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魚養水」碧水保護工程今日啟動

2020-12-04 身邊24小時

今天,淄博市「放魚養水」碧水保護工程正式啟動。此次活動由淄博市人民政府主辦;市河湖管理委員會河湖長制辦公室、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城鄉建設局、市水利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孝婦河綜合服務中心、市畜牧漁業服務中心等共同承辦。在活動現場,來自各相關部門的職工以及全市各地的志願者、市民代表共同將三十餘萬尾鰱魚、草魚、鯉魚放入孝婦河。

以魚類為代表的水生生物在提高水體自我淨化能力中有著重要作用。淄博市「放魚養水」碧水保護工程則是在科學評估河湖庫水域水質影響因子和水生生物種群的基礎上,通過增殖放流適宜的魚類,將水體中過多的營養物質轉化遷移出水體,降低水體中有機物含量,防止水體富營養化,達到改善和淨化水質的目的。

在全市範圍內組織實施「放魚養水」碧水保護工程,將進一步提升淄博的水汙染防治科學化、精準化、長效化水平。據悉,我市將利用三年時間,在全市重點河道、湖泊、水庫等水域,實施「放魚養水」碧水保護工程,力爭全市重點水域水質全面提升改善。在以魚類增殖放流為主要手段的同時,還將結合河湖治理及黑臭水體治理等,配套建設部分人工溼地、氧化塘、循環水利用設施。此外,工程還將利用好魚類等水生生物對水體變化的反映,探索設置河湖庫水質安全水生生物報警點。以「放魚養水」工程還將積極策劃開展群眾體驗活動,發動公眾參與,以詮釋「全員環保」理念在淄博的深入人心。

淄博市「放魚養水」碧水保護工程,不僅讓淄博的河流保護「活」了起來,更再次推進了這座城市的生態賦能行動。持續優化提升的水環境質量,為打造生態組群城市聚力,為淄博的高質量發展植入「淨化器」。

來源:淄博廣電融媒體中心

【來源:博山環保】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淄博市「放魚養水」碧水保護工程啟動 30餘萬尾魚「遊」入孝婦河
    為提升水環境質量,推進水資源利用、水生態保護和水環境治理,增強市民關注、參與保護水域生態環境的意識,11月21日上午,淄博市「放魚養水」碧水保護工程啟動儀式在淄博市孝婦河溼地公園舉行。活動現場,來自各相關部門的職工以及志願者、市民代表共同將10000餘斤30餘萬尾鰱魚、草魚、鯉魚放入孝婦河張店段,覆蓋水體面積2500畝,實現放魚養水。據了解,以魚類為代表的水生生物在提高水體自我淨化能力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 三十餘萬尾魚种放入孝婦河 淄博「放魚養水,以魚淨水」碧水保護...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胡明 通訊員 莊明春 淄博報導11月21日上午,淄博「放魚養水,以魚淨水」碧水保護工程啟動儀式,在孝婦河溼地公園音樂噴泉廣場舉行,現場三十餘萬尾魚种放入孝婦河。據了解,淄博充分發揮水生生物在提高水體自我淨化能力中的重要作用,積極運用漁業增殖放流技術,科學調控優化水生生物組群,有效防治水體富營養化,加快遷出水體汙染因子,著力打造「以魚養水、以魚淨水」的水環境治理模式,推進水汙染防治科學化、精準化、長效化,為打好打贏「碧水保衛戰」提供支撐保障。
  • 放魚養水!30餘萬尾魚「落戶」孝婦河
    淄博11月21日訊 今天上午,淄博市「放魚養水」碧水保護工程啟動儀式在孝婦河溼地公園舉行,出席儀式的領導、志願者和市民代表,共同將1萬餘斤30餘萬尾鰱魚、草魚、鯉魚放入孝婦河。淄博市「放魚養水」碧水保護工程,是在科學評估河湖庫水域水質影響因子和水生生物種群的基礎上,通過增殖放流適宜的魚類,將水體中過多的營養物質轉化遷移出水體,有效降低水體中有機物含量,防止水體富營養化,改善和淨化水質。現場,一名孩童小心翼翼地將魚放入孝婦河。
  • 濟南市2020年「放魚養水」活動啟動
    為豐富漁業種質資源,提升水生態環境,增強市民關注、參與保護水域生態環境的意識,11月14日,山東省農業農村廳、濟南市農業農村局、章丘區人民政府在白雲湖聯合舉辦了濟南市2020年「放魚養水」活動啟動儀式。
  • 濟南市2020年「放魚養水」活動啟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戚雲雷 為豐富漁業種質資源,提升水生態環境,增強市民關注、參與保護水域生態環境的意識,11月14日,山東省農業農村廳、濟南市農業農村局、章丘區人民政府在白雲湖聯合舉辦了濟南市2020年「放魚養水」活動啟動儀式。
  • 放魚養水綠色發展
    原標題:放魚養水綠色發展   11月24日下午,在萊蕪區茶業口鎮,
  • 放魚養水!40餘萬尾魚苗「落戶」鋼城區金水河水庫
    11月25日,鋼城區2020年「放魚養水」活動在金水河水庫舉行,40餘萬尾魚苗順著滑道遊入金水河水庫。活動現場,滿載著放流魚類的車輛停靠在金水河水庫邊,隨著工作人員放下輸送帶,一尾尾魚苗沿著滑道歡快的遊入水中,放魚活動現場還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觀看,共同見證魚苗入水的時刻。據了解,本次放流魚類主要包括鰱魚、鯉魚、草魚等。
  • 水產退養呵護一漾碧水 保護海鹽百姓「大水缸」
    水產退養呵護一漾碧水 保護海鹽百姓「大水缸」2019-06-26 08:5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  今年5月,海鹽召開生態環境問題「千人大排查&nbsp百日大整治」攻堅行動動員大會以來,立即組織縣、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幹部,對全縣的固廢、水、氣等生態環境問題開展了一次「地毯式」大排查、高標準大整治,對排查出來的影響海鹽生態環境的突出問題立即進行整改整治。  作為打好碧水保衛戰的重要內容,水源地保護尤為重要。
  • 既淨化湖水,又帶動產業,千島湖——水養魚 魚養水
    核心閱讀看捕魚、品魚頭、賞魚拓,在千島湖,圍繞「魚」,已形成了完整的旅遊服務鏈條。投放鰱魚、鱅魚幼苗,鰱魚、鱅魚捕食浮遊生物,淨化水質、避免水華,保護一湖碧水。在千島湖,保水漁業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統一。
  • 養水開缸,一定要放闖缸魚嗎?
    除了要給魚缸消毒殺菌之外,還需要養水,建立硝化系統等等。這些工作是必須要做的,就算很麻煩,我們也不能偷懶,否則魚兒直接投放進去,肯定是活不久的。建立硝化系統是必須的操作,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硝化系統是否建立完善了,於是會用闖缸魚來試一下水。什麼是闖缸魚呢?闖缸魚是在大批魚兒入缸之前,先行投放進新魚缸的先遣魚。
  • 世界文化遺產大昭寺文物古蹟保護工程啟動
    新華社拉薩5月7日電(記者春拉)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文物局獲悉,大昭寺整體安防、消防、電力提升改造及文物保護工程近期陸續實施,工程累計投資達4000餘萬元。  拉薩市文物局局長勁永春介紹,目前安防、消防項目正在安全有序開展,電力提升項目也將於近期實施,整體工程力爭今年內完成並投入使用。
  • 召喚「碧水衛士」這有一群可愛的魚寶寶、蝦寶寶在等你
    近日,一場「雲」上放魚的新熱潮正在山東省內掀起!只要動動手指,就能在線上獲得自己的魚苗「養護包」,並在6月6日「放魚日」到來之際見證魚寶寶、蝦寶寶們遊向大海的神聖時刻!認領完成後你就可以獲得由山東省漁業協會和山東省網際網路傳媒集團共同授予的「碧水衛士」電子愛心證書。活動參與方式也很簡單:進入「碧水責任雲放魚平臺」。點擊「我要去放魚」,選擇並認領養護包。支付成功後,你就獲得了「雲放魚」資格。煙臺、威海、東營三處投放地任你選擇。
  • 一渠清水北送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生態保護調查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碧水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生態保護調查特約調研組打開中國地圖,俯瞰萬裡平疇,一條蜿蜒北上的人工明渠,從秦巴山間出發,跨江淮、穿黃河、依太行,縱貫南北,一路穿行1432公裡,將一渠清水送往河南、河北、天津、北京。這就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
  • 沂河放魚保護母親河 一條鰱魚每年能吃掉一百多斤藻類
    原標題:沂河放魚保護母親河 一條鰱魚每年能吃掉一百多斤藻類
  • 開化:礦尾水處理工程啟動 礦尾黃水變成清流
    開化:礦尾水處理工程啟動 礦尾黃水變成清流 2013年10月29日 03:59:20   浙江日報10月28日訊 開化縣音坑鄉儒山村讀經源自然村村頭,桂花樹、楊梅樹掩映之下的一口水塘裡,魚兒正遊得歡。
  • 山東放魚養水 放流大規草魚等慮食性魚類15萬尾
    中國網月13日訊 昨天上午,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山東省南水北調管理局聯合在南水北調調蓄水水庫之一的濟南東湖水庫舉行「放魚養水」活動,共放流大規格鰱、鱅、草魚等慮食性魚類15萬尾。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王守信廳長,省南水北調管理局王安德局長、羅輝副局長出席並參與放流。大眾日報、山東電視臺、齊魯網等多家媒體對活動進行了報導。
  • 魚缸養水要不要放鹽?新手養水三個步驟,值得收藏
    在很多魚友心中都有一個比較統一的觀念,就是養魚之前先要養好水。魚兒最基本的生存環境就是水了。沒有一個好的水質環境,養出的觀賞魚狀態也不好。
  • 吉安市著力保護贛江水生態環境
    吉安新聞網訊(龍曉明)為著力保護贛江生態環境,防止非法捕撈行為的發生,日前,市農業行政執法支隊對全市範圍內的漁船進行篩查,沒收非法漁具,嚴厲打擊非法捕魚等行為。市農業行政執法支隊始終保持對非法捕撈「零容忍」的高壓態勢。
  • 松花江百裡長廊長白島段溼地水生態修復工程進入收尾階段
    近日,我市松花江百裡長廊長白島段溼地水生態修復工程進入收尾階段,部分完成區域已向市民開放。 據悉,松花江百裡長廊長白島段溼地水生態修復工程全長1330米,包括人工溼地工程、生態保護工程、飛鳴湖生態護岸工程、鳥嶼防護工程等九項工程。 在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大部分工程已經完成。
  • 以魚淨水、養魚富民保護清清黃河水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海濤 成利軍地球人都知道黃河水是渾的,但黃河在位於濟源與洛陽之間的幾十公裡河段,卻因為有了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這大壩上下遊幾十公裡的河段卻是舉世罕有的清清黃河水。如何保護好這一方清清黃河水?12月18日,記者在濟源市了解到,他們的做法是——運用太極的「收放」理念,在小浪底水庫中同時「收魚」和「放魚」。看到記者不解,濟源漁業技術推廣站站長原淵介紹,收魚就是將容易汙染水庫水質的網箱養魚全部收起,放魚就是往水庫中科學投放具有淨化水質功能的鰱魚等魚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