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的羽毛;攝影:MichaelMaggs
小朋友,你一定觀察過的鳥類吧!毫無疑問,羽毛是生物界最優美的設計之一。鳥類有各種各樣的羽毛,孔雀的羽毛鮮豔,烏鴉的羽毛烏黑。
羽毛可以起到保護鳥類的作用。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鳥類為什麼要長羽毛,而不是皮毛呢?皮毛也可以起到保溫和防禦的功能啊。答案就在鳥類進化史中。
因為所有的鳥都有羽毛,企鵝也不例外。企鵝的羽毛很短、很細密,而且表層能夠防水,內層能夠保溫。即使是在冰涼的水中,企鵝的羽毛也能夠幫助企鵝保持溫暖。
每個大洲上都有各色美麗的鳥類。如果我告訴你,鳥類和恐龍有著共同的祖先,你可能會感到很吃驚。的確,鳥類是從恐龍進化而來的。你應該看過恐龍化石吧,你有沒有注意到,恐龍的腿看起來和你碗裡的雞腿有幾分相似呢?
鳥類非常獨特,不僅僅因為它們能飛,還因為它們身披羽毛。鳥的羽毛可以在它們飛翔的時候做出細微的調整,這點別的器官都無法做到。除此以外,鳥類的羽毛還有其他功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羽毛的功能
飛翔:雖然我們能很容易地看出羽毛可用於飛翔,但羽毛並不是為了飛翔而進化出來的。在鳥類學會飛翔的過程中,羽毛慢慢發生了改變,也適應了飛翔。
保溫:羽毛的主要功能是進行溫度調節。不管外面冰天刺骨,還是烈日灼人,羽毛都能保護鳥類免受環境溫度的影響。冬天,羽毛可以變得更加毛茸茸的,讓內部的空氣和外部隔絕,這樣可以保溫;夏天,羽毛就緊貼身體,讓空氣和外部流通,降低溫度。
防水:下雨天,羽毛也很有用,它們能夠像雨衣一樣防水,讓鳥兒的身體保持乾燥。一些鳥兒有尾脂腺,可以分泌油脂,把這種油脂塗到羽毛上以後也能防水,而且還能防止細菌和黴菌滋生。
感知環境:鳥類還可以用羽毛來感知外部環境,就像貓咪的鬍鬚一樣。雖然羽毛上面沒有神經,但是它們卻和有神經的部位相連。當神經感受到刺激時,鳥兒就會調整羽毛的位置和自己的姿勢。
其他功能:有一些鳥,比如蒼鷺,可以用羽毛在頭頂搭出一把傘,這可以幫助它們抓魚。蜂鳥的羽毛可以幫助它們為花授粉。還有些鳥用自己的羽毛給孩子搭窩。甚至有些鳥會吃自己的羽毛,來幫助消化。吃下去的羽毛包裹在消化道上,可以防止尖利的魚刺劃傷腸胃。
編譯 七君
文章來自開開小屋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科普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其它相關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責任編輯:系統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