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口腔保健小知識#
幾天前,在網際網路公司工作的錢女士帶著才9歲的兒子鵬鵬來診所找張醫生看牙,鵬鵬從進門開始就在哭喊著「媽媽,我牙疼」。
張醫生趕緊安排檢查,這時才發現鵬鵬的「六齡齒」已經被蛀得整個牙冠都是黑的了,其中兩顆牙齒還被蛀得非常厲害,不做根管根本救不回來。
張醫生詢問錢女士為什麼孩子的牙齒都「蛀」得這麼厲害了,卻到現在才過來看醫生?
錢女士解釋說,因為自己和丈夫工作都很忙,沒有時間帶孩子來做檢查,再加上她認為孩子的乳牙遲早都是要換的,所以就沒怎麼在意,結果就拖到了這般情況。
張醫生嘆了口氣說道:
「但是鵬鵬被蛀的都是六齡齒,這幾顆牙齒是長出來就不會換了。一旦被齲壞,就只能儘量進行補救。」
一般孩子長到6歲,就會在牙列的最後面即在第二乳磨牙的後面萌出第一恆磨牙。
因為早在胚胎3-4個月左右第一恆磨牙牙胚就已經開始形成,出生時開始鈣化,2-3歲左右牙冠鈣化完成,等到6-7歲就會萌發,上下左右各一顆,共4顆。
根據皮昕教授主編的《口腔解剖生理學》中所寫:「上頜第一磨牙(maxillary first molar)約在6歲即出現於口腔」,所以第一恆磨牙又被稱為「六齡齒」。
由於六齡齒萌出時間早,又長得很像相鄰的第二乳磨牙,導致許多家長都會像錢女士這樣以為它也是乳牙的一員,所以忽視了對它的保護。
結果就是等到孩子牙齒疼到不行才去就醫。這個時候一般就已經發展到了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嚴重的話有可能還要進行拔除處理。
六齡齒對孩子口腔健康的意義非比尋常。
六齡齒是最早萌出的恆牙,由於其不可替換的性質,它必須陪伴孩子一生。
六齡齒還對其他恆牙的萌出和排列有定位作用,對孩子牙齒能否正常咬合、上下頜骨及面部的正常發育也有一定的影響。
因此,六齡齒一旦被齲壞,不但會影響孩子的日常生活,導致孩子的咀嚼力下降,還會引起鄰近牙齒移位、傾斜,誘發咬合紊亂,防礙兒童面部正常發育等。
其次,根據研究顯示,六齡齒還是患齲率最高的牙齒。
六齡齒身為恆牙,由於萌出時間是所有恆牙中最早的,所以其礦化程度差,合面窩溝深,導致其窩溝容易滋生牙菌斑,牙釉質也容易被侵蝕。
一旦被侵蝕,齲面進展也比一般牙齒快。所以在六齡齒萌出之後,還沒被齲壞之前,就應該採取預防措施防止被侵蝕。
如何才能保證六齡齒不被侵蝕、「蟲蛀」呢?
1、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早晚採取正確的方式刷牙。
例如使用對孩子無害的蜂膠兒童牙膏和雙層細尖軟毛牙刷,採取貝氏(bass)刷牙法刷牙刷足1分鐘。
2、讓孩子吃完零食、茶餘飯後習慣清潔牙縫,以及漱口。
吃完東西之後很容易在牙縫之中留下食物殘渣。這些食物殘渣如果在口腔環境中待得太久,就會滋生牙菌斑,進而引發蛀牙。
所以需要採用如漱口水、潔牙線、齒間刷以及衝牙器等輔助清潔工具對牙縫進行清潔。
3、給孩子的牙齒做專業的窩溝封閉和專業塗氟。
將平常很難刷乾淨的合面窩溝封閉起來,就能杜絕牙菌斑滋生,以免六齡齒被齲壞;專業塗氟是預防齲齒的有效手段,做了專業塗氟之後,就能很大程度上保護牙釉質,減少牙釉質被侵蝕的風險。
4、為孩子建立專門的牙齒檔案,定期進行專業的牙科檢查。
一般建議是半年一次,以便掌握孩子牙齒的健康狀況,及時發現問題及早解決問題。
了解專業的兒童口護知識,不能想當然,要為孩子的口腔健康負責。避免出現如錢女士和鵬鵬這樣的情況,直到不得不做根管治療,甚至拔除牙齒才知道後悔莫及。
保護六齡齒,就要從正確認識六齡齒開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