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電視劇中的羋月為救弟弟魏冉,曾向玳瑁求情要見一見王后羋姝,而玳瑁卻以往後自身難保為名,不允許她見。羋月只好又來見秦王,主動投懷送抱卻慘遭拒絕。秦王雖然拒絕了羋月的侍寢,卻沒有拒絕與羋月共處一室,意思是:先「培養感情」,待水到渠成。
然而,原著原文中的「羋月求救」卻更精彩,秦王沒有那麼謙謙君子了,反而十分的「簡單粗暴、直奔主題。」
而羋月亦是懷著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來,主動為秦王獻舞。那是她們楚國的山鬼之舞,早在羋姝的大婚之日,秦王就曾經悄悄撩撥羋月:「什麼時候,羋月也能為寡人一舞呢?」嚇得羋月當場悄聲回道:「大王慎言。」
因為貴族的女子,是不會輕易給男人跳舞的,只會私下裡獻給夫君。所以,秦王要求羋月獻舞給自己,無異於讓羋月獻身於自己。而且就在羋姝的眼皮底下這樣挑逗羋月,羋月大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然而,現在情勢卻有所不同了,魏夫人利用魏冉掐住了羋月的脖子,羋姝被禁足,難出椒房殿,一切,也只有靠自己了。雖然羋月不具備抗衡魏夫人的力量,但卻有征服秦王的力量。想救魏冉,只要徵服這個男人就夠了!
從魏夫人的披香殿出來 ,正好撞見了秦王,羋月主動對秦王說道:「大王,可有時間觀看臣妾跳舞麼?」秦王內心一震,這是秦王求之不得的,自從觀看過羋月的祭祀舞后,他就深深迷戀羋月,將其視為心中女神。如今羋月能主動提出,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1、羋月獻舞
這是原著原文裡的片段:
明月當空,絲竹聲起,秦王的寢殿承明殿前的雲臺上,諸侍人皆已經退下。羋月換了一身長袖舞衣,在月下翩翩起舞,這是她在楚國之時就練習很久的《山鬼》之舞。
秦王駟並不要樂師彈琴,而是親自彈琴伴奏。他是個善於用心的人,入楚國不過數月,便把《九歌》的曲子全部學會了。此時他輕攏慢捻,偶爾取酒盞抿上一口,也沉浸於舞與樂的共鳴之中了。
貴女們的舞蹈是不可多見的,除了於祭祀上作祭舞之外,也只有私底下為自己的夫君舞上一曲了。
秦王看過羋姝的舞蹈,看過孟昭氏的舞蹈,看過魏氏的舞蹈,看過許多後宮女子的舞蹈,這種舞蹈就是一種很私密很親暱的表達。他看到了女性的柔媚,看到了公主宗女的高貴,可是此刻,看羋月的舞蹈,他又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感覺。
他曾經見過她跳的《少司命》之舞。那時候,她化身神女,與神靈應和,與天地共鳴。那一刻的舞姿,深深地埋入他的心底,在她入秦宮後的無數次回眸顧盼間,他總能想起她那一次的舞姿來。
他想,他總要見著她再跳一次舞的。然而這一次,她跳的不是《少司命》而是《山鬼》之舞。充滿野氣的歌辭,充滿野性的舞蹈,讓她的身上不再是萬眾簇擁的氣勢,而是野性。
這一刻,羋月似乎變成了山鬼,變成了那容顏如朝露的山中精靈,披著藤蘿,騎著赤豹,身後跟著文狸。潔白的皮膚在山林裡熠熠生輝。那不是天生血脈帶來的雍容華貴,而更像是憑著自己強大的神力,令得猛獸伏,狡狸跟從。
2、秦王被激發起徵服欲
秦王宮似乎變成了雲夢大澤,莽原荒林。她盡情揮舞著長袖,如神祇般野性奔騰。引起他身為帝王、身為男人、身為雄性的徵服之欲。
琴聲和舞蹈,已經不是相伴相和,而更像是挑戰與徵服。琴聲愈高,舞姿愈狂。相抗衡相挑逗,如同叢林中的雌雄雙豹,一奔一逐,追逐不上她奔跑的度。就休想和她交歡。
羋月在琴聲中狂野地舞著,那一刻她幾乎忘記了今天的目的,忘記了面對著的是君王。舞蹈激起了她的野性、她的本能,挑起了她心中壓抑著的不平之氣。
她不願意就此蟄伏,不願意就這麼退讓和放棄。這一刻,他們之間不是君王和媵女。而只是雄性和雌性的互相徵服。
琴弦迸斷,盤旋著飛舞的人兒也支撐不住,落入他的懷抱之中。秦王駟輕輕地吻著她,安撫著她的情緒。這一夜,無比漫長,又無比短暫,直到雲板敲了三下,兩人才沉沉睡去。
以上才是原著中羋月初次侍寢的情節,原著中的秦王沒有那麼好的「耐心」,還要夜夜聽羋月講黃歇。黃歇的生與死,與他嬴駟又有什麼關係?羋月已經落入他的手裡,是他的囊中之物,一切盡在掌控之中。
而且,此次也是羋月主動投懷送抱的,豈有不受之禮?即便被她利用又如何,自從她進秦宮一來,秦王的內心就一直期盼著她有朝一日能求到自己頭上,自己被她「好好利用一番」。
如今倒是魏夫人促成了好事,利用魏冉把羋月送到自己的懷抱,這既保存了他的帝王之威,又解決了他的相思之苦,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