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咖啡工房
動物咖啡店在日本如雨後春筍,除了貓狗主題店、人們陸續引進其他動物如迷你豬,甚至野生動物如狐獴、雪貂、貓頭鷹。動物主題咖啡店深受歡迎,與此同時亦有動保組識表示,日本的動物褔利政策尤有不足,欲採取法律行動亦苦無追溯權,擔憂店內動物的身心健康。
今年3月,位於目黑區的「Mipig(マイピッグ)」咖啡店開幕,以從英國引進的迷你豬作招徠,顧客付800日元(約51元人民幣)便可與迷你豬互動30分鐘,意猶未盡者可以續付500日元(約32元人民幣)以額外享受半小時。此外,咖啡店設有最低消費,顧客需要買一杯價格至少600日元(約38元人民幣)的飲品。
咖啡店Mipig 內的迷你豬。
一年前,山梨縣一家農場發起募資,最後成功籌得470 萬日元(約30萬人民幣)開設Mipig。負責人表示,希望透過開設迷你豬咖啡店,令日本人更明白豬只不只是農場內待人宰割的畜牲,並鼓勵人飼養寵物豬。顧客可以在咖啡店內以30 萬日元(約1.9萬人民幣)帶走迷你豬。
動物咖啡店的潮流始於約2004年,大阪開設第一家貓咖啡店,歡迎愛貓人士來逗貓。這種風潮迅速蔓延全國,咖啡店的種類亦愈來愈多,除了傳統的貓狗,甚至有雪貂、刺蝟、貓頭鷹、兔子、山羊與爬蟲類等。
「日本人對可愛的東西有絕對的執迷。」東京情報大學(Tokyo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s)文化人類學教授Kevin Short 指,生活在日本這個高壓城市,在咖啡店與動物耍樂可視作一種心理治療:「它們讓人與動物互動,抒發一些平日無以表達的感受,完事後亦無照顧寵物的後顧之憂。」
橫濱市一家名為「Harry Hedgehog Café」的刺蝟主題咖啡店,「聘用」約50 只刺蝟,亦有狐獴、雪貂與大蜥蝪等寵物。狐獴生性好奇,總愛踮起腳尖觀察周遭環境,甚至會毫不忌諱爬到人的附近。刺蝟則比較溫順與害羞,不是每隻都願意被捧在手上。
動物咖啡店在日本成行成市,數量與日俱增,情況並非人人樂見。有動物權利組織認為這種活動或會為動物帶來壓力,應該將他們置於原本的棲息處。
「我們不認為動物咖啡店是個好主意。以貓頭鷹為例,咖啡店的空間令它們的活動不斷受到限制。」日本動物權利中心發言人岡田千尋(Chihiro Okada)表示。
組織在網上發起籤署請願,促請關閉所有貓頭鷹咖啡店,目前已搜集到近6 萬個籤名。有網友同時在網站上發表意見,指「貓頭鷹不屬於咖啡店。這無疑是為了滿足人類娛樂的另類虐待動物行為。」
岡田補充,動物咖啡店行業在日本缺乏監管。「當動保組織或普通人向政府舉報不當行為,當局可以前去咖啡店並進行調查。但動物褔利標準匱乏,無論動物處於怎樣水深火熱的環境,情況仍沒有任何改善。」她表示多次要求當局進行調查不果,組織最後直接與貓頭鷹咖啡店負責人談判,要求他們隨時讓貓頭鷹喝水。
「動物咖啡店並非野生動物習慣的棲息地,它們的壽命會因此縮短。它們因人類出現、噪音與持續被限制活動而承受極大壓力。然而,目前並無任何法律追索權以作出改變。」岡田說。
即使是普通的貓狗咖啡店,也不是那麼容易經營的。例如目前在日本共有15間分店的貓咖啡廳「MOCHA」,在業內大有名氣,但在2018年時有員工在Twitter爆料,指出店內貓咪染上「貓泛白血球減少症」(FPLV)陸續死亡,且由於疏於管理,在過去3年半內已有50隻貓咪死亡,由於該爆料在Twitter大量擴散,更引起日本媒體大量報導,在負評如潮下,讓MOCHA出面道歉,更一度全國分店暫停營業,甚至遭到了東京內多間貓咖啡廳的聯合抵制,同時拒絕曾經去過MOCHA咖啡廳的旅客入內。
【推薦閱讀】:
時尚「貓咪咖啡店」其實由來已久!第一家貓咖原來起源於此…
擼貓有風險!寵物咖啡店賣萌治癒背後的安全隱患你意識到了嗎?
貓頭鷹咖啡廳遭員工爆料1年死7隻,寵物咖啡店惹來「人道」爭議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註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註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