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標誌性動物,海拔5000米奔跑速度80公裡,見了狼也不慌

2020-07-11 我的野生動物世界

青藏高原是世界的屋脊,億萬年間,古老的高原不斷發展,形成了如今生機勃勃的動物世界,養育著無數美麗的陸生野生動物,金絲猴、金錢豹、雪豹、羚牛、野耗牛、藏野驢、藏棕熊……

青藏高原標誌性動物,海拔5000米奔跑速度80公裡,見了狼也不慌

但要說青藏高原標誌性動物,那還要算藏羚羊,它是青藏高原上的精靈。千萬年以來,藏羚羊為了適應青藏高原的環境,進化出一系列讓人望塵莫及的本領。

青藏高原標誌性動物,海拔5000米奔跑速度80公裡,見了狼也不慌

藏羚羊不懼高寒,身上無法估量的科研價值

藏羚羊屬於有蹄類牛科哺乳動物,身材矯健,體型比牛小一些。雄性藏羚羊頭上有角,長而直,像懸著的利劍,是它們抵禦天敵和爭奪雌性的有力武器。藏羚羊四肢健壯有力,奔跑速度極快,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原,能飛奔出80公裡的時速,來無影無蹤,只留下一片黃色的塵埃。

藏羚羊身披黃褐色毛皮,除了極個別部位,全身絨毛十分濃密,而且結構中空,具有很好的隔熱效果。它的毛皮在陽光下炙烤時,能否隔熱防曬,在暴風雪天氣下能夠防寒保暖,一舉兩得。

藏羚羊毛皮的顏色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夏天時顏色最深,而後顏色逐漸變淡,到了冬天就像褪了色的灰黃色,個別藏羚羊的體色甚至趨於白色,和冰天雪地融為一體。

青藏高原標誌性動物,海拔5000米奔跑速度80公裡,見了狼也不慌

藏羚羊的鼻子吻部很寬,兩側鼓起,呈半球狀,在寒冷的天氣裡,吸入的冷空氣可以提前在鼻腔裡預熱,之後才進入肺部。而且藏羚羊的鼻孔朝向下方,當它以80公裡的時速在飛奔時,能否避免疾風直接「灌入」鼻腔,直接嗆著。

此外,藏羚羊身上還有抗缺氧、抗高紫外線輻射、抗缺水等身體機能,一直以來,人們都把藏羚羊的身體當成一個寶庫,它具有不可估量的科研價值。

青藏高原標誌性動物,海拔5000米奔跑速度80公裡,見了狼也不慌

藏羚羊遇到狼群,不慌不忙,反正狼也追不上自己

藏羚羊能夠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帶,跑出80公裡的時速,也許是仗著自己飛一般的速度,有時候面對狼時,它們竟然不慌不忙。

要是孤狼出現時,藏羚羊甚至都不用逃跑,幾隻雌性藏羚羊並成一排,頭朝外,擋在孤狼和幼崽中間,即可保證萬無一失。當雄性藏羚羊出現時,它們甚至可以發起主動攻擊,用它們利劍一般的長角,刺向孤狼柔軟的腹部。

要是有狼群出現,藏羚羊也不會冒冒失失,高原是它的主場,它具有明顯的速度優勢。藏羚羊一般會瞭望下狼群,確認下距離,然後繼續低頭吃草。當狼群發起進攻時,藏羚羊才開始逃跑,它跑一段路還會停下來,回頭瞭望,看看是不是把狼群甩了,狼群要是跟上了,藏羚羊才又繼續跑。

青藏高原標誌性動物,海拔5000米奔跑速度80公裡,見了狼也不慌

有的藏羚羊有恃無恐,它會帶著狼群繞著外圍兜大圈子,然後自己繞一圈回到原地繼續開心地吃草,而狼群則在後面,看不到它的尾燈。

當然狼群也不是總吃不上肉,它們總能逮到一些老弱病殘的藏羚羊。對於藏羚羊來說,狼群恰好起到了「淨化」種群的作用,定時清理掉一些老弱病殘,才能夠維持種群的健康發展,減少疾病的傳播。

青藏高原標誌性動物,海拔5000米奔跑速度80公裡,見了狼也不慌

相關焦點

  • 青藏高原標誌性動物,海拔5000米奔跑速度80公裡,見了狼也不慌
    青藏高原標誌性動物,海拔5000米奔跑速度80公裡,見了狼也不慌 2020-11-22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5000年前,它們竟生活在青藏高原
    來源:科技日報我國科學家的研究首次表明,約在5000多年前,現今只分布在熱帶地區的野生大型哺乳動物,曾生活於青藏高原東北部,並且是馬家窯文化先民重要的狩獵資源。動物遺骸碎片化存在 難以鑑定其準確物種歸屬山那樹扎遺址,坐落於青藏高原東北部的甘肅省岷縣縣城以北10公裡茶埠鎮洮河西岸的一級臺地上。在這裡,比較基因組學專家發現了大量的野生動物遺存。「與同時期黃河中下遊動物遺存以家養動物為主不同,青藏高原東北部動物遺存以野生動物為主,顯示出狩獵活動在該地區動物資源利用方式的主導地位一直持續至約4000年前。
  • 研究人員探究青藏高原鼠兔生存與環境變化的奧秘—新聞—科學網
  • 青藏高原上的「高原萌」——藏原羚
    青藏高原上的「高原萌」——藏原羚 2021-01-04 2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藏黃羊」藏原羚,奔跑時速80公裡,且能連續跑上幾個小時
    藏原羚又叫原羚、小羚羊、西藏原羚等,青藏高原特有物種,有「西藏黃羊」之稱。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藏原羚適應性強,抗病能力強,性情溫馴活潑,容易接近馴化。僅雄性具角,角細而略側扁。耳朵狹而尖小。藏原羚是典型的高山寒漠動物,棲息於海拔300至5750米之間的高山草甸、亞高山草原草甸及高山荒漠地帶。在水源充足的河谷、平緩山地和起伏不大的階地內可見其活動。特別喜歡草本植物生長較茂盛和水源充足的地方,但活動範圍不十分固定,經常到處遊蕩。在夏季,小群的藏羚羊將聚集成較大的羊群遷移到更高的牧場。藏原羚在不同季節會結成不同大小的群體。
  • 青藏高原珍貴動物——藏羚羊
    西藏高原是中國一些特有珍貴動物的產地。據統計,西藏有哺乳類動物118種,鳥類473種,爬蟲類49種,魚類61種,昆蟲2300多種。如果要觀賞野生動物,最好的去處是藏北高原。驅車行駛在遼闊的天然草場上,每天不知多少次與藏羚羊、野驢、野犛牛相遇。藏名「最」,生活在西藏高原海拔4500~5000米的高寒草原上。藏羚羊在高原上分布普遍,雄性有豎立的角,角上有橫缺刻,呈現竹節狀,這就是中藥中貴重的羚羊尖。
  • 藏羚羊為何能在空氣稀薄的青藏高原繁衍生息?
    可可西裡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和自然保護區。關於在缺氧條件下繁衍生息,藏羚羊可以說是哺乳動物中真正的冠軍。它們不僅能夠維持超過70公裡每小時超過100公裡的奔跑速度,即使是在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區,那裡的氧氣分壓只有海平面的一半。他們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 蘭大研究團隊發現:熱帶牛科動物曾向北遷徙至青藏高原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欣瑤)日前,由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完成的一項研究,將印度野牛分布的北界從此前的約北緯29度擴展至約北緯34度,表明熱帶牛科動物曾向北遷徙至青藏高原東北部。
  • 青藏高原上僅存的冰期動物——犛牛
    在藍天白雲下,除了矯健馬兒,那發出「豬叫聲」的犛牛成為了青藏高原上的特有標誌。千萬年來,犛牛與藏族人民唇齒相依,被誇贊全身上下都是「寶」。它們對高寒、低溫、缺氧的極端環境有著超強的耐受能力,也因此成為了承載著高原文明的動物。
  • 藏羚羊在世界上最高的荒野西藏北部平均海拔5000米是如何生存的!
    世界上最高的荒野西藏北部平均海拔5千米,卻生存著一種動物,他的名字叫藏羚羊,他是高原的主人。藏羚羊的唯一棲息地就是海拔4千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在與天空最接近的廣闊陸地上,它的氧氣含量僅有內陸的一半,人類的足跡早已退避至野性大地的邊緣,但這裡卻生存著21種哺乳動物,在這裡冬季的氣溫,有時會突然降到零下30℃,此時對高原動物來說,最難尋找的莫過於水源,藏羚羊也不例外,冰雪成了他們冬季的飲用水。
  • 三江源:高原野生動物的樂園
    大鵟(左上)劉芳攝、狼(左下)、雪豹(右)謝建國攝        無論是「中國雪豹之鄉」青海省雜多縣昂賽鄉,還是在高原淨土可可西裡,行走在三江源,野生動物們總是與我們一路相伴。        藏原羚        藏原羚擁有雪白的屁股,奔跑速度極快而體態輕盈,雪山、荒野正是藏原羚生活的絕配。發現我們的車停下後,一群藏原羚撒腿就跑,可不管它們從什麼方向跑,似乎總是會把自己的白屁股甩向太陽照射的方向。
  • 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團隊:西藏溫泉蛇最高分布海拔可達4800米
    考察結束後,科考團隊會根據考察中收集的圖片資料,編寫與青藏高原兩棲爬行動物相關的科普書。「我們這次考察是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家堂研究員團隊,參與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專題。」參與科考的蔣珂告訴記者,「主要任務是調查青藏高原兩棲爬行動物多樣性。
  • 極地精靈藏原羚,背著性感的「桃心白屁股」奔跑在青藏高原
    藏原羚又叫原羚、小羚羊、西藏黃羊等,身材瘦下,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藏原羚常年生活在海拔300至5750的高山地帶,很多人常常將藏羚羊與藏原羚混淆,然而區分他們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藏羚羊有著獨特的「白屁股」,雪白的屁股在陽光下十分奪目,因此「白屁股」就成了藏原羚的標籤。
  • 陝西省科研團隊深入青藏高原助力研究藏羚羊
    這支超大的藏羚羊遷徙隊伍,前後綿延了近五六公裡,種群數量在6萬隻以上……」8月9日,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播出「2020我們與藏羚羊」系列科考節目。這是2013年以來,科考隊第10次走進羌塘。夏季,高原上晝夜溫差大,雖然在夜間的時候藏羚羊厚厚的皮毛可以禦寒,但是到了中午就會很熱,所以藏羚羊會泡在水裡降溫。另外,夏季蚊蟲和寄生蟲比較多,藏羚羊泡在水裡可以清潔體表的一些寄生蟲。藏羚羊是群居動物,每年冬天一隻公藏羚羊會和多隻母藏羚羊組成臨時家庭,交配結束後各自回到原有種群。到了夏天,母藏羚羊集結成群前往產仔地繁殖後代,公藏羚羊們就留守在棲息地,留守在家的公藏羚羊們也會集結成群集體活動。
  • 多學科研究發現:熱帶牛科動物曾向北遷徙至青藏高原
    史前人類向青藏高原擴散的歷史及其對動植物資源利用的方式是學術界關注的熱點問題。研究顯示,粟黍農業人群在距今5200年前就已從黃土高原向西擴散到青藏高原東北部,在新石器晚期大規模定居於海拔2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帶。
  • 4700萬年前,青藏高原竟是一片亞熱帶森林
    4700萬年前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它也因此被稱作「世界第三極」和「世界屋脊」,總面積達到了250萬平方公裡,除了包括我國西藏全部之外,我國青海、新疆、四川、甘肅、雲南等部分地區,也都屬於青藏高原地帶。
  • 青藏高原旗艦物種雪豹現身互助北山林場
    10月5日,青藏高原又傳來喜訊: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互助土族自治縣北山林場在野生動物科考回收的遠紅外相機中發現,在林區海拔3900米處抓拍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活動的珍貴畫面。這也是互助北山林場自1958年成立以來,首次拍攝到的雪豹影像。
  • 攀鱸被捲入青藏高原隆升之謎的激烈爭論—新聞—科學網
    攀鱸被捲入青藏高原隆升之謎的激烈爭論 不過,讓它萬分尷尬的是,身為一條魚,它卻可能被水活活憋死。原因是,攀鱸用於水中呼吸的鰓大大萎縮了,溶解氧利用不足。因此,它們只能生活在淺水裡,每隔十幾二十秒就得探出腦袋呼吸,一旦被困水下,就會因缺氧而暈厥甚至死亡。 來到陸地上的攀鱸,姿態十分逗趣。和人類一樣,要想學會走,必先學會立。那麼,攀鱸是靠什麼立起來的?
  • 青藏高原上最重要的食肉目動物,不是雪豹而是這「一貓一犬」
    青藏高原是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第三極」。青藏高原上生活著很多獨一無二的動物,食草動物有藏羚羊、藏野驢、野犛牛、藏雪雞、藏黃羊等,食肉動物有雪豹、藏狐、兔猻、狼、金錢豹、熊等。這些動物構成了青藏高原上獨特的生態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