是讓他知道自己就不用活了。「我真的是第一次,一定不要給俺說出去,照片千萬別登在報紙上,要不讓俺丈夫知道了真不用活了。」孫燕哀求說。
既然明知丈夫不會同意,為什麼還出來撿拾人家的貢品呢?孫燕說,她有兩個女兒,大的13歲了,小的才一歲。丈夫一直在外打零工,她去年生了這個小女兒,最近剛剛斷了奶,家裡沒錢給她買營養品,「孩子整天哭,俺這個當媽的真是對不起孩子。」
對於這種行為,九峰陵的一位保安說,市民祭奠用的貢品是堅決不允許動的,如果發現拾貢人他們會將其「請」出陵園,並明確告知不準在園內。
對於拾貢人,掃墓的市民有的認為再窮也不能去偷拾逝者的東西。不過也有市民覺得有人需要拿這些貢品來滿足溫飽,也是可以理解的。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齊魯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儘快處理。齊魯網所轉載的內容,其版權均由原作者和資料提供方所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