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七坐八爬九發牙,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寶寶六個月就開始長出小牙,叫做乳牙,一直到六七歲蛻牙,長齊了也才20顆牙齒,而成年人的恆牙足足有28顆,甚至有的人是32顆,跟大人比起來,小孩子足足少了8-12顆牙齒,這到底是為什麼?他們不覺得不方便嗎?
恆牙比乳牙,多出的牙齒有什麼功能?
寶寶一共只有20顆乳牙,上下各十顆,分別是乳中切牙、乳側切牙、乳尖牙和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一直到兩歲半左右,會全部生長出來,其實,這些乳牙早在胚胎時期就已經固定好了,在寶寶出生的時候,乳牙已經在牙床裡發育完成了。
相對於乳牙,恆牙的功能就更全了,會在原有的基礎上,發展出了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還有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如果智齒發育正常,被稱為第三磨牙,如果智齒發育不良,那麼就會拔掉,一直到11歲,第二磨牙發育完成,孩子會有28顆恆牙,如果以後智齒都生長出來,那就是32顆牙齒,如果只有部分萌出,可能只有30顆,但恆牙從功能上來說,真正發揮作用的只有28顆。
從牙齒的數量和功能看,恆牙比乳牙多了磨牙的功能,也更加堅固,能夠把食物打磨得更加容易消化,可以對付更加難以撕扯的食物。
寶寶為什麼只有20顆乳牙?原因很有意思
基因決定
上面也提到了,人類基因決定了牙齒的數量,基因決定乳牙發揮作用的時間是有限的,必須在一定年齡更換為恆牙,而在胚胎時期,生牙上皮就已經產生,乳牙在牙床裡就只有20個位置,就如同狗狗的牙齒,幼年時期有28顆,成年後有42顆,這是基因的奧妙。
寶寶的頜骨決定
寶寶的骨骼太小,全部長滿也只有20顆的位置,而隨著年紀的增大,單顆牙齒的體積增加並不明顯,這就需要更多的牙齒補充後面的牙床,恆牙就體現作用了。
食物的多樣性
寶寶在幼年時期,從流質到半流質,最後到固體食物,需要一個過程,很多小孩子並不能處理比較堅固的食物,吃的食物大多比較精細,利用磨牙的機會並不多,20顆乳牙足夠應付了,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攝入的食物變得多樣性,利用磨牙的機會越多,食物被消化的越徹底,給腸胃減輕了負擔,28或30顆牙齒,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
乳牙如果損傷了,會有什麼危害?
生活中經常看到小孩子的牙齒出現了殘缺,有的還變黑了,這叫乳牙早失,危害還真的不小呢。
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每顆乳牙起到的作用都是不同的,如果有確實,就可能讓食物咀嚼不徹底,給胃增加負擔,引起消化不良。
影響恆牙的萌出 有的乳牙缺失,導致旁邊的牙齒發生傾斜或者移位,佔用了恆牙萌出的位置,萌出的恆牙間隙有問題或者擁擠,形象了整體面容。
導致左右臉型不對稱 如果某個乳牙功能過早失去,就會讓孩子更多利用另一側的健康牙,導致兩側的咀嚼肌發育不一致,從而導致臉型的不對稱,這是家長必須重視的地方。
寶寶的牙齒必須好好保護,這是非常重要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