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一個不需要寫信的地方,誰還需要郵差?
故事就以一個這樣的問題開頭。
在西班牙一個小山村波爾韋尼,有一座已經百年歷史的小郵局。
但隨著電子通訊的發展,上級決定關停波爾韋尼的郵局。
這裡唯一的女郵差薩拉,即將面臨失業。
薩拉的好朋友,鄰居老太太羅莎,決定鼓起勇氣,向六十年前消失的朋友路易莎寫一封信。
她訴說著年少時候的種種往事,對於「背叛」的不夠勇敢以及六十年的思念,並期待可以幫助薩拉。
「......我只想求你一件事。
薩拉的生活馬上就被打破了。你或者我原本也可能成為這樣的女人。或許你曾經遇到過她:她是在我們的石板街上長大的。她有三個毛孩子,也在這附近跑來跑去。儘管她的生活不容易,但是她對所有需要她的人都笑臉相迎。她的上司給她發了一封電子 郵件告訴她,要把她調到離家很遠的地方。
波韋尼爾的郵局在存在了一百多年後,即將沒有郵差了。首府那邊說我們不喜歡寄信也不喜歡收信。他們怎麼敢這麼說!如果不是因為你能幫助薩拉和我們村子,我是不會告訴你這些的。你怎麼做呢?很簡單,像我這樣:寫一封信。信的長短、寫得好壞都不重要。然後你把信寄給村裡另外一一個女人,因為她肯定會理解背井離鄉撫養幾個孩子會有多麼艱難。即使你不認識她,也要和她分享一下你生活中的點滴。我們大家起創建一個文字接龍,讓它長達首府,堅固得讓那裡無人能夠切斷。
......等我看到薩拉的郵袋開始變得沉甸甸的,我就知道你看了我的信,知道你還在那裡。不勝感激!」
這樣一封沒有署名的信,便由著女郵差薩拉的手,飄然而至一座許多年沒人居住的老宅之中,一雙纖細的手,拆開了這封散發著淡淡薰衣草香味的遲到的追憶。
二
由此,在波爾韋尼這個小山村中,進行了一場書信接龍的活動。
雖然有些人接到陌生的信,會猶豫不決,不願意打亂自己的生活節奏,但在這個純淨的小山村中,每個人的心底都留有著那一份最淳樸的溫暖。
每個人都會講述自己的生活,傾吐心聲。在信的末尾都會加上,幫助薩拉的請求。
不想順從父母的心意,而夢想成為詩人,來到波爾韋尼老宅的女孩;
失去寫作靈感,而隱居在波爾韋尼的美國著名女詩人;
夢想成為旅行家,卻被生病的父親而不得已留在這個小山村的年輕男孩
......
然而,最初他們並未因為可以幫助到薩拉而感到自豪,因為在他們的印象裡,薩拉只不過是每天都能見到的「胖胖的,一頭紅色頭髮,人不是很壞」的女郵差。
但是,這一封封沒有署名的接龍信,將這些在小山村中的踽踽獨行的人,從原本的自我生活中拉了出來,聯繫在一起。
結局或許是意料之中的,因為書信的多起來的原因,上級取消了關停小郵局的決定。
然而這已經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因為在這場接龍活動中,我們見證了親情、見證了愛情,見證了那執著得不可一世的夢想。
三
當然童話最美好的永遠只是結局。
電子郵件的盛行,這是時代的進步,即便做出何種不舍與挽留,小郵局的最終命運都會是在歷史的塵埃中發黃、腐爛、消失無蹤,甚至沒人再記得起,在波爾韋尼的小山村中曾經有過一座小郵局和它最後的女郵差的故事。
但是,藉由這座小郵局散發出來的溫暖,卻一直浸潤著這個山村裡的每一個人,因為它我們成為了一個善良的人,在無助的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會毫不猶豫的伸出援助之手;
因為它我們成為了一個柔軟的人,與別人分享自己的生活,無論快樂與痛苦,都將得到繼續前進的力量;
因為它我們成為了一個勇敢的人,當夢想降臨的時候,或許可以在漆黑的汙泥中隱忍片刻,但終將衝破淤泥尋找光芒。
四
讀起這本書的時候,總是不由自主地想起東野老師的《解憂雜貨鋪》。
都是講述的溫暖的故事,不同的是,這本書少了一些奇幻色彩和懸疑感,但更多了一些真實的可信度。因為這種事情,確實可以真真切切的發生在你我身邊。
寫信這件事,在90後這一代但已經絕跡了吧!
那種「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的感受應該沒人體會過了吧!
將載滿文字的信紙,細心地地摺疊三次,小心翼翼地裝進信封裡,整整齊齊地貼上精美的郵票,紙短情長,總會有訴不完的衷腸,心意隨著它飄蕩到遠方。
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 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
——《從前慢》